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精選15篇)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1
“不露痕跡”的藝術追求──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浙江東陽市外國語小學 方旭莉
盧老師上的《花鐘》一課,教學設計獨具匠心,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解釋花鐘”、“設計花鐘”、“認花鐘”到最后一個環節“填滿花鐘”,整個教學過程給人的感覺就是:美,一種不知不覺的美,一種不露聲色的美,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美,這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欣賞。這種“不露痕跡”的教學,既是一種教學的技巧,更是一種教育的境界。
一、出奇的課堂導入
師:剛才快上課時有位老師問我“花鐘”是什么東西?我說上課了我們班的學生會告訴你的,F在讓我們來告訴在座的老師吧!
生1:用花做成的鐘就叫花鐘。
生2: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做成像鐘一樣的就叫花鐘。
師:老師們理解了嗎?(老師們個個豁然開朗)
盧老師開創性地利用和重組了來自聽課老師的資源。這一出奇制勝的開頭,不僅馬上把聽課老師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更激起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探究欲望。能夠幫助在座的老師解難這可是學生最樂意做的事,也是學生感興趣的事,更是學生引以為自豪的事。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盧老師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當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
二、機智的教師引導
。ㄆ瑪嘁唬
師:“我看到什么花開了,就知道幾點鐘了”,這句話對嗎?
生:錯,應該是“我看到什么花開了,就大致知道幾點鐘了”,是不確定的。
師:你很會發現,這句話里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沒有。
師:去讀讀課文。
。▽W生自由讀課文)
師:“我看到什么花開了,就大致知道幾點了”,現在對了嗎?
。ㄉ是說對)
師:(范讀第3自然段)發現了嗎?
生(豁然開朗):錯,應該是“你只要看到花剛剛開放,就大致知道幾點鐘了!
師:是啊,作者用詞是非常確切的。
在以往的教學中,如果要體會某個詞在句子中的確切性或重要性,老師往往拿出兩個句子進行比較,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而盧老師讓學生認真傾聽,仔細辨別,并讓學生自行發現句子中的錯誤、知識點的不科學。
(片斷二)
師:剛才同學們說得真棒,那你們有沒有注意盧老師說些什么啦?
生:你只說牽;ㄩ_了,睡蓮開了……
師:真會傾聽,我們把剛才說的連起來就是,(出示:凌晨四點,牽;ㄩ_了;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七點左右,月光花開了;晚上八點夜來香開了;九點左右,曇花開了。)自己讀一讀,你覺得怎樣?
生1:“開了”一詞用得太多了。
生2:“開了,開了”,太單調了,有點煩。
生3:“什么花開了,什么花開了”,太枯燥乏味,一點兒也不美。
師:課文是不是跟老師這樣寫的?(生答不是)同樣寫“花開了”,文中是怎樣寫的?讀一讀,畫一畫。
學生通過聽、讀、辨,自己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欲望,體現了新課標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里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盧老師就是通過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三、巧妙的學科融合
師:接下去老師要考考大家數學學得怎么樣?究竟會不會認鐘?
師:喲,萬壽菊開了。
生:現在大致是下午三時。
師:哇,薔薇開了。
生:現在大致是早上五點。
師:“大致”是什么意思?你們還能換個詞來說嗎?
師:你看,夜來香開了。
生:大概是晚上八點。
師:煙草花開了。
生:大約是傍晚六點。
師:月光花開了。
生:現在是晚上七點左右。
師:午時花開了。
生:也許到十二點了。
就在這幾句簡單的對話中,數學、常識、語文三門學科的知識都有了巧妙的融合、重組:讓學生學會看鐘,是早上幾點,下午幾點,還是晚上幾點,這是數學方面的知識技能;而讓學生知道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了解什么花大致是幾點開,這又是常識知識;“萬壽菊開了,大致是下午三時。薔薇開了,大致是凌晨五點!边@又是用“大致”進行了說話訓練,接著又用了“也許、左右、大概、大約”等詞來回答,不僅加深了對“大致”的理解,更是一種詞語的活用,詞語的內化。真可謂是一舉多得,而且組合得是那樣不露聲色,渾然一體。
四、愉悅的情感流淌
師:同樣寫“花開了”,文中是怎樣寫的?讀一讀,畫一畫。請挑其中一句,反復朗讀,想象一下這花的樣子?
生:“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睜颗;ㄟ真像個調皮可愛的小男孩兒。
師:(滿臉笑容)你也來吹吹看。
。ㄉ呑龃道鹊膭幼鳎呑x這句話。)
師:(燦爛地笑)唉呀!吹得還真響呢。
生:“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就是這樣(他用雙手捂著臉,再打開,露出一張可愛的笑臉)。
師:(大笑)哇,還真像個迷人的花仙子。
生:“萬壽菊欣然怒放!保ㄟ呑鰟幼鬟呎f)就像過年時放煙花一樣,“嘭──啪”,很快地向四面八方綻放,五彩繽紛。
師:(會心地笑)真是一位豪爽的花大姐。
。ㄉ呑鲂幕ㄅ诺膭幼鳎呑x這句話)
師:我們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花,我覺得這些花就好像是我們班的學生,他們各有各的性情,各有各的姿態。真是五彩斑斕,生機勃勃。
通過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對話,在知識環境中尋求人的“適意安居”。課堂中隨處可見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氛圍,如同輕輕拂面的和風,如同似有若無的天籟,給人一種情感流淌的愜意,一種來自生命深處的生機。課堂上的盧老師淡化了教學行為,淡化了僵硬的學習,而學生卻學得那樣輕松自然,愉快充實。這種“不露痕跡” 的藝術追求不正是她常說的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體現,“不為而為之”境界的最好詮釋嗎?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2
一 欣賞花鐘,質疑導學
1、課件出示:瑞士大花鐘圖片
師:同學們,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不僅給我們視覺的享受,還可以為我們報時呢?瑞士的能工巧匠們用不同的花別出心裁地創造出 了"花鐘"。你們看,這就是瑞士有名的大花鐘。看著這么巧妙的創意,此時你們最想知道些什么問題?
生:我最想知道這么美的花鐘是由哪些花做成的?
生:我最想知道用花做成的鐘為什么可以表示時間?
師:這兩個同學真是了不起,提的問題很有研究價值!那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課文《花鐘》。
。c評: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參考就是看學生是否都參與到教學之中。要看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程度。心理學認為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在一上課,我就出示"瑞士大花鐘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美的感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審美中,激發他們的興趣。點燃起學生主動探究花鐘奧秘的激情,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全文。)
二 讀中感悟,認識花鐘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后想想:這段主要寫什么?文中哪句話能概括這段的主要意思?請把它畫出來。
師:你們誰能把自己找到的中心句讀出來
生:我認為是" 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這句。
師:你找得很準。
2. 自由讀,找一找課文中寫了那幾種花。請邊讀課文邊畫出來。
生邊讀邊畫。師巡視指導。
師:那么文中寫了哪些花呢?他們分別在什么時候開放?
生:文中寫了牽;璩克狞c開、薔薇五點左右開。
師:還寫了什么花?誰來補充。
生補充了各種花開放的時間。
3.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自然段,仔細體會課文是怎樣寫花兒開放的?
師:鮮花朵朵,爭奇斗艷,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姿態。你最喜歡哪種花?為什么?
生:我最喜歡牽;āR驗樗_得時候吹起了小喇叭,像在催人們早起呢?
師:是啊,作者把牽;ó斪餍√柋四!用人的動作來寫花朵的開放,把花朵都寫活了,是不是?能不能讀出來,誰來試一試?
生讀: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生:我最喜歡萬壽菊。因為它開得很鮮艷,很飽滿。
師:你是從哪知道它開得很鮮艷,很飽滿的?
生:我從欣然怒放知道的。
師:你真會讀書。能抓住關鍵詞想象出花開得的樣子。誰能把萬壽菊欣然怒放的樣子讀出來?
生讀: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
師:這朵花開得真好。
生:我最喜歡月光花,因為它舒展開自己的花瓣。
師:誰來做個"舒展"的動作。
生用手做動作。
師:你做得好!舒展得開。當你舒展開的時候是不是很舒服?
生:我最喜歡曇花,因為它是含笑一現。
師:你們見過曇花嗎?
生:老師,我見過。它一般在晚上開,而且開花的時間很短。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確實如此。曇花開得時間很短。但即便如此,它仍然開得很美,文中是用哪個詞描寫曇花的開放的?標出來讀一讀。
生:含笑 一現。
師:從這個詞你讀出了什么?
生:曇花開得很美,是笑著開的。
生:曇花很樂觀。
師:你們倆真會讀書。讀出了曇花的樂觀、堅強。讀能把寫曇花的句子讀一讀,注意要讀出曇花這含笑一現的美。
生讀: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
4. 配樂朗讀第一段描寫花開的句子。
5. 幻燈展示4種花的圖片。
師:作者真了不起,能把花開的樣子通過擬人、比喻等方法寫出來,把花兒寫得很美。在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的花兒也是千姿百態,讓我們也像作者一樣把花兒的開放寫得美美的。
生:邊看幻燈邊寫,師巡視指導。
師:哪位小作者來讀讀自己寫的花。
生:艷麗的玫瑰欣然怒放,像在參加時裝表演。
師:不錯,會恰當運用文中的詞語。
生:潔白的荷花慢慢打開了花瓣,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師:寫得好。會用擬人的方法。因為時間關系,其他同學的作品課后在"展示板"展出。
。c評:新課程倡導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學語文。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刪繁就簡,首先充分利用了"讀"這一語文教學法寶,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首先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邊讀邊找出段的中心句,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花讀,在讀句子中感悟作者運用不同的方法寫出花的開放,在讀重點詞語中感悟花開放的美。)
三 合作交流 探討花鐘
1. 自主學習:默讀第二自然段,提出一個最有價值的問題。
學生投入地默讀,師巡視。
生:我想研究"為什么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
師:你真會提問!這個問題很有價值!大家愿意一起去研究這個問題嗎?
