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通用12篇)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篇1
教材解讀: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他的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給他的一份賬單,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的無私與無價,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
這篇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聲、無私和無價表現得極為動人。看到兒子開出的賬單,媽媽什么話也沒有說,而是按照兒子的要求,把兒子索要的報酬如數放在他的餐盤旁,同時給兒子留了一份總額為零,卻滿載著母愛的賬單。母親用自己無聲的行動告訴孩子:如果你覺得幫媽媽做事需要得到報酬,媽媽會滿足你;同時,媽媽提醒你,媽媽一直全心愛著你,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向你索取報酬。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難點是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學習課文,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配合綜合性學習,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學習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 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3培養獨立的閱讀能力。學習這篇略讀課文,教師應鼓勵和引導學生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
三:設計理念
四:教學預案
第一板塊:談話解題,切入文本
談話:上午的口語交際課中,同學們談了許多父母關愛自己的點點滴滴。我們都很幸福,在父母父母長輩的關愛之中茁壯成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是與媽媽有關。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誰知道賬單?賬單是記載貨幣、貨物出入事項的單子。它里面記載的與金錢有關系,所以賬字是貝字旁。
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旁邊帶有星號。文章內容比較淺顯,但是意味深長,發人深思。我們通過努力,運用平時學到的閱讀方法,相信大家都能讀透它。有信心嗎?昨天我們自己讀了課文,還想讀嗎?
第二板塊:初讀感知,聚焦重點:
1、這次讀書,老師給大家提個建議:a、根據自己的節奏來讀。讀課文時要做到字字入目,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不會讀的地方要反復讀幾遍。不懂的詞句做上記號,或在讀書時直接向老師提出。b:思考:課文中寫了一件什么事?
2、過渡:剛才,我們都讀得很投入。我想下一環節一定難不倒任何一位同學。
3、讀準詞語,并說說發現了什么?
4、讀準帶有多音字的語句。(得、藏、塞)
5、把五個詞語連起來說說課文內容。
第三板塊:解讀賬單,領悟母愛
1、對比共讀兩份賬單:
過渡:在讀書時也好,在說主要內容時也好,我們的目光總被“賬單”所吸引。
a、文中寫到幾份賬單,快速瀏覽,用橫線畫出,并讀一遍。(點擊課件)
b、指名讀兩份賬單,說說有什么不同。(主人不同、內容不同、報酬不同、時間不同)
2、解讀彼得的賬單,你讀懂了什么?(懂事、挺有經濟頭腦、聽話)
3、解讀媽媽的賬單
a、誰來讀讀媽媽的賬單?你覺得這是一份怎樣的賬單?
b、自己再默默地讀讀,聯系自己的生活展開想象。讀到哪一款的時候,你特別感動?為什么?
c、學生暢談。老師跟著學生的生成隨機調控引導。
d、有人給母親的一年工作算了一筆賬。來看看老師給大家帶來的資料。(點擊課件出示資料)
e、閱讀完資料后再來讀讀媽媽的賬單,讀后你想說點什么?(從媽媽的付出和媽媽的報酬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板書:母愛 無價 無私(根據學生說的讓學生上臺板書)
f、帶著感動與對媽媽的敬意,齊讀媽媽的賬單。
過渡:多么特別的一份賬單啊!同學們,這難道就是一份薄薄的賬單嗎?不,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賬單,是一份充滿著情與愛的賬單。此時此刻,小彼得手捧著媽媽的賬單心中一定很——(感動、后悔、羞愧、激動、很不平靜)真可謂是百感交集。讀著讀著,一幕幕往事涌上心頭。他情不自禁地想起十年里,每天早上遞上的牛奶早點是那么香甜;十年里,媽媽親手洗的衣服是那么干凈舒適。十年里,有媽媽的日子是多么快樂,多么幸福。十年里,有太多太多的回憶,讓我們隨著小彼得一起回憶成長中,媽媽給予的愛吧!(點擊課件,自選兩句寫在紙上。)
4、請你把寫的事情,滿懷深情地讀出來吧!
5、過渡:是啊,十年中付出的點點滴滴,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們一時說不完也寫不完。那么,讓我們把這份深情用朗讀表現出來吧!
第四板塊:發揮聯想,補充結尾
1、小彼得讀著讀著,羞愧萬分。他想……
2、過了一會兒,他懷著的心,地走近母親,將小臉蛋進了媽媽的懷里,地把那60芬妮了她的上衣口袋。
3、 你看,剛才你們讀的部分寫出了什么?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先試試,再指名。
4、課文插圖畫的就是這個情景。你能看著圖寫寫媽媽的表現嗎?給文章補個結尾吧。
第五板塊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過渡語:通過這次經歷,小彼得深深懂得了母愛的無價無私。在一次感恩母親的活動中,他為媽媽寫了一首小詩,我們能當當小彼得深情地讀給媽媽聽嗎?(點擊課件)
指名讀,省略號中你能補一句或幾句嗎?配樂
合作讀小詩
第五板塊:課外語文實踐(寫一首給媽媽的小詩,或者寫一段感恩母親的話,找寫母愛的文章,詩歌,用實際行動報答母愛)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償”等關鍵詞語。
2、學習借助關鍵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學生生活體驗,補充媽媽的賬單,對小彼得心理活動的融情想象,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與無聲。
教學重點: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那份賬單的涵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導入新課。
1、同學們還記得《可貴的沉默》講的是什么嗎?
學生回顧《可貴的沉默》的主要內容。
(從學過的課文導入,既復習學過的知識,又把新舊課文相關的內容滲透給學生,有利于學生抓住重點。)
2、對,學習《可貴的沉默》這篇課文后,許多同學都懂得了要回報自己父母之愛。有一個小男孩,名字叫彼得,你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嗎?
同學們一定高興地說:“想!”
這節課我們就自己閱讀一篇課文,題目叫《媽媽的賬單》。(板書課題)
3、看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回答:
媽媽寫的是一張怎樣的賬單?
為什么媽媽要寫賬單?
媽媽給誰寫賬單?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有沒有信心自己去讀懂這篇課文?你可以輕輕地讀,也可以大聲地誦讀,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可以反復地讀,讀到自己認為滿意了,有收獲了,就停下。
在讀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么難題?
什么是芬尼?媽媽為什么寫的都是0芬尼
有沒有遇上特別難讀的詞語?
