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教案(通用12篇)
《臥薪嘗膽》教案 篇1
(一)揭題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成語故事-——《臥薪嘗膽》。(讀題)
2、“臥薪”是什么意思?“嘗膽”是什么意思?
3、過渡:越王勾踐貴為一國之君,不享受榮華富貴,卻每天睡柴草、嘗苦膽,這是為什么呢?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穿越時空,到春秋戰國時期那烽煙四起的古戰場上去看一看。
(二)學習課文
1、整體感知課文,教師范讀課文。
2、學習第一段。
快速自讀第一段,完成填空:
_________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就強大起來,成為霸主。
3、學習第二段。
(1)兩國國君都有稱霸的決心,所以發生了會稽之戰,越國慘敗,越王勾踐和幾
千殘兵敗將被圍困在會稽,這時勾踐作出一個什么決定?(勾踐萬般無奈,只好派人向吳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吳國,給吳王當奴仆。)
(2)理解“萬般無奈”的含義,并指導學生讀好這種心情。(萬般無奈:極其沒有辦法)
(3)為了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勾踐向吳王求和,為了不讓吳王起疑,甘愿和夫人一起去吳國為奴。但他報仇雪很的心思并沒有瞞得過吳國的謀臣們,他們紛紛——(引讀第二段第3、4句)
(4)討論:吳國的謀臣們要求滅掉越國,那么他們是如何向吳王說的,吳王又是怎樣拒絕他們的請求,而答應勾踐的請求的。
4、學習第三段。
(1)勾踐夫婦在吳國過的什么日子呢?輕讀第三段,用筆畫出描寫他們生活的句子,讀一讀。
5、學習第四段。
(1)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回國后他是怎樣生活的呢?看圖說話。
(2)你們看勾踐的表情,想一想,每次嘗苦膽時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3)你還知道勾踐做了那些事嗎?給大家介紹一下。(從行動上做好反戰的準備)
6、正因為勾踐有堅定的報仇決心和行動,所以——(引讀第五段)
(三)、講故事
提示:熟讀課文;在老師板書的基礎上,結合課文內容來復述課文。
(四)、課后作業。(1分鐘)
把這個成語故事講給父母或周圍的朋友聽。
《臥薪嘗膽》教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
1 、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2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一、復習導入:
1 、認讀詞語:
夫差 夫人 差別 會稽 會議
2 、上一節課, 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下面請同學們齊讀第一 自然段。
3 、那么誰來告訴老師,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什么?(臥薪嘗膽這個故事發生 的背景)。
二、繼續精讀:
過渡: 出示投影片,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圖上畫的是 ——(勾踐) 他正在干什么?(飯前坐在柴草上嘗苦膽) ,那么課文哪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臥薪嘗膽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找看!
1 、理解第四自然段
( 1 )、指名讀
( 2 )、出示:
白天,他親自下田耕種;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 3 )、齊讀,思考:哪句是寫臥薪?哪句是寫嘗膽?
“ 臥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
“ 嘗膽”懂嗎?嘗苦膽該是怎樣的滋味呢?(像嘗苦藥一樣)
板書:臥薪嘗膽
( 4 )、勾踐貴為越國一國之君,他為什么放著華麗舒適的皇宮不睡,放著豐盛 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嘗苦膽,折磨自己呢?
出示: 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
板書:報仇雪恨
( 5 )、輕聲讀這一自然段,思考:
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說的?(第一句)
從哪些地方看出他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交流歸納: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為中心句,圍繞這一句分別從勾踐白天親 自耕種,晚上睡在柴草上,飯前先嘗苦膽這三個方面來寫他如何激勵自己 的。這樣的段落結構屬于總分結構。
這一段用了幾個“不忘”分別是——(指名讀)兩個不忘說明了什么?
(仇恨和恥辱刻骨銘心?強調勾踐不會忘記。)
( 6 )、指導朗讀:
勾踐時刻不忘記報仇雪恨,你能讀出來嗎?試試看?
2 、牽動理解 2 —— 3 自然段
激發思考:越王勾踐念念不忘的仇恨和恥辱是什么呢?
( 1 )、理解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思考:勾踐為什么要向吳王求和,表示愿意給吳王當奴仆?
交流、 板書:兵敗求和
會稽一戰,越國士兵死傷無數,越國子民家破人亡,除了這樣做,勾踐還有 其它辦法嗎?從哪些詞中可看出?(萬般無奈 只好)
指導朗讀: 讀出勾踐萬般無奈,只好求和的樣子。
對此,吳王的謀臣和吳王各有什么反應呢?
”后患“指什么?(越國再次強大,反攻吳國)吳王因為驕傲而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指導朗讀: 讀出吳王驕傲得意的語氣的。
齊讀, 這一節懂了嗎?把你的理解通過你的朗讀給表達出來。
( 2 )、理解第三自然段
指名讀、思考:勾踐夫婦來到吳國,受到了哪些屈辱?畫出有關的語句。
交流:
穿:粗布衣; 住:石頭房;
做:養馬駕車,舂米推磨; 吃:粗茶淡飯(想象)
這些就叫——屈辱
板書:受盡屈辱
文中還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踐在吳國受盡了屈辱?
一方面,表現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吃)
一方面,表現了受辱時間之長(這度日如年的日子,他們整整過了三年)
想象:勾踐夫婦在吳國還受了哪些屈辱?
他們還要給吳王養馬駕車,服侍吳王。他們要被吳國的大臣取笑,大臣們都來諷刺挖苦勾踐,說他無能。他們還要做牛馬不如的事情,比如倒馬桶什么的。吳王他們可以隨時打罵勾踐夫婦。
指導朗讀 讀出受盡屈辱、度日如年的感覺。
3 、牽動理解第五自然段
( 1 )、討論在這段受盡屈辱的日子里,他會想些什么呢?(立志報仇雪恨)
( 2 )、過渡: 是啊,這些日子會讓公勾踐刻骨銘心,發誓要報仇雪恨,回國 以 后,他臥薪嘗膽,發憤圖強,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國終于(引讀)— —轉弱為強,出奇兵滅掉了吳國。
( 3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 、聽課文配樂朗讀
2 、從臥薪嘗膽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3 、教師小結:
(1)、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立志報仇雪恨,終于轉敗為勝,滅掉吳國, 后來這個故事形成一條成語——臥薪嘗膽,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 家報仇雪。 (2)、同學們,勾踐需要臥薪嘗膽,我們要不要臥薪嘗膽?為什么?(學生展開討論)師:請同學們認真聽老師的這句話:為了中國的航天事業,中國科學家臥薪嘗膽幾十年,終于將中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了太空。你說,中國科學家有仇恨嗎?他們是否每天都睡在柴草上,每頓飯前都要嘗一下苦膽?對呀!為了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我們也需要臥薪嘗膽的精神!
四、練習:
寫習字冊
附板書:
臥薪嘗膽
兵敗求和 受盡屈辱
臥薪嘗膽 報仇雪恨
轉弱為強 滅掉吳國
《臥薪嘗膽》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故事的內容。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建議”造句。
3.默讀課文的第4自然段,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重、難點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設計全解
第一課時
素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具準備
投影片(或掛圖)、錄音機、vcd等教學手段。
教學過程全解
一、導入新課,揭題激趣
1.今天,我們學習發生在春秋時代的一個歷史故事。
板書課題:12.臥薪嘗膽
齊讀課題:注意“薪”是前鼻音。
2.關于春秋時代的歷史背景誰了解?有哪些著名人物?
