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企鵝島
3、匯報。(以讀代寫,提高學生的語言發(fā)展。)
三、作業(yè):搜集一些關于企鵝的資料和同學們交流。
板書設計:
23 登上企鵝島
樣子
種類 有趣 可愛
吃食
換毛
流程圖:課后反思:《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寫道: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上學生質疑的問題中就有兩個開放性的問題,需要學生查閱課外資料才能回答。而且在教學課文第四自然段時,我問學生:“除了書上的三種企鵝以外,你還知道企鵝島上有哪些企鵝?”學生通過自己查閱的課外資料順利的回答了這個問題,把信息使用與教學過程相結合,十分自然,使教學十分生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詞語意思,并能用“成千上萬”、“彬彬有禮”造句。
3、利用抓特點描寫的方法練習寫一種小動物的外貌。
教學重點:用所給詞語造句。
教學難點:利用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練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檢查學生復習情況。)
二、以聽寫的形式,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
三、理解詞語意思,并用所給詞語造句。
1、從課文中找出有“成千上萬”和“彬彬有禮”的句子,根據句子說一說詞語的意思。
2、試著說一句話。(困)
3、評議。
四、利用抓特點描寫方法練寫。
1、找出描寫企鵝外形與特點的句子。
2、說一說自己要寫的小動物的外形與特點。(指導學生把語言組織完整。)
3、練習寫一寫。
4、指名讀一讀。
五、課堂小結:說一說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 23、登上企鵝島
登 黑
課后反思: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說道:“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本節(jié)課上學生收集了許許多多有關南極企鵝的資料,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那一雙雙小手總是高舉著,十分踴躍,當我看到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神,看得出來他們還想補充一些課外資料,但由于時間的原因,我只想著趕緊把教案“走下來”,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我想:如果在處理5、6、7自然段再簡單些,可以用余下的時間讓學上充分的說,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