生齊:愿意
師:那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找出問題的答案。
2. 小組交流:為什么植物的開花時間不同?
生:因為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關。
師:還有其他原因嗎?
生:還有的植物開花的時間和昆蟲有關呢。
。c評: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在讀后自己提出問題:"為什么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呢?"以疑帶學,讓學生自讀自悟,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課堂改革中從始至終引導著學生自讀自悟、質疑問難。始終圍繞著學生的"問"和"學"來展開教學。)
四 繪制花鐘,拓展延伸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植物學家把修建成花鐘的句子。
師:植物學家是怎樣做成花鐘的呢?
生: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象鐘面 一樣,組成花的"時鐘"。
師出示句子全班齊讀。
師:這樣的花鐘能準確報時嗎?你是從哪個詞知道的?
生:我從"大致"知道花鐘表示的時間是大概的。
2、小組合作設計花鐘。
師:通過學習,我們也發現了鮮花的秘密,看了瑞士能工巧匠修建的花鐘,想不想自己做一個花鐘?
學生小組合作做花鐘
全班展示小組的花鐘,并評出"最佳設計小組"
(點評:新課程倡導學生在合作中學習,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做花鐘,學生在參與繪制花鐘的過程中,不僅進一步理解了文章內,更重要的是學生充當不同的角色充分展示個才才智,發揮團隊精神,集思廣益。在圓滿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享受合作的樂趣。)
[教學反思]
在有效的教學研究活動中。我不時地提醒自己:追求有效的課堂,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收獲。因而,在語文教學中,我努力去實踐新課程倡導的"簡簡單單教語文, 扎扎實實學語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一)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非常簡潔清晰的教學思路:用欣賞花鐘導出學生心中的疑問。以疑導學;在認識花鐘時讀悟文章的表達方法,讀悟花兒開放的美;在探究花鐘時找尋花兒開放的時間為什么不同;在制作花鐘過程中進一步領悟課文。這樣環環相扣,老師的設計簡潔,學生學得扎實。(二)在朗讀感悟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在朗讀課文中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感悟,力求讀中自悟,在悟其意的同時悟其法,促進他們學會學習;引導學生運用悟出的寫作方法進行寫話訓練,將語言教活,并動手制作花鐘,拓展實踐。這樣在教學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真正學會學習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體現出了"有效教學"精神。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3
《花鐘》評課稿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制作了有趣的花鐘。
課文中描寫花開了的語言特別生動。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里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例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蘇醒,舒展開自己的花瓣等,用詞十分優美。
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在教學中,許老師根據教材特點,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合作朗讀中探究,在想像中創新,在朗讀中悟情,在感悟中積累。
在《花鐘》一文的教學中,我們看到,從這一課時的整體上看,許老師設計了大環節:1復習導入2細讀品味,積累語言3學習第二自然段 (以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為主)4學習第三自然段5再讀全文,總結拓展上述這些教學環節,既有前后關聯,又有層次推進。
一、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興趣得到激發,教學效果將會得到提高。
在教學中,許老師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多媒體操作帶領學生走進花的世界,有了具體、鮮明的形象,能給學生真切、直觀、具體形象的感覺。運用多媒體操作,美麗的花卉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 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審美中,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二、感悟朗讀是課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許老師在教學中突出了重點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在品讀這段課文時,抓住四個詞語進行教學,這個設計很精彩,使課堂生動活潑。再重點指導朗讀課文中描寫花的句子,感受花的美麗,并通過讓學生挑自己最美的句子讀一讀,通過句子與句子之間的比較,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意境,用詞的準確,進行生生之間的賞析性評價,進而加深對內容的理解。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式,更是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象、生動、具體的描寫方法,讓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
三、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仿照老師的方法自學第二自然段。
這堂課的優點歸納成以下幾點:
1教師對中年級教材把握較好,教學目標明確
1. 學生與老師配合比較默契,可見教師對學生的日常訓練很到位。
2. 預設與 生成教師要靈活的處理
3. 抓住四個詞語進行教學,這個設計很精彩,使課堂生動活潑。
4. 教學就是要有效的整合,加強教學的實效性
5. 抓住了課文的中心句,讓孩子知道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描寫的餓,同時點撥擬人句,并進行突破,通過課件出示句子,體會表情,神態
6. 這節課最大的特點就是從整體入手,化難為易
花鐘- 評課稿
聽《花鐘》有感
《花鐘》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在教學中,葉老師根據教材特點,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合作朗讀中探究,在想像中創新,在朗讀中悟情,在感悟中積累。根據教材的位置,結合課后的生字和練習,教者對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通過該課的學習,學生要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艷麗、蘇醒、夢中”等詞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一段,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在《花鐘》一文的教學中,我們看到,從這一課時的整體上看,葉老師設計了三大環節:(1)揭題質疑;(2)初讀課文,感悟文意;(3)入境入情、自悟自得。上述這些教學環節,既有前后關聯,又有層次推進。
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興趣得到激發,教學效果將會得到提高。在教學中,葉老師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導入階段,采用多媒體操作帶領學生走進花的世界,有了具體、鮮明的形象,能給學生真切、直觀、具體形象的感覺。運用多媒體操作,美麗的花卉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審美中,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老師的初衷是好的,但沒有根據學生實際,以至在后來的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很高。
感悟朗讀是課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葉老師在教學中突出了重點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在品讀這段課文時,先讓學生了解這一段內容。找一找有幾種不同的花再重點指導朗讀課文中描寫的花的句子,感受花的美麗,并通過讓學生挑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讀一讀,說出理由,通過句子與句子之間的比較,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意境,用詞的準確,進行生生之間的賞析性評價,進而加深對內容理解。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式,更是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象、生動、具體的描寫方法,讓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
葉老師在朗讀指導方面雖然力求形式多樣,但整堂課下來效果卻不是很理想,學生還沒有更深入地走進文本,感悟文本。
葉老師的這堂課有好的地方值得我去學習,也有不足的地方提醒我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腳、印、留、對、狗、齊、全”7個生字。認識“月字旁”。描寫“腳、狗、齊、全”4個字。
2、背誦兩句句子。
3、正確地朗讀課文。
4、知道小雞、小狗、小鴨腳印的形狀是不同的,對動物的腳印感到好奇。
重點難點:
讀準詞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體會文章的內在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仔細聽,認真看,說說你聽到、看到了一些什么?用一二句話說說。(媒體展示的內容:大雪紛飛→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白雪→小雞、小狗、小鴨的腳。
2、出示課題:45腳。ㄉ稚蠘俗⑵匆簦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3)了解“印”的筆順。
(4)讀課題。
3、猜一猜,雪地上的腳印是誰留下的?
二、整天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 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記記字形。
2、 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3、 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與生字相關的詞語,要求讀準字音
腳留下、對、齊聲。(生字上注拼音)
。2)交流識字的方法。
(3)讀課文。(個別讀)
4、 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雪地上的腳印是誰留下的?除了這些你還了解什么?
三、學習課文,朗讀感受。
1、 再讀課文,說說故事的內容。
。1)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內容。
(2)提供開頭,用一小節說說課文的內容。
小雞、小狗和小鴨在雪地上跑,雪地上留下了……
。3)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的內容,讓學生讀一讀。
2、 讀課文,你覺得小動物們在雪地上留下腳印之后,認為自己怎么樣?它們當時的心情怎樣?
3、 試著用朗讀的方式來表達小動物的情感。
4、 媒體出示小豬、小馬、小猴的腳印,說說它們的腳印像什么?在雪地上留下腳印后,它們又會說什么?學著課文的樣子編編故事。
四、復習鞏固,拓展閱讀。
1、 叫號游戲。(復習生字)
2、 讀一讀,連起來說一說。
。1)雞的腳印像竹葉,小狗的腳印像梅花,小鴨腳印像楓葉。
。2)雪地上小動物,個個像小畫家,他們的畫兒真有趣。
五、學習“月字旁”
1、還有哪些字帶有月字旁,你覺得這些字一般與什么有關?(身體的某一部分)
2、示范“月”的寫法。
3、 描一描,寫一寫“腳”。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5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說說什么是花鐘?你對花鐘還有什么疑問?
復習: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這就是花鐘。
2、讓我們一起欣賞美麗的鮮花(課件呈現五彩繽紛、色彩艷麗的花朵)
欣賞時可引導學生說出每種花的名字。
如此美麗的景象應該如何來形容呢?(課件呈現詞語: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
爭奇斗艷、芬芳迷人的鮮花中還蘊藏著許多秘密,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去探索。
二、朗讀欣賞,整體感悟
老師感情朗讀,生邊聽邊思考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在哪個自然段呢?
1、科學家揭示了一個什么有趣的現象 ?
2、不同的植物為什么開花的時間不同呢?
明確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在第一自然段,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在第二自然段。
三、品讀感悟 交流體驗
。ㄒ唬⿲W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這段給我們介紹了一種有趣的現象,是什么現象呢?
。ú煌幕ㄩ_放的時間是不同的。)
整個這一自然段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因此這句話就是這一段的(中心句)
指導學生用“———”勾出來,圍繞它作者介紹了哪幾種花?
(學生邊回答邊貼鮮花圖片)
2、生貼圖片時老師復述: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開了……開了。
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這些美麗的花,那你們有沒有注意到老師說些什么?
生:你只說什么花開了
師:你們真會聽,我們把剛才說的連起來就是—
。ǔ鍪揪渥,凌晨四點,牽;ㄩ_了;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開了……)
請同學們仔細看,你發現王老師把這些花開的情景形容的好不好?