2、老師第一次接觸課文時,覺得有些詞語真的特難讀
如愿以償 羞愧萬分躡手躡腳小心翼翼怦怦直跳
收款付款款項 芬尼
3、請你們自己輕聲地讀一讀,你覺得哪個詞語大家最容易讀錯。你來帶大家讀
怦怦直跳(感覺心跳是不是特別快,該怎么讀,才能讓大家感受到,你再試試)
小心翼翼(真好,誰能讓大家感受到非常小心的樣子)
躡手躡腳(你有沒有這樣走過路,什么時候?請你讀)
芬尼是德國貨幣單位,20芬尼相當于1元人民幣
收款就是收錢;付款就是付錢;款項就是發生交易后的各種記錄
讓我們一起來熟悉一下它們吧。輕輕地讀一遍。
4、思考問題: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小彼得為媽媽做了點事就寫了賬單來索取報酬,媽媽也給了他一張賬單,卻不要報酬,最后小彼得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
(引導學生認真閱讀,為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明確方向。學生自主閱讀時,可以依據連接語種所提出的問題,邊閱讀邊思考,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指名說課文主要內容。
(三)研究賬單,感受母愛的無價
過渡:聽同學們說主要內容,都提到了課文中的兩份賬單。
1、請你仔細看這份賬單的每條款項,一條一條讀,你覺得能讀好了就舉手。指名朗讀。
2、誰還想再讀一讀,那我們一起讀,邊讀邊想,從這一份賬單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個怎樣的孩子?(勤快、能干、聽話、懂事……)
3、懂事的小彼得確實幫大人做了很多事,那他為什么會想到索取報酬呢?
4、指名說,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
最后一句,再讀一遍。
小結:是啊!商人之間的交易是要報酬的,彼得經常做這些事,覺得自己也是商人了,所以也寫了份賬單。
過渡:媽媽看了這份賬單,什么話也沒說。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償地得到了他所要的報酬。但同時,他也發現了一份媽媽寫給他的賬單。媽媽的賬單上到底寫了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5、小朋友,請你讀讀媽媽的賬單,看看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預設:媽媽的賬單上后面的金額寫的都是0芬尼。
6、是啊,這是一份特殊的賬單,誰愿意來讀一讀。(指2名學生讀。)
我們把賬單讀得很流利了,雖然都是賬單,但老師相信帶給你們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7、我們仔細瞧瞧媽媽的這份賬單,你們說母親十年來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僅僅只有這四條款項嗎?請你把這份母親的賬單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再列詳細點。
(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讓他們自己先閱讀課文,會有不同的收獲,然后組織交流,在交流中加深理解。也可以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自問自答,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
(四)、表達感受,抒發情感
1、同學們,這不是一份普通的賬單,她包含著媽媽的一份充滿寬容、憐惜、關懷、摯愛的的親情,包含著媽媽的教育技巧和良苦用心愛。它告訴我們:親情是無私無價的、不求回報的。
2、我們也應該學會表達對媽媽的愛,今天我就提供給大家一個表達的機會。
練筆:同學們寫一段話,幾句話也行,把你對媽媽的愛、感激、承諾、感恩……寫在里面,當作是一份遲到的母親節禮物吧!自由寫,交流。
總結:同學們的真情讓我感動,我想愛不僅僅是停留在送禮物上,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幫助父母做事。
板書設計: 20 媽媽的賬單
小彼得 媽媽
經常 索取 收下
如愿以償 發現 0芬尼
羞愧萬分 塞進 微笑
《媽媽的賬單》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通過學習,讓學生認識到母愛的無私,由于現在的家庭,父母親都把自個的孩子當成寶,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無私的愛,但是,大多孩子在享受父愛、母愛的同時,卻忽略了自己也該回報一下父母親。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自個反復默讀課文,仔細體會到小彼得的媽媽的賬單上是0芬尼,蘊含著媽媽對小彼得的無私的愛。在理解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也談談自己媽媽對自己的愛,孩子們的興致很高。從孩子們的回答中不難看出,他們已經體會到了媽媽的這份良苦用心了。不過,課后我反思了一下,覺得還有些不足。在引導孩子們比較兩份賬單還不夠深入。孩子們只粗略地了解到了“60芬尼”和 “0芬尼”數量上的不同,還沒有從賬單內容以及時間上比較,所以我感覺似乎有些不夠清楚。我認為自己在上這堂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觸發了學生的情感,讓情感成了溝通老師與學生,學生與父母之間的紐帶,引導他們朝著真、善、美的領域去發展,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復誦讀文本、對比兩份賬單中進行說話、朗讀訓練,并感悟到母愛的無私、無價,讓學生懂得親人之間的愛是彌足珍貴而不求回報的,要主動幫父母做事。
教學重點:理解媽媽賬單的內容表現母愛的偉大、母愛不要回報。
教學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那份賬單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解讀古詩,引入教學。
前不久我們學過一首描寫母親為即將遠行的孩子縫補衣服的詩,題目是——《游子吟》。
讓我們再滿懷深情地來讀一讀吧。
2、圍繞“報”字引入新課。
還記得詩中的“報”的意思嗎?老師想到了另一個和“報”有關的詞(板書“報酬”),你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嗎?(付出勞動后得到酬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個關于“報酬”的故事。
3、出示課題:“媽媽的賬單”。(看師板書課題)注意“賬”的偏旁(賬的偏旁是貝字旁,說明和金錢有關系)。有沒有看見過“賬單”?實物照片展示。(對,就是類似這樣記載錢物支出和收入事項的單子。)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那今天就讓我們自己試著去讀懂這篇課文,好嗎?
二、初讀自學,了解大意
1、出示閱讀要求:
1)自己讀課文,當你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的時候就把它劃下來反復地讀,直到把課文讀通順為止。
2)邊讀邊想文中講到了幾份賬單?賬單中分別寫了什么?讀了賬單你感受到了什么?
2、檢查詞語:
索取報酬款項羞愧慈愛芬尼
躡手躡腳小心翼翼怦怦直跳如愿以償
(1)在閱讀時,這些詞語的理解有沒有困難?