3.教師補充介紹。
越王勾踐:春秋末年國君,越王允常之子。公元497∽前465年在位,曾被吳國打敗,屈服求和。他臥薪嘗膽,利用范蠡 、文種等人整頓國政,終于轉弱為強,滅吳國,成為霸主。
吳王夫差:春秋末年國君,吳王闔閭之子。公元前495∽前473年在位,曾大敗越國,使越王勾踐夫婦為其奴仆,后被越兩次興兵進攻而大敗,夫差自殺。這篇課文寫的就是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兩個人物成敗變化的故事。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順課文。
(2) 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弄懂新詞及不理解的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吳國 勾踐 表示 謀臣 免除 建議 屈辱 恥辱后患 萬般無奈 轉弱為強
(2)指名讀,齊讀。
指點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各方面區分加點字讀音的異同。
(3)指名解釋詞語,相機補充。
征服:用武力使別的國家民族屈服。
免除:免去,免掉。
屈辱:受到的壓迫和侮辱
會稽:地名。
萬般無奈:非常(極其)沒有辦法。
舂米:把米放在石槽里搗碎、去殼。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并思考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教師指點正確斷句。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什么叫臥薪嘗膽?
相互交流。
三、指導寫字
勾:半包圍結構,外部要寫得舒展,第四筆的點不能丟。
踐:左窄右寬,要寫緊湊一些。
臥:注意筆順。
示:第二橫要寫在橫中線上。
隨堂練習一
一、看拼音寫詞語。
móu chén bài zhàng biǎo shì nú pú
( ) ( ) ( ) ( )
chái cǎo wú guó tí xǐng zhēng fú
( ) ( ) ( ) ( )
二、組詞。
三、多音字組詞。
第二課時
素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故事的內容。
2 .默讀課文的第4 自然段,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3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具準備
投影片、vcd等電教手段。
教學過程全解
一、復習
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訓練
(一) 吳國、越國都是小國,它們出現于什么時候? 地處哪兒?
1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 .交流。
(1) 兩千多年前。
(2)地處“長江下游”,今天的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和東部一帶。
3 .引讀
這兩個小國都想———
這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二) 理解第四自然段。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臥薪嘗膽”的句子。
(板書:臥薪嘗膽)
2.出示:
白天,他親自下田種地;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3 .哪句寫“臥薪”?哪句寫“嘗膽”?
(1)“臥薪”的意思是什么?“薪”是什么?
(2) 他為什么要嘗膽?(膽是苦的,一嘗到這苦味,便會回憶起自己在吳國所受到的苦,借此來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4 .勾踐為什么要這樣折磨自己?
出示: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板書:報仇雪恨)
5 .輕聲讀這一自然段,想想畫畫。
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他時刻不忘報仇雪恨?(“時刻”加點)
交流:白天 晚上 每頓飯前 總要 提醒
6 .齊讀第一句,想想這一句在這一自然段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課堂交流,教師指點歸納。
這一自然段以“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為總起句,接著圍繞這一意思從勾踐“白天親自耕種”、“晚上睡在柴草上”、飯前先嘗苦膽“三個方面來寫他如何激勵自己的。這樣的段落結構屬于總分結構。
(三)牽動理解第二∽三自然段。
激發思考:越王勾踐念念不忘的仇恨是什么呢?
2 .理解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 勾踐為什么要向吳王求和,表示愿意過吳王當奴仆?
(2)會稽一戰,越王士兵死傷無數,越國子民家破人亡,除了這樣做, 勾踐還有其他辦法嗎?從哪些詞中可看出?(萬般無奈,只好)(板書:兵敗會稽 )
(3)對此,吳國的謀臣和吳王各有什么反應呢?討論:他們為何有不同的反應?
(4)指導朗讀。
2.理解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
勾踐夫婦來到吳國,受到了哪些屈辱?畫出有關詞句。
(2)你是怎樣理解“受盡了”這個詞語的?
教師補充:一方面,表現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一方面,表現了受辱時間之長。(過度日如年的日子,他們過了整整三年)。
(3)指導朗讀。
(四)牽動理解第五自然段。
1.討論:勾踐在這段受盡屈辱的日子里,他會想些什么?
2.過渡:是啊,這段日子會讓勾踐刻骨銘心,發誓要報仇雪恨。回國以后他臥薪嘗膽,發憤圖強,利用范蠡、文種等人整頓國政。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國終于(引讀)——轉弱為強,出奇兵滅掉了吳國。(板書:轉弱為強 滅掉吳國 )
三、總結全文
齊讀第2∽4自然段。
說說學了“臥薪嘗膽”這個故事后的感想。
《臥薪嘗膽》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2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建議”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這個故事。
2、 過程與方法: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講述故事。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成語故事-——《臥薪嘗膽》。 (讀題)
2、通過預習,你知道“薪”是什么意思?“膽”指什么?誰臥薪嘗膽?
3、過渡:越王勾踐貴為一國之君,不享受榮華富貴,卻每天睡柴草、嘗苦膽,這是為什么呢?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穿越時空,到春秋戰國時期那烽煙四起的古戰場上去看一看。我們一起學習12、臥薪嘗膽。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讀懂了哪些詞語。
2、出示生詞:領讀、指名讀、齊讀。(吳王夫差 越王勾踐 表示
萬般無奈 奴仆 謀臣 免除后患 滅掉 建議 會稽 驕傲
舂米 屈辱 恥辱 轉弱為強 )
3、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臥薪嘗膽》中有兩個“王”,一個是?吳王夫差
(fúchāi)。(板書:夫差。)這個字(夫)在作姓名的時候,要讀“fú”,不讀“fū”。而“夫人、夫婦”這寫詞語中的“夫”字就讀作“fū”。一起用心讀兩遍。另一個是?(越王勾踐)(板書:勾踐。邊寫“勾”字邊指導學生書空,提示“勾”字里邊筆畫的寫法。)
4、課文那一自然段告訴我們這個?來,拿起書,齊讀第一自然段。
5、過度:吳王和越王原來是什么關系?后來又成了什么關系?請你認真讀讀課文,邊讀邊想,注意關鍵的詞語和句子。
三、學習第二段。
1、誰從課文中發現了他們的關系變化?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原來是敵人。
你很會讀書!注意了課文中關鍵的語句。
2、后來,越王勾踐就到吳國當奴仆,成了吳王夫差的奴仆。
3、什么原因導致的呢?(會稽一戰)讀準會稽一詞。“會”字在這里讀作“kuài”。會稽現在我國浙江省紹興一帶,是當時越國的國都。
4、越王是自愿當奴仆的嗎?有理由嗎?就是嗎,有哪個國君不想做主人,倒想當奴仆的?這里的“萬般無奈、只好”就表示越王是被逼無奈的。指導朗讀句子。
5、 “奴仆”見過嗎?在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在我們新中國,人與人是平等的,所以沒有“奴”。這是一個側身站立的人,有人在他頭上戴了一個“羊”的標志,表示這是一個戰俘或罪犯。在他的屁股后邊還要插上幾根尾毛,讓他走在大街上。如果是你,會覺得怎么樣?
(板書:恥辱、屈辱、侮辱、羞辱、欺辱。歸類,并引導學生齊讀。)
不僅這樣羞辱他,而且還要他整天干重活!這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這樣的人就是“奴仆”!