學生總結老師形容的不好,原因是“開了”一詞用得太多,過于單調、干巴,一點也不美。
3、讀讀說說:同樣是寫什么花在什么時候開放,書上是怎么寫的?請再讀一讀第一段中的相關句子,并選一句自己最喜歡的,反復讀,和同桌說說你想像花開時的情景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4、學生自讀,互讀,感悟。理解課文是采用了擬人的手法,使得文章生動形象。
5、(課件出示第一段重點句子)朗讀展示,展開想像,交流體會。
6、我會填:(課件出現練習)
牽;
薔薇 睡蓮
萬壽菊 煙草花
月光花 曇花
我知道了用不同的句子寫 的情景,會使句子更 更
7、想想作者是怎么知道這些花幾點開放的?為什么其他人沒有發現?對你有什么啟示?
明確:作者是經過仔細認真而且長期的觀察才知道這些花的開放時間的。
。ǘ⿲W習第二自然段 (以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為主)
1、不同的鮮花為什么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這個問題課文中回答了沒有?
明確:課文中立即回答了這個問題。這種自己提問自己回答的句式叫做設問句。
2、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畫出表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3、交流并朗讀“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有著密切的關系”和“還有的花,需要昆蟲傳播花粉,……”等句子。
4、哪位同學能舉例說明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很大關系呢?
。ㄒ詴一槔M行講解,引導學生明白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吻合”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學能舉例說明有些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昆蟲的活動相吻合?(牽牛花)
5、集體交流,老師相機點撥并板書:溫度 濕度 光照 昆蟲活動 。
6、課件欣賞曇花開放的美麗瞬間。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欣賞花鐘:聰明的植物學家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的像鐘面一樣,你們想去參觀嗎?(課件呈現日內瓦最早修成的花鐘)
2、贊美花鐘:參觀完你有什么感想?
3、出示句子: “我看到什么花開了,就知道是幾點了”這句話對嗎?
文中用語言怎么敘述的?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課件出現句子:齊讀“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
兩組句子有什么不同?“剛剛”可以去掉嗎?為什么?“大致”還可以換成什么詞?
4、是啊,作者用詞非常準確,這個詞語反映了客觀事物真實的狀況,反映了科學家遵循客觀事實的態度,文中還有幾個這樣的詞語,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找一找。
課件出現詞語:大概 左右 往往 有……的危險
5、體會朗讀第三段。
四、再讀全文,總結拓展
1、感情朗讀全文,找出你喜歡的好詞佳句
2、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個設計花鐘的人是誰嗎? (瑞典人 林奈)
他為什么能設計出如此有趣的花鐘?
3、激發情感:林奈之所以能設計出這么有趣的花鐘,是他留心觀察,不斷探索的結果。我們也要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發現探索美麗的大自然。如果我們也有一雙像林奈一樣善于發現的眼睛,相信你一定會發現許多奧秘。從今天起,就讓我們多寫一些觀察日記吧!
五、作業:你能說說,在日常生活中你觀察過什么?有什么發現?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6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有活力的!北菊n以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據,構建信息環境下“主體參與”教學模式。設計以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利用虛擬網絡,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學習資源,創設生動有趣的自主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在合作中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3課《花鐘》這篇課文所引發的植物學家利用花開放時間的不同,制成“時鐘”,可是“為什么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呢?因為由此入手,帶領學生就這專題進行研究型學習。環境下的問題探究學習使本課有了豐富的外延,主要學科是語文,還涉及到歷史、地理、美術、環保、社會、自然等方面的學科知識。在教學中推崇創造性學習,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快快樂樂地獲取新知,從而品嘗到成功的樂趣。
[設計特色]
開放整合創新
[學生特征分析]
1、小學三年級學生,年齡在10-11歲之間。作為"四結合”的實驗班,學生已經懂得電腦的基本常識及基本操作。
2、學生思維活躍,肯動腦筋,識記、理解、運用能力屬同年級段學生中上水平。
3、學生對花感興趣,但缺乏有關花兒開放原因的常識。
[教學媒體的選擇和應用]
知識點學習水平媒體類型媒體內容要點使用時間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媒體使用方式
知識與技能了解網絡不同的花2提供資源觀察朗讀
掌握網絡有關不同的花在不同時間開放的常識3’提供資源擴容知識瀏覽觀察
過程與方法理解多媒體花鐘的形成10’創設情景觀察、理解
運用多媒體出現花開放的條件的場面15’創設情景提供資源觀察、仿說
運用BBS發表貼子學習句子的多種方式5’擴容實踐動手操作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多媒體夏天畫面、兒歌內容5’創設情景觀察、朗讀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在網絡上查找資料,了解“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以及“為什么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等知識。
2、體會作者用多種方式來表達句意。
3、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ㄟ^程與方法)
通過網絡教學,讓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培養他們通過網絡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ㄇ楦、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美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2、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精神和主學習的意識。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鮮花嗎?喜歡鮮花什么?今天就讓我們走入花的世界,去領略一下花的美麗與神奇吧。襟w出示,配上輕音樂,學生在觀看的時候可以小聲議論。)
2、你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描繪你剛才看到的景象。(學生自由談感想,感受花的美)
〈學生踴躍介紹從多媒體、書中、課外等獲悉的材料〉
3、老師也想用一句話表達一下我的感受: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出示)愿意讀讀這句話嗎?
4、這么多的花爭著開放來比美真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呀!知道么,這么美的花兒身上還蘊藏著許多奧秘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于花的文章(出示課題 齊讀)
5、讀了課題以后你首先會想到什么?
二、自主朗讀,感悟文意(利用電子課本進行閱讀)
那就讓我們先在課文找找答案吧。
1、選擇你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在電腦上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2、有喜歡的句子嗎?讀給大家聽聽吧!(學生邊讀,邊正音)
3、剛才有些同學提出了問題,通過讀課文有哪些同學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4、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這太不可思議了。你們瞧!(出示日內瓦大花鐘)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最著名的日內瓦大花鐘,它座落于瑞士這個“花園之國”。瑞士又稱"鐘表之鄉",瑞士的能工巧匠絕妙地將花卉之美同鐘表的制造工藝完美地結合起來,別出心裁地創造出了"花鐘"。
三、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美麗的“花鐘”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找花。
2、交流:
A、邊回答邊出示帶圖片的花:牽牛花、薔薇、睡蓮、午時花、萬壽菊、煙草花、月光花、夜來香、曇花
B、你認識它們么?來叫一叫他們的名字吧。
3、這么花是什么時候開放的呢?請找出相關的句子來說一說(生邊回答邊或展示網站中的資料)
A、讀這句描寫花開放的句子。
B、出示句子進行比較。
C、帶著獨特的體驗朗讀本句
(凌晨四點,牽;ㄩ_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月光花在七點左右開花;夜來香在晚上八點左右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開放……)
〈在比較中體驗到課文用詞的準確性,訓練學生對好詞的積累〉
4、省略號告訴我們什么?想不想知道還有哪些花也會在整點開放呀?就讓我們上網看看,找到后,也用小作者的表達方式來描述一下花。
A、上網瀏覽
B、句式說話。_____點,______花________。
〈拓展性處理教材,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發揮網絡教學功能〉
5、真能干,一個個都簡直成了小詩人了。各位小詩人,剛才我們通過認花、了解花是什么時候開放的以及用詩人般的言語描繪網上的花,現在,你們對花的感受不一樣了吧!帶上你獨特的體驗齊讀第一段。
6、讀了這段課文,小朋友們又會很自然地發出哪些問題?(主要是“為什么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會不同”)
四、小組合作,自主解疑
1、利用網絡,自主探究
這么多的問題,如果一個一個回答,這節課肯定解決不了,怎么辦呢?
(小組合作,由同學解答一部分)這樣吧,現在大家以小組協作的方式來展開學習。現在,就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問題,利用網絡查尋相關資料,共同討論。
電腦出示學習步驟:
(A)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B)利用網絡瀏覽相關資料。
(C)共同討論,每一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向全班介紹你們組的學習成果。
2、組內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巡視,隨機指導。
五、演示匯報,交流反饋
1、分小組匯報,從中理解“原來植物的開花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系”。
〈發揮小組學習的合作力量,從理解、模仿到遷移、創造〉
2、知識拓展“蟲煤花”“風煤花”“鳥煤花”“水媒花”等。
六、激趣引申、課外拓展
今天,我們漫游了花之語學習網,通過認真的閱讀,積極的探索,在廣闊的知識海洋里,學會了思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老師相信,大自然里還有許多許多的奧秘等著你們去發現。
1、利用本校校園網的BBS發表貼子“當當小詩人”
2、師生互評。
3、總結本課
〈這部分設計為學生提供語言學習實踐應用的機會,采用選擇性教學,鼓勵他們主動學習,勇于創造。〉
定量評價結果:
價指標統計指標統計結果占總時間或人數百分比
學生參與的時間學生學習時間30分鐘75%
學生參與的廣度個別學習和小組學習時間20分鐘50%
個別學習和小組學習次數8次
回答問題與示范的人次60人次150%
學生參與的認知水平開放性問題4個
學生提供多種答案35次
教師提供多種答案0
學生得出結論15人次
教師提供結論1
學生回答有創意8人次
學生參與的形式上網瀏覽、分組討論、朗讀、閱讀、回答問題、說話訓練
學生參與的效果回答問題正確率98%
紀律問題1次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使用時間25分鐘42%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7
課前談話:相互夸獎,拉近距離
師:我來自于美麗的西子湖畔,這是什么城市?
生:杭州
師:對,我是杭州市勝利小學的老師,我姓陸,你們可以叫我——
生:陸老師
師:今天來的路上,你有沒有在想啊?這陸老師到底是高的還是矮的,胖的還是瘦的。想過沒有啊?
