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4篇)
《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一、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就是學生、文本、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要讓這個對話的過程更加流暢,充滿精彩,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間的共鳴點。喚醒學生生活中真實的體驗,激活生活的記憶是一個有效的策略。本課的教學,力圖實踐這個理念。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重點段落。
2、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學生生活體驗,補充媽媽的賬單,對小彼得心理活動的融情想象,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與無聲。
3.結合課文內容,繼續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平時你們在家有幫助家人做過事嗎?(你們真能干)你們會做什么?做完事后,你們有沒有向父母提過報酬呢?
。ǘW習第一自然段
1、師: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媽媽的賬單》中的小彼得也像你們一樣非常能干,那么我們看看他為父母干了什么事?請同學們看課文第一段,有誰愿意讀一讀?
2、聽完這段后你覺得彼得能干嗎?書中那些詞可以看出彼得經常幫媽媽做事的請同學們用三角符號在書中畫出來。
3、過渡語:小彼得這么能干,漸漸覺得自己似乎成了一個小商人,于是他就給媽媽開出了一份賬單,媽媽看到這份賬單,也給彼得寫回了一份賬單,你能從文中找找這兩份賬單嗎?請同學們快速讀一讀并畫一畫。
(三)、體會兩份賬單,理解無價的母愛
1、誰愿意讀彼得的賬單,或請你讀讀媽媽的賬單。你們找的真準,老師也把這兩份賬單在電腦里展示,(出示兩份賬單)現在請男同學讀讀彼得的賬單,女同學讀讀媽媽的賬單,并想這兩份賬單有什么不同?(報酬、做的事、時間的長短不一樣)
2、其實彼得做的是都是幫( )做的,他是一個( )孩子,但彼得應不應該向媽媽這60芬尼呢?為什么?(不應該,因為父母養育了我們,不能伸手向他們要錢。)
3、現在我們再讀媽媽寫給彼得的賬單,想想媽媽為什么寫的都是0芬尼。從這份0芬尼的賬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母愛的無私、無價和偉大)
4、師:這是媽媽寫給皮得的十年賬單啊!從這份賬單中你覺得皮得過的怎樣?(幸福的十年),為了彼得這幸福的十年,媽媽付出了多少?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一讀彼得媽媽寫的這份賬單。
5、彼得讀著讀著想起了許許多多媽媽為自己做的事情。(出示課件)
彼得想到瓢潑大雨時,媽媽( )。
彼得想到躺在病床上時,媽媽〔 〕。
彼得想到( )時,媽媽( )。
6,這時彼得回想起了許許多多溫暖的畫面,感到羞愧萬分,文中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彼得知道自己做錯了,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并找出彼得知道自己做錯了的詞語。(學生交流)
7、這時小彼得藏在媽媽的懷里,卻沒有說話,此時此刻的小彼得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呢?小組討論。
8、師:看來,彼得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他已經知道自己做錯了,同學們,讓我們有感情地把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來讀一讀吧。
。ㄋ模、知識遷移,動手做一做。
1、師:是啊,彼得媽媽的這份賬單,一定沒有把媽媽為我們做過的所有的事都一一列出來。在你成長的道路上,你的媽媽還為你們做過哪些事情呢?(學生回答)現在我們桌面都有一份空白的賬單,如果由你來寫賬單,你會寫些什么呢?同學們,請你們寫一寫吧。(出示課件)
2、師:誰來讀讀你寫的賬單,
3、師:我們的媽媽真是好媽媽呀。這是一份永遠也列不完的賬單,這不禁讓老師想起一首贊美母愛的詩你們知道嗎?請大家背一背。如果把媽媽的愛比作小草的話,那么媽媽給予我們的愛就像春天里的太陽,溫暖而燦爛。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的最后兩句,以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愛吧。
生齊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示課件)
(五)、總結深化
師:學到這里,我們的同學一定有許許多多的話想對大家說,讓我們把心底的話大聲說出來:(出示課件)
我想對小彼得說:
我想對彼得的媽媽說 :
我想對自己說:
我想對自己的媽媽說:
小結: 媽媽的帳單不僅讓小彼得變懂事了,也讓同學們變懂事了。它讓我們懂得了媽媽的愛是獻給兒女最溫暖最深沉、最偉大的愛,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份愛的帳單。(板書:畫心圖形)
(六)、布置愛心作業:(出示課件)
1、寫一段話或一封信,把你對媽媽的愛,感激。感恩、或承諾寫在里面,當作是一份早到的母親節禮物送給媽媽吧!
2、回家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板書設計:
20* 媽媽的賬單
彼得 60芬尼
賬單
媽媽 0芬尼
無私的愛
《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一、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為媽媽做事的報酬,可當他看到媽媽給他的那份賬單時,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
這篇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聲無私和物價表現得極為動人。
二、教學目標
(1)、在正確、流利地讀準詞語的基礎上,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文章中母親對子女的無私和深切的愛。
。3)、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學生生活體驗,補充媽媽的賬單,對小彼得心理活動的融情想象,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并以實際行動報答母親。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
四、課前準備:小黑板、音樂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情感導入
1、背誦《游子吟》
2、導入:是啊,母愛無處不在,它縫進了游子的衣服里,它滲入了母親為我們做的飯菜里,今天,我們要去學習一篇課文——《媽媽的賬單》,看看這位媽媽的愛藏在了哪里?
3、齊讀課提。
(二)、初讀課文
1、初讀要求:
(1)勾畫出疑難詞,同桌之間合作、探究,通過討論、查工具書等方式掃除閱讀障礙。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匯報
。ㄈ、再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
1、思考:文中出現了幾份賬單?勾畫出來讀讀。
2、板書出示兩份賬單,四人小組討論,找出兩份賬單的區別。
3、引導學生理解兩份賬單的不同。
。1)內容不同:一份是兒子寫給母親的賬單,一份是母親寫給兒子的賬單。
。2)時間不同:彼得的賬單只涉及到一天或兩天 ,而媽媽的賬單卻涉及到整整十年
。3)報酬不同:彼得向媽媽索取的報酬是60芬尼,而媽媽為彼得做這么多事索取的卻是0芬尼
4、拓展:讓我們再仔細瞧瞧媽媽的這份賬單,你們說一位母親十年來為兒子辛勤的付出僅僅就這四條款項嗎?結合自己的實際,我們來想像一下這十年來媽媽是怎樣照顧小彼得的?
