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學期語文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第二單元教學本組課文,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和默讀,領會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蘊含的道理,體會保護環境、愛護動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課文5、翠鳥6、燕子專列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8、路旁的橡樹 語文園地二教學目的: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2、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以及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3、通過對課文的學習,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5、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起表達效果。6、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7、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從筑路工人的行動中受到啟示,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8、培養獨立閱讀能力。9、寫出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見聞或想象,練習修改習作。10、能發現比喻句的特點,體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形象。教學重點、難點:1、了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2、體會翠鳥的外形特點與捕魚本領之間的關系,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3、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4、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5、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6、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7、體會人們為保護橡樹而體現出的一顆高尚的心,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課題: 5翠鳥課時:2課時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腹部、襯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長、清脆、一眨眼、逃脫、飼養、漁翁、石壁、打消、念頭”等詞語,摘抄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特點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過程與方法: 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以及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教學重點:了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教學難點:體會翠鳥的外形特點與捕魚本領之間的關系,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教學準備:關于鳥的資料、有關課文的圖片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意圖
時間
一 、激趣導入,走進翠鳥世界 在大自然中有許多美麗的鳥,像孔雀、畫眉、黃鶯等,下面請看看這是什么鳥? (出示翠鳥圖片 ),這是翠鳥又名“釣魚郎”。 教師板書課題,注意“翠”字上邊和“羽”相近,但是沒有“鉤”。你對翠鳥有哪些了解呢? 下面我們看看課文是怎樣介紹翠鳥的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 引導學生自學。 (1)投影出示閱讀提示: ①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②畫出文中生字新詞,運用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義。 ③標出自然段序號,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④找出不懂的問題。學生按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方法揭示: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自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