生:沒有
師:有的同學說想過了,那你現在已經看到陸老師了,對吧,誰能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說一說你看到的陸老師是什么樣的?(稍作停頓)很好,就請你說吧,你邊上有話筒,可以拿起來說。
生:又長又瘦(觀眾笑)
師:又長又瘦,可以說是又高又瘦。哎呦,謝謝你。說我瘦,陸老師是最高興了。好,還有,你想說,來,你邊上有話筒嗎?非常好,后面那位男孩子,幫他傳一下,很能干。
生:年輕美麗
師:謝謝你,陸老師其實不年輕了,我已經30多歲了,我的兒子啊,也跟你們差不多大小了。還有誰想說?最后那位女孩子!
生:美若天仙(眾大笑)
師:陸老師聽到你的夸獎了,我自信心倍增,美若天仙,我記住這句話了。還有很多同學想說是吧,你們知道我看到你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嗎?
生:不知道
師:我也想用一個詞來形容你們,那就是“精神”。我覺得你們特別有精神,坐在座位上,眼睛是,目光是炯炯有神的,這就是一種精神;坐在座位上,背是挺挺的,這就是一種精神。人啊,只要有了精神,就什么事都能做好。看來我們初次見面彼此的第一印象還是——
生:挺好的
師:挺好的,那我們肯定能成為——
生:好朋友
賞花品花,做好鋪墊
師:對呀,今天呀,我就給你們這些好朋友帶來了一些圖片。想看一看嗎?
生:想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點多媒體)
師:好,第一張圖片,這是什么?
生:牽;
師:牽;ㄩ_花的時候,特別像——
生:小喇叭
師:所以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做——
生:喇叭花
師:非常好,第二種花,這是——
生:荷花
師:我們西湖里就有荷花,哎,到這荷花我們不由的想到這樣的詩句——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你看你看這粉紅的荷花仙子,正在碧綠的大圓盤上——(教師擺動身子,提示學生)
生:跳舞
師:是啊,你多有想象力呀!它正在跳舞呢!(師再點)這是什么花?搶答,誰知道?你說!
生:菊花
師:他說是——
生:菊花
師:我開始也認為它是菊花,哎,說!
生:這是萬壽菊
師:告訴你們,你們在這一冊課文的第二課學過一篇課文叫金色的——
生:草地
師:上面向我們介紹的一種花叫做——一起說吧
生:蒲公英
師:對啊,這就是美麗的蒲公英花,課文上說,蒲公英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它可以打開——
生:也可以合上
師:這朵蒲公英花就已經打開了自己金色的——
生:花瓣
師:打開了自己金色的手掌了,接著往下看,這是什么花?有誰知道?你想說,來
生:茉莉花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嗯,茉莉花一直都是雪白的。
師:哦,猜對了,這就是茉莉花,茉莉花開花的時候啊,還會帶來一股輕輕的——
生:香味
師:嗯,味道好極了。下面那種花,可能你沒有看到過,它像什么?你覺得它像什么?你說
生:牙齒(笑生)
師:呵——雪白的牙齒哦,看來你很有想象力誒。你說。
生:鈴鐺
師:它像鈴鐺,就像掛在窗前的風鈴一樣,好像風吹過,它就會發出——
生:丁零零的響聲
師:誰想給它起個名字,你來。
生:這是鈴蘭花
師:你知道了是吧,看到過鈴蘭沒有?看到過。今天我們其他同學也認識了一種新的花,這,這種花就叫做——
生:鈴蘭花
師:非常好,看到了那么多美麗的花,心情怎么樣?
生:非常好
師:我能為你們這些新朋友帶去快樂,我自己的心也非常高興。
上課
猜謎導入,揭示課題
師:喜歡猜謎語嗎?
生:喜歡
師:我們一起來猜一個謎語: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馬蹄噠噠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時間一定要珍惜,一起說謎底好嗎?是什么?
生:時鐘
師:哦,原來是時鐘啊(板書:鐘)。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一篇課文,這一篇課文當中,向我們介紹的可不是普通的時鐘,而是一口有趣的——
生:花鐘(板書:花)
整體感知,初識“花鐘”
師:課文讀過了嗎?
生:讀過了
師:課前能夠預習,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F在,就請你們再去讀讀課文,注意要把生字新詞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還要邊讀邊思考一個問題(點課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想一想課文中向我們介紹的花鐘到底是什么樣的?呆會兒讀完一遍的同學你可以站起來,把這個問題的答案說給自己聽一聽。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開始讀課文吧。(學生讀課文,教師巡視,提醒學生把問題的答案說給自己聽,鼓勵學生)
師:好,誰想來說給大家聽聽,到底什么是花鐘?來,你來說吧。
生:花鐘是像鐘一樣的能記時間的花
師:能記時間的——
生:花園
師:是把花組成在一塊兒,根據花的開放時間來表示——
生:時間
師:哦,是這樣的。你來說,可以拿著話筒說。
生:我認為花鐘的花朵是像鐘面一樣,里面種著24小時內陸續開放的花朵。
師:這些花開了,我們就知道大致是——
生:幾點鐘
師:她說的這部分內容是在課文的——
生:最后一段
師:(點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段(點課件),誰愿意把這一段話讀給大家來聽一聽。就請你來讀。
生: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這些花在二十四小時內陸續開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這是不是很有趣?
師:你昨天讀了幾遍書?
生:三遍
師:讀了三遍,讀書的質量還挺高的,這么長長的一段話,一個字都沒有錯。這一段話當中啊,有兩個新詞,一個是——
生:花圃
師:還有一個是——
生:大致
精讀細讀,學習首段
(1、引入)
師:讀得很正確。這一段話當中,還有一個很長的句子呢。是第幾句。
生:第二句
師:第二句話,陸老師請你們看第一行,第一句話長不長?
生:長
師:挺長的,很難讀。你們能不能讀好?
生:能
師:我們一起來試試看——一位植物學家,齊!
生: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
師:這就是——
生:花鐘
師:誒,這花鐘上沒有數字,也沒有指針,那么看花鐘,怎么知道時間呢?你說。
生:只要看到什么花開了,就大致知道是幾點鐘。
師:說得好,我也明白了,要看懂花鐘,一定得知道什么花是——
生:幾點種開。
師:課文中向我們作了介紹了吧——
生:介紹了
師:在課文的第幾段呀
生:第一段
。2、整體初讀)
師:非常好,趕快去讀讀課文的第一段,找一找這一段當中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花,請你把這些花的名字用筆劃下來。開始!
(學生邊讀邊劃)
師:一邊劃,一邊可輕輕的讀這些花的名字。這個女孩子劃的真快,劃了三種花了。誰愿意把這些花的名字讀給大家來聽。這位男孩子動作最快,他是第一個劃好的,就請你來讀。其他同學認真聽,他讀正確了沒有。開始。
生:牽牛花薔薇睡蓮午時花萬壽菊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8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字,會寫5個字。正確讀認“欣然怒放、艷麗、淡雅、嬌嫩、暮色、干燥、大致、昆蟲、傳播、吻合”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明白課文中花鐘是怎么樣的。
4、學習課文中描寫花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嘗試對午時花、夜來香開放換個說法。
5、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6、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結合語境理解詞語。
2、體會課文使用不同的說法表現鮮花開放的鐘點。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 直接導入:
剛才我們欣賞了美麗的花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跟花有關的課文。
揭題:花鐘 齊讀課題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生問:花鐘是怎么樣的?
是啊,花鐘是怎么樣的呢?花怎么成了鐘,花和鐘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
2、提出學習目標
a、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難讀不懂的生字詞。
b、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后想想:這段主要寫什么?文中哪句話能概括這段的主要意思?請把它畫出來。仔細體會課文是怎樣寫花兒開放的?
c、默讀第二自然段,提出一個最有價值的問題。
d、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植物學家把修建成花鐘的句子。
e、小組合作設計花鐘。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基礎知識展示
a、我會讀、寫生字新詞。
爭奇斗艷 芬芳迷人 欣然怒放 艷麗 淡雅 嬌嫩 暮色 干燥 大致 昆蟲 傳播 吻合
b、我會用某個詞語說一句。如 : 芬芳迷人 大致 爭奇斗艷
c、我會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文悟情展示
a、我會讀
b、我會悟
悟文本
生:文中寫了牽牛花凌晨四點開、薔薇五點左右開,花兒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
生:我最喜歡牽牛花。因為它開得時候吹起了小喇叭,像在催人們早起呢?
生:我最喜歡萬壽菊。因為它開得很鮮艷,很飽滿。
生:我最喜歡月光花,因為它舒展開自己的花瓣。
生:我最喜歡曇花,因為它是含笑一現。
生:凌晨四點,牽;ㄩ_了。五點左右,薔薇開花了。七點,睡蓮開花了。
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七點,月光花開了。晚上八點夜來香開花了。九點,曇花開了。
生:我想研究"為什么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
生:還有的植物開花的時間和昆蟲有關呢。
生: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象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
生:我從"大致"知道花鐘表示的時間是大概的。
三、創作性展示
1、展示個性談感受。
2、小組展示自己設計的花鐘
三、激發知識沖突
花鐘是怎樣設計出來的?
