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
【教材和設計理念說明】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20課《媽媽的賬單》,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寫了小彼得開出賬單向媽媽索要報酬;當小彼得在他的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看到了媽媽給他的一份賬單,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的無私與無價,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教案的設計首先要遵循人的一般認知規律,通過預習,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努力倡導“以生為本”“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理念,注重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學懂文本,通過品讀、評說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著的深刻人文內涵,潤物細無聲地使學生得到語言的訓練、情感的熏染。通過學文,激活生活的記憶,喚醒學生生活中的真實體驗,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目標】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讓學生體會母愛的無聲、無私與無價,懂得回報父母的愛,還要明白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情理之中的。三、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質疑的能力,發揮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學重點和難點】一、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二、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教學過程】一、在前一天,布置預習課文,解決如下問題:1.了解課文大意,寫出主要內容。2.生字注音,難詞釋義。3.對其中有感觸的句子和段落寫感想。4.讓學生收集與文章相關的資料:如:賬單、芬尼、關于母愛的詩詞、名句、歌曲等。5.把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準備跟伙伴討論。(設計意圖:通過預習,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大概了解,基本解決了朗讀和理解課文的障礙,體現先學后教的理念,可以更好地達到課堂學習效果,并養成預習課文的習慣和掌握一定的預習方法。)二、小組交流預習內容,綜合疑難之處。1.要求各小組匯集難字、難詞,派代表寫在黑板上,并集體訂正。 (“索取報酬” “賬單” “芬尼” “款項” “羞愧萬分”等)2.要求各小組綜合一兩點不懂的問題,派代表寫在黑板上,并發表見解,老師相機點撥。(如:媽媽的賬單為什么只寫“0芬尼”?小彼得為什么會感到羞愧萬分等。)(設計意圖:給學生展示自己自學課文心得的平臺,提高預習課文的積極性,通過交流,學生在課堂上可以發現自己預習的不足,起到取長補短的作用,更重要的,可以培養認真聆聽、踴躍質疑、發表見解的習慣,鍛煉膽識,培養自信。在本步教學中,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可體現得較充分。)三、比較賬單,喚醒生活的記憶,體會“0芬尼”的含義。兒子的賬單 媽媽的賬單 母親欠她兒子彼得如下款項: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掛號送往郵局 10芬尼 在花園幫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計: 60芬尼 彼得欠她母親如下款項: 為他在家里過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為他在生病時的護理 0芬尼 為他一直有一個慈愛的母親 0芬尼 共計: 0芬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