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企鵝》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第36—37頁。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鞏固8和9的加減法。
2、理解圖中的大括號,問號各表示什么?
3、感受數學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設計:
一、看藍貓圖片引入
電腦演示:藍貓圖片
師:小朋友們看誰來我們的教室做客?你們喜歡藍貓嗎?你為什么喜歡藍貓呢?
師:對了,藍貓知識豐富,勇敢,它能告訴我們許多的知識。今天藍貓想考考我們的小朋友,你敢接受它的挑戰嗎?
電腦繼續演示:藍貓問:“你知道哪種小動物生長在南極嗎?”
生:小企鵝
師:大家喜歡小企鵝嗎?
師:是啊,小企鵝白白的肚子,胖乎乎的身子,確實很招人喜愛。這節課,范老師就帶領小朋友們到南極走一趟,去瞧瞧可愛的企鵝。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指導學生觀察主情境圖
電腦演示:先出示主情境圖中海岸上左邊的6只企鵝圖,再出示右的3只企鵝圖。師引導學生觀察圖意。
師: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左邊有6只企鵝,右邊有3只企鵝。(在學生還沒有學習左右的情況下,可能有一小部分學生弄不清楚左右,學生在敘述圖意只要正確就可以。)
電腦演示:出現大括號
師:這個符號叫做大括號,它在兩部分企鵝的下面畫一個大括號就表示把左右兩邊的企鵝合起來。大家注意看,大括號下面有個問號,你知道表示什么嗎?
生:表示問我們兩部分合起來,一共有幾只企鵝。
師:對了,說得很好!哪個小朋友可以把圖上畫的和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引導學生完整地表達:左邊有6只企鵝,右邊有3只企鵝,合起來一共有幾只企鵝。
師:大括號下面的問號是要我們求出兩部分一共有多少只企鵝,小朋友們會解答嗎?
(讓學生獨立思考)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生:6+3=9
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
(引導學生把算式聯系具體的情境中來理解其含義)
2、求部分數
師:9只企鵝在一起,真是熱鬧呀。于是企鵝們商量著,玩捉迷藏的游戲。大家看第二幅圖,說說你看懂了什么?
生:小企鵝們在玩捉迷藏的游戲,有幾只躲起來了。
師:總共有幾只企鵝呢?你從哪里可以看出有9只企鵝?
(引導學生關注大括號下面的9)
生:從大括號下面的9可以知道一共合起來有9只企鵝。
師:真聰明!大括號下面的9就表示兩部分一共有9只企鵝,那大家想一想,這幅圖要我們求什么呢?
生:要我們求藏起來的幾只企鵝?
(引導學生找出圖中的問號,并理解這個問號所表示的意義。)
師:對了,小朋友們看,問號打在了躲起來的企鵝上面,說明問我們躲起來的企鵝有幾只?
(讓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整幅圖的意思)
師:怎樣才能知道藏起來幾只呢?
生:用總共的9只減去冰山外面的6只,就可以知道藏起來的企鵝。
生:我是想6只加上幾只得到9只呢?
師:兩種想法都很好,能列個算式嗎?
生:9-6=3
(有的學生可能列出6+3=9,也要肯定學生的算法,不過我們為了突出3是我們所求的得數,在3這標上小括號,或做上其他記號。)
3、比較兩幅圖
師:對比這兩幅圖,找找他們的不同之處?
這兩個問號打在不同的地方,分別表示什么?
師:說得好極了。兩個問號在不同的地方所求的是不一樣的。用的解題方法也就不一樣。求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求其中的一部分用減法。
三、趣味練習、實踐操作
1、分鉛筆,說8的組成
師拿出8只鉛筆,讓學生數一數一共有幾只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