6、勾踐夫婦到吳國當“奴仆”,他們又會遭到怎樣的磨難呢?我們下節課學習。
四、總結。
1、齊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五、學習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詞。
2、回顧上節課內容。
二、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誰愿意來讀一讀勾踐夫婦在吳國當奴仆的內容?指名讀。
生:(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給吳王養馬駕車,舂米推磨(mó),受盡了屈辱。……
師:(板書:舂米推磨)這個字(磨)在這里讀“mò”。(生齊讀詞語)“磨”見過嗎?大磨盤需要幾個人配合才能工作。一個人負責舀米,一個人或幾個人負責推磨盤。(做推磨盤的樣子、動作)干這個活很累,又很單調,所以一般就讓驢來拉。可是驢也不愿意,人們就用一塊黑布蒙住驢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這樣的活,吳王讓誰干? 勾踐夫婦。
師:這就是“屈辱之事”!“舂米”呢?(板畫:舂米。)你看,“舂”字下面的“臼”就表示舂米用的石臼,注意寫法。一只手拿著一個木杵,在石臼里搗稻谷,搗成米。
2、勾踐夫婦在吳國還受了哪些屈辱?
師:這些屈辱之事真是一言難盡那!但勾踐硬是“熬”過來了,這就叫“忍辱負重”!(板書:忍辱負重)讀到這里,老師有個問題:養馬駕車、舂米推磨這些事對于一般的百姓來說,是不是屈辱之事呢?
3、為什么對于勾踐來說就是“屈辱之事”?“王”以“國”為榮,“國”以“王”為榮。
4、勾踐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你覺得勾踐在吳國的日子過得怎么樣?
5、這句話假如這么說,“勾踐在吳國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國家”,你覺得勾踐在吳國的日子怎么樣?這個“才”字在句子中的位子不同,句子的含義就不同了。讀書時要注意這個“才”字。誰再來讀一讀這一段話?
6、三年后,勾踐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照理他又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了。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
師:(插話)這就叫“臥薪”。
生: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師:(插話)這就叫“嘗膽”。
7、現在誰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如果勾踐僅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頓飯前,先嘗嘗苦膽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臥薪嘗膽”?
師:這就叫“發奮圖強”!(板書:發奮圖強)如果勾踐僅僅堅持了幾天,或者幾個月。算不算真正的“臥薪嘗膽”?
課文中講勾踐“臥薪嘗膽”了二十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8、引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師:這就叫“堅持不懈”!現在你理解“臥薪嘗膽”的含義了嗎?
生:“臥薪嘗膽”表示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要忍辱負重、發奮圖強、堅持不懈!
師:讀一讀這三個詞語:忍辱負重、發奮圖強、堅持不懈。(齊讀)
三、拓展延伸
1、同學們,勾踐需要臥薪嘗膽,我們要不要臥薪嘗膽?
為了中國的航天事業,中國科學家臥薪嘗膽幾十年,終于將中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了太空。你說,中國科學家有仇恨嗎?他們是否每天都睡在柴草上,每頓飯前都要嘗一下苦膽?
四、小結:這種臥薪嘗膽的精神就是:忍辱負重、發奮圖強、堅持不懈的精神!(生齊讀)
1、古人將這種臥薪嘗膽的精神蘊藏在這么一幅對聯里,老師把它寫下來,看誰能背下來?(板書: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2、誰能快速把他背下來。(讀背對聯)
3、你能理解對聯的意思嗎?老師有個建議,建議大家回家后自己查一下有關的歷史書,或者請教家長。如果同學們采納了老師的建議,我將感到非常高興。在剛才的話中,有個詞語老師一連說了三次,你聽出來了嗎?
4、“建議”的“議”和“意見”的“意”一樣嗎?(板書:建議、意見)你看,“意見”是心里對別人有想法,所以是“心”字底;“建議”是把心理的話說出來了,所以有個“言”字旁。誰向老師提個建議?
五、總結全文。
六、作業
1、寫出“臥薪嘗膽”的意思。
2、講講這個小故事。
3、讀背《拓展閱讀》《有志》。
七、教后反思
《臥薪嘗膽》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變序學文,指導朗讀。
2、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3、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重點: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二)導讀第四自然段
1、過渡:課文哪一自然段具體描寫他臥薪嘗膽的呢?請小朋友們默讀課文,找找看!
2、誰愿意自告奮勇讀一讀?
3、出示:白天,他親自下田耕種;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是先嘗嘗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讀讀,想一想:哪句是寫臥薪?哪句是寫嘗膽?“臥薪”是什么意思?“嘗膽”懂嗎?那么,臥薪嘗膽該是怎樣的滋味呢?
4、勾踐是越國的大王,他為什么放著華麗舒適的皇宮不睡,放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不吃,而去睡柴草、嘗苦膽,折磨自己呢?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的決心?他要奮發圖強(板書:奮發圖強)
5、幫助理解,指導朗讀
6、學生自由讀,比較,發言;教師點撥,歸納。
7、要求學生在自己的書上把這幾個詞圈出來,朗讀時要特別注意。讀出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的決心來!
(三)導讀第二自然段
1、過渡:可是,越國的大王怎么會跑到吳國去受盡屈辱的呢?
2、請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讀第二自然段,可以大聲朗讀,可以輕聲地讀,可以在心里默讀,還可以和同桌一起讀等等,待會兒告訴老師原因。
3、交流,板書:兵敗求和
4、越國打了敗仗,越國人民家破人亡,除了這樣做,勾踐還有其它辦法嗎?你從哪些詞中看出的?(萬般無奈只好)
5、指導讀1、2句,讀出勾踐的萬般無奈。
6、對此,吳國的謀臣和吳王各有什么反應呢?
7、指名讀3、4句。
8、交流。“后患”指什么?
9、指導讀出驕傲的語氣。導讀第三自然段
(四)導讀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勾踐夫婦在吳國受到了哪些屈辱。
2、指名讀。
3、為什么這些對勾踐夫婦來說,是受盡了屈辱?
師:勾踐夫婦在越國穿的是____________,在吳國穿的是______________;
在越國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吳國住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國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吳國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國生活上_______________,在吳國卻還要_______________。
先同桌互相練說,再說給大家聽。
4、對于勾踐夫婦來說,這些就叫——屈辱!而且,這屈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整整三年,真是(板書:忍辱負重)
5、小朋友們,現在你們就是勾踐,你在吳國受盡屈辱,度日如年,誰來讀?
6、這一節懂了嗎?把你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齊讀)
(五)導讀第五自然段
1、過渡:勾踐臥薪嘗膽后換來了引讀第5自然段(板書:轉弱為強)
(六)小結
對學生提出希望,要想成為寫字高手就要每天練好每一個字。刻苦自勵,奮發圖強。
(七)課后作業:
1、摘抄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 臥薪嘗膽 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
2、學習了《臥薪嘗膽》后,你有什么收獲?寫下來。
《臥薪嘗膽》教案 篇6
一、教學要求:
1 、讀課文第四自然段,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2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歷史故事——臥薪嘗膽。故事發生在“兩千多年前……”(課文第一自然段) 板書:越國 吳國
二、課文講讀:
1、經過一次戰役,吳越兩國勢均力敵的情況被打破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找是哪一次戰役,這次戰役的結果是怎樣?