重點理解“芬尼”;
“躡手躡腳”(換個詞?什么情況下誰需要“躡手躡腳”的);
“如愿以償”“羞愧萬分”(用這兩個詞說說課文內容)。
三、對比兩份賬單
1、出示兩份賬單:這就是同學們剛才提到的兩份賬單。
2、讓我們仔細看看它們有哪些區別?(指名讀兩份賬單)
3、引導學生理解兩份賬單的不同。
1)內容不同:一份是母親欠兒子彼得的賬單,一份是彼得欠母親的賬單。
隨機理解“款項”:彼得的賬單列有幾條款項?媽媽的賬單也有四條款項。但內容各不相同。
2)時間不同:媽媽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勞動,十年來一直這么做很不容易;而彼得做的事也許是一天或兩天能完成,是他力所能及的。
3)報酬不同:媽媽為彼得付出了很多,卻不要彼得任何報酬,而彼得卻向媽媽索取60芬尼。
4、指導朗讀:小彼得原想開一份賬單給媽媽,索取他每天做事的報酬。沒想到在放報酬的餐桌旁還放著媽媽給他的賬單(指名讀媽媽的賬單)。
5、想象補白。
是啊,十年,是一段漫長的歲月,十年,包含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呀。在我們媽媽的身上,也有許多令我們感動的事情發生。同桌相互說說。
彼得也和我們一樣,他握著手中的賬單,回想著十年的幸福生活,想到十年來媽媽照顧自己,疼愛自己的一幕幕?
(想象說話: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每一天早上,媽媽……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多少個夜晚,媽媽……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風呼嘯,自己突然發起了高燒,媽媽……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自己犯錯的時候……)
他讀著讀著,還想起了……)
師:十年里媽媽為彼得付出只有這些嗎?(不……媽媽為彼得付出的實在是太多太多)
5、如果媽媽的賬單上不寫“0芬尼”,你認為該寫多少?(寫多少都不為過)
6、讀著讀著眼前的賬單,看著一個個0芬尼,彼得終于明白媽媽的愛是——(師生共創成小詩)
預設:媽媽的愛是無價的,
媽媽的愛是無私的,
媽媽的愛不計報酬的,
媽媽的愛無怨無悔的,
媽媽的愛無微不至的。
7、深情朗讀賬單
激qing:是啊,同學們,媽媽為孩子付出的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媽媽的愛不但是無價的,也是無私的,媽媽全身心的愛著自己的孩子,從不計報酬。其實,天底下的母親都一樣,為我們無數次的付出,總不求回報。如果要列賬單,我們的母親也一樣可列出這樣一份帶著濃濃愛意的賬單。來,讓我們深情地朗讀這份無價、無私的賬單。(音樂,學生讀前面的款項,老師讀后面的數字)
四、誦讀感悟“羞愧”
1、讀著讀著這份賬單,小彼得終于體會到了媽媽濃濃的愛。再看看彼得接下來的舉動吧。請你仔細讀讀最后一段。
2、剛才的彼得為能如愿以償地得到媽媽給自己的報酬而——欣喜、開心、沾沾自喜,可現在取而代之的卻是——慚愧、難為情、羞愧萬分(指名讀句1)。他又為什么羞愧萬分了呢?
3、引讀——是啊,小彼得是個懂事的孩子,看到媽媽的賬單,他很快領悟到,媽媽是一直在無微不至地關心愛護著自己,從來沒有想到過報酬。跟媽媽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懷著……這些就是彼得羞愧萬分的表現(指導讀好)他把頭深深地埋進了媽媽的懷里,這個時候小彼得的心里有一些悄悄話話想對媽媽說,也許是說感謝的話,也許是說請求原諒的話,也許是說出心里一個小小的心愿,課文沒寫,你們能替他說出來嗎?
我們相信,媽媽這一份充滿寬容、關懷、摯愛的的親情,會像緩緩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地陪伴著小彼得一天天長大。(播放《感恩的心》音樂)
五、討論題意,升華內涵
感謝彼得的媽媽,她的賬單不僅讓彼得也讓我們懂得了媽媽的愛是無價的,無私的,無聲的。(朗讀師生共創的小詩)讓我們永遠在心中銘記這份愛的賬單。(板畫愛心)
母愛是最值得歌頌的,古代孟郊寫《游子吟》,現代冰心寫過《荷葉母親》,朱德、魯迅也寫過《母親》。看著小彼得和他母親發生的動人的故事,你們也一定想到自己的媽媽了吧?
寫一段話,把你對媽媽的愛、感激、承諾、感恩……寫在里面,當作是一份母親節最好的禮物送給她們吧。
六課外作業
1、找幾篇寫《母親》的文章讀讀,感受母愛的無私、偉大。
2、《媽媽的賬單》沒寫人物的一句對話,可以試著為人物設計對話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3.培養獨立的閱讀能力,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帳單的含義。
教具課件:小黑板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媽媽的帳單》
2.看老師板書這個課題。
書寫課題,寫到賬字時停下來,對學生說:這個賬偏旁是(貝字旁,說明和金錢有關系,要注意他不是巾字旁的帳。)
3.讀課題。
誰來讀一下課題?
能不能讀的深情些,你瞧這是一份媽媽的帳單。
齊讀課題。(一教就會,相信大家一定能學好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檢查字詞
a.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先請小朋友自己讀課文,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1,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輕輕地讀,也可以大聲地誦讀。
2,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把他劃下來反復地讀,把課文讀通順。
b.檢查反饋
1.老師從書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讀錯的詞語,你能讀嗎?自己試一試。
2.你覺得哪些詞語是大家容易讀錯的,你就當小老師來領讀一下這個詞語。
小彼得報酬索取收款款項慈愛塞進躡手躡腳小心翼翼如愿以償羞愧萬分怦怦直跳
重點解決:報酬,收款的意思。躡手躡腳,怦怦直跳,羞愧萬分的讀音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小老師當的不錯,如果我請你們再去默讀一遍課文,談談你讀這篇課文的收獲,你行嗎?我設計了一些問題幫助你們思考:請聽老師讀:小彼得讀著,感到羞愧萬分。
1)有什么問題嗎?
2)為什么要讀著讀著呢?
3)也許彼得一邊讀一邊想到了許多許多:
小彼得展開帳單讀了起來,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媽媽會準時送上一杯散發著香味的牛奶;燒上一桌可口的小菜;媽媽親手洗的衣服永遠是那樣干凈,舒適;媽媽的懷抱永遠是自己溫暖的港灣。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誕節,媽媽總是那樣忙碌。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寒風呼嘯,自己突然發起了高燒,媽媽
讀著讀著,想起了
四、你可以選一個片段寫下來,寫下當時彼德的想法。
交流
五、教學最后一自然段
這么多感受用書本上的一個詞來說,就是(羞愧萬分)
1.你能從課文中找出表現彼得羞愧萬分的話嗎?
2.請生說理由
3.小彼得將小臉蛋藏進了媽媽的懷里,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
4.是啊,彼得剛才說的這些話就是彼得羞愧萬分的表現,你知道什么是羞愧萬分了嗎?
六、課文學完了,你想對自己布置什么作業?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篇5
師板書-賬單
師:你見過賬單嗎 知道什么是賬單嗎
生交流.
