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飛機》教學設計
《水上飛機》教學設計常熟市任陽中心小學 房林棟
課題:《水上飛機》
教材簡解:
《水上飛機》是一個科學性很強的童話故事,通過小海鷗看到的、聽到的,寫出了水上飛機的廣泛用途,展現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課文故事性很強,情節饒有趣味,語言生動活潑。小海鷗的好奇、吃驚和對水上飛機的佩服,正代表了學生們對這一新科技成果的好奇和向往。水上飛機的回答又滿足了孩子們的求知欲,同時還能進一步激發他們對水上飛機的探究興趣。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較好地讀出小海鷗和水上飛機對話的語氣。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綠色通道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用“迅速”、“漸漸地”造句。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水上飛機的主要作用,激發孩子們從小愛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為社會造福的志趣。
4、學習課文中的語言形式,積累語言,拓展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水上飛機的主要作用,激發孩子們從小愛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為社會造福的志趣。
3、學習本課的語言形式,積累語言。
設計理念:
以對話為主的課文,采取分角色朗讀,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課堂上要給學生更多的讀的機會,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朗讀中體驗,從而感受到科學的魅力,激發學生內心的美好情感。
通過學習,學生對水上飛機有所了解,發揮想象,運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介紹水上飛機的用途,學習把積累的語句變成自己的話介紹,進行語言遷移的訓練,促進語言文字的內化和運用。
設計思路:
1、讀題質疑,鼓勵交流。
2、充分朗讀,概述大意。
3、朗讀感悟,表達積累。創設情境,實踐運用。
精讀課文,注意突出重點。學生在交流中,理解了“水上救護機”的作用,緊接著聯系下文,給它的幾個兄弟分別起名字,啟發學生運用遷移規律學習概括。最后又引導學生跳出課文,拓寬思路,展開想象,講出具有新功能的水上飛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導入課文、質疑,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教學要求:讀準字音,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把句子讀通順、流利。了解課文的大意。教學生字詞,掌握生字的書寫。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精讀課文,學習課文內容。
教學要求: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用“究竟”、“漸漸地”造句。了解水上飛機的主要作用,激發兒童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志向。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聽寫:
茫茫的大海 風浪 海鷗
貨輪 客輪 漁船
掉到 降落 迅速 救援
批改后,讀讀三組詞語,說說每一組詞語讓你想到了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在你們頭腦中究竟出現了哪些問題?
指名說,師歸納出示:
第一組表示大海,第二組表示海上航行的船只,第三組表示水上飛機,他們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我們要去看個究竟。
水上飛機是什么樣子?師:如果我想追問一下,該怎么說?(生說,師點擊出示:水上飛機是究竟什么樣子?
水上飛機有什么作用?師:如果我還想追問一下,該怎么說?(生說,師點擊出示:水上飛機究竟有什么作用?
師:是啊!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