四、知識拓展延伸
展示收集不同時間開放的花,展示自己設計一個的花鐘。
五、仿寫
1、現在,我們也來做一回小作家,學著課文來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復習導入,講述大意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花鐘》,再次想一想花鐘是怎樣設計出來的
2、提出學習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段來體會花鐘是怎樣設計出來的。
(3)課外資料收集展示。
。4)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一)基礎知識展示
我會有感情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ǘ┳哌M文本,感悟內容展示
1、我會讀
2、我會悟
。ㄈ﹦撟餍哉故
1、展示個性談感受。
2、仿寫
三、激發知識沖突
花鐘是怎樣設計出來的。
四、知識拓展延伸
1、用得好的詞語抄下來
2、再收集不同時間開放的花,自己設計的花鐘。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9
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后的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時間是不同的。并形象例舉了牽;ǖ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現;接著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關,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最后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選入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教學中要注意的是對花的開放時間不能機械理解,不能生搬硬套到生活中去。
學習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艷麗、蘇醒、濕度、密切、關系、嬌嫩、適宜、適應、昆蟲、傳播、植物學家、修建、陸續、大致”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4、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10
設計意圖:
新課標指出: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是:“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倍喿x是個性化的行為,教師更要充分尊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體驗。以及對文本的感悟與理解。在本課設計中,我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在讀中積累詞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品味與內化,然后進行遷移運用,從而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會認“怒、暮、雅”等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語境理解詞語,并用欣賞的心情朗讀和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讀懂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用不同的說法表現鮮花開放的特點。
3、激發觀察的興趣,初步養成留心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教學過程:
一、欣賞鮮花,悄然入情
1、語言敘述:同學們,說起美麗的鮮花,那是我們都喜愛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領略一下花的美麗與神奇吧!(課件播放:各種各樣的花,伴著輕音樂)
2、你能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描繪你剛才看到的景象嗎?(學生自由談感想,感受花的美)
3、老師也想用一句話表達一下我的感受: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出示)愿意讀讀這句話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這么多的花爭著開放來比美,真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呀!那么,你們知道嗎,這么美的花兒身上還蘊藏著許多奧秘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于花的文章(出示課題花鐘 齊讀)
5、讀了課題以后,你首先會想到什么?
二、自主朗讀,感悟文意。
那就讓我們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 1)讀通課文,課文中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2)邊讀邊圈出課文中的生字,把它們讀準確。 (3)你認為課文哪部分讓你很感興趣?多讀幾遍。)
2、有喜歡的句子嗎?讀給大家聽聽吧。(學生邊讀,邊正音。)
3、剛才有些同學提出了問題,通過讀課文有哪些同學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4、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這太不可思議了。
三、自悟自得,品味花美
1、美麗的“花鐘”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這些花又是什么時候開放的呢?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劃出來。
2、交流:
1)課文中寫了哪些花?指名說。課文為我們展示了這么多的花,課件出示帶圖片的花:牽牛花、薔薇、睡蓮、午時花、萬壽菊、煙草花、月光花、夜來香、曇花
叫一叫他們的名字吧。許多花一齊顯示,這么多的花真是爭奇斗艷,芬芳迷人啦!連讀。
2)那這些花分別在什么時間開放?指名說。
師連起來說什么時候什么花開了。問:聽老師剛才說些什么了?出示:
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
五點左右,薔薇開了;
七點,睡蓮開了;
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
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
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
月光花在七點左右開花;
夜來香在晚上八點左右開花;
曇花卻在九點左右開放……
自己讀一讀,你覺得怎樣?(單調、干巴、乏味無趣)
3、課文是不是這樣寫的?文中是怎樣寫的?
咱們再靜靜地、細細地讀讀課文第一段,去尋找發現課文怎么寫花兒開放,想想寫得好在哪兒?梢詣澮粍。
4、反饋:課文是怎么寫花兒開放的?大屏幕出現花名及相關詞。
5、生反復讀,想想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花兒開放的?根據發言小結整理:每一種花開放,課文可不是隨便寫寫的。出示:(填空)同樣寫花開放,可以根據花的(名字)、(顏色)、(形狀)和花開放的(時間)等方面來描寫。比如你看到太陽花十二點完全開放了,又看到它形狀圓圓的,五顏六色的,所以你可以這樣寫:(中午十二點,太陽花在明媚的陽光下綻開笑臉。)作者把花朵陸續開放寫得豐富而有變化,讓咱們仿佛看見花朵千姿百態。
6、引導練筆:發現沒有,還有兩種花,課文沒有寫出它們開放的樣子,(午時花、夜來香),咱們能不能寫寫它們的開放,選擇一種花寫出它是怎么開放的。
交流評價:我們把這兩種花的開放寫美了,而且也學會了不同的方法表達。
7、引導朗讀:鮮花用自己的開放這種特殊的、美好的方式告訴你、我、我們大家時間,F在,讓我們用美妙的朗讀、用開放這種美好的方式告訴大家時間。(出示段落)
8、在讀的時候你還發現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總分寫法、按時間順序有條理寫)
9、積累、背誦(出示提綱)這么美的句子,我們把它記在腦子里好嗎?
四、修建花鐘,引導探究
1、有一位植物學家發現了花中的秘密后,就修建了一座美麗的花鐘。我們就帶著他的創意,共同修建一座花鐘吧。師生合作,一起完成花鐘。
2、花鐘是根據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時間開放的現象修建的,細心的小朋友已經發現,有不少時刻是空著的,那該用什么花來表示呢?這就需要你們到書中、到大自然中去尋找!
五、課外作業
1、課后觀察、搜集有關花的知識。學習用不同的表達方法介紹“四季的花”或“花日歷”?梢宰灾啤盎ㄈ諝v”或花鐘,貼到“展示臺”上。
2、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有趣的“鐘”?把了解到的知識與同學一起分享。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11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花的世界,去欣賞鮮花,感受鮮花的芬芳和迷人吧!(多媒體出示鮮花)
。ㄔ谛W的閱讀教學中,對于景美、意深的課文,教師要重視創設情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在陶冶性情的同時,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在教學《花鐘》一課時,教師根據教材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需要的同時,在上課伊始,教師就創設了吸引學生的情景,播放多媒體課件──各種鮮花并配有歡快的新疆維吾爾族音樂,將學生很快帶入情境中,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情感得到激發,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在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的示范作用。在課堂中適時播放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學習新知識的欲望,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為分析、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
師:能說說自己的感受嗎?同學們都想說說,老師也想說說。(出示句子: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
師:知道嗎?這么美的花兒還有更多、更神奇的秘密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3課《花鐘》。請同學們舉起小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板題,齊讀兩遍。)
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什么叫花鐘?
生2:我想知道花鐘是什么?
師:你提的問題和第一位同學的一樣。
生3:我想知道花鐘是怎么來的?
師:你的問題和前兩位同學的一樣。
生4:我想知道花鐘里有哪些花?
生5:我想知道花鐘有什么用?
師根據生的回答板書。
(學貴有疑,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出,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花鐘”這個詞在學生眼中是陌生而又新奇的。疑問是自然生成的。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設計這一環節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同時也是對學生尊重的表現。)
過渡: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我們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章,掌握生字
大屏出示讀書要求: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課文。
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教師出示句子)誰愿意把這幾個句子讀給大家聽。句子里還有幾個生字寶寶,請同學們在讀的時候注意看清楚,讀準確。
指名讀句子。
生1:(1)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nù)放。傍晚六點,煙草花從暮(mù)色中蘇醒。
師:你讀得真準確!
生2:(2)曇花的花瓣又大又嬌嫩,白天陽光強,氣溫高,空氣干燥(zào),要是在白天開花,就有被灼(zhuó)傷的危險。
師:你不僅把這個句子讀得很通順,還把“灼”字讀得很準確。
生3:(3)還有的花,需要昆(kūn)蟲傳播(bō)花粉,才能結出種子,它們開花的時間往往跟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wěn)合。
師:這個長句子讀得這么準確,三個生字寶寶也全認識了。你太能干了!
生4:(4)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zhì)是幾點鐘。
師:你真棒!
生5:(5)長期以來,它適應了晚上九點左右的溫度和濕度,到了那時,便悄悄綻(zhàn)開的花蕾。
師:你真行!
過渡:同學們讀得既準確又通順,讓我們帶著問題再來讀讀課文,看自己能讀懂什么。學完后,可以和同桌交流,還可以和前后桌同學交流。
三、理解感悟
師:誰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讀懂了什么是花鐘。
師:你是從哪兒讀懂的?
生:我從第三自然段的這句話讀懂的: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組成花的“時鐘”。
師:同學們,你們懂了嗎?
生:懂了。
師:還有嗎?
生:我讀懂了花鐘有什么用?
生:我從第三自然段的這句話讀懂的:你只要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種。
過渡:那課文中都給我們介紹了哪些花呢?它們大致在幾點種開放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答案。
。ㄉ杂勺x第一自然段)
師:誰能讀讀有關的句子。
生:凌晨四點,牽牛花……
師:課文里介紹的鮮花有些是我們沒見過的,讓我們先來認識認識它們吧。
。ǔ鍪疚闹谢ǖ膱D片)
師:牽牛花開了……開了……開了。
生:牽牛花、薔薇
師: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這些美麗的花,那你們有沒有注意到老師說些什么?
生:你只說什么花開了
師:你們真會聽,我們把剛才說的連起來就是—
。ù笃脸鍪揪渥,凌晨四點,牽;ㄩ_了;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開了……)
請同學們仔細看,你發現了什么?
。ㄟ@個問題問得好。通過讓學生反復讀,反復思考和對比,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同樣都是花開了,課文中的用詞是非常的豐富多彩、生動形象。閱讀對于學語言的意義不僅在于讀懂了你正在讀的東西,而且更在于從閱讀中學習別人的修辭造句,學習別人的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學習課文是如何借助語言文字對花進行豐富精妙的描述,體會語言文字的內涵,使學生啟迪心智、放飛心靈、陶冶性情、提升精神,更加完美,從而更加體現課程標準中所指出的語文課要體現出它的工具性,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使學生的語文基本功更加扎實。)
生:“開了”一詞用得太多。
生:太單調、干巴,一點兒也不美。
師:課文是不是這樣寫的?
生:不是。
師:(出示文中的句子,并加上橫線。)
這段話是課文中的,請同學們仔細地看這段話同前面那段話有什么不同?看誰最先發現!
生:我發現前面那段話只是寫“花開了”,而后面這段話卻寫出了“花開的樣子”。
師:你真會發現!你認為哪段話寫得好?好在哪里?你能舉個例子說說嗎?
生:我認為第二段話寫得好。能。“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師:你覺得哪句寫得美?
生:第二句。
師:你能美美地讀一讀嗎?