2、越王戰敗后,他是怎樣做的?
3、他為什么會這么做?他是否有更好的辦法?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他別無他法?
請大家讀一讀,讀出越王的萬般無奈,只好求和!
4、對于越王的求和。吳國上下有何反應?(分別說說)
5、謀臣們是什么意見,這里的后患是指什么?
6、但是吳王是怎么做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吳王具有怎樣的性格?
請同學們把吳王的驕傲讀出來!
(練一練)“建議”詞義分辨及造句。
建議:
⑴ 提出主張或意見,作動詞用。
⑵ 提出的主張或意見,作名詞用。
造句:
中隊會上,隊長李紅建議_____。
_______建議_______。
_______的建議______。
7、會稽一戰后,得勝的吳王答應了戰敗的越王的請求,同意讓越王做自己的奴仆,請同學們思考,當作為戰敗國國王的勾踐及其夫人來到吳國當奴仆,他們會受到哪些屈辱呢?同桌討論,劃出相關的語句。(穿、住、做、吃)自由朗讀,體會越王在吳國受盡屈辱、度日如年的感覺。
8、當越王勾踐回國以后,他時刻不忘報仇雪恨。(讀一讀)
9、他具體是怎么做的呢?(白天、晚上、飯前)
10、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思考,越王勾踐回國后做了哪些事來提醒自己不忘報仇雪恨,結合圖與課文說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11、回國后的勾踐作為國君,他沒有過這錦衣玉食的生活,而是“臥薪嘗膽”的過生活,那是因為他“不忘”報仇雪恨,“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從兩個“不忘”中可以看出這種仇恨、恥辱是如此的刻骨銘心。
誰能讀出這種仇恨之情?
12、因為勾踐不忘仇恨,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引讀。而“終于”一詞也正說明他的勝利是來之不易的,他是經過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才獲得成功的。
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3、你讀懂了什么?從故事中你可以看出勾踐是個什么樣的人?
14、誰能復述一下這個故事呢?
15、后來有這個歷史故事而形成了一條成語“臥薪嘗膽”意思是什么?所以現在經常把“臥薪嘗膽”稱之為成語故事!
16、課后作業:練一練:
① 練習講“臥薪嘗膽”的故事
② 收集自己感興趣的歷史人物的小故事,課后交流。
板書: 臥薪嘗膽
(起因) 戰敗求和
——————→
受盡屈辱
↓
(經過) 越王 臥薪嘗膽 吳王
↓
轉弱為強
(結果) 滅掉
——————→
《臥薪嘗膽》教案 篇7
一、教學要求:
1、在讀準文中多個多音字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寫好10個生字;運用各種方法理解文中詞語。用“建議”造句。
3、反復誦讀課文,邊讀邊想,借助重點詞句,把故事的前因后果講清楚。
4、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展開想象,深刻領會“受盡屈辱”和“臥薪嘗膽”的具體內涵
5、學習用總起句。
6、通過對具體的語言材料的品讀感悟,懂得只有艱苦奮斗,發奮圖強,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通過對文本品味感悟,懂得只有艱苦奮斗,發憤圖強,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三、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誦讀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學生查相關的歷史資料。
四、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臥薪嘗膽》,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成語故事,朗讀課題。
2、簡介吳越春秋,讓學生掌握故事背景。
3、“薪”指什么?“膽”指什么?誰臥薪嘗膽?
4、設疑:勾踐為什么要臥薪嘗膽?
二、初讀感知
(一)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出示:敗仗表示免除屈辱萬般無奈建議謀臣恥辱轉弱為強吳王勾踐奴仆滅掉(認讀、拼讀、齊讀)
3、指導分段朗讀,糾正錯誤讀音。
(二)學習詞語:
1、自由誦讀、邊度邊想,理解生字詞意思。
2、收集反饋信息,幫助學生理解難詞。
(三)誦讀感知
1、反復誦讀,把課文讀通順,強調詞語記憶:(臥薪嘗膽免除后患萬般無奈報仇雪恨轉弱為強)
2、檢查誦讀情況。(指名輪流誦讀)
3、幫助學生整理課文內容概要,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①征服對方,強大國家;②戰敗求和,受盡屈辱;
③臥薪嘗膽,發憤圖強;④轉弱為強,騎兵滅吳。
4、朗讀課文,按“內容概要”把課文分為四段。
⑤敘述課文內容。
三、指導書寫:①描紅②抄寫生字
四、作業布置:①反復誦讀課文②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復述課文內容
二、精讀感悟
(一)第一部分
1、誦讀課文,用文中的話概括大意。
2、加深理解“征服”,明白征服的目的——使國家強大。
(二)第二部分
第二自然段
1、誦讀,了解人物的不同表現,領會人物的特點。
勾踐:萬般無奈求和為奴(善于應變,目的是保越國保住性命,東山再起)
夫差:得勝驕傲答應請求(得意狂妄,滿足目前,沒認清勾踐的真實意圖)
謀臣:滅掉吳國免除后患(頭腦清醒,識破勾踐的真實意圖)
2、理解、運用“建議”
①“建議”的意思是什么?
②課文中“建議”的具體內容是什么?(殺勾踐、滅越國、除后患)
③用“建議”說話。(a說課文內容b評價謀臣的話)
3、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段意。
第三自然段
1、誦讀課文,了解勾踐夫婦在吳國的遭遇。
生活:①穿:粗布衣②住:石頭房③做:養馬駕車舂米推磨④吃:粗茶淡飯
精神(補充信息):①當凳子②牽馬③嘗糞便
2、體會勾踐當時的遭遇、心情、目的:
遭遇:悲慘——受盡屈辱心情:痛苦憤恨目的:騙取信任回國報仇
3、誦讀最后一句話,體味“才”的妙用:受屈辱時間長,回國不易。
(三)第三部分
1、仔細朗讀,勾踐回國后這樣做?用課文中話解釋“臥薪嘗膽”
①白天:耕種②晚上:臥薪③飯前:嘗膽
2、想象:①回國后的勾踐回怎樣想?
②回國后的勾踐還會怎樣做?
3、課文環繞哪句話寫:(不忘報仇雪恨)——總分結構
4、深究勾踐臥薪嘗膽的目的:洗國恥、報國仇、雪國恨。
5、理解“臥薪嘗膽”的喻義:刻苦自勵,奮發圖強。
6、用“勾踐在吳國受盡屈辱”為總起句敘述勾踐在吳國的遭遇;用“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為總結句敘述勾踐在越國行為。
7、小結段意:勾踐臥薪嘗膽。
(四)第四部分
1、誦讀課文,敘述內容。
2、討論:勾踐滅吳的原因:忍辱負重臥薪嘗膽
三、朗讀欣賞
1、認識勾踐:不忘恥辱,刻苦自勵,奮發圖強,報仇雪恨。
2、說說學習感想。
四、作業:勾踐如何在二十年內使弱小的越國強大起來?
《臥薪嘗膽》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2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建議”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這個故事。
2、 過程與方法: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講述故事。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 1. 同學們,手指圖,問兵器,指什么?引出王
板書“王”,你認為怎樣的人是王?
錦衣玉食,綾蘿綢緞,威風凜凜。本文要講的是兩個王之間的事,他們是(吳 越王,分別介紹)除了生活上的奢華,在兩千多年的戰國時期,王還有什么事要做?