5、是呀,十年來,媽媽為小彼得付出那么多,你認為這該值多少芬尼呢?(學生自由說)那這位母親在給兒子的賬單中,所要多少報酬呢?(0芬尼)是啊,孩子們,母親為孩子全心全意地付出,從不計較報酬,這是一種用再多金錢也無法衡量的無私的、偉大的母愛啊。ò鍟簾o價、無私)
6、讓我們對比讀兩份賬單,感受那份充滿愛的賬單。
7、談體會:從小彼得和媽媽的賬單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8、媽媽這份賬單,讓我們感受到了無盡的母愛,那當小彼得看到這份賬單時,他有什么感受呢?(羞愧萬分)哪些地方體現了小彼得的“羞愧萬分”,迅速找出相關句子讀讀。
9、他為什么會羞愧萬分呢?(學生自由說)
10、指導朗讀。
11、指導看圖,聽范讀。
12、想像:小彼得輕輕地撲到媽媽懷里會說些什么?(學生發揮想像,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13、是啊,媽媽僅憑這張透著愛的賬單,就讓小彼得羞愧萬分,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并將索取到的報酬主動退還給媽媽,這就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板書:無聲)讓我們再來讀讀這份良苦用心的賬單。
。ㄋ模、總結深化、拓展積累
1、一位英國詩人說過:一位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感謝彼得的媽媽,她的賬單不僅讓彼得也讓我們懂得了媽媽的愛是無價的、無私的、無聲的,媽媽是這世上最偉大的人。讓我們永遠記住——《媽媽的賬單》,這份愛的賬單。
2、最后讓我們一起誦讀世界各國的文學家、詩人筆下描繪的母愛。ㄐ『诎宄鍪疽韵戮渥樱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歸功于我天使般的母親。
*慈母的胳膊是由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
。1)、學生自瀆感悟
(2)、孩子們,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就是天下所有母親的節日——母親節,今年的母親節就在上周過去了,也許我們還沒來得及甚至還不知道向我們的媽媽道一聲:母親節快樂,那么,現在就讓我們把這些充滿愛的語言送給我們可親、可敬的母親吧。(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渲染,學生齊讀,贊嘆母愛)
。3)、是呀,媽媽為了我們付出了許許多多,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匯報媽媽對我們的愛呢?(學生自由暢談,如何以實際行動匯報媽媽的愛)
板書設計:
彼得的賬單 媽媽的賬單 母愛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無價
把掛號信件送往郵局. 10芬尼 為他十年的吃喝 0芬尼 無私
在花園幫助擔任干活 20芬尼 為他生病是的護理 0芬尼 無聲
彼得是個聽話的孩子 1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 0芬尼
共計: 60芬尼 共計: 0芬尼
媽媽的帳單》教學反思
《媽媽的帳單》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通過學習,讓同學們認識到母愛的無私,由于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多,父母親都把自個的兒子當成寶,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無私的愛,但是,大多孩子在享受父愛、母愛的同時,卻忽略了自己也該回報一下父母親。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放在兩份賬單的對比及理解上,讓學生通過對比,思維的發散及朗讀,仔細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理解蘊含著媽媽對小彼得的無價、無私、無聲的愛的賬單。這不僅對文中的小彼得是種無聲的教育,更讓我們的學生無形之中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教學中,我能以讀為本,融合貫通全文,扣住中心,抓住重點,深刻的把握住課文的讀與想,不斷以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以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的觀察、思維、表達,使學生自始至終地保持參與的積極性,加強了語文學習的興趣與課堂參與欲望。以下是我認為此節課較成功的地方:
1、引題直截了當,扣動學生情弦,為課文做好鋪墊。為了給孩子們營造一個真情感人的氛圍,導入時用蘊涵母愛的樂府詩《游子吟》開頭,讓學生的心被這根線所感染,為明確本文的意圖進行了鋪墊。幫助孩子們將自己的情感帶進課文。
2、板書清新明了,對比鮮明,中心突出。教學中通過板書,讓孩子對比兩份賬單,并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補充媽媽賬單的內容,邊想邊說,邊讀邊談體會,感悟母愛的無價、無私和無聲。
3、結尾設計巧妙,渲染氣氛,升華情感。在課堂即將結束時,為引起學生的共鳴,更好的深化主題,達到教育的目的,我引用了幾條描寫母愛的句子,再配上《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喚起學生的心靈感動,激發起學生對媽媽的愛和敬佩,并決心以實際行動報答媽媽的愛。
不足之處:
1、教學機智較欠缺。對學生課堂上的回答和表現未能很好的進行評價處理。
2、教學的設計未能真正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學生對母愛的體會和自己該如何報答母親還停留在表面,學生的情感意識還不是很強烈,還未從內心迸發出要報答母愛的強烈愿望。
《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下面是關于《媽媽的賬單》說課稿范文,歡迎參考!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他的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給他的一份賬單,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的無價、無私與無聲,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
這篇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價、無私和無聲表現得極為動人。看到兒子開出的賬單,媽媽什么話也沒有說,而是按照兒子的要求,把兒子索要的報酬如數放在他的餐盤旁,同時給兒子留了一份總額為零,卻滿載著母愛的賬單。母親用自己無聲的行動告訴孩子:如果你覺得幫媽媽做事需要得到報酬,媽媽會滿足你;同時,媽媽提醒你,媽媽一直全心愛著你,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向你索取報酬。
二、教學預設
( 一)、 心靈相約
1、 初讀《媽媽的賬單》對文本有初淺認識
2、 初步探討母親的情懷。
(二)、 真情告白
1、 通過兩份賬單的對比擁有自己的感悟體驗
2、 深入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和無聲。
(三)、 心愿之旅
1、 聆聽真誠訴說
2、 感恩的心放飛心愿。
二、設計理念
讓心靈在碰撞中飛揚,讓生命在閱讀中成長
--------------在讀中實現多元思維、多樣感悟、多情共振的嘗試
情感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石,是文本的靈魂,也是課堂的靈魂。在閱讀中,引領品味語言的獨具匠心,再通過對語言獨具匠心的品味,讓學生在讀中實現多元思維、多樣感悟、多情共振,讓心靈在碰撞中飛揚,讓生命在閱讀中成長,從而進一步加強情感的體驗、升華。
在學習《媽媽的賬單》這課時,課前講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血奶》,為這一堂課的學習作好了情感鋪墊。
朗讀是本課(獨立自讀課文)的一個教學手段之一,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此,我們將“讀”貫穿在整個過程中,通過讀一讀,說一說,等活動環節,讓學生讀通課文——讀懂課文——會讀課文。經歷了“三讀”的語言實踐過程,培養了良好的語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讀中感悟了課文中蘊含的情感及道理。課一開始,我們就讓學生讀讀課文,說說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然后從他們印象最深的兩份賬單入手,讓他們三讀賬單,讀懂課文。第一步,我引導學生學習彼得的帳單,通過讀體會到彼得是個聽話懂事能干的孩子,第二步,通過我的過度,出示媽媽的帳單,反復的讀,在讀中讓學生感悟到媽媽的愛是無私的。第三步,媽媽沒說一句話,只寫下了一張總額為零卻滿載母愛的賬單,這無價、無私的賬單仿佛在訴說什么呢?讓學生感悟到媽媽的愛是無聲的。這三步環節猶如三個臺階引領學生步步登高,逼近文章的內核,走向人物的心靈。然后讓學生聯系實際回憶一下媽媽平時都為我們做了些什么?此時此刻,學了這篇課文,你想給自己布置一個怎么樣的回家作業?師生深情傾訴媽媽對自己的愛,就可水到渠成,使感情得到升華,使母愛之情得到升華。
