李廣射虎教學實錄
師:你們分析和感悟得真好。不但能直觀地感受到白羽箭的力量大,更能結合課文感悟到李廣將軍的神勇,很了不起!(師豎起大拇指,學生興奮地為自己鼓掌)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課文都理解了嗎?還有沒有覺得疑惑的地方呢?
(大部分學生高興地說:“沒有不懂的了!”,個別學生仔細看著課文。一生舉手。)
生:老師,課文中還有一處,我不大明白。這篇課是文包詩,詩是唐代的盧綸寫的,可詩的內容卻是記錄的西漢時期的“飛將軍“李廣的事情。他們都不是一個朝代的。我搞不清是怎么回事。
師:這位同學讀書非常細心,邏輯性也很!老師為他驕傲!(走上前,握握孩子的手,豎起大拇指。)
師:對于朝代這個問題,由于我們的所涉及的知識范圍還比較窄,所以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些麻煩,F在這樣吧,老師給你們指路,你們去找答案好嗎?
生:好!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新華字典》,在字典“總目錄”處找到“附錄”,在附錄下的目錄里有一個“我國歷史朝代公元對照簡表”,看看后面的頁數并翻到那里。我們來一起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學生很積極地開始翻看字典里的歷史朝代公元對照簡表。)
師:找一找西漢時期
生:西漢時期是在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3年這段時間。
師:是的。李廣出生日期不詳了,但老師知道他死于公元前119年。
(板書:李廣?——前119年)再找找唐代吧?
生:始于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滅亡。
師:不錯。盧綸約出生于公元737年,死于公元799年。
(板書:盧綸737——799)這樣一看,我們可以算算,他們倆相差了多少年呢?
(學生開始拿筆出來計算。)
生:老師,我算出來了。他們之間整整相差了八百多年呢。李廣比盧綸大了八百多歲。
(學生們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
師:是啊,他們相差了八百多年。為什么盧綸會這么清楚這件事呢?而且還為他專門做了這首詩?
(學生沉思片刻。)
生:我想可能是李廣將軍射虎的事情太有名了,被一代代傳下來了。
生:我想是因為有歷史書,書上記的有事情經過,盧綸讀到了,覺得很了不起才為他寫的吧。
生:我覺得可能是李廣將軍射虎的這件事情太特別了,給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師:你們說的都對。李廣將軍是西漢著名的軍事家。他接受世傳弓法,射得一手好箭。他治兵有方,寬嚴適度,能與士兵同甘共苦,所以深受邊關軍民的愛戴,在歷代的邊疆士兵中都有著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氣天下無雙”的將軍。他一生與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遠揚,匈奴望風而逃,稱他為“飛將軍”。古詩更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都是贊揚他的名句。(學生鼓掌,不時有同學發出贊嘆:“太厲害了!”、“李廣將軍真讓人佩服呀!”……)
師:是啊,李廣將軍真令人佩服!他的神勇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毋庸置疑的是我們每個讀過這篇文章的人或讀過文中這首《塞下曲》的人,都會由衷地為他贊嘆,被他的神勇折服。那么,讓我們再次品讀一下這篇文章,去感受李廣將軍的神勇吧!
(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感受李廣的神勇無比,體驗語言文字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