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學期語文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課題: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課時:2課時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森林、郁郁蔥蔥、湛藍、田潤、蓋房、裸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鋒利、喘氣兒、黎明”等詞語,摘抄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3、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起表達效果。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課文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教學重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教學難點: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教學準備:有關課文的圖片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意圖
時間
一、出示圖片,導入新課 1、 山谷中,有這樣一個小山村,請同學們看一看,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出示圖片) 2、 今天,我們就讀一讀這個小山村的故事,那要從時光倒回許多年前開始。學生講述自己的感受觀察圖片, 說說感受, 導入新課二、自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出示生字卡片 3、小村莊結果怎么樣了?為什么會這樣?練習朗讀 認讀生字,圈畫詞語 邊讀邊思考根據要求, 自讀課文三、匯報交流 1、指導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分自然段朗讀 同桌互當小老師檢查 交流思考的問題認讀生字, 交流學習四、熟讀課文,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1、評價讀音的準確,故事的完整自己練習講述 指名講述熟讀課文, 練習講述五、小結,引導學生談感受 小結: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就是這樣一個令人痛心的故事,讀了它,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自主談一談小結引導, 談談感受第二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意圖
時間
一、創設問題情境(情境導入) 1.教師播放村莊的畫面,創設情境,。 2.教師導語:同學們,今天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個小村莊。那里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這里住著幾十戶人家,靠著周圍豐富的自然資源,用斧頭砍下樹木,蓋成房子,造成各種工具,日子過得還都不錯。(課件出示)你覺得這個小村莊怎么樣?(板書)那么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現在怎么樣了呢?請同學們齊讀(出示“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為什么會這樣呢?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板書課題)學生欣賞感悟,同時設問質疑 二、師生合作研究探索(學習2-4節) (一)學習第二節 1.自主探究,發現問題, 帶著你的問題,自由讀課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線畫下來。 2.自由研讀,分析理解 (1)設計問題:從哪個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樹的? (課件出示)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2)質疑 指名再讀,其他人想一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空白點) (尊重學生選擇,留空白,請學生在讀的基礎,提出問題,然后再通過讀來解決問題,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涵。) a.理解“誰” b.理解“拎”(換詞方法) c.理解“裸露”(出示圖片對比理解) d.小結: (板書:隨意砍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