《媽媽的帳單》 教學反思
《媽媽的帳單》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通過學習,讓同學們認識到母愛的無私,由于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多,父母親都把自個的兒子當成寶,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無私的愛,但是,大多孩子在享受父愛、母愛的同時,卻忽略了自己也該回報一下父母親。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自個反復讀課文,仔細體會小彼得的媽媽的帳單上是0芬尼,蘊含著媽媽對小彼得的無價、無私、無聲的愛。
教學中,我能以讀為本,融合貫通全文,扣住中心,抓住重點,深刻的把握住課文的讀與想,不斷以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以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的觀察、思維、表達,使學生自始至終地保持參與的積極性,加強了語文學習的興趣與課堂參與欲望。
第一,引題直接了當,開門見山,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一開頭,看課題《媽媽的帳單》的“賬”字便能看出它一定跟錢有關。這樣的引題簡單明了,而且能很快地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第二,有目的的提出具有探究意義的問題。在引導學生讀課文時先讓學生讀相關的具有探究意義的問題,這樣讓學生在讀課文時做到有的放矢,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課文內容。
第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師富有啟發性的語言,會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我特別注意過渡語,為學生創設情境,設計三讀賬單,這樣的教學環節,能很好地幫助同學們解決了重點的問題,理解媽媽的愛是無價、無私、無聲的,也突破了媽媽的良苦用心使兒子轉變的這一難點。這樣的引導真實感人,富有說服力。
第四,引導學生多種形式的閱讀。在讀中感悟人物的動作、神態以及心理活動,引讀、齊讀、小隊讀、默讀等進行實實在在地讀賬單,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第五,結尾設計巧妙,富有感染力。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理解了媽媽愛的基礎上,安排了一首很有震撼力的歌《母親》,在歌聲中傾訴媽媽對自己的愛,來結束全文,使母愛之情得到升華,突出了主題。
情感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石,是文本的靈魂,也是課堂的靈魂。我認為自己在上這堂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走進了學生的心靈,觸發了學生的情感,讓情感成了溝通老師與學生,學生與父母之間的紐帶,在閱讀中,引領品味語言的獨具匠心,再通過對語言獨具匠心的品味,讓學生在讀中實了多元思維、多樣感悟、多情共振,特別是到最后,學生的內心都被母愛的偉大所深深震撼,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甚至連聽課的老師也流淚了,情感得到了進一步體驗、升華,使心靈在碰撞中飛揚,讓生命在閱讀中成長,引導了他們朝著真、善、美的領域去發展。
《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理念:
本課是略讀課文,預案的設計努力倡導讓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學懂文本,通過說話、朗讀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著的深刻的人文內涵,使學生潤物細無聲地受到語言的訓練、情感的熏染。
教學目標 :
在反復誦讀文本、對比兩份賬單中進行說話、朗讀訓練,并感悟到母愛的無私、無價,讓學生懂得親人之間的愛是彌足珍貴而不求回報的,要主動幫父母做事。
教學難點 :理解 媽媽給小彼得那份教案的涵義。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課題
1、解讀古詩,引入教學。
記得,前不久我們剛學過一首描寫母親為即將遠行的孩子縫補衣服的詩,題目是——《游子吟》。對,今天就讓我們再滿懷深情地來讀一讀吧。
2、圍繞“報”字引入新課。
還記得詩中的“報”是什么意思嗎?我突然想到了另一個和“報”有關的詞(板書“報酬”),這又是什么意思?(付出勞動后得到酬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個關于“報酬”的故事。
3、出示課題: “媽媽的賬單”。
一起讀一讀課題。有沒有看見過“賬單”?實物照片展示。(對,就是類似這樣記載錢物支出和收入事項的單子。)再看看“賬”的偏旁你又明白了什么?(賬的偏旁是貝字旁,說明和金錢有關系。)
4、題目邊上加星號表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那今天就讓我們自己試著去讀懂這篇課文,好嗎?
二、初讀自學,了解大意
1、先請同學們仔細地看課文的情境,聽課文的錄音。邊聽邊想文中講到了幾份賬單?分別是誰寫的?賬單中分別寫了什么?
2、接下來能自己讀課文嗎?當你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的時候就把它劃下來反復地讀,直到把課文讀通順為止。
3、檢查詞語:你從書中找到了哪些容易讀錯的詞語,和我們大家交流吧。(隨機鍵入電腦)
索取 報酬 款項 如愿以償 羞愧 慈愛 躡手躡腳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
都會讀嗎?先請你的同桌檢查一下。
讓我們一起來熟悉一下它們吧。輕輕地讀。
三、 對比兩份賬單
1、出示兩份賬單(電腦顯示):這就是同學們剛才提到的兩份賬單。
2、讓我們仔細看看它們有哪些區別?
3、引導學生理解兩份賬單的不同。
A、 內容不同:一份是母親欠他兒子彼得的帳單,一份是彼得欠他母親的帳單。
隨機落實“款項”:彼得的帳單列有幾條款項?媽媽的帳單也有四條款項。但內容各不相同。
B、 時間不同:媽媽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勞動,而彼得也許是一天或兩天。
C、 報酬不同:媽媽為彼得付出了很多,卻要彼得支付0芬尼,而彼得一共向媽媽索取了60芬尼。(說到這里,同學們可能對“芬尼”這個貨幣單位還不清楚,剛好,我們就請德國朋友陶杰力為我們大家介紹一下好嗎?100芬尼=1馬克)。
4、媽媽讀了彼得的賬單后,有什么反應?為什么什么話也沒有說?
。ㄋ诖”说媚軌蜃约盒盐,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帳單會象她期待的那樣,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當行為。)
5、那讓我們再仔細瞧瞧媽媽的這份帳單,你們說母親十年來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僅僅只有這四條款項嗎?如果我請你把這份母親的帳單再列詳細點,還可以列舉什么呢?
。◣熞龑В簭男〉酱,已經為他洗了數不清的衣服,生病時……)
6、如果媽媽的帳單上不寫“0芬尼”,你認為該寫多少?
7、既然媽媽付出了這么多,為什么媽媽的賬單上寫得都是“0芬尼”?(是啊,媽媽為孩子付出的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媽媽的愛不但是無價的,也是無私的,媽媽只是全身心的愛著自己的孩子,從不計報酬。)
8、對比這兩份賬單,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誦讀感悟“羞愧”
1、 那小彼得體會到媽媽的愛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請你仔細讀讀最后一段。
2、現在,你又對小彼得有什么評價呢?
。ㄊ前。”说眠是個懂事的孩子,看到媽媽的帳單,他很快領悟到,媽媽是一直在無微不至地關心愛護著自己,從來沒有想到過報酬。跟媽媽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3、是啊,彼得剛才說的這些話就是彼得羞愧萬分的表現,你知道什么是羞愧萬分了嗎?