生:能!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師:誰來評價一下,他讀得怎樣?
生:他讀得不美。
師:你能讀一讀嗎?
生:能。(生讀句子:牽;ù灯鹆俗仙男±取#
師對前生:請你再試著讀一讀。
生讀句子。
師:有進步!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會讀得更好!
師:同樣是寫“花開了”,文中卻把它們寫得這樣美。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邊讀邊想象一下這花開放的樣子,可以做做動作,還可以讀給同桌聽一聽。
生自由練習朗讀喜歡的句子。
指名讀,并讓生說說花開放的樣子像什么。
生1:“牽;ù灯鹆俗仙男±。”
牽牛花像個調皮、可愛的小男孩。
師:你也來吹吹看。
(生邊做吹喇叭的動作,邊讀這句話。)
師:哎呀!吹得還真響呢!
生2:“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就是這樣,(她用雙手捂著臉,再打開,露出一張可愛的笑臉。)
師:哇,還真像個迷人的花仙子。
生3:“萬壽菊欣然怒放。”
師:真是一位豪爽的花大姐。(邊做心花怒放的動作,邊讀這句話。)
師:誰還想讀?
生紛紛舉手。
師:你們都想讀。愿意讀的同學,請站起來讀。
現在,你們就把自己當作一個美麗、可愛的花仙子,來美美地把這段話讀一讀?凑l讀得最美!
。“注重情感體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是 《語文課程標準》關于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中央教科所張田若先生曾經說過:“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是讀。”說明了閱讀教學中“讀”的重要地位。教師在學生不易讀、要緊處、關鍵處、精彩處做了適當的點撥、講解,讓學生能悟其義、悟其情,以讀代講,以讀促講。)
生站起來朗讀這段話。
過渡:剛才,同學們學得太棒了!同學們都有點累了。咱們一起做個游戲輕松一下,好嗎?
生:好!
師:請同學們聽清游戲規則:老師將出示一個鐘面。我說“什么花開了”,同學們告訴老師“是什么時間”。
。ǘ嗝襟w出示:牽;、薔薇……曇花)
師:看,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生:凌晨四點。
師: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生1:五點左右。
生2:五點。
師:老師剛才聽到有一個同學說“五點”,對嗎?
生:不對!
師:為什么?
生:因為薔薇不一定在五點整開。
師:那“五點左右”還可以怎么說?
生1:大概是五點。
生2:大致是五點。
生3:大約是五點。
師:你們真聰明!我們接著來。睡蓮從夢中醒來。
生:早上七點。
……
(詞語教學是閱讀教學的一部分,學生對“大致”一詞的感悟理解,遠遠超越了對一個詞語的辨析。不能脫離語言環境進行大量的詞語訓練,不能為了教學詞語而教學詞語。強調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感悟詞語,同時加強了學生對課文的體驗。)
過渡:同學們,你們真能干!
下面,老師和你們做游戲,老師來說時間,同學們告訴老師“什么花開了”。
。ǘ嗝襟w出示鐘面)
師:凌晨四點。
生: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ㄈ缟籂颗;ㄩ_了。師引導:可愛的花仙子們,能把自己說得美一點兒嗎?)
……
過渡:同學們,你們太能干了!這么快,就記住了這些花開放的時間,還把它們說得這么美。
師:只有這些花能告訴人們時間嗎?
生:不是。
師:你從哪兒知道的?
生:從第一自然段中的省略號知道的。
師:通過學習第一自然段,我們知道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板書:時間不同)
師:誰再來說說,你還讀懂了什么?
生:我讀懂了“為什么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
師:你是從哪兒讀懂的?
生:我是從第二自然段讀懂的。
師:請你讀讀有關的句子吧。
生:原來……;還有的花……。
師:你真會學習!也就是說,植物開花的時間同溫度、濕度、光照及昆蟲活動有關。
。ò鍟簻囟 濕度 光照 昆蟲)
師(引讀):為什么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呢?
生(接讀):原來……;還有的花需要……。
師:請大家下去搜集還有哪些花在什么時候開放。下節課,我們來交流,并推測它們在那時開花的原因。
師(指著前面板的問題):這些問題,我們都解決了。課文學完了,同學們學懂了嗎?
生:學懂了。
師(指著板書):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因為植物開花時間同溫度、濕度、光照及昆蟲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一位植物學家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組成花鐘。多有趣呀!讓我們隨著優美的音樂,再一起美美地讀讀課文吧!
。ǘ嗝襟w播放音樂,生齊讀課文。)
師:大自然里還有許許多多的奧妙等著你們去發現呢。老師相信,只要你們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一定也會發現很多的秘密,今后也能成為植物學家、動物學家。下面,就讓我們再次走進花的世界!
。ǘ嗝襟w出示鮮花圖片。)
師:我們又欣賞了美麗的鮮花。下面,老師給大家布置一項作業,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去做。
。ǘ嗝襟w出示)
1、自己完成或與同學合作,搜集24小時內陸續開放的花,設計、制作一個美麗的花鐘。
2、畫一畫或寫一寫自己心中最美的花。
。c評:《花鐘》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七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次課文描寫了各種美麗的花兒爭芳斗艷的景象,揭示了自然界花兒的奧秘.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興趣結合文章的特點,創設情境,激情導入,恰如其分、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讓學生感受到花兒的美麗和科學家做法的神奇。在教學課文第一段時,教師用飽滿、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和激情。“欣賞了這么美的句子,看到了這么多五顏六色的花,老師也想讀讀這段話,行嗎?”“聽了老師的讀,你有什么想法?你愿意讀讀嗎?”就這樣,學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感染、升華,通過學生反復朗讀,教師又通過多媒體課件與學生進行游戲,在很短的時間內,學生就會背誦第一自然段,從而學生更加產生了對各種花的喜愛,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倘佯在百花園中觀看花兒綻放的美姿,及對花鐘的好奇,提升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鑒賞水平。整堂課給人的感覺就是美,一種不知不覺的美,一種不露聲色的美,一種“潤物細無聲” 的美。這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欣賞。這種“不露痕跡”的教學,既是一種教學的技巧,更是一種教育的境界。)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12
《花鐘》一文是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的第一篇課文。文章僅用3個自然段將鮮花之美、花鐘之奇描述的生動形象、情趣盎然。全文可用一個字來概括:美;▋好、花鐘美、插圖美、語言更美。尤其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用不同的說法描寫了一天之內不同時間不同種類的鮮花開放的美好姿態,詞句表達豐富多樣,有序有趣,堪稱學生學習語言的典范段落。品悟第一自然段,感受文本語言的優美,感悟鮮花開放的不同表達方式。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為了順利達成目標,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今天,主要是講第一課時,在不同形式的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感悟鮮花開放的不同表達方式。感受文本語言的優美,感悟作者寫法的精妙,陶冶美的情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新課程倡導簡簡單單,扎扎實實學語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本課設計時,我刪繁就簡,
1.先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環境中走入花的世界。
2.圍繞“花鐘”這個題目,以學生質疑引入文章,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題意,尋找答案。
3.檢查學生詞語認識情況,通過多種多種讀法(自由讀、單個領讀、齊讀)解決字詞問題。
4.對課文朗讀進行指導,通過多種讀書指導(自由讀練習、個別讀檢查、默讀、齊讀鞏固、男女生輪讀),達到讀通讀熟讀出感悟。
5由題目花鐘,引入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時間開放。讓學生自由談談,自己對哪種寫花開的寫法更喜愛,邊討論邊以動作理解,在讀中感受花的美。
6.師生欣賞圖片,接讀句子。
7.最后,讓學生嘗試寫寫自己喜愛的花朵,以及它的開放方式。
整堂課比較完整,課前的預設,需要在課堂上的靈活應變,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在課堂時間上安排還欠合理,應把握好文章重點,分清主次。授課時掌握課文講解的輕略程度。今后授課更應吸取教訓,在備課時多下功夫。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13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鐘、香、睡、號、飯、覺、張、種、再”9個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積累9個詞語。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摹“香、再”兩個字。
2、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著根據不同的提示語讀出句子不同的語氣。
3、了解牽;、午時花、夜來香開花的時間,有進一步了解植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能借助拼音認讀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能根據不同的提示語讀出句子不同的語氣。
教具準備:
教師方面的準備:多媒體課件、成功帽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讓小朋友聽課文第一小節錄音。(電腦出示第一節,配錄音)
小山羊給小白兔想了什么辦法?
。娔X出示牽牛花、午時花、夜來香這三盆花)
2.小山羊為什么要送花呢?請大家繼續聽錄音。
3.揭示課題。(指名讀課題)
說明:
聽說讀寫語文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進行聽的訓練十分必要的,本課教學通過讓學生帶著問題聽故事來導入課文,對全文進行整體感知,與此同時,培養了學生聽的習慣。
二、讀第一節課文,學習兩個生字
1.圈劃第一節中的生字。(電腦出示:第一節中的兩個生字變紅)
2、把句子讀正確,記住兩個生字的讀音。
3、你怎么記住它們?請大家仔細看。(電腦演示字形一,然后回到第一節)
4、請給生字找朋友。(電腦出示課文中詞語變紅)
5、這個字還有哪些朋友?(香)
6、齊讀第一節。
說明:
教給學生讀短文識字的方法,先找到生字的位置,在短文中圈出,把句子讀正確,知道生字的讀音。再讀準字音,想方設法記住生字的字形。最后給生字找課內課外的朋友組成詞語,了解字義。這一教學環節是老師指導和學生自學相結合,讓學生掌握讀短文識字的方法。
三、讀第二、三節課文,學習七個生字
1.小山羊的辦法好不好。空埓蠹铱磩赢嬈#娔X動畫演示,配第二節課文錄音)
2.打開書,自由讀讀第二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3.小朋友還記不記得牽;、午時花和夜來香是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提醒小白兔的?
