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賬單導學案(精選3篇)
媽媽的賬單導學案 篇1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結合導學案,關注學習目標,注意學習重點和難點,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在書上批注,并獨立完成“預習導學”、“自主學習”題。課前預習以獨立思考為主,課堂學習以小組交流探究為主。
2、針對預習訓練和自主學習中發現的問題,課上小組討論交流,答疑解惑,注意教師的點撥,出錯的地方要用紅筆及時糾錯。
【學習目標】
1、學會默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
3、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學習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學習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
【預習導學】
一、預習任務:
1、初讀課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讀課文三遍,請家長簽字。
2、讀一讀下面的詞語,理解劃線詞語的意思,并批注在書上:
賬單 收款 郵局 主意 款項 仔細 報酬 如愿以償
慈愛 芬尼 羞愧萬分 怦怦直跳 躡手躡腳 小心翼翼
二、預習作業:
抄寫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自主學習】
初讀課文(默讀),把兩份賬單多讀幾遍,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1、讀課題,由題目我想到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合作探究】
再讀課文,思考:
1、想想媽媽為什么寫的都是“0芬尼”?
2、小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是怎樣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拓展檢測】
1、看拼音,寫詞語
bào chóu rú yuàn yǐ cháng xiǎo xīn yì yì niè shǒu niè jiǎo
( ) ( ) ( ) ( )
pēng pēng zhí tiào xiū kuì wàn fēn
( ) ( )
2、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索要—— 好像—— 認真—— 慚愧——
輕手輕腳—— 小心謹慎——
3、 課文講的是 給 開了一份 ,索取
報酬;當他在餐桌旁看到 時,同時也看到
,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 ,
他 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 。
4、 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
媽媽的賬單導學案 篇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償”等關鍵詞語。
2.學習借助關鍵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學生生活體驗,補充媽媽的賬單,對小彼得心理活動的融情想象,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與無聲。
課前準備:課件、主題學習叢書
【預習達標】
提示:充分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字典,難處做上記號,多讀幾遍,爭取讀正確、流利。
1.通過預習,我能掌握這些詞語:
彼得收款賬單報酬款項芬妮如愿以償慈愛羞愧萬分懷著怦怦直跳躡手躡腳小心翼翼塞(多音字)
2.我能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探究】
提示:小彼得列出的是一份什么樣的賬單?媽媽又列出了一份什么樣的賬單?
1.對比小彼得和媽媽的賬單,我發現兩份賬單的區別在于:小彼得的賬單列出了,而媽媽的賬單則列出了。
3.小彼得讀了媽媽的賬單,想起了;想起了;
想起了;
想起了
想起了……
【拓展延伸】有親情的地方
提示: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親情、友情之中,仔細讀1-100頁的文章,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友情?忽視了哪些親情友情?學會珍惜吧,學會感恩。
(一)《買奇跡》
1.小組內分角色讀一讀。
2.小女孩為了到藥店里買奇跡,最后她用(多少錢)買到了奇跡,通過閱讀,我知道,實際上小女孩使用“買”到了奇跡,是
最終挽救了小女孩弟弟的生命。
3.閱讀《購買上帝的孩子》
(二)《爺爺一定有辦法》參考文章的格式續寫,不少于50字,寫到筆記本中。
約瑟漸漸長大了,衣服不合身了,紐扣也就沒用了,不用說,媽媽想把衣服連同紐扣扔掉了……
(三)《祖父的園子》
這篇文章通過、三個小故事和生活片段回憶了作者童年的無限樂趣。從中可以看出,爺爺是個的人。
(四)《有親情的地方》
因為,兄弟兩個的麥子仍然和原來一樣多,最終他們收獲了。
(五)《人生體驗》
故事中的兩個旅客共同享有僅有的物質,結果;如果不同同享有,結果可能是。他們說自己還獲得了一次難得的人生體驗是因為他們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學會了。
(六)《兩個乞丐》
我能用幾句話概括這篇文章講述的故事:。
我還能用一句話概括這兩個兄弟:兩個兄弟能夠,卻不能。
(七)《十二次微笑》
乘客最終原諒了空姐的工作失誤,并給她寫下熱情洋溢的表揚信,是因為。
(八)《瓶水之愛》背誦最后一段,回家背誦給媽媽聽。
(九)讀熟其他文章,記出自己發現的問題,在小組內交流。
(十)讀了這些文章,你有什么感想?在筆記本中寫一寫吧!
媽媽的賬單導學案 篇3
學習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 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3.培養獨立的閱讀能力。
重難點:
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帳單的含義。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課時:1
教學時間: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教學目標
1、直接導入。
2、出示學習目標,學生明確。
二、指導學生自學
1.指名讀課文前面的導語,邊聽邊想:提出了哪些閱讀要求。
2.要求為:a.讀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b.想想媽媽為什么寫的都是“0芬尼”;
c.小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是怎么想的。
三、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四、檢查學生自學的效果
1.先提出你在讀書中發現的問題。
2.出示兩份賬單。
兒子的賬單
媽媽的賬單
母親欠她兒子彼得如下款項: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掛號件送往郵局 10芬尼
在彼得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10芬尼
花園幫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共計: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親如下款項:
為在她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為在他生病時的護理 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 0芬尼
共計:0芬尼
a.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兩份賬單,看你能否解決自己的疑問或別人提出的問題。
b.根據兩份賬單來匯報你讀懂的內容。
表明了母愛的無私與崇高,同時也告訴小彼得:親情是無價的。
c現在,讓我們同桌之間把自己分別想象成小彼得和母親,在看到對方的賬單時,你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五、學生討論、更正,教師點撥
1.課文為什么以《媽媽的賬單》做題目?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明白,這不是一份普通的賬單,而是包含著教育技巧和愛的表達的賬單,有著媽媽的良苦用心。
2.若給課文換個題目,你想換什么?(如《愛的賬單》《無價的賬單》《可貴的賬單》《無法償還的賬單》等)
六、當堂訓練:隨文練筆
(出示課文插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想一想她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間說一說,再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