五、討論題意,升華內涵
1、我們相信,媽媽這一份充滿寬容、憐惜、關懷、摯愛的的親情,會像緩緩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地陪伴著小彼得一天天長大。所以說
這還是一份( )的賬單。(課件:一份( )的賬單)
2、彼得把小臉蛋藏進了媽媽的懷里,他也一定會把這個關于“報酬”的故事永遠珍藏在心里,我們也一樣。用這個故事來告訴自己:親情是無私無價的、不求回報的。
3、讓我們一起滿懷深情地再次品讀這個故事。
六、延伸拓展
1、推薦閱讀相關文章。比如冰心的《荷葉母親》
2、談談你幫父母做過什么事?當時怎么想的?
3、寫一段話或一封信,把你對媽媽的愛、感激、承諾、感恩……寫在里面,當作是一份遲到的母親節禮物送給她們吧。
《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結合導學案,關注學習目標,注意學習重點和難點,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在書上批注,并獨立完成“預習導學”、“自主學習”題。課前預習以獨立思考為主,課堂學習以小組交流探究為主。
2、針對預習訓練和自主學習中發現的問題,課上小組討論交流,答疑解惑,注意教師的點撥,出錯的地方要用紅筆及時糾錯。
【學習目標】
1、學會默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
3、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學習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學習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
【預習導學】
一、預習任務:
1、初讀課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讀課文三遍,請家長簽字。
2、讀一讀下面的詞語,理解劃線詞語的意思,并批注在書上:
賬單 收款 郵局 主意 款項 仔細 報酬 如愿以償
慈愛 芬尼 羞愧萬分 怦怦直跳 躡手躡腳 小心翼翼
二、預習作業:
抄寫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自主學習】
初讀課文(默讀),把兩份賬單多讀幾遍,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1、讀課題,由題目我想到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合作探究】
再讀課文,思考:
1、想想媽媽為什么寫的都是“0芬尼”?
2、小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是怎樣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拓展檢測】
1、看拼音,寫詞語
bào chóu rú yuàn yǐ cháng xiǎo xīn yì yì niè shǒu niè jiǎo
( ) ( ) ( ) ( )
pēng pēng zhí tiào xiū kuì wàn fēn
( ) ( )
2、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索要—— 好像—— 認真—— 慚愧——
輕手輕腳—— 小心謹慎——
3、 課文講的是 給 開了一份 ,索取
報酬;當他在餐桌旁看到 時,同時也看到
,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 ,
他 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 。
4、 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
《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課前誦讀:
慈母的胳膊是由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歸功于我天使般的母親。
——林肯
全世界的母親是多么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一.談話揭題
母親一個最最溫暖的名字,母愛書寫了多少感人的詩篇
今天我們要學的也是和媽媽有關的一個故事:媽媽的賬單。(齊讀課題)
二、循導自學,整體感受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讀學習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2、帶著問題輕讀課文,讀準字詞
3、反饋
a 索取 報酬 如愿以償 羞愧
慈愛 躡手躡腳 小心翼翼 一份賬單
b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試試用上上面的詞語說一說。
小彼得給媽媽開了( ),( )他為媽媽做事的( );當他( )得到了想要的( )時,也看到了媽媽給他的( ),他感受到了母愛的( ),( )地把索取來的( )塞進了媽媽的口袋。
三、引導解讀,品味真情
。ㄒ唬⿲W習小彼得的賬單,讀中釋疑。
1、出示平時的賬單,那么小彼得開給媽媽的賬單又是怎么樣的呢?(出示小彼得的賬單)誰來讀一讀?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嗎?
理解芬尼:“芬尼”是德國的一種貨幣,20芬尼相當于人民幣1元,那60芬尼就相當于人民(3元)。
理解款項:款項指每個項目多少錢。誰來說說彼得寫了哪些款項?(指名說,齊說。)
2、從小彼得為媽媽開的這份賬單里你讀懂了些什么?(小彼得聽話、懂事、勤勞、能干 、有經濟頭腦)
。ǘ﹥煞葙~單,進行對比
1、比較賬單,發現區別。
師:那么媽媽開給小彼得的賬單又是怎么樣的?輕聲讀,并仔細觀察一下,這兩份賬單有什么區別?
師:除了從金額的數量上來區別外,我們還能從其他地方來進行比較嗎?比如勞動時間多少。抓住“十年 生病時 一直” 媽媽是多么無微不至啊,十年如一日。
師:是啊,十年了,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從日常的照顧到每一次生病時的護理,媽媽為彼得做了很多,很多。
2、媽媽為彼得付出了那么多,可是她寫給彼得的賬單上都是“0”芬尼。你看到媽媽的賬單后,有什么感受?(我覺得他媽媽為他付出得太多了。我感受到媽媽太偉大了!為他做了那么多事還不求回報。我會有些不好意思,我不應該向媽媽要錢。媽媽為我付出的太多了,我以后要好好回報她。)
這張寫滿“0”芬尼的賬單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媽媽對孩子的愛。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媽媽對彼得的愛,你覺得應該是什么?(偉大 無私 無價)隨機板書
教師小結:是啊,這位母親用自己無聲的行動告訴了孩子:媽媽對孩子的愛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那種愛是無私的,是無價的
3、寫小彼得的回想,加深感悟。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精彩,小彼得在讀這張賬單時也想到了很多。
他讀著讀著,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媽媽會準時送上一杯散發著香味的牛奶;燒上一桌可口的小菜……,同學們讓給我們拿起筆把小彼得想到媽媽對他的關愛寫出來好嗎?課件出示
他讀著讀著,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 )
4、交流 小結
同學們寫得真好,彼得一直幸福地生活在媽媽的身邊。每天,媽媽任勞任怨地照顧著他的飲食起居;生病的時候,媽媽又無微不至地給他關懷,彼得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媽媽的辛勤付出。
5、小彼得最后是怎么做的?
師(過渡語):面對餐盤旁邊的60芬尼和母親這份載滿愛的“賬單”,小彼得是怎么做的呢?
(1)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齊讀。
師:小彼得是怎樣把錢塞進母親口袋的?哪些詞最能反映彼得的當時的心情?
理解 羞愧萬分 躡手躡腳
師:同學們都知道,此時的小彼得已經知道自己錯了,他的心里是充滿愧疚的。讓我們用緩慢一點的語氣一起來讀讀這段話,感受小彼得當時的慚愧和內疚吧。
(2)集體朗讀體會
四、課外延伸,升華主題
媽媽的賬單,這不是一份普通的賬單,而是包含著教育技巧和愛的表達的賬單,有著媽媽的良苦用心。
2.若給課文換個題目,你想換什么?(如《愛的賬單》《無價的賬單》《可貴的賬單》《無法償還的賬單》等)
師:在生活中,我們每天都理所當然地接受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在享受親情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回報。比如:給勞累了一天的父母捶捶背,端上一杯熱茶;幫廚房里忙碌的媽媽擦擦桌子洗洗碗;給下班回來的爸爸遞上一雙舒適的拖鞋等等,盡我們的努力去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也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愛。有了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愛的傳遞,相信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快樂,更幸福!