。ǔ鍪救杌ǎ鶕∨笥鸦卮,逐句出示:
太陽出來了,小白兔還睡在床上打呼嚕。
太陽升到了頭頂,小白兔還在跳舞,午飯也忘了吃。
天黑了,小白兔還不想睡覺。)
老師帶讀第一句(指導“還”字重讀)。其余兩句老師引讀。
誰能把這三句話讀好。(請三名學生分別讀三句話。)
4.牽;、午時花和夜來香分別對小白兔說了些什么?老師來演小白兔,你們一組演牽;ǎ銈円唤M演午時花,你們大家演夜來香。(老師做動作,讀除三盆花說的話以外的句子,小朋友分組說出三盆花說的話。)
。娔X出示三朵花說的話:
“嗚哩哇,嗚哩哇,小白兔,起來啦!”
“小白兔,該吃飯啦!”
“小白兔,九點啦,快快睡覺吧!”)
5.這三盆花是怎樣對小白兔說的呢?請小朋友仔細看書。(根據學生回答,電腦逐句出示:
牽;ㄩ_了,吹響了起床號:
午時花開了,笑哈哈地叫著:
夜來香張開嘴輕輕地說:)
6.師范讀。(老師邊范讀夜來香說話的提示語和說話的內容,邊做動作)
(指名學生讀,要求讀出語氣。)
7.請三名學生扮演三盆花,一名學生扮演小白兔,其他學生讀作者的話,把第二節演一演。
8.引讀課文第三節。
齊讀課文第三節。
9.自學第三節中的七個生字。先找到這些生字,讀句子記住它的讀音;再想辦法記住字形;最后給生字找朋友,組成詞語。(給學生一定時間自學)
檢查學習情況。
。1)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電腦出示七個生字,學生自由發言。電腦演示記字形的方法)
。2)電腦游戲:撿樹葉(復習七個生字及組成的詞語)
10.齊讀第二、三節。(電腦出示第二、三節課文)
說明: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利用電腦動畫演示課文內容,再配上課文錄音,使學生能夠生動、直觀地看到課文中的內容,為后面深入地學習奠定基礎。
老師邊朗讀夜來香說話的提示語和說話的內容,邊做動作,是為了給學生作出榜樣,起到示范作用,為學生讀好其他兩盆花說話的提示語和說話的內容作好鋪墊。
第二、三節中的七個生字的教學是采用老師指導和學生自學相結合,讓學生掌握讀課文識字的方法。
四、練習讀句子,積累詞句
1.(電腦出示第三節,“再”變紅)老師讀第三節。
今天我們學了這個“再”,以前我們還學過一個“在”。(電腦出示這兩個字)請小朋友分別給它們找朋友。
。娔X出示:小明自從有了小鬧鐘,起床也不要媽媽叫了。)請小朋友想一想這里應該用哪個字?(電腦演示填字,讀句子)
說明:
讓學生通過給兩個“再、在”找朋友,不但了解了字義,而且幫助學生區別了這兩個同音字,又通過練習讀句子,達到積累詞句的目的。
五、復習鞏固生字新詞
游戲:小蝴蝶采花粉。(電腦演示)
說明:
“小蝴蝶采花粉”的游戲旨在結合課文內容,復習生字新詞,師生共同參與,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學生詞、句讀對了,花兒就會競相開放,露出可愛的笑臉。到最后,滿園的鮮花都盛開了,五顏六色,美麗極了!這也意味著孩子們已順利完成今天新知的學習,喜悅之情油然而升。
六、說說花的知識,看誰知道得多
小朋友看著剛才游戲中的花園畫面,選擇一種花來介紹一下。老師示范,并要求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說明:
讓學生交流自己知道的花的知識,這既是課外知識的拓展,更是一次說話的訓練。
七、指導描摹“香、再”。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14
聽俞艇老師《花鐘》有感
柳行中心小學 鄭麗麗
《花鐘》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帶有濃重科學性的閱讀文章。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教學難點是闡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色制作了有趣的花鐘。
俞艇老師重點教學的是第一、二自然段。重點品讀的是第一自然段。讓學生在學習之后能運用書本中的描寫方法,進行小練筆。學生能感受不同的寫法所展現植物的開花狀態,讓學生明白采用不同的描寫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優美,更生動,能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這里也提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議:俞艇老師在教學時,能夠讓學生自己尋找到各種花是如何放開的,而且也有非常漂亮的圖片,那么是否能在每幅圖片下面都把相應的句子也打上,然后指導學生進行朗讀,因為是三年級小朋友,還可以讓他們加上一些肢體語言,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句中有些詞語的意思,我們的老師也不用解釋那么多了。
比如,在請學生理解“欣然怒放”的時候,可以請學生觀察一大片萬壽菊開放的畫面,讓學生說說這些萬壽菊開得怎么樣?再請學生說說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朵,你會怎么做,怎么想,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這樣是不是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欣然怒放”的意思呢?
在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時候,俞艇老師所設計的教學過程環環緊扣,一步步引導學生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美妙的構思,體會大自然的奇妙。這些,都體現出一個有經驗的教師的課堂教學的魅力。
評俞老師的《花鐘》
吳彩芳
10月19日,我聽了俞艇老師執教的《花鐘》,這篇課文是三年級一篇科普小品文,課文用生動而準確的語言介紹了各種各樣的花開放的時間。俞老師在教學時,緊緊抓住了花開放時的不同樣子,體會寫法的不同,這體現了語言的多樣性。
俞老師在讓學生體會的同時,結合課件的運用,讓學生在欣賞花兒美麗的樣子時,在課件的展示中去理解和體會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里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例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蘇醒,舒展開自己的花瓣等,用詞十分優美。在欣賞中再次感受課文語言之美,進一步激發情感,培養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激發學生對花的喜愛,培養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另外俞老師比較重視課外拓展及小練筆,向學生提供了其他花的開放時間,并讓學生模仿第一自然段進行寫作。學生能模仿文中的擬人寫法,也能把其他花的開放寫得很優美。學生能仿寫得精彩,也與俞老師前面分析透徹是分不開的。
唯一不足的是俞老師在一些細節的教學上還可以再完美些。
《花鐘》評課稿
鐘贊珠
俞老師執教的《花鐘》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教學難點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下面我就談談我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制作了有趣的花鐘。
俞老師的這節課是第二課時。他從復習入手,通過課文朗讀及點評,使學生回憶起上堂課的內容。接著主要了解了第一自然段的寫法,通過對主要字詞的理解,進而理解課文的寫法。再拓展積累,給“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 。”補上開花的狀態的詞句。然后通過對其他花開花時間的了解,學習課文的寫法進行描寫。最后了解不同花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俞老師所設計的教學過程環環緊扣,一步步引導學生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美妙的構思,體會大自然的奇妙。
其實本人認為這堂課如果是第一課時的話會更好,主要就學習第一自然段;畢竟是三年級學生,我絕對還是有必要對學生的字詞掌握程度進行檢驗。
總體來說,俞老師的這堂課有許多讓我學習的地方,使我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地借鑒,改進。
《花鐘》評課稿
章文倩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制作了有趣的花鐘。
課文中描寫花開了的語言特別生動。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里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例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蘇醒,舒展開自己的花瓣等,用詞十分優美。
俞老師上的是第二課時,教學目標明確,重點講了第二自然段,即:一天當中,各種花開放的樣子,在教學過沖當中俞老師能夠很好的結合ppt使學生感受各種花開放的樣子,注意讓學生鍛煉仿句的能力,用不同的動詞來描寫花開放的情景。接著講了花開放時間不同的原因,很好的引導小朋友去發現問題,并且進行歸納。字詞解釋,能力培養,情感升華都很好的滲入到整個教學過程。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沒有注意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領略花兒開放的美麗樣子。俞老師應該在教學設計中配合多種形式朗讀課文,讓學生再次感受課文語言之美,進一步激發情感,培養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總體來說,俞老師的這堂課有讓我學習的地方,也有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借鑒,改進。
《花鐘》評課稿
評課人:周利玲
俞老師執教的《花鐘》一文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教學難點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粗淺的見解。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俞老師執教的片段是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這兩段分別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不同時間以及原因。俞老師通過朗讀課文導入正文。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先是出示各種美麗的花的圖片,把學生帶入了到一個花的海洋,讓學生發出陣陣的贊嘆聲。然后讓學生逐一分析各個花的特點,同時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相關的句子進行闡釋。再讓學生比較課本的內容,重點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準、妙處,并比較兩種句子之間的差異。再然后拓展積累,仿照課文說句子。俞老師所設計的教學過程環環緊扣,一步步引導學生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美妙的構思,體會大自然的奇妙。通過第一自然段不同的花不同的開放時間的分析,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二自然段,“為什么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讓學生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抓住一句設問句,學習這個句式,并讓學生自己講一句設問句。
總體來說,俞老師的這堂課有讓我學習的地方,也有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借鑒,改進。
花鐘評課
朱紅燕
俞艇老師執教的《花鐘》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主要教學了第一、二自然段。在教學中,俞老師教態大方、自然、得體,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不會感到有壓力,能夠暢所欲言。
俞老師對字詞的教學非常到位,運用了各種形式。如根據字典中的意思進行選擇,利用圖象等,學生能在課堂上扎扎實實地進行字詞的掌握,這個環節把握得非常好。
當然,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興趣得到激發,教學效果將會得到提高。在教學中,俞老師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多媒體操作帶領學生走進花的世界,有了具體、鮮明的形象,能給學生真切、直觀、具體形象的感覺。運用多媒體操作,美麗的花卉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審美中,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而當學生還沉浸在美的感染中時,俞老師趁機讓學生走進文本,去感受、體驗語言文字的美。同時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對各種花兒開放所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學會感受祖國豐富的語言文字,也同時學會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能表達相同的內容。
俞老師也比較注重學生寫的訓練。在教學中,除了課文中出現的這些花外,俞老師又出示了5種花,趁熱打鐵讓學生進行仿寫,這種仿寫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體會祖國的語言文字。之后,學生的回答也讓我們看到了學生在學著用,有些仿出了味道,有些雖然還比較稚嫩,但可以看到他們的進步。如果經常仿寫,學生作文水平定能不斷提高。
特級教師盧雁紅《花鐘》賞析 篇15
一、說教材,說目標
《花鐘》這篇課文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植物學家有意把不同時間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這些花在二十四小時內陸續開放。人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真是奇妙啊!可是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為什么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是難以理解的,其主要學科是語文,還涉及到歷史、地理、美術、環保、社會、自然等方面的學科知識。在教學中推崇創造性學習,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快快樂樂地獲取新知,從而品嘗到成功的樂趣。