2. 讀課文第一小節(吞并,強大)原來王不僅生活奢華,而且還肩負重任,為什么一定要吞并?(王國,恥辱,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王在其中的作用真是舉足輕重,看來王還真是位高權重,肩負重命啊(板書重)
兩個王代表兩個國家,他們的關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把這緊張的關系讀出來(第一節)
本文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讀懂了哪些詞語。
2、出示生詞:領讀、指名讀、齊讀。(吳王夫差 越王勾踐 表示
萬般無奈 奴仆 謀臣 免除后患 滅掉 建議 會稽 驕傲
舂米 屈辱 恥辱 轉弱為強)
3、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臥薪嘗膽》中有兩個“王”,一個是?吳王夫差
(fúchāi)。(板書:夫差。)這個字(夫)在作姓名的時候,要讀“fú”,不讀“fū”。而“夫人、夫婦”這寫詞語中的“夫”字就讀作“fū”。一起用心讀兩遍。另一個是?(越王勾踐)(板書:勾踐。邊寫“勾”字邊指導學生書空,提示“勾”字里邊筆畫的寫法。)
4、課文那一自然段告訴我們這個?來,拿起書,齊讀第一自然段。
5、過度:吳王和越王原來是什么關系?后來又成了什么關系?請你認真讀讀課文,邊讀邊想,注意關鍵的詞語和句子。
三、學習第二段。
1、誰從課文中發現了他們的關系變化?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原來是敵人。
你很會讀書!注意了課文中關鍵的語句。
2、后來,越王勾踐就到吳國當奴仆,成了吳王夫差的奴仆。
3、什么原因導致的呢?(會稽一戰)讀準會稽一詞。“會”字在這里讀作“kuài”。會稽現在我國浙江省紹興一帶,是當時越國的國都。
4、越王是自愿當奴仆的嗎?有理由嗎?就是嗎,有哪個國君不想做主人,倒想當奴仆的?這里的“萬般無奈、只好”就表示越王是被逼無奈的。指導朗讀句子。
5、 “奴仆”見過嗎?在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在我們新中國,人與人是平等的,所以沒有“奴”。這是一個側身站立的人,有人在他頭上戴了一個“羊”的標志,表示這是一個戰俘或罪犯。在他的屁股后邊還要插上幾根尾毛,讓他走在大街上。如果是你,會覺得怎么樣?
(板書:恥辱、屈辱、侮辱、羞辱、欺辱。歸類,并引導學生齊讀。)
不僅這樣羞辱他,而且還要他整天干重活!這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這樣的人就是“奴仆”!
6、勾踐夫婦到吳國當“奴仆”,他們又會遭到怎樣的磨難呢?我們下節課學習。
三 、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誰愿意來讀一讀勾踐夫婦在吳國當奴仆的內容?指名讀。
生:(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給吳王養馬駕車,舂米推磨(mó),受盡了屈辱。……
師:(板書:舂米推磨)這個字(磨)在這里讀“mò”。(生齊讀詞語)“磨”見過嗎?大磨盤需要幾個人配合才能工作。一個人負責舀米,一個人或幾個人負責推磨盤。(做推磨盤的樣子、動作)干這個活很累,又很單調,所以一般就讓驢來拉。可是驢也不愿意,人們就用一塊黑布蒙住驢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這樣的活,吳王讓誰干? 勾踐夫婦。
師:這就是“屈辱之事”!“舂米”呢?(板畫:舂米。)你看,“舂”字下面的“臼”就表示舂米用的石臼,注意寫法。一只手拿著一個木杵,在石臼里搗稻谷,搗成米。
2、勾踐夫婦在吳國還受了哪些屈辱?
師:這些屈辱之事真是一言難盡那!但勾踐硬是“熬”過來了,這就叫“忍辱負重”!(板書:忍辱負重)讀到這里,老師有個問題:養馬駕車、舂米推磨這些事對于一般的百姓來說,是不是屈辱之事呢?
3、為什么對于勾踐來說就是“屈辱之事”?“王”以“國”為榮,“國”以“王”為榮。
4、勾踐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你覺得勾踐在吳國的日子過得怎么樣?
5、這句話假如這么說,“勾踐在吳國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國家”,你覺得勾踐在吳國的日子怎么樣?這個“才”字在句子中的位子不同,句子的含義就不同了。讀書時要注意這個“才”字。誰再來讀一讀這一段話?
6、三年后,勾踐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照理他又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了。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
師:(插話)這就叫“臥薪”。
生: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師:(插話)這就叫“嘗膽”。
7、現在誰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如果勾踐僅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頓飯前,先嘗嘗苦膽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臥薪嘗膽”?
師:這就叫“發奮圖強”!(板書:發奮圖強)如果勾踐僅僅堅持了幾天,或者幾個月。算不算真正的“臥薪嘗膽”?
課文中講勾踐“臥薪嘗膽”了二十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8、引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師:這就叫“堅持不懈”!現在你理解“臥薪嘗膽”的含義了嗎?
生:“臥薪嘗膽”表示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要忍辱負重、發奮圖強、堅持不懈!
師:讀一讀這三個詞語:忍辱負重、發奮圖強、堅持不懈。(齊讀)
四、拓展延伸
1、同學們,勾踐需要臥薪嘗膽,我們要不要臥薪嘗膽?
為了中國的航天事業,中國科學家臥薪嘗膽幾十年,終于將中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了太空。你說,中國科學家有仇恨嗎?他們是否每天都睡在柴草上,每頓飯前都要嘗一下苦膽?
五、小結:這種臥薪嘗膽的精神就是:忍辱負重、發奮圖強、堅持不懈的精神!(生齊讀)
1、古人將這種臥薪嘗膽的精神蘊藏在這么一幅對聯里,老師把它寫下來,看誰能背下來?(板書: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2、誰能快速把他背下來。(讀背對聯)
3、你能理解對聯的意思嗎?老師有個建議,建議大家回家后自己查一下有關的歷史書,或者請教家長。如果同學們采納了老師的建議,我將感到非常高興。在剛才的話中,有個詞語老師一連說了三次,你聽出來了嗎?
4、“建議”的“議”和“意見”的“意”一樣嗎?(板書:建議、意見)你看,“意見”是心里對別人有想法,所以是“心”字底;“建議”是把心理的話說出來了,所以有個“言”字旁。誰向老師提個建議?
六、總結全文。
七、作業
1、寫出“臥薪嘗膽”的意思。
2、講講這個小故事。
3、讀背《拓展閱讀》《有志》。
課外資料:
吳國的失敗首先是自視為大國沒有把越過放在眼里,所以他沒有直接斬草除根,也是因為他被勾踐的表現迷惑和自己的自信放虎歸山;他自視強大得罪了周邊國家,失去了援助;為人多疑傷了勾踐的借刀殺人計,殺掉自己身邊不少謀臣;好色,失敗與美人計。等等。可以最終歸結在他居功自傲。
越國的勝利就是全國同心。勾踐臥薪嘗膽,大力發展生產,君臣民同心。善于聽取計策。他用高價買吳國的糧食使吳國經濟得到損失戰略補給不到位等。先后用苦肉計,借刀殺人,美人計,釜底抽薪等計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越國臣民的堅忍得到最終的成果。
千古一王》
史冊煌煌,千古一王,
吳越爭雄山河殤。
今朝奴,昔日王,
英雄謝幕長歌裂斷腸。
亂山深處望殘陽。
千古寓言,多少悲和淚,
壯士沉浮寫山河。
臥薪嘗膽問津路,
十年忍辱歲月長,
十年勵志青山變蒼涼。
千秋過客,英雄如雨,
只是故人夢短天長。
后人抒懷何時了,
難得古調嘆斜陽,
千古怨不過是酣醉一場
“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嘗糞問疾,臥薪嘗膽二十年!勾踐忍人所不能忍之辱,受人所不能受之苦!他創下了人類君王史的奇跡!