從
板書設計:
媽媽的賬單
母愛 無私 無價
愛的賬單
《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設計理念:
母愛是個永久的話題。今天的孩子,輕而易舉地得到了太多的愛,因為“易得”,所以“易忘”、“易忽略”,通過引導孩子解讀媽媽這份特殊的賬單來解讀母愛的無私與無價。課堂上,聽說讀寫齊頭并進,動聽的音樂適度穿插,不單是課堂情感的催化劑,語文課正因為有了別的學科的加盟而從此不再孤單。
教學目標:
1、能夠借助拼音把課文練習讀正確、流利、有感情。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3、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學生的自學,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欣賞愛的組圖:看了這些圖片,你讀懂了什么?能用一個字表示嗎?(愛)
2、請大家讀一讀本單元的提示,看看這單元的課文是圍繞什么來寫的?
3、看老師板書課題——媽媽的賬單
4、平時見過賬單嗎?老師這里有兩份賬單——出示“通訊賬單”和“三江超市賬單”“賬”跟錢有關,所以是貝字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前面的閱讀提示,想想我們要讀懂課文,必須解決里面的幾個問題?
2、請大家自讀課文
、俚谝槐榇舐暲首x,要求讀準詞語、讀通句子。
②第二遍默讀思考,看看上面的問題你讀懂了幾個?
3、課文中的小彼得,又是怎樣由不懂事變得懂事了呢?
讓我們讀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想想媽媽為什么寫的都是“0芬尼”?
小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是怎么想的?
4、讀帶有“得”不同讀音的句子。
、俳裉烊ミ_蓬山春游,孩子們玩得可開心啦!
、谖叶嗝聪M艿玫揭恢яR良的神筆啊!
、蹕寢尶旎丶伊,我得趕快把家里打掃干凈。
5、這是一個長句,要讀好這個句子,要先讀好里面的詞語
懷著躡手躡腳小心翼翼怦怦直跳塞進
索取報酬如愿以償羞愧萬分
把這些詞語送到句子中去,讀好這個長句
6、學著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師出示:小彼得媽媽
索取報酬
如愿以償羞愧萬分
你學會了抓住關鍵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真棒!
三、深入課文,領悟內涵
1、媽媽的賬單和小彼得的賬單,里面寫的內容一樣嗎?
2、“款項”是什么意思呢?小彼得的賬單寫了什么?媽媽的賬單寫了什么?
3、你覺得媽媽的愛是一份怎樣的愛?彼得的愛有時一份怎樣的愛呢?
母親欠她兒子彼得如下款項:彼得欠他的媽媽如下款項: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把掛號件送往郵局10芬尼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在花園幫助大人干活20芬尼為他在生病時的護理0芬尼
彼得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10芬尼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0芬尼
共計:60芬尼共計:0芬尼
師生配合讀賬單,彼得對媽媽的愛需要索取報酬,媽媽的愛卻是無私的。
4、要讀好這份賬單,應該讀好哪個詞?
0芬尼十年一直
5、十年了!當彼得生病的時候,媽媽總會整夜陪伴在他的身旁;當小彼得崽外面受委屈的時候,媽媽總會把他擁入溫暖的懷抱。
6、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當,媽媽。
7、讀好帶“一直”的語句,這份薄薄的賬單,帶著媽媽深深的愛意,一起讀好媽媽的賬單。
8、小彼得看了這份賬單,又是怎樣的羞愧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9、和“塞”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一個詞?“藏”
他塞進去的僅僅是60芬尼嗎?說明小彼得此時怎么樣?(羞愧萬分)
10、此時此刻,他真想對媽媽說:“。”
四、總結全文,感情升華
1、學校這兒,你覺得媽媽的這份賬單還是一份怎樣的賬單?(無價的賬單,永恒的賬單,終生難忘的賬單,受益匪淺的賬單)
2、小彼得又給媽媽寫了一份賬單,你覺得這次他會寫些什么呢?
五、板書設計
媽媽的賬單
索取愛無私
彼得媽媽
《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媽媽的帳單》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通過學習,讓同學們認識到母愛的無私,由于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多,父母親都把自個的兒子當成寶,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無私的愛,但是,大多孩子在享受父愛、母愛的同時,卻忽略了自己也該回報一下父母親。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自個反復讀課文,仔細體會小彼得的媽媽的帳單上是0芬尼,蘊含著媽媽對小彼得的無價、無私、無聲的愛。
教學中,我能以讀為本,融合貫通全文,扣住中心,抓住重點,深刻的把握住課文的讀與想,不斷以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以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的觀察、思維、表達,使學生自始至終地保持參與的積極性,加強了語文學習的興趣與課堂參與欲望。
第一,引題直接了當,開門見山,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一開頭,看課題《媽媽的帳單》的“賬”字便能看出它一定跟錢有關。這樣的引題簡單明了,而且能很快地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第二,有目的的提出具有探究意義的問題。在引導學生讀課文時先讓學生讀相關的具有探究意義的問題,這樣讓學生在讀課文時做到有的放矢,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課文內容。
第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師富有啟發性的語言,會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我特別注意過渡語,為學生創設情境,設計三讀賬單,這樣的教學環節,能很好地幫助同學們解決了重點的問題,理解媽媽的愛是無價、無私、無聲的,也突破了媽媽的良苦用心使兒子轉變的這一難點。這樣的引導真實感人,富有說服力。
第四,引導學生多種形式的閱讀。在讀中感悟人物的動作、神態以及心理活動,引讀、齊讀、小隊讀、默讀等進行實實在在地讀賬單,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第五,結尾設計巧妙,富有感染力。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理解了媽媽愛的基礎上,安排了同學們熟悉的一首歌《燭光里的媽媽》,在歌聲中傾訴媽媽對自己的愛,來結束全文,使母愛之情得到升華,突出了主題。
情感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石,是文本的靈魂,也是課堂的靈魂。我認為自己在上這堂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走進了學生的心靈,觸發了學生的情感,讓情感成了溝通老師與學生,學生與父母之間的紐帶,在閱讀中,引領品味語言的獨具匠心,再通過對語言獨具匠心的品味,讓學生在讀中實了多元思維、多樣感悟、多情共振,特別是到最后,學生的內心都被母愛的偉大所深深震撼,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甚至連聽課的老師也流淚了,情感得到了進一步體驗、升華,使心靈在碰撞中飛揚,讓生命在閱讀中成長,引導了他們朝著真、善、美的領域去發展。
《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從中受教育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借助拼音讀通順課文,通過討論學習明確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認識到母愛的無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課文的事例中受到人文教育,引導孩子做一個熱愛勞動、熱愛家庭的好孩子。
重點與難點
1、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
2、文中的兩份賬單。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
