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企鵝>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鞏固8和9的加減法,能夠正確迅速地計算;會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感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材分析〗
這節(jié)課是第三單元“加減法(一)”的第8課時的內容,通過前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9以內的加減法”。本節(jié)課是利用“可愛的企鵝”這一學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提出有關加減法的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并進一步鞏固8和9的加減法。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校成為庫爾勒市主要試點之一,學校領導也非常重視,為了使全體教師了解新課程、熟悉新課程,開展了一系列“新課改研討活動”,使全體教師的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學校配備了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施,如電視、投影儀、視頻儀等,對我們一、二年級的教師在教學上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剛入學不久,好動、好奇、好玩,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比較濃厚,大部分學生對猜謎語、幫助小動物解決問題有極大的興趣。經過兩個月的常規(guī)培養(yǎng),學生有較好的聽課習慣,有初步的小組合作意識,有一定的觀察問題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等。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想玩猜謎語的游戲嗎?
生:(齊說)想。
師:“白襯衣,黑大褂,走起路來左右擺,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么動物?
生:企鵝。
師:你們喜歡企鵝嗎?
生:喜歡。
師:知道企鵝生活在哪里嗎?
生:南極。
師:(出示掛圖“美麗的南極”)今天,可愛的企鵝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想請你們去幫忙解決一些數(shù)學問題,誰愿意去呢?
(評析 由謎語引入一開始就增加了課堂趣味性,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二)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1.師:比一比,看誰今天幫小企鵝解決的問題多。
(掛圖上左邊原來有6只企鵝,師在冰山上又貼了3只企鵝,演示是從冰山后面走來的。)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雪地上原來有6只小企鵝在玩耍,后來又從冰山后面走來3只。
師:那么誰能幫助小企鵝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呢?
生:請問冰山上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企鵝?
師:在圖上怎樣表示剛才提的問題呢?(師畫大括號和問號。)
現(xiàn)在圖上多了什么符號,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
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答出:"大括號”的樣子好像要把上面的這些企鵝怎么樣?(合起來。)“問號”的作用是什么?(生:要求的問題。)
師:誰能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呢?
同桌兩人討論,把算式寫在作業(yè)本上,并匯報。
師:哪兩個同學愿意展示一下你們討論的結果呢?
生:我和算式是6+3=9(只),雪地上一共有9只企鵝。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那么多同學都在幫企鵝解決問題,企鵝們可高興了。
(評析 問題由學生提出來,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使問題得到解決。)
2.出示第2幅圖。
師:請看這一幅畫面,仔細觀察小“問號”跑到哪里去了(生:跑到冰山上去了)。那么“大括號”和下面的9只表示什么意思?(生:雪地和冰山上合起來一共有9只。)誰能把這幅圖表示的意思完整地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