師:對人來說,記錄著錢物支出或收入狀況的單子就叫賬單.
師:我們有的小朋友過年時候收到很多壓歲錢,在一個小本子上寫下媽媽多少錢,爸爸多少錢,一條一條寫下來,這也叫—
生齊:賬單.
師:說到壓歲錢,個個臉上樂開了花.還見過賬單嗎 在哪兒啊
生:在酒店里.
師:對,結賬時的單子也是賬單.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略讀課文是一份特殊的賬單.
師板書課題—媽媽的賬單
師:誰來讀讀課題
指兩位同學分別讀.師及時評價.
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20課,自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可以多讀幾遍,可以開始了嗎
生自讀課文,師來回巡視.
師:讀完了可以朝王老師點點頭.
師:我們班的同學讀書的習慣很好,一個個讀得都那么認真.看看大屏幕上的詞語你都會讀了嗎 自己試一試.
生自讀詞語.
師:第一行誰來讀
生:小彼得 收款 索取報酬 款項 芬尼
師:字正腔圓,讀得好!
這兒有一個詞芬尼,誰知道芬尼是—
生:芬尼是德國的貨幣單位,一芬尼是五分錢,十芬尼就是五角錢.
師:你還有補充
生:德國還有一種貨幣單位是馬克,芬尼是硬幣,馬克是紙幣.
師:你的課外知識真豐富.
師:第二行中有一個詞語挺難讀.不知道小朋友覺得了嗎 躡手躡腳,我們一起讀.誰來做躡手躡腳的動作呀
一生動作演示.
師:不但讀準了字間還讀懂了意思.真不簡單!
第三行,誰來讀
生:怦怦直跳 小心翼翼 塞進
師:最后一個詞里還有一個多音字,讀塞進.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詞語.
師:聽你們朗讀詞語王老師都覺得是一種享受.
這里還有兩處比較難的地方,誰來挑戰一下高難度
生:有時他得到他爸爸工作的商店里去瞧瞧.
師:這里有一個多音字,不讀得讀得.我們一起來讀讀.
生讀.
師:我又忍不住要豎大拇指了.第二個句子跟我們平常看到的句子有什么不一樣.
指名說.
師:沒有句號,數字后面是芬尼單位,這是賬單里的一個款項.這里有一個空格,讀的時候要怎么樣
生:要停頓.
師:誰來讀一讀
生:為在他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師:讀得真好聽.
師:小朋友,我們剛剛大聲朗讀了課文,知道這篇課文講了誰和誰之間的故事
生:媽媽和小彼得
師:兩個人物.師同時板書
師:還講了幾份賬單
生:兩份.
生:一份是小彼得寫給媽媽的,還有一份是媽媽寫給小彼得的.
師:那小彼得和媽媽之間圍繞賬單講了一件什么事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讀書時不出聲,不動唇,讀完之后朝王老師點點頭,笑一笑.
生默讀課文.
師:誰來簡單說說.你可以借助板書說一說.
生:小彼得寫了一份賬單想跟媽媽索取報酬.
師:誰接著往下說.
生:媽媽看見了小彼得的賬單,也給小彼得寫了一份賬單.
生:小彼得看見了媽媽的賬單,覺得很難為情,就把60芬尼塞進了媽媽的口袋.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這么長一個故事概括得這么有條理.借助主要人物和主要線索就能把一件事情說清楚.看著板書自己來練一練吧.
生自由說.
師:媽媽的賬單到底是怎樣的一份賬單呢 請小朋友找一找,課文中哪份賬單是媽媽寫給小彼得的
指名同學讀媽媽的賬單
師:請你看著這份賬單一行一行仔細讀一讀,看看你能讀懂什么
生自由讀.
生:這里包含著媽媽對小彼得無私的愛.
師:你從哪里讀懂的啊
生:因為媽媽精心照料小彼得卻不要報酬.
師:是呀,這里的每一項都是0芬尼,媽媽的愛是不計報酬的呀!
你還從哪里讀懂了媽媽對小彼得的愛 哪個詞特別打動你
生:慈愛.
師:為什么
生:十年中媽媽一直精心照料著小彼得,一直伴隨他成長.
師:小彼得時時都能感受到媽媽的慈愛呀!
生:我覺得這個十年也特別令我感動,因為在她家過的十年幸福生活費用特別大,十年幸福生活也是特別久的,而媽媽寫給彼得的賬單卻是0芬尼,所以這個詞特別讓我感動.
師:他這個十年理解得特別好.十年啊,3650天,為了彼得的幸福生活,媽媽付出了多少呀 小朋友說得這么好把王老師都感動了,你讀一讀這兩句話好嗎
指名讀.
師: 十年里媽媽還為彼得做了什么 請你照著賬單說一說.
生自由準備.
生:彼得生病的時候媽媽照料他.
師:是呀,多少次彼得生病了,媽媽陪在身邊還在掉眼淚呢!
生:我是看到一直這個詞語,我感覺從出生到彼得今年十歲,媽媽一直關心照料他.
師:說不定媽媽從懷孕時就在小心地呵護他了.
說得那么好,請你來讀一讀.
生: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 0芬尼
師:你也來讀讀這一句.
一生讀.
師:讀得多深情啊!十年當中媽媽僅僅做了這些嗎
生:為他洗衣服.
師:是呀,衣服里面有媽媽點點滴滴的愛.
生:彼得犯錯的時候,媽媽也是愛他的,就像這一次彼得犯了錯,媽媽就用這樣的賬單來教育他.
生:小彼得在學習上有不會的題目時,媽媽會細心地教好.
師: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媽媽總是那樣關愛著彼得.這么多的事情卻是0芬尼,也將一直是0芬尼.
十年的愛代作了這些細節(配樂)師深情讀 (大屏出示)為她的誕生煎熬,痛苦; 為他每天清晨上學; 為他深夜蓋上被子; 為她在冬日里擋風; 為他在雨中打傘; 為他灰心時加油鼓勁; 為他成功時大聲喝彩 媽媽的愛數不完,說也說不盡,而這一切都是0芬尼 這是一份愛的賬單啊,請你再來自由讀讀這份賬單.把媽媽的這份愛表達出來吧.
生自由讀
師:誰來讀一讀啊
生讀 .
師:一起讀 共計0芬芳
師:媽媽用這樣的一份賬單傳遞著她無盡的愛.媽媽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這份賬單呢 小彼得做了什么事,讓她寫下了這份賬單
生:彼得給媽媽寫了一份賬單.