拿到教材后,我把握編輯意圖,加強整合的意識,落實教材要求。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對課文中不同的表達方法來表達鮮花的開放,這是學生理解與教學上的難點,教學時我通過讓學生讀書說體會,個性化的演讀等閱讀實踐,來降低教學難度,突破教學難點搭設梯子,通過遷移拓展運用,讓學生確確實實地學習運用語文。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認“怒、暮、燥、雅”等8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語境理解詞語,并用欣賞的心情朗讀和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讀懂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用不同的說法表現鮮花開放的特點。
3、情感目標:激發觀察的興趣,初步養成留心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二、說大綱,說理念
“新大綱”指出:小學語文應當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一,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發展。因此,讓學生在在合作中探究,在想像中創新,在朗讀中悟情,在感悟中積累,關注動態生成的課堂,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就成了我這堂課的設計依據。一是合理運用和整合語文課程資源。我們知道,語文課程資源相當豐富,它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在教學《花鐘》時,學生除了從教材上獲取信息之外,我還有意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提供了有關花鐘和有關各種花的信息資料,有助于學生理解、體驗、感悟教學內容,使課內外相結合,使語文學習走向生活,另外,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閱讀期待,從最有趣的段落學起,打破了順序式的教學模式,并對文中的內容進行了取舍,突出了重點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學。二是突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墩n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積累和初步運用的能力,因此,我在進行《花鐘》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時,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式,更是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象、生動、具體的描寫方法,讓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在理解、朗讀、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教師只是在閱讀實踐中,讓學生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三是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有效的接受性學習有機結合。我們牢固樹立學生是閱讀教學主體的思想是對的,但是,教師在關鍵處引導、點撥和示范、講解都是必要的,因此,在《花鐘》第一段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讀好這段,我進行了示范朗讀。
三、說教法,說學法
首先嘗試進行巧妙的學科融合,讓師生、生生在簡單的對話中,數學、常識、語文三門學科的知識都有巧妙的融合、重組:讓學生學會看鐘,是早上幾點,下午幾點,還是晚上幾點,這是數學方面的知識技能;而讓學生知道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了解什么花大致是幾點開,這又是常識知識;“萬壽菊開了,大致是下午三時。薔薇開了,大致是凌晨五點!边@又是用“大致”進行了說話訓練,接著找“也許、左右、大概、大約”等詞來替換,不僅加深了對“大致”的理解,更是一種詞語的活用,詞語的內化。實現一舉多得。
其次注重愉悅的情感流淌通過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對話,在知識環境中尋求人的“適意安居”。淡化了教學行為,淡化了僵硬的學習,而學生卻學得那樣輕松自然,愉快充實。讓學生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課堂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欣賞了花鐘畫面,讓學生感受到了花鐘的美,科學家做法的奇妙,并通過兩個句子的比較,讓學生通過讀、辨,感受到了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更為重要的是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愿望。尊重學生經歷了可貴的情感體驗。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本節課的學習過程,展示了學生心靈成長的過程,是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課上,始終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如:在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時,說“欣賞了這么美的句子,看到了這么美的花,老師也禁不住想放聲朗讀,同學們愿意給我一個展示的機會嗎?就這樣,學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感染、升華,從而更加產生了對花鐘、對各種花的喜愛,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讓學生充分的語言實踐。國家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課堂教學應是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主戰場,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注重語言的積累運用,注重朗讀、默讀等綜合感知的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四、說教學程序,說設計意圖
一、談話質疑,激趣導入
板書“鐘”,說說鐘是干什么用的呢?(有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嗎?)再板書“花”,你喜歡用什么樣的心情讀一讀“花鐘”呢?(自由讀一讀)讀到“花鐘”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想問的呢?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從課文找一句話說說什么叫花鐘。
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這太不可思議了。你們瞧。ǔ鍪救諆韧叽蠡ㄧ姡┻@就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最著名的日內瓦大花鐘,它座落于瑞士這個“花園之國”。瑞士又稱"鐘表之鄉",瑞士的能工巧匠別出心裁地創造出了“花鐘”。
2、那“花鐘”里都種了哪些花呢,接下來歐陽老師想帶大家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領略一下花的美麗與神奇吧!(欣賞各種各樣的花,伴著音樂解說)欣賞完這些花,你們有什么感受想說說嗎?老師也想用一句話表達一下我的感受,能給我這個機會嗎: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課件出示)愿意讀讀這句話嗎?(用欣賞的語氣讀)
3、自由讀課文,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搖頭晃腦地讀,也可以小組、同桌一起讀,同學互讀,愛怎么讀就怎么讀。帶上老師的小要求:(1)讀通課文,課文中難讀的、你認為精彩的地方多讀幾遍;2)邊讀邊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寶寶,把它們讀準確3)你認為課文哪部分讓你很感興趣?多讀幾遍,想一想該怎么讀才好?)
三、生字過關,感悟文意
1、接下來歐陽老師要考考大家,有信心嗎?
2、這些生字寶寶你認識嗎?(說說哪個生字只記起來有困難,大家討論討論)指名讀
3、這些生字寶寶脫了帽子你認識嗎?小組開火車讀。
4、這些生字寶寶回家了,你還能認出它嗎?分組開火車讀。(文稿演示,結合課文解詞)
四、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美麗的“花鐘”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課文是怎么介紹的呢?同桌合作,你讀我找。
2、出示并欣賞照片,說出花的名字。
3、這么多花是什么時候開放的呢?請找出相關的句子來說一說(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讀書,告訴另一人花兒開放的時間)。
a、讀讀這些句描寫花開放的句子。
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花了;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傍晚六點,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月光花在七點左右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
b、出示句子進行比較。(凌晨四點,牽;ㄩ_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月光花在七點左右開花;夜來香在晚上八點左右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開放……)(老師讀,自己讀讀,你覺得怎樣?)
c、帶著獨特的體驗朗有個性的朗讀。( 你覺得啊句寫得最好,最喜歡哪句,就讀哪句,帶上自己的感受和動作,引導解詞——我們想記住哪一個生詞,把這個詞放在句子里,我讀幾遍,一定會記得挺牢)
d、演示鐘面引導學習1)、下面,老師和同學們配合來讀一讀,咱們一起去探尋這座花鐘里的奧秘。(老師說什么時間,你們說什么花開;說什么花開,能對出時間來嗎?)師生配合讀(它們各有各的長相,各有各的姿態,各有各的性情,就像你們一樣可愛,看來花的開放不止一種說法,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一個意思,這篇課文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2)、同桌讀、考考大家數學學得怎么樣?(問答、搶答)
3)、引導擺“花鐘”,黑板上的這座花鐘,我想請兩名同學來幫我修建,誰來?
4)、當小小講解員,介紹奇妙的“花鐘“。同學們,我們來挑戰一下自己的記憶力,能背誦的就記下來,不能背的可以看“花鐘”,也可以看書。這么美的文字,你想把它記下來,有什么好辦法?
4、省略號告訴我們什么?你們還知道哪些花開放的時間?(補充展示,引導學生說一說,寫一寫_____點,__ __花_____ __。)
(自豪地夸夸咱們修建的這座花鐘——讀“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這是不是很有趣?”)
五、習寫生字。
作者經過留心觀察,發現花兒在不同的時間開放,老師相信你們也能像作者一樣,留心觀察我們要寫的生字,相信你們也能寫好。
1.出示生字:艷、內、夢、醒、蘇。
2.學生留心觀察并書寫。
3.師范寫“醒”字。
4.學生練寫“醒”。
總結延伸:
用花的開放,就可以表示時間,這才是真正的——《花鐘》。
學習了《花鐘》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很多關于花的知識,其實,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的奧秘,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就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老師相信,大自然還有許多的奧秘等著大家去發現,有了新的發現別忘了告訴同學們和老師哦!看花鐘,其它時刻用什么花來表示,這就需要你們,到書中、到大自然中去尋找了!
拓展作業:留心觀察學校里的花、家里的花,看看有什么新的發現,把它寫下來。
五、結束語
總的說來,這節課我依據教材特點,學生特點,采用自主探究,協同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即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語言運用能力,又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實現在語言,力求讓學生在文字工具掌握的過程中,塑造一顆顆鮮活的個性化的童心。
教后反思
一、教學過程始終關注學生的發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因此,我在課的各個環節,始終關注學生的發展需要。無論是初讀時認讀生字,還是認識九種花,了解花兒開放的時間,以及體會課文中鮮花開放的多種說法,我能夠以學生的需求為根基,由淺到深,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學習。
二、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的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在導入時介紹瑞士的“大花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識字環節中通過指名讀,小組開火車讀,小組賽讀等形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而對于鮮花開放的不同表達方法,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教學時采用以讀為主線,在個性化的讀書實踐中突破難點,在朗朗的讀書實踐中積累語言。
三、營造師生平等對話的氛圍,努力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語文學習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因此,教師要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教師始終以親切平和的形象,教師的話語給學生以激勵,給學生個性張揚的空間,給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努力使學生在40分鐘的時間能夠汲取最多的營養,進行聽說讀寫等多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有效達成教與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