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在心底的感動 ——聽特級教師竇桂梅教《朋友》
留存在心底的感動 ——聽特級教師竇桂梅教《朋友》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5
留存在心底的感動
——聽特級教師竇桂梅教《朋友》
如果說課堂教學是樂,那么竇老師的教學無疑是氣勢恢弘的交響合唱;如果說課堂教學是水,那么竇老師的教學無疑是激越澎湃的黃河長江;如果說課堂教學是畫,那么竇老師的教學無疑是灑脫從容的潑墨寫意。是的,她的率真,她的投入,她的會說話的一顰一蹙,都在深深地感染著每一位學生,每一位聽課者。
一個明媚的上午,竇老師帶著她的“朋友”,在兩節課的時間里,讓我們有了一次深刻的心靈對話。
一、在主題性閱讀中整體建構
主題性閱讀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教材建構思路,意在通過提供一定數量的具有內在關聯的文本材料,促使學生在圍繞主題的不斷的閱讀對話中獲得整體的閱讀經驗和情感體驗。較之原先的“單篇閱讀”,它顯得更為厚實,更具飽滿的力度。
竇老師具有極強的課程意識,數年前即已自覺介入課程的創生之中。她自編的《朋友》主題教材,即由《記住的和忘卻的》、《管鮑之交》、《胖子和瘦子》、《皮斯阿斯和達蒙》四篇短文組成。教材通過四則生動的小故事,從不同的側面解讀了“朋友”這一主題。
教學中,竇老師緊緊圍繞主題,采取了“粗線勾勒”和“工筆細描”相結合的策略。在學生通讀四則故事后,引導學生結合其中的任意一篇交流自己對“朋友”的認識。隨后的大部分時間,她指導著學生探究精讀其中的《皮斯阿斯和達蒙》。最后,再次讓學生回到整組教材,交流各自對“朋友”的感悟。
從中我們不難體悟教者的匠心。她首先是想借助多篇文本的閱讀,多側面地喚起學生對“朋友”的已有經驗,為下面的體驗設置一個廣闊的情感背景。生長于之的精讀探究則是對已有經驗的有效提升:通過朗讀、啟發想象、交流對話等方式不斷引導學生開掘主題、深刻體驗,積聚起“朋友”的豐富而鮮明的表象。最后以之支撐,讓學生回到“朋友”的宏觀背景,深刻感悟“朋友”的真正內涵,寫下屬于自己的“格言”。在這種“向心結構”式的教學中,學生獲取的是立體、整體的感受,他們對“朋友”的體驗必定是豐滿且具再生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