師:請你來讀讀彼得的這一份賬單.你從彼得的賬單中讀懂了什么
生:彼得的賬單里記錄的都是小事情.
師:和媽媽的賬單里記錄的相比
生:彼得的事情顯得微不足道.
師:讀到這里我們覺得小彼得,有點兒不懂事了.讀了小彼得的賬單,媽媽真的也有千言萬語.但她最后什么都沒有說,她把自己想說的一切都化作了這樣一份賬單.小彼得究竟有沒有讀懂媽媽的賬單呢
生:讀懂了.
師:你從哪個自然段里知道了
生: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讀一讀,哪個詞讓你感受到彼得己經讀懂了媽媽的賬單
生自由讀.
生:小彼得讀著讀著羞愧萬分.他做了那么一點點事就向媽媽要報酬,而媽媽為他做了那么多都沒有那樣做.所以小彼得感到羞愧萬分.
師:這羞愧不是一點點,而是羞愧萬分.請你也來讀讀這一句.
師:還有哪些地方你感覺到他羞愧了
生:將小臉蛋藏在了母親的懷里.
師:他都不好意思面對媽媽了.他覺得太難為情了.
生:我從怦怦直跳感覺到彼得羞愧萬分.如果他沒有讀懂這份賬單,心情就不會那么激動,心潮像海浪一樣翻騰.
生:我從躡手躡腳看出他羞愧萬分.
師:臉一點點紅了,還從哪里看出小彼得羞愧了
生:我從躡手躡腳感受到小彼得的羞愧,如果不是羞愧萬分,他可以大大方方地把錢還給母親.
師:從小彼得的表情,一系列的動作我們感覺到小彼得的羞愧萬分,己經讀懂了媽媽的賬單了.誰來讀讀這一系列動作
師:讀得真好.誰也來讀一讀.
我們的小朋友都感受到了小彼得羞愧萬分.此時此刻他真的有千言萬語想對媽媽說啊,小彼得究竟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呢 請你拿出作業紙,把小彼得的心里話寫下來.
生自由練習.
師:現在我們給小彼得一個機會讓小彼得跟媽媽聊一聊.
生:媽媽,我己經懂了,我知道那些事是我應該做的.我不應該向你索取報酬.媽媽,我己經懂了,您能原諒我嗎
師:媽媽當然會原諒你,你的懂事你的成長比什么都重要.真高興我的彼得長大了.
生:媽媽,我錯了,對不起,媽媽!
師:媽媽為孩子做什么都是心甘情愿的,只要你懂得媽媽的這一片苦心就可以了.
生:媽媽,我讀懂了,我讀懂了您的賬單,千言萬語都化成了一句話,您的愛是多么偉大.
師:我們有很多很多想法想對媽媽說,請你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吧.
此時此刻小彼得也有千言萬語想對媽媽說,但他說了嗎 他也什么都沒有說.這千言萬語都化作了動人的一幕.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齊讀最后一段.
師:媽媽的賬單讓小彼得懂得了愛,教育了小彼得,這是一份愛的賬單啊!同時這也是一份充滿智慧的賬單,這樣的事在你們的爸爸媽媽身上也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事在一本《愛的教育》的書里也藏著很多很多.有機會請你們慢慢去品味.
師: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回去代問你們媽媽好,感謝她們讓我遇見了一群最可愛的孩子.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3、培養獨立的閱讀和質疑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學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那份帳單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文掛圖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古詩,導入課題
1、我們剛學過一首描寫母親為即將遠行的孩子縫補衣服的詩《游子吟》。
2、圍繞“報”字導入新課。
詩中的“報”是什么意思嗎?“報酬”又是什么意思?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個關于“報酬”的故事。
3、出示課題:“媽媽的賬單”。
讀課題。有沒有看見過“賬單”?再看看“賬”的部首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課文的錄音。邊聽邊想文中講到了幾份賬單?分別是誰寫的?賬單中分別寫了什么?
2、自己讀課文嗎?當你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的時候就把它劃下來反復地讀,把課文讀通順。
3、檢查詞語:你從書中找到了哪些容易讀錯的詞語,和我們大家交流吧。
索取 報酬 款項 如愿以償 羞愧 慈愛 躡手躡腳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
三、兩份賬單,進行對比
1、出示兩份賬單:
兒子的賬單
母親欠她兒子彼得如下款項: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掛號件送往郵局 10芬尼
在花園幫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計:60芬尼
媽媽的賬單
彼得欠他的母親如下款項:
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 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 0芬尼
共計:0芬尼
2、讓我們仔細看看它們有哪些區別?
(a、內容不同b、時間不同c、報酬不同)
3、媽媽讀了彼得的賬單后,有什么反應?
(她期待小彼得能夠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帳單會象她期待的那樣,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當行為。)
4、既然媽媽付出了這么多,為什么媽媽的賬單上寫得都是“0芬尼”?
(是啊,媽媽為孩子付出的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媽媽的愛不但是無價的,也是無私的,媽媽只是全身心的愛著自己的孩子,從不計報酬。)
5、對比這兩份賬單,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誦讀課文,感悟內容
1、那小彼得體會到媽媽的愛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請你仔細讀讀最后一段。
2、你對小彼得有什么評價呢?
(是啊,小彼得還是個懂事的孩子,看到媽媽的帳單,他很快領悟到,媽媽是一直在無微不至地關心愛護著自己,從來沒有想到過報酬。跟媽媽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五、討論題意,升華內涵
1、課文為什么以《媽媽的賬單》做題目?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明白,這不是一份普通的賬單,而是包含著愛的賬單,有著媽媽的良苦用心。
2、如果給課文換個題目,你想換什么?(如《愛的賬單》《無價的賬單》《可貴的賬單》等)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3、培養獨立的閱讀能力,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
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聽歌曲《母親》,把孩子帶入母愛的情境之中。
談話導入新課:你們愛你們的媽媽嗎?你幫媽媽干過些什么?(刷盤子,掃地,倒水,——)。干過這么多,要過錢嗎?
由此導課,師生一塊板題:齊讀課題,指導“賬”的寫法:古代商人用貝殼作貨幣。
二 初讀課文,檢查字詞
a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我先請同學們自瀆課文,聽清要求: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或輕輕地讀或大聲朗讀
2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劃下來,反復讀,把課文讀通順。
b檢查反饋
1老師從書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讀錯的詞語,你能讀嗎?自己試一試。
2你覺得哪些是你容易讀錯的,你當一回小老師領讀這個詞語.