說一說你為爸爸、媽媽做了什么事,或準備做什么事。
二、明確閱讀要求
1、指名讀課文前面的導語,邊聽邊想:提出了哪些閱讀要求。
2、要求為:
(1)讀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媽媽為什么寫的都是“0芬尼”;
(3)小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是怎么想的。
三、自讀課文,同桌交流
認真讀課文,把兩份賬單多讀幾遍,對比著思考三個閱讀要求,把自己的體會和不懂的問題寫下來,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四、全班交流
1、齊讀課文,正音。
2、提出你在讀書中發現的問題。(如,詞句方面:“報酬”“款項”“如愿以償”“躡手躡腳”“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媽媽在看到小彼得的賬單時為什么什么話也沒說?內容方面:課文為什么用《媽媽的賬單》做題目,而不用《賬單》或《兒子的賬單》?媽媽的賬單算賬單嗎)
3、出示兩份賬單。
兒子的賬單
媽媽的賬單
母親欠她兒子彼得如下款項: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掛號件送往郵局10芬尼
在花園幫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計: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親如下款項:
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0芬尼
共計:0芬尼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兩份賬單,看你能否解決自己的疑問或別人提出的問題。(如,“報酬”就是付出勞動后得到的酬勞,比如小彼得幫媽媽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項”就是每一個項目多少錢;“如愿以償”就是實現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國貨幣單位1馬克=100芬尼;“躡手躡腳”就是輕手輕腳,不弄出一點兒聲音;“小心翼翼”是特別小心、認真)
(2)根據兩份賬單來匯報你讀懂的內容。
課文主要寫了小彼得開出賬單向媽媽索要報酬。媽媽讓他如愿以償并開列一份特殊的賬單,使小彼得將錢還回的事情。
對比兩份賬單,可以看出媽媽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兒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媽媽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寫上0芬尼,表明了母愛的無私與崇高,同時也告訴小彼得:親情是無價的。
4、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1)齊讀。
(2)畫出描寫小彼得心理、神態、動作的詞。
“讀著讀著、羞愧萬分、怦怦直跳、躡手躡腳、走近、藏、小心翼翼、塞進。”
(3)談談體會。(結合插圖投影)
(小彼得在看到媽媽的“0芬尼”賬單后,羞愧萬分,已經知道自己錯了,悄悄把60芬尼還給媽媽。媽媽很高興看到小彼得知錯能改。)
五、討論深化
1.課文為什么以《媽媽的賬單》做題目?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明白,這不是一份普通的賬單,而是包含著教育技巧和愛的表達的賬單,有著媽媽的良苦用心。
2.若給課文換個題目,你想換什么?(如《愛的賬單》《無價的賬單》《可貴的賬單》《無法償還的賬單》等)
六、隨文練筆
(出示課文插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想一想她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間說一說,再寫下來。
《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難點:
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帳單的含義。
學習目標:
1、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3、培養獨立的閱讀能力,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媽媽的帳單》
2.看老師板書這個課題。
書寫課題,寫到賬字時停下來,對學生說:這個賬偏旁是(貝字旁,說明和金錢有關系,要注意他不是巾字旁的帳。)
3讀課題。
誰來讀一下課題?
能不能讀的深情些,你瞧這是一份媽媽的帳單。
齊讀課題。(一教就會,相信大家一定能學好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檢查字詞
A.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先請小朋友自己讀課文,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1,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輕輕地讀,也可以大聲地誦讀。
2,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把他劃下來反復地讀,把課文讀通順。
B.檢查反饋
1.老師從書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讀錯的詞語,你能讀嗎?自己試一試。
2.你覺得哪些詞語是大家容易讀錯的,你就當小老師來領讀一下這個詞語。
小彼得報酬索取收款款項慈愛塞進躡手躡腳小心翼翼如愿以償羞愧萬分怦怦直跳
重點解決:報酬,收款的意思。躡手躡腳,怦怦直跳,羞愧萬分的讀音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小老師當的不錯,如果我請你們再去默讀一遍課文,談談你讀這篇課文的收獲,你行嗎?我設計了一些問題幫助你們思考:
我覺得這篇課文最有意思的地方是
我最喜歡的地方是最讓我感動的是
這篇課文最的是。最后一個問題請你們隨意填,我想聽到你們與眾不同的回答。
2.交流
師可以試著這樣點評:你的理解可真深刻;有獨特的體會,很欣賞你;用詞很準確;你能抓住課文中最重要的內容來談體會,真不簡單;你能抓住主人公的細節來談,很會讀書啊;
四、教學兩份帳單
過渡:從你們剛才的體會中,我聽到你們多次提到這兩份帳單,對他充滿了興趣,那么我們就來研究這兩份帳單。
1、出示兩份賬單
2、指名讀兩份帳單
3、落實“款項”:這里有一個詞語出現了兩次:款項,請你們讀;彼得的帳單列有幾條款項?媽媽的帳單也有四條款項;你知道什么是款項?是啊,這兩份帳單各有四條款項。
4、請你們默讀,邊讀邊比較這兩分帳單最大的區別是什么?(想出來了可以在旁邊作點記號)
5、交流
師要引導學生:學生有可能說一份是母親欠他兒子彼得的帳單,一份是彼得欠他母親的帳單。師追問:彼得到底有沒有欠他母親錢?
數量上的區別
為彼得付出了很多,所付出的都是為了彼得
時間上的區別,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勞動,而彼得也許是一天或兩天。
6、是啊,母親十年來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只有這四條款項,如果我請你把這份母親的帳單列詳細點,該怎么列呢?
師引導:從小到大,已經為他洗了數不清的衣服,生病時……
注意請學生說四五條
7.母親永遠是那樣慈愛,如果公正點,請你為母親的付出算筆賬應該是多少芬尼?
你還能用類似的詞嗎?(無價)
你認為彼得的媽媽是一位怎樣的人?(無私)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是一份什么帳單?通過這份帳單,你感受到了什么?
五、因此小彼得,請聽老師讀:小彼得讀著,感到羞愧萬分。
1.有什么問題嗎?
2.為什么要讀著讀著呢?
3.也許彼得一邊讀一邊想到了許多許多:
小彼得展開帳單讀了起來,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媽媽會準時送上一杯散發著香味的牛奶;燒上一桌可口的小菜;媽媽親手洗的衣服永遠是那樣干凈,舒適;媽媽的懷抱永遠是自己溫暖的港灣。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誕節,媽媽總是那樣忙碌。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寒風呼嘯,自己突然發起了高燒,媽媽
讀著讀著,想起了
7、你可以選一個片段寫下來,寫下當時彼德的想法。
8、交流
六、教學最后一自然段
這么多感受用書本上的一個詞來說,就是(羞愧萬分)
1、你能從課文中找出表現彼得羞愧萬分的話嗎?
2、請生說理由
3、小彼得將小臉蛋藏進了媽媽的懷里,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
4、是啊,彼得剛才說的這些話就是彼得羞愧萬分的表現,你知道什么是羞愧萬分了嗎?
七、課文學完了,你想對自己布置什么作業?