他苦心勵志,發憤強國,創下了以小打大,以弱勝強,以卵擊石的人間神話!
臥薪嘗膽的典故被稱為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中經典中的經典,勾踐的超人意志或許更有人類意義!
江濤:愚公移山
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
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
面對著王屋與太行,憑著是一身肝膽,
講起來不是那奇聞,談起來不是笑談.
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
面對著滿堂兒兒孫,了卻了心中祈愿.
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
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
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
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
面對著王屋與太行,憑著是一身肝膽,
講起來不是那奇聞,談起來不是笑談.
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
面對著滿堂兒兒孫,了卻了心中祈愿.
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
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
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
面對著滿堂兒兒孫,了卻了心中祈愿.
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
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
在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
要用歌聲讓你忘了所有的痛
用我們的歌換你真心笑容
祝福你的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
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動
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
讓真心的話和開心的淚
在你我的心里流動
讓真心的話和開心的淚
在你我的心里流動
在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
要用歌聲讓你忘了所有的痛
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
再沒有恨也沒有了痛
但愿人間處處都有愛的影蹤
用我們的歌換你真心笑容
祝福你的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
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動
和心愛的朋友熱情相擁
讓真心的話和開心的淚
在你我的心里流動
(童聲:當寂寞在幽深的夜色中獨行)
(一絲火花的跳動就能擦亮光明)
(當無奈在冰冷的寒風中佇立)
(一雙暖手的相擁就會充滿感動)
當寂寞在幽深的夜色中獨行
一絲火花的跳動就能擦亮光明
當無奈在冰冷的寒風中佇立
一雙暖手的相擁就會充滿感動
讓真誠像火種照亮夜晚的星空
讓祝福像鮮花改變大地的心情
讓真誠像火種照亮夜晚的星空
讓祝福像鮮花改變大地的心情
當泥濘阻礙著深陷的腳步
跋涉中的堅硬就是泥濘雕塑的風景
當冰雪裹挾著跌倒的身影
雪絨花的圣潔就是心靈守候的表情
讓目光像春風將情感解凍
讓笑容像雨露讓歲月年輕
讓目光像春風將情感解凍
讓笑容像雨露讓歲月年輕
傳遞溫暖傳遞感動
穿過黑夜我們與愛同行
傳遞溫暖傳遞感動
放飛夢想我們與愛同行
傳遞溫暖傳遞感動
穿過黑夜我們與愛同行
傳遞溫暖傳遞感動
放飛夢想我們與愛同行
與愛同行
與愛同行
大地灑滿陽光
灑滿陽光
李維-隱形的翅膀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
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
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飛過絕望
不去想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
我看見每天的夕陽也會有變化
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給我希望
我終於看到所有夢想都開花
追逐的年輕歌聲多嘹亮
我終於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會有風就飛多遠吧
不去想他們擁有美麗的太陽
我看見每天的夕陽也會有變化
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給我希望
隱形的翅膀讓夢恒久比天長
留一個愿望讓自己想像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頑抗
為什么別人在那看漫畫
我卻在學畫畫
對這鋼琴說話別人在玩游戲
我卻在躲在家背abc
我說我要一架大大的飛機
我卻得到一只舊舊螺旋機
為什么要聽媽媽的話
長大后你就會開始懂得這段話
長大后我開始明白
為什么我跑得比別人快
飛得比別人高
將來大家看的都是我畫的漫畫
大家唱的都是我寫的歌
媽媽的心她不讓你看見
溫暖的事都在她心里面
有空就得多摸摸她的手
把手牽著一起夢游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美麗的白發幸福中發芽
天使的魔法溫暖中慈祥
在你的未來音樂是你的王牌
那王牌談的戀愛
而我不想把你教壞
還是聽媽媽的話吧
晚年再戀愛吧
我知道你未來的路
干嘛比我更清楚
你因為太多學習的同學在這塊寫東寫西
但我建議最好聽媽媽我會用功讀書
用功讀書怎么會從我嘴巴說出
不想你輸所以要叫你用功讀書
媽媽挑給你的毛病你要好好的收著
因為不知道是我要告訴她我還留著
對了我會遇到我(周潤發?)
所以你對跟同學炫耀賭神未來是你爸爸
我找不到你寫的情書
你喜歡的要承認因為我會了解你會在操場上牽她
你會開始喜歡唱流行歌
因為張學友開始準備唱吻別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美麗的白發幸福總發芽
天使的魔法溫暖中慈祥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長大后我開始明白為什么我
跑得比別人快飛得比別人高
將來大家看的都是我畫的漫畫
大家唱的都是我寫的歌
媽媽的心她不讓你看見
溫暖的事都在她心里面
有空就得多摸摸她的手
把手牽著一起夢游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美麗的白發幸福中發芽
天使的魔法溫暖中慈祥
《臥薪嘗膽》說課稿
上課時間:2009年11月4日 上課人:李迎春
一、說教材
本課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國歷史故事。課文敘述了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之間征戰勝敗的故事。越王勾踐敗不餒,忍辱負重,臥薪嘗膽,最后轉敗為勝;吳王夫差非常驕傲,不聽忠言,放虎歸山,最終被越國滅掉。課文著重寫勾踐命運的變化,由此我確定了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深刻體會勾踐如何臥薪嘗膽,轉敗為勝。臥薪嘗膽這個成語現在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恨。
二、說教法
1、充分的朗讀。課文是一個歷史故事,文字淺顯易懂,學生易于理解,重點是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在教學中,我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感受越王勾踐所受的屈辱以及他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的堅定決心。
2、合理的想象。我十分注重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比如"想一想吳國的謀臣們會如何向吳王提建議,吳王又是怎么拒絕的,讓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再現了兩千多年前吳國朝廷的君臣對話,更深刻地理解了吳王的驕傲自大,對歷史人物加深了了解,也為后來吳國被越國滅掉作了充分的鋪墊,同時這種形式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激起了學習的興趣。但遺憾的是準備得不夠充分,有些學生無話可說,不會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表演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另外,表演的同學太少,應該有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這樣就能使表演不僅僅局限于那么幾個同學了,也能使表演的作用不僅僅局限于"表演"了。這是我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值得注意的,不要為了"表演"而"表演",而要使表演成為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課文的幫手,而不是"表演"本身。
3、臥薪嘗膽這個成語現在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為國家報仇雪恨。為了讓學生很好的理解這個成語的確切含義,我先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每個字對應的意思,然后再讓學生完整地說說這個成語的意思,這樣從字到詞的理解,符合學生認知和身心發展規律。
4、課外延伸和思考。摘抄蒲松齡的對聯。再讓學生拿起筆寫一寫自己學本課后的感想,并聯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談怎樣向勾踐學習,怎樣吸取吳王的教訓。讓學生從文本中走出來,讓語文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走進學生的生活,這也許該是語文的最終目的吧。另外,我還讓學生換位思考:兩千多年前我們都是吳國的老百姓,你愿意越王這么做嗎?