小彼得 報酬 索取 收款 款項 慈愛 塞進 躡手躡腳 小心翼翼 如愿以償
三 默讀課文
小老師當的不錯,我請你們再來默讀一遍課文,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幫助你們思考: (出示投影)
這篇課文,最讓我感動的是( ),因為( )
1學生默讀課文,然后同桌交流(鼓動積極參與:兩人交換蘋果,你得到的還是一個,交換思想,2個人就是兩個,4個人就是4個,只有缺席的遺憾,沒有標準答案,這是全班交流共享的時刻)
2交流:
(1)小彼得羞愧萬分,----(知錯就改——齊讀)
(2)哪里還讓你感動?(出示兩個賬單)同桌對比著讀,
兩個賬單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尋找不同。(數量上,時間上)板書:0
3閉上眼睛,聽老師讀媽媽的賬單,你還想起了什么?
(洗衣服,三頓飯,掙錢,織毛衣,送雨傘,假期里的旅游,冬日里的羽絨服。
你生病時媽媽時時守護在你跟前。結合孩子的實際,把感人的故事說給大家聽。)
你發起高燒,病在你身上,而疼在媽媽心里。
4師生讀第二份賬單,深入感悟母愛無價,
5母親永遠是那么慈愛,0芬尼對媽媽公平嗎?你認為母親的付出應該值多少芬尼?(板書:母愛無價)
6媽媽為什么寫0芬尼? 板書:? (她認為應該,教育方法,珍惜母愛—)她用自己無聲的行動告訴孩子:如果你覺得幫媽媽做些事情,需要得到報酬,媽媽會滿足你:同時,媽媽提醒你,媽媽全身心的愛著你,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向你索取報酬。
7這是一份怎樣的賬啊! 板書:!師生讀第二份賬單,深入感悟母愛無價,
5母親永遠是那么慈愛,0芬尼對媽媽公平嗎?你認為母親的付出應該值多少芬尼?(板書:母愛無價)
6媽媽為什么寫0芬尼? 板書:?(充滿母愛的賬單,用愛心用繪制的帳單,無私的賬單,總額為零,而滿載母愛的賬單,)
8再讀——再深情些。咱們讀懂了,小彼得讀懂了嗎?(出示照片)
也許小彼得一邊讀一邊想到了許多許多:
小彼得展開賬單讀了起來,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媽媽會準時送上一杯散發著香味的牛奶;燒上一桌可口的小菜;媽媽親手洗的衣服永遠是那樣干凈,舒適;媽媽的懷抱永遠是自己溫暖的港灣。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誕節,媽媽總是那樣忙碌。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寒風呼嘯,自己突然發起了高燒,媽媽( )
讀著讀著,想起了( )
9小彼得將小臉蛋藏進了媽媽的懷里,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
小結:這不是一份普通的賬單,而是包含著教育技巧和愛的表達的賬單,有著媽媽的良苦用心。“母親”這個只有兩個字的一個詞,輕輕讀出來,卻又是如此沉重,她沉淀了一個女人一生的時間和汗水。
四、故事升華——《牛的母愛》
不只是人類之間有母愛,動物之間也存有母愛。請看故事——《牛的母愛》。配樂講故事。
孩子,這就是母愛,讓我們對老牛讀——母愛無價!
讓我們對普天下的母親們讀——母愛無價!
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都有一課感恩的心,拿出行動,回報父母。
板書設計: 媽媽的賬單
? !
牛的母愛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個極度缺水的沙漠地區。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嚴格地限定為三斤,這還得靠駐軍從很遠的地方運來。日常的飲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依賴這三斤珍貴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一樣,渴啊!終于有一天,一頭一直被人們認為憨厚、忠實的老牛渴極了,掙脫了韁繩,強行闖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運水車必經的公路。終于,運水的軍車來了。老牛以不可思議的識別力,迅速地沖上公路,軍車一個緊急剎車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車前,任憑駕駛員呵斥驅趕,不肯挪動半步。五分鐘過去了,雙方依然僵持著。運水的戰士以前也碰到過牲口攔路索水的情形,但它們都不象這頭牛這般倔強。人和牛就這樣耗著,最后造成了堵車,后面的司機開始罵罵咧咧,性急的甚至試圖點火驅趕,可老牛不為所動。
后來,牛的主人尋來了,惱羞成怒的主人揚起長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開肉綻、哀哀叫喚,但還是不肯讓開。鮮血沁了出來,染紅了鞭子,老牛的凄厲哞叫,和著沙漠中陰冷的酷風,顯得分外悲壯。一旁的運水戰士哭了,罵罵咧咧的司機也哭了,最后,運水的戰士說:“就讓我違反一次規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處分。”他從水車上到出半盆水——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沒有喝以死抗爭得來的水,而是對著夕陽,仰天長哞,似乎在呼喚什幺。不遠的沙堆背后跑來一頭小牛,受傷的老牛慈愛地看著小牛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頭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靜默中,
人們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淚水。沒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靜無語中,它們掉轉頭,慢慢往回走。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內涵;
2、通過課堂朗讀表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母愛的無私與無價,并懂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的愛。
教學難點:
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內心世界;
2、深刻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板書:“0”,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板書:“60”,請選擇“>、<或=”其中的一種符號來連接“60”和“0”。
二、談話揭題
1、板書:“賬單”,看一下“賬”的偏旁,它與什么有關,日常生活里,你在哪里見過賬單?
2、在社會生活中,只要有消費、有支出,就會產生賬單,可是一對母子間竟然出現了兩張賬單,這是為什么呢?
板書課題:20、媽媽的賬單
三、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生字、新詞,讀通句子,在此基礎上思考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檢查字音。
3、理解:芬尼、如愿以償。
4、交流課文基本內容。
四、理解感悟
(一)同學們說一說小彼得向媽媽索取報酬,當他如愿以償后卻感到羞愧萬分,是什么原因讓小彼得突然有了這么大的轉變呢?
(是“媽媽的賬單”)
(二)品讀媽媽的賬單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媽媽的賬單,用心讀的學生會因為其中的一個詞、一句話,心靈為之震撼。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感受這個詞、這句話,大家的眼前會出現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我們用心來讀一讀,看看媽媽的賬單哪里打動了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匯報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調整教學環節)
1、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
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十年間,媽媽會為小彼得做些什么。(指導朗讀)
2、為他十年中的吃喝。
教師講述媽媽吃魚頭的故事,引發學生的聯想,感受媽媽對兒女的無私疼愛。(指導朗讀)
3、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
教師創設情境: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小彼得生病了,媽媽知道后,二話不說就——,護士給小彼得打針,針扎在小彼得身上,疼卻在——,媽媽寧愿——,寧愿——。清晨,小彼得的燒退了,這是媽媽——,媽媽——。
同學們通過想象小彼得媽媽的所作所為去回顧一下自己媽媽的付出與關愛。
4、佳句朗讀。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十個酷暑、十個嚴寒、十個陽春三月、十個金風送爽。十年,3650個日日夜夜,小彼得的媽媽一直是這樣付出。
(要朗讀出賬單中媽媽的付出,自練讀,指名讀)
四、理解媽媽的賬單
1、媽媽為小彼得整整付出了十年,同學們,如果讓你你為媽媽十年的艱辛、十年的勞作、十年的疼愛、十年的奉獻標上價格,你會給出一個社么樣的價碼?