《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一、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就是學生、文本、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要讓這個對話的過程更加流暢,充滿精彩,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間的共鳴點。喚醒學生生活中真實的體驗,激活生活的記憶是一個有效的策略。本課的教學,力圖實踐這個理念。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償”等關鍵詞語。
2、學習借助關鍵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學生生活體驗,補充媽媽的賬單,對小彼得心理活動的融情想象,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與無聲。
三、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檢查反饋
1、揭題直接導入。提醒“賬”的寫法,釋“賬單”。
2、初讀課文,隨文關注生字詞,用符號圈出來,難讀的語句多讀幾遍。
3、提醒同學注意難寫的字詞,難讀的語句。
4、默寫:“索取報酬”、“如愿以償”“羞愧萬分”
。ǘ⿲W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1、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預計學生說得比較詳細。
2、引導運用默寫的三個詞,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簡練。
3、隨機引導“如愿以償”等關鍵詞語的意思
。ㄈ┍容^賬單,喚醒生活的記憶,補充賬單
過渡:聽同學們說主要內容,都提到了課文中的兩份賬單,我們來好好研究研究。
1、媒體出示二份賬單
2、引導比較,發現區別。(預計學生會發現有如下區別:金額多少,勞動量大小,時間長短等)隨機解釋“芬尼”。
3、補充媽媽的賬單。如果我們要把媽媽的賬單列得更詳細些,賬單中應該列些什么?
教師引說:
十年的幸福生活啊!是多么的甜蜜。每一天,媽媽都為小彼得準備好干凈舒適的衣服……十年的吃喝中,有一杯杯香濃的牛奶,香甜可口的飯菜……每次,當小彼得生病時,媽媽總是那樣辛勞……十年來,媽媽一直是那樣慈愛……
(教師在點撥和評價中隨機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補充媽媽的賬單)
4、引導對比,體會無私、無價
這么多的事例,如果要計算金錢的話,該是多少芬尼?
而媽媽卻寫著“0”芬尼,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四、引導想象,補充小彼得的心理
1.引讀——“小彼得讀著讀著,感到羞愧萬分!
2.引導補白
“讀著讀著”說明什么?
教師引說:是啊!小彼得讀了很多遍,心中洶涌澎湃,思緒萬千,肯定也想了很多。
投影出示:
小彼得把帳單展開讀了起來,他讀著讀著,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媽媽總是準時送上香濃的牛奶,媽媽做的飯菜是那么香甜可口。媽媽的懷抱永遠是自己溫暖的港灣。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誕節,媽媽……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風呼嘯,自己突然發起了高燒,媽媽……
他讀著讀著,又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錯……
他讀著讀著,又想起了……
請同學們選擇一個情景寫具體(放背景音樂《懂你》)
3.交流補白內容,教師隨機點撥,注意適當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
4.哪些語句說明小彼得羞愧萬分?用橫線畫出。
5.反復朗讀,體會羞愧和改過。
6.補充小彼得和媽媽的對話:小彼得撲在媽媽的懷里,會和媽媽說些什么話?
(五)小結、布置作業
1.自主設計作業。學習課文,你想給自己布置什么作業?(教師隨機點撥,引導學生抒發真實的感受)
2.教師小結:同學們的作業都很實在,很孝順,也很感人。老師只想給你你們的溫馨作業前加上一個期限,那就是一輩子。
課后反思:
1.通過教師的引說,學生很快進入生活情景,“媽媽的賬單”補充得很精彩,并且大都能夠聯系自己的生活。
2.本節課的亮點是喚起了學生自己生活中的記憶,所以在補白賬單和小彼得心理活動的過程中很有感情,內容形象豐富且具體。
3.三個默寫的詞語,為學生概括課文內容提供了幫助,對孩子有一定難度,以后類似概括主要內容的教學片段對中年級學生來說要注意引導,降低難度。
《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教材分析:
《媽媽的賬單》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他的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給他的一份賬單,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的無私與無價,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聲、無私和無價表現得極為動人,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教材。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力求體現“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的理念,理解感悟課文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已有經驗出發。教師組織引導時,參考學習提示,為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服務。主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活動。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才能得到鍛煉和提高”,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有所悟。
設計意圖:
“略讀課文的教學,應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教師要更加放手,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逐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而閱讀教學中的學法指導又不可能是機械地、獨立地灌輸,只能是自然地滲透。針對本課教學中的難點,主要嘗試采用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體驗和拓展想象的方法進行突破,在教師的精講與點撥中滲透一些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自主讀悟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借助拼音讀通讀順課文,通過探討感悟,明確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文中的事例感受到人文教育,引導孩子做一個熱愛勞動、熱愛家庭、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一)同學們,有沒有見過賬單?(實物展示)
(二)解釋“賬單”的概念。
。ㄈ┙裉煳覀儗⒁吹揭环莶灰粯拥馁~單——媽媽的賬單。(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一)重點字詞加拼音認讀。
(二)去掉拼音,開火車檢查認讀。
三、讀課前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ㄒ唬┱埓蠹掖蜷_書83頁,一起來讀一讀課前提示,邊讀邊思考:提出了哪些閱讀要求?
。ǘ⿴е谝粋問題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1.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索取報酬”、“如愿以償”、“羞愧萬分”這三個詞語,讓學生試著連貫地講述主要內容。
四、自讀自悟,研讀兩份賬單。
(一)匯報兩份賬單的內容。
(二)說說它們的不同點。
1.內容不同:實實在在的雜事、付出的愛。
2.時間不同:幾天之內、十年。
3.報酬不同:明碼標價、0芬尼。
。ㄈ┫鄼C出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1.媽媽當時看到小彼得的賬單會做何感想?
2.想想媽媽為什么寫的都是“0芬尼”?
3.小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是怎么想的?
。ㄋ模﹦撛O意境,體驗情感。
1.媽媽選擇了同樣列出一份賬單給兒子,希望他有所領悟。那讓我們再次把目光聚集在媽媽的這份賬單之上,想一想,媽媽十年之中為小彼得做的僅僅只有這四項內容嗎?(學生自由想象回答)
2.教師即興引導朗讀:
小彼得,我來告訴你——
為給他洗了十年的衣服0芬尼
為給他買的玩具0芬尼
為無數個夜晚為他蓋被子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溫暖的家0芬尼
……
五、誦讀,感悟“羞愧”。
1.小彼得體會到媽媽的良苦用心了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2.教師示范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3.學生誦讀、感悟。
4.你對小彼得有什么評價?
六、結合自身的感受談一談
你的媽媽是怎樣愛著你的?你又為媽媽做過什么?