三、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二)導讀第四自然段
1、過渡:課文哪一自然段具體描寫他臥薪嘗膽的呢?請小朋友們默讀課文,找找看!
2、誰愿意自告奮勇讀一讀?
3、出示:白天,他親自下田耕種;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是先嘗嘗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讀讀,想一想:哪句是寫臥薪?哪句是寫嘗膽?“臥薪”是什么意思?“嘗膽”懂嗎?那么,臥薪嘗膽該是怎樣的滋味呢?
4、勾踐是越國的大王,他為什么放著華麗舒適的皇宮不睡,放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不吃,而去睡柴草、嘗苦膽,折磨自己呢?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的決心?他要奮發圖強(板書:奮發圖強)
5、幫助理解,指導朗讀
6、學生自由讀,比較,發言;教師點撥,歸納。
7、要求學生在自己的書上把這幾個詞圈出來,朗讀時要特別注意。讀出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的決心來!
(三)導讀第二自然段
1、過渡:可是,越國的大王怎么會跑到吳國去受盡屈辱的呢?
2、請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讀第二自然段,可以大聲朗讀,可以輕聲地讀,可以在心里默讀,還可以和同桌一起讀等等,待會兒告訴老師原因。
3、交流,板書:兵敗求和
4、越國打了敗仗,越國人民家破人亡,除了這樣做,勾踐還有其它辦法嗎?你從哪些詞中看出的?(萬般無奈只好)
5、指導讀1、2句,讀出勾踐的萬般無奈。
6、對此,吳國的謀臣和吳王各有什么反應呢?
7、指名讀3、4句。
8、交流。“后患”指什么?
9、指導讀出驕傲的語氣。導讀第三自然段
(四)導讀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勾踐夫婦在吳國受到了哪些屈辱。
2、指名讀。
3、為什么這些對勾踐夫婦來說,是受盡了屈辱?
師:勾踐夫婦在越國穿的是____________,在吳國穿的是____________;
在越國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吳國住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國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吳國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國生活上_______________,在吳國卻還要_______________。
先同桌互相練說,再說給大家聽。
4、對于勾踐夫婦來說,這些就叫——屈辱!而且,這屈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整整三年,真是(板書:忍辱負重)
5、小朋友們,現在你們就是勾踐,你在吳國受盡屈辱,度日如年,誰來讀?
6、這一節懂了嗎?把你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齊讀)
(五)導讀第五自然段
過渡:勾踐臥薪嘗膽后換來了引讀第5自然段(板書:轉弱為強)
(六)小結
對學生提出希望,要想成為寫字高手就要每天練好每一個字。刻苦自勵,奮發圖強。
(七)課后作業:
1、摘抄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 臥薪嘗膽 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
2、學習了《臥薪嘗膽》后,你有什么收獲?寫下來。
《臥薪嘗膽》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越王勾踐忍辱負重的艱辛 。
3、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并領悟“臥薪嘗膽”內含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難點:1、感悟越王勾踐忍辱負重的艱辛。
2、領悟“臥薪嘗膽”內含的偉大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臥薪嘗膽》。現在老師要來考考大家。這幾個詞語你們會讀了嗎?(出示)誰能大聲地把它們讀準確。
兵敗會稽 受盡屈辱
臥薪嘗膽 轉弱為強
2、指名讀,齊讀。
3、3、完成《補充習題》第三題
4、同學們,你能用上這些詞語來講一講《臥薪嘗膽》的主要內容嗎?
二、質疑導入新課,學習課文3、4自然段,逐步理解臥薪嘗膽
三、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會稽一戰,越國打了敗仗。要想東山再起,國家轉弱為強,越王勾踐除了向吳王求和當奴仆是別無他法了。這樣驕傲的吳王,勾踐夫婦到吳國當“奴仆”,必定會遭到各種各樣的磨難,你找到了嗎 。(用“——”畫出)
四、(二)感受“忍辱負重”的艱辛
五、出示: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穿上了粗布衣,住進了石頭房,給吳王養馬駕車,舂米推磨,受盡了屈辱。
(1)(舂米推磨,你見過嗎?舂米”呢?(圖片)你看,“舂”字下面的“臼”就表示舂米用的石臼, 在石臼里搗稻谷,搗成米。
(2)師:你再來比較一下:
(3) 出示課件
(4)師:作為曾今萬人之上的一國之君,現在落到這種境界,這就是屈辱。勾踐夫婦在吳國還受了哪些屈辱?你想象得出嗎?
(5)(3)是啊,這樣的恥辱太多太多,我們來看一個片段。(播放相關動畫)
(6)甚至有一次國王生病, 醫生要驗大便,國王竟然----------讓人來嘗,而這個人就是勾踐。勾踐在越國是萬人景仰的君王,他享盡了榮華富貴。而現在他在吳國受到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折磨 ,屈辱,更是對人格的侮辱啊!像這樣的事很多很多,文中并沒一一道來,但有5個字包容了一切。(受盡了屈辱)。這是飽含血淚的5個字,你讀。這是無盡無止的屈辱,你讀,這是滲進心靈最深處的屈辱。這些屈辱說不完,道不盡,但勾踐夫婦卻一一承受,這就叫——忍辱負重(板書),你心里一定有很多話想說,不要說出來,用你的朗讀來告訴大家。
(7)(4)過渡 :就這樣他們(引讀)
(8)(點擊出示3、 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整整干了三年。
比較句子:(出示)他們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 “他們在吳國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導讀:a、整整三年,他穿的是———————— b、整整三年,他住的是———————— c、整整三年,他為吳王————————
但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勾踐夫婦硬是堅持下來了,這就叫——(板書:堅持不懈)。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是勾踐,帶著內心的感觸一起來讀。(齊讀)盡管勾踐三年里受盡屈辱,度日如年,但他離轉弱為強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三)體會“臥薪嘗膽”的內涵
也正是三年中勾踐所做的一切,讓吳王放松了警惕,相信勾踐完全誠服于自己了,所以吳王就把勾踐放回了越國。 但是勾踐是否從忘記了所有的恥辱呢?(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1)師:哪個詞語能看出他報仇的決心大呢?
時刻:你能換種說法嗎?(每分每秒) 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2)從哪些地方具體寫出了他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白天,親自下田耕種。
*晚上,睡在柴草上。 睡在柴草上是什么感覺?
(硬、潮濕、有蟲子等等) (提示,這就是臥薪)
* (每頓飯前) (這就是嘗膽)
* 你嘗過的最苦的東西是什么?
膽的苦味可比你嘗過的( )還要苦上百倍。
現在誰能用課文中的話,把“臥薪嘗膽”的意思說一說呢?
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說的?(第一句)
教師總結(出示課件)
師: 勾踐為什么這樣對自己。(提醒 )是啊,常有人是好了傷疤忘了痛,而勾踐正是用這樣的方式不斷地激勵著自己、提醒著自己 。
20多年堅持不懈 5、師導讀:20年,他白天------------------------------- 20年他晚上--------------------------------------- 20年他時刻不忘------------------------------------------ 20年他時刻提醒自己不忘-------------------------------------------
小結:越王經過20多年的臥薪嘗膽,和努力使越國變弱為強,終于滅了吳國。
(3)、出示圖:這就是忙碌了一天的勾踐,他坐在柴草上,嘗著苦膽,此時的他會想些什么呢?