2、出示資料
母親的工作是一種“技術性的中級管理”工作,如果母親的工作可獲薪水,合理的年薪約為6萬美元。
——美·克里滕登《母親的價格》
一年6萬美元,十年60萬美元,媽媽為什么在賬單上標上“0芬尼”呢?
3、媽媽告訴孩子,無論我為你們做什么,都是不需要回報的。現在看來上課時的不等式“60>0”,當“0”承載著無私、無價的母愛時,那這份索取便慚愧地低下了頭,改寫不等式“60<0(無私、無價)。
4、再讀媽媽的賬單,贊美母愛的無私與無價。
5、同學們讀懂了賬單,更讀懂了媽媽的心,小彼得捧起媽媽的賬單,讀著讀著,當讀到“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他感到——;當讀到“為他十年中的吃喝”,他感到——,……。此時此刻,你一定會更加理小彼得羞愧萬分,他會想——。
6、小彼得用自己的行動向媽媽表明他知道錯了,練讀最后一段,聲情并茂地讀出小彼得內心的愧疚。
五、拓展延伸
1、其實,小彼得的媽媽,你們的媽媽,所有的媽媽都一樣,對待自己的兒女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從不覺得辛勞,從不要求回報。今天,讓我們面對媽媽無私的付出和辛勞,把最想對媽媽說的話用“心”寫出來。
出示:媽媽,您——————————————,
我想對您說————————————————。
2、匯報、交流、評議。
六、作業
愛要說出來,更要做出來。一句貼心的問候,一杯暖暖的清茶,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都會讓媽媽覺得滿足和欣慰。讓我們用心去珍惜媽媽的愛,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告訴媽媽:媽媽,我愛您!
(出示課件)
這就是你們今天的作業,更是你們一輩子的作業!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篇9
一、情景導入
1、板書:媽媽 師:同學們,讀了媽媽這個詞,你最想說的一個詞是什么?
2、再看大屏幕欣賞圖片。師: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課件播放媽媽為孩子付出的圖片)
3、師:讓我們帶著對媽媽的感激與贊美走進今天的課堂,學習20課《媽媽的賬單》
二、課題質疑
1、讀題,理解"賬"字,"貝"字旁,說明這個字與什么有關?你們在哪里見過賬單?(了解"賬單"一詞的含義。)課題質疑。師:圍繞課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2、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課件出示:
(1)媽媽的賬單是寫給誰的?
(2)賬單上寫著什么?
(3)為什么寫這份賬單?
三、初讀課文
1、在解決這三個問題前,先讓我們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2、課件出示詞語,學生認讀:小彼得 索取 收款 慈愛 塞進 躡手躡腳 小心翼翼 如愿以償 羞愧萬分 怦怦直跳
四、精讀課文
(一)體會母愛的無價和無私
1、(返回上一頁課件):請同學們帶著自己剛才提出的三個問題再讀課文,看看自己能不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2、學生回答媽媽賬單的內容時隨機出示媽媽的賬單。
(1)師生接讀(前后調換順序讀)。(了解"芬尼"一詞)師:讀了這份賬單,哪些字、詞打動了你?
(2)圍繞"十年中的吃喝"體會母愛。
師:為什么這個詞打動了你?你能想像彼得的媽媽在生活中是怎樣為他準備吃喝的嗎?從一天里做的事去想,一天這樣做容易,一個月,一年,十年,你覺得容易嗎?再讀這個詞。
(3)圍繞"十年幸福生活"體會母愛。
師:為什么打動你,你能想像一下小彼得度過了哪些幸福的生活嗎?可以從一年四季去想。
(4)圍繞"生病時的護理"體會母愛,彼得生病了,你覺得母親臉上會有怎樣的神情?他會怎樣照顧生病的兒子?
(5)扣住"0"體會情感,感受母愛。
從"0芬尼"你體會到了什么?
(5)指導讀出感情。師:你能把自己的感受放進去再讀讀這份賬單嗎?
5、是啊,小彼得的媽媽認為給兒子付出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是自己樂意的。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媽媽?這又是一份怎樣的賬單?
(二)體會小彼得的"羞愧萬分"
1、再來解決我們剛才自己提出的第三個問題:媽媽為什么要寫這份賬單?也就是媽媽在什么情況下寫的這份賬單?
(1)出示彼得賬單內容,學生讀。
師:彼得實現自己的心愿了嗎?用一個詞來說(如愿以償)
你有過如愿以償的經歷嗎?你當時的心情怎樣?那小彼得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羞愧萬分)師:讀帶有這個詞語的話:小彼得讀著讀著,感到羞愧萬分。
(3)小彼得讀著什么?再看媽媽的賬單,想一想,小彼得讀著讀著,此時會想到什么?
(4)他是怎么做的?從小彼得的行動中你讀懂了什么?從哪讀懂的?小彼得藏到母親的懷里,會悄悄地說什么呢?
五、表達感受
師:課文學到這,你們心里一定也有許多話想說,那就讓我們來說一說吧!你想對誰說就對誰說。
出示:說一說:
我想對彼得說:
我想對小彼得的媽媽說:
我想對自己說:
我想對自己的媽媽說:
2、總結:我們在媽媽的愛里一天天長大,媽媽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愛,我們也應該學會表達對媽媽的愛。不僅僅是在節日里為她送上祝福,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為她做力所能及的事。最后我們一起說一聲:媽媽,我愛您。結束我們今天這堂課。
六、板書設計
20、媽媽的賬單
十年幸福生活
十年吃喝
生病護理
慈愛母親
0芬尼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1.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3.培養獨立的閱讀能力,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
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帳單的含義。
教具課件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直接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媽媽的帳單》
2.看老師板書這個課題。
書寫課題,寫到賬字時停下來,對學生說:這個賬偏旁是(貝字旁,說明和金錢有關系,要注意他不是巾字旁的帳。)
3.讀課題。
誰來讀一下課題?