七、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寫一段話給你的媽媽吧,把你對她的愛、感激、承諾、感恩……寫在里面,當作是一份禮物是送給她們吧。
板書:
小彼得媽媽
60芬尼0芬尼
無價無私
《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教材簡析
《媽媽的賬單》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開給他的一份賬單,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情深,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私、無價表現得極為動人,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文章。
設計意圖
“略讀課文的教學,應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教師要更加放手,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逐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而閱讀教學中的學法指導又不可能是機械地、獨立地灌輸,只能是自然地滲透。針對本課教學中的難點,主要嘗試采用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體驗和拓展想象的方法進行突破,在教師的精講與點撥中滲透一些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自主讀悟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學習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和無價,懂得主動幫助父母做事。
3、培養獨立的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板書課題,提示“賬”的寫法。理解“賬單”一詞。
2、出示媽媽的賬單,自由讀,理解“款項” “芬尼”。
3、你發現這份賬單有什么特別之處?(0芬妮)是呀,這是一份賬單,我么今天這節課的任務就是要讀懂這份特殊的賬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可以輕輕地讀,也可以大聲地誦讀,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可以反復地讀,讀到自己認為滿意了,有收獲了,再停下來。
2、出示難讀的詞:索取報酬 如愿以償 羞愧萬分 躡手躡腳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 (指名讀,齊讀)
3、結合課文說說對詞語的理解。(學習方法1:讀通課文,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4、出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指名讀。
5、同學們理解的很好,讀得也很好,但這還不夠,引導學生讀課文前面的導語,明確閱讀要求(1)讀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媽媽為什么寫的都是“0芬尼”;(3)小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是怎么想的。
4、快速默讀課文,根據老師的提示,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件打出:小彼得因為 開了一份賬單,向媽媽 。媽媽讓他 ,同時也開了一份賬單,彼得看后 。)指1~2人說。
三、研究賬單,感受母愛的無價與無私
師:讓彼得如愿以償的是一份賬單,羞愧萬分的也是一份賬單,這究竟是兩份怎樣的賬單呀,那么我們就來研究這兩份帳單。
1、學習彼得賬單。
a、出示彼得賬單。
b、請你仔細看這份賬單的每條款項,一條一條讀,你覺得能讀好了就舉手。
指名朗讀。(適當評價。)
c、我們一起讀,邊讀邊想,從這一份賬單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個怎樣的孩子?
句式:我覺得他是一個( )的孩子,因為他( )。
過渡:媽媽看了這份賬單,什么話也沒說。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償地得到了他所要的報酬。但同時,他也發現了一份媽媽寫給他的賬單。媽媽的賬單上到底寫了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研讀“媽媽的賬單”。
a、小朋友,請你仔細讀讀媽媽的賬單,一共幾項?十年里,媽媽為彼得做了許多事,如果要把媽媽的賬單列得再詳細些,你覺得還可以列哪些款項呢?(指多名學生說)
b、是呀,你們說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列入這份賬單。這樣的事說不完,也道不清,如果把這些款項相加,你認為彼得應該向他媽媽支付多少報酬?
c、補充資料(課件)(板書:無價)
d、師小結:而事實上,媽媽又想從彼得那里得到多少呢?十年來,媽媽把彼得漸漸地拉扯大,她給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卻只要——(生回答) 十年里,媽媽每天照料著彼得的一日三餐,也只要——(生回答) 當彼得生病的時候,媽媽……仍然只要——(生回答),媽媽把所有的愛,所有的牽掛都給了小彼得,還是只要——(生回答)。
e、那么多的心血,卻只要“0芬尼”!她是怎么想的呢?(板書:無私)多么特別的一份帳單吶!小朋友,這難道僅僅是一張薄薄的賬單嗎?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母愛呀!一份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母愛呀。ò鍟耗笎郏
f、指名讀賬單,齊讀賬單。
四、感受羞愧萬分。
1、彼得手拿媽媽這份愛的賬單,心中百感交集,讀著讀著,許多往事擁上心頭。
讀著讀著,他想起了自己過生日時,媽媽( )
讀著讀著,他想起了天冷的時候,媽媽( )
讀著讀著,他想起了生病發高燒時,媽媽( )
讀著讀著,他想起了自己有了一點進步時,媽媽( )
讀著讀著,他想起了( ),媽媽( ) ……
。ㄖ付嗝麑W生說)
2、讀著讀著,他又想起了自己給媽媽的那份賬單。兩份賬單交織在一起(出示,師生配合讀。)
3、此時此刻,彼得的內心真是——羞愧萬分。他躡手躡腳地走到媽媽身邊,把小臉袋藏進了媽媽的懷里,你們知道他在用行動對媽媽說什么嗎?
4、指名感情朗讀最后一段。
五、聯系生活,盡情表達。
1、母愛無私,母愛無價,母愛無處不再。(齊讀《游子吟》)
2、同學們,當你讀完這篇課文后,一定也有許多心里話想說。(寫話)
3、指名交流。
4、總結,母親愛我一輩子,我愛母親一輩子。
《媽媽的賬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3.培養獨立的閱讀能力,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帳單的含義。
教具課件:小黑板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媽媽的帳單》
2.看老師板書這個課題。
書寫課題,寫到賬字時停下來,對學生說:這個賬偏旁是(貝字旁,說明和金錢有關系,要注意他不是巾字旁的帳。)
3.讀課題。
誰來讀一下課題?
能不能讀的深情些,你瞧這是一份媽媽的帳單。
齊讀課題。(一教就會,相信大家一定能學好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檢查字詞
a.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先請小朋友自己讀課文,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1,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輕輕地讀,也可以大聲地誦讀。
2,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把他劃下來反復地讀,把課文讀通順。
b.檢查反饋
1.老師從書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讀錯的詞語,你能讀嗎?自己試一試。
2.你覺得哪些詞語是大家容易讀錯的,你就當小老師來領讀一下這個詞語。
小彼得報酬索取收款款項慈愛塞進躡手躡腳小心翼翼如愿以償羞愧萬分怦怦直跳
重點解決:報酬,收款的意思。躡手躡腳,怦怦直跳,羞愧萬分的讀音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小老師當的不錯,如果我請你們再去默讀一遍課文,談談你讀這篇課文的收獲,你行嗎?我設計了一些問題幫助你們思考:請聽老師讀:小彼得讀著,感到羞愧萬分。
1)有什么問題嗎?
2)為什么要讀著讀著呢?
3)也許彼得一邊讀一邊想到了許多許多:
小彼得展開帳單讀了起來,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媽媽會準時送上一杯散發著香味的牛奶;燒上一桌可口的小菜;媽媽親手洗的衣服永遠是那樣干凈,舒適;媽媽的懷抱永遠是自己溫暖的港灣。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誕節,媽媽總是那樣忙碌。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寒風呼嘯,自己突然發起了高燒,媽媽
讀著讀著,想起了
四、你可以選一個片段寫下來,寫下當時彼德的想法。
交流
五、教學最后一自然段
這么多感受用書本上的一個詞來說,就是(羞愧萬分)
1.你能從課文中找出表現彼得羞愧萬分的話嗎?
2.請生說理由
3.小彼得將小臉蛋藏進了媽媽的懷里,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
4.是啊,彼得剛才說的這些話就是彼得羞愧萬分的表現,你知道什么是羞愧萬分了嗎?
六、課文學完了,你想對自己布置什么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