“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勾踐坐在柴草上,嘗著苦膽,他想:我不會忘了 ,一定要 。”
(4)這就是——發憤圖強 (板書:發憤圖強),讓我們一起用心來讀好這段話。
(5)(齊讀)勾踐所做的這一切使得他離轉弱為強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6) 三、 拓展“臥薪嘗膽”的深遠意義
(7)(1)師:而這一步步正是整整三年的忍辱負重,每天臥薪嘗膽后的發憤圖強,還有那長達二十年的堅持不懈,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的結果是同學們大聲的告知天下“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國終于轉弱為強,出奇兵滅掉了吳國。”
(8)(2)故事學到這里,大家對“臥薪嘗膽”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難道它僅僅指的是越王勾踐睡柴草嘗苦膽嗎?(不是,這只是字面上的含義)誰能說到文字的里面?(指名說)臥薪嘗膽,真正的意思就是指: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要——忍辱負重、堅持不懈、發奮圖強
(9)四、作業
1、老師建議你們回家閱讀《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中就有許多這樣的事例。
2、另外回家生動形象地給爸爸媽媽講述這個《臥薪嘗膽》的故事。
板書設計:
受盡屈辱
臥薪嘗膽(忍辱負重 發憤圖強 堅持不懈)
轉弱為強
【簡評】
1、對教材鉆研得很深。教師抓住了文章的主旨,編者的意圖,緊扣住越王忍辱負重,發奮圖強來組織課堂教學。教學中突出重點,對越王的恥辱做了很厚的鋪墊。越王復仇的原因講解明確,那越王的成功也就理所當然。發奮圖強的編者意圖在教學中凸現出來。
2、課堂設計緊湊,主線分明,重點突出。從越王兵敗求和后的忍辱負重,到臥薪嘗膽的解釋,再到報仇雪恨的成功,始終圍繞臥薪嘗膽來進行設計,整個課堂感覺很通,很順,沒有零碎感,并且重點突出。主要表現在對越王忍辱負重的教學上。這一部分的教學中,先進行完成填空,然后分別從粗布衣、石頭房子、養馬架車、舂米推磨等方面加以講解,讓學生很好地體會到越王的屈辱。從而讓學生領悟到越王報仇雪恨的必定成功,也就突出了勵志的結果。
3、充分的朗讀。課文是一個歷史故事,文字淺顯易懂,學生易于理解,重點是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如默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全班齊讀等,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感受越王勾踐所受的屈辱以及他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的堅定決心。
4、恰到好處地使用了多媒體,真正體現了對教學的輔助作用。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古代的馬車和舂米的石臼等遠離學生生活的物品,教師選擇了在多媒體上用圖片展示和說明,在了解這些東西的同時也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勾踐夫婦在吳國所受的屈辱。
《臥薪嘗膽》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故事內容。
2、學會會本課11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請求、建議”造句。
3、默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設計新意:
這是一個學生感興趣成語故事,教學時設計一個復述環節,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加深學生對課文語言的吸收內化。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故事內容。
2、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3、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段落。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朗讀課文、結合字典自學生字詞、給課文中生字注音。收集有關“勝不驕,敗不餒”的名言。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臥薪嘗膽”是一個大家都熟知的成語,可你知道這個成語是怎么來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成語故事。(齊讀課題)
2、簡單介紹有關春秋時代的歷史背景。(也可讓學生查閱資料后用自己的話來介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 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師巡回檢查讀書速度,并相機幫助后進生。
2、 出示生字卡片
(1)同桌齊讀生字,互相幫助糾正讀音。
(2)開火車讀生字,做到正確、響亮。
注意“薪、臣”是前鼻音,“示、臣、柴”為翹舌音,“奴”的聲母是“n”,“弱”字聲母是“r”,“謀”字韻母要讀準。
查字典說部首:勾、示、臣、免、患。
(3)辨析多音字: 夫 差 要 轉
3、再讀課文,讀通順。標好小節號,用直線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1)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討論理解詞語:
臥薪嘗膽 萬般無奈 舂米推磨 報仇雪恨 轉弱為強
免除后患 屈辱 請求 建議
(2)開火車讀詞語。
臥薪嘗膽 萬般無奈 舂米推磨 報仇雪恨 轉弱為強 請求 免除后患 敗仗 謀臣 柴草
(3)用“建議、請求”造句。(指名說)
4、第三遍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聲音響亮。
1、檢查讀書情況:
(1)開火車讀課文,一人一句。
其余同學仔細聽,做好小老師,及時糾錯。
讀好重音及停頓。
(2)小組賽讀課文,每組一小節。
三、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段落。
1、齊讀課文后,大概說說課文主要內容。(誰臥薪嘗膽?臥薪指?嘗膽指?)
2、想一想,課文可分為幾部分?先和同桌討論
3、理清課文結構:
一、( 1 )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
二、( 2 )勾踐戰敗求和,夫差輕率允和。(故事發生的原因)
三、(3—4 )勾踐夫婦在越國受盡屈辱,回國后臥薪嘗膽,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四、( 5 )二十多年后,越過勵精圖治,終于打敗了吳國。
四、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生觀察字形,說記憶方法,討論書寫要點。
左右結構:仆、謀、議(左窄右寬、左緊右松)
踐、奴 (左右相等)
“臣”字要注意橫不可太長。
“患”字心字底稍寬。
“免”字第六筆是撇,不是豎。
2、描紅、練寫生字。
作業設計:
1、完成習字冊。
2、抄寫詞語。
3、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組詞:踐( )議( )臣( )某( )
淺( )意( )晨( )謀( )
板書設計:
26、 臥薪嘗膽 ——越王勾踐
一、( 1 )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
二、( 2 ) 勾踐戰敗求和,夫差輕率允和。(故事發生的原因)
三、(3—4 )勾踐夫婦在越國受盡屈辱,回國后臥薪嘗膽,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四、( 5 )二十多年后,越過勵精圖治,終于打敗了吳國。
第 二 課 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故事內容。
2、默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
臥薪嘗膽 萬般無奈 報仇雪恨 請求
敗仗 謀臣 柴草 建議
一、學習第1小節
1、“臥薪嘗膽”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自讀第1小節,指名回答。
2、吳國和越國都是小國,他們都想怎么樣?指名說這是故事發生的背景。
四、學習第4節
過渡:臥薪嘗膽是什么意思呢?
1、默讀課文,劃出描寫“臥薪嘗膽”的句子。
1、出示句子,哪句是寫“臥薪”,哪句是寫“嘗膽”?
2、他為什么要這樣折磨自己?出示句子 板書:臥薪嘗膽 報仇雪恨
兩處“不忘”前面分別加上“時刻”“提醒”表示什么意思?
(“仇恨、恥辱”刻骨銘心)
3、指導有感情朗讀。說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4、填空小結本段的結構:本段共有 句話,第 句是本段的總起句。
第 句分別從三方面寫了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的,所以本段的結
構為 結構。
五、學習第2、3小節
過渡:越王勾踐時刻不忘的仇恨與恥辱是什么呢?
1、齊讀第2小節,思考:勾踐為什么要向吳王求和,表示愿意當奴仆?討論交流
2、會稽一戰,越國失敗,除了這樣做,勾踐還有其他別的辦法嗎?如果你是勾踐,會怎樣做?
3、對此,吳國的謀臣和吳王各有什么表