能不能讀的深情些,你瞧這是一份媽媽的帳單。
齊讀課題。(一教就會,相信大家一定能學好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檢查字詞
a.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先請小朋友自己讀課文,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1,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輕輕地讀,也可以大聲地誦讀。
2,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把他劃下來反復地讀,把課文讀通順。
b.檢查反饋
1.老師從書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讀錯的詞語,你能讀嗎?自己試一試。
2.你覺得哪些詞語是大家容易讀錯的,你就當小老師來領讀一下這個詞語。
小彼得 報酬 索取 收款 款項 慈愛塞進 躡手躡腳 小心翼翼 如愿以償 羞愧萬分怦怦直跳
重點解決:報酬,收款的意思。躡手躡腳,怦怦直跳,羞愧萬分的讀音
三、整體感知課文 '
1.小老師當的不錯,如果我請你們再去默讀一遍課文,談談你讀這篇課文的收獲,你行嗎?我設計了一些問題幫助你們思考:
五.因此小彼得,請聽老師讀:小彼得讀著,感到羞愧萬分。
1.有什么問題嗎?
2.為什么要讀著讀著呢?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閱讀《媽媽的賬單》,在正確、流利地讀準詞語的基礎上,提高對文本進行理解問題的能力。
2、以“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具體的行為動作來展現,同時人物的行為動作的背后也隱含著豐富的心理活動”為切入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文章中母親對子女的無私和深切的愛。
3、聯系實際,感悟生活,對母愛有更深刻的體驗,并從實際行動報答母親。
二、教學重難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媽媽給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
三、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媽媽的賬單》
2、《母親》flash動畫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有一首詩是描寫母親為即將遠行的孩子縫補衣服的詩嗎?那就是《游子吟》,讓我們滿懷深情地讀一讀吧!(出示古詩課件)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媽媽的文章,那就是《媽媽的賬單》(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注意“賬”字是什么部首,與“帳”區分。什么是賬單呢?
(二)學習詞語
通過預習,同學們劃了很多易讀錯詞語,一起交流。
(出示詞語)齊讀
(三)感知、理解課文
1、通過預習,思考:課文中講了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2、同學們多次提到了兩份賬單,指名讀思考:他們有什么區別?(出示賬單)
3、假如你是彼得的媽媽,看到小彼得開出的賬單,你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學生交流、體會)
4、彼得媽媽讓小彼得如愿以償,同時也開出了一份賬單,假如你是小彼得,讀著讀著,你想到了些什么?十年中媽媽是怎樣照顧小彼得的?(小組討論)
5、教師引語:而正是這樣一慈愛、精心照料孩子的母親,卻在每一款項后面都寫了0芬尼。如果這里不填0芬尼,你覺得應該填多少?(學生交流:無限、無價)
6、這使我想起了一首歌,那就是《母親》(播放動畫)
這一切的一切能用錢來衡量嗎?不能!這是一份無價的賬單!讓我們懷著這份感動、深情來讀一讀媽媽的賬單(齊讀賬單)
7、我們被這份濃濃的母愛深深地感動著,小彼得的心情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羞愧萬分)你從哪里看出來?(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8、我們整堂課都被愛包圍著,任何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板書愛字,畫心
(四)作業:你打算怎樣對待自己的媽媽?把你的話寫下來,讀給媽媽聽
(五)誦讀結束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篇12
學習目標
1.讀懂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認識到母愛的無私。
3.結合課文內容,繼續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
2.文中的兩份賬單。
教學過程
課前三分鐘
說一說你為爸爸、媽媽做了什么事,或準備做什么事。
明確閱讀要求
1.指名讀課文前面的導語 ,邊聽邊想:提出了哪些閱讀要求。
2.要求為:a.讀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媽媽為什么寫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是怎么想的。
自讀課文,同桌交流
認真讀課文,把兩份賬單多讀幾遍,對比著思考三個閱讀要求,把自己的體會和不懂的問題寫下來,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讀書中發現的問題。(如,詞句方面:“報酬”“款項”“如愿以償”“躡手躡腳”“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媽媽在看到小彼得的賬單時為什么什么話也沒說?內容方面:課文為什么用《媽媽的賬單》做題目,而不用《賬單》或《兒子的賬單》?媽媽的賬單算賬單嗎)
2.出示兩份賬單。
兒子的賬單
媽媽的賬單
母親欠她兒子彼得如下款項: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掛號件送往郵局 10芬尼
在花園幫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計: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親如下款項:
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 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 0芬尼
共計:0芬尼
a.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兩份賬單,看你能否解決自己的疑問或別人提出的問題。(如,“報酬”就是付出勞動后得到的酬勞,比如小彼得幫媽媽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項”就是每一個項目多少錢;“如愿以償”就是實現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國貨幣單位1馬克=100芬尼;“躡手躡腳”就是輕手輕腳,不弄出一點兒聲音;“小心翼翼”是特別小心、認真)
b.根據兩份賬單來匯報你讀懂的內容。
課文主要寫了小彼得開出賬單向媽媽索要報酬。媽媽讓他如愿以償并開列一份特殊的賬單,使小彼得將錢還回的事情。
對比兩份賬單,可以看出媽媽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兒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媽媽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寫上0芬尼,表明了母愛的無私與崇高,同時也告訴小彼得:親情是無價的。
3.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現在,讓我們同桌之間把自己分別想象成小彼得和母親,在看到對方的賬單時,你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媽媽:真沒想到,我的小彼得會給我開出一張賬單來。他懂得了要勞有所獲,但是他還不明白什么叫愛的奉獻,世間有些情感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批評他嗎?教育他嗎?不,我要想一個更好的辦法,讓他自己明白這個道理)
(彼得:啊,我得到錢了,真是太高興了!怎么,媽媽也給我開了賬單?“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吃喝”這該是一筆多么龐大的數字呀;還有媽媽在生病時無微不至的照顧,一直那樣的慈愛,她付出了多少辛勞,這是我一生都無法回報的,可媽媽只寫了“0芬尼”。媽媽,我明白了,親情是無價的,是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來的。我真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媽媽,我錯了,我要把錢還給您,您還會像原來一樣愛自己的兒子嗎)
討論深化
1.課文為什么以《媽媽的賬單》做題目?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明白,這不是一份普通的賬單,而是包含著教育技巧和愛的表達的賬單,有著媽媽的良苦用心。
2.若給課文換個題目,你想換什么?(如《愛的賬單》《無價的賬單》《可貴的賬單》《無法償還的賬單》等)
隨文練筆
(出示課文插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想一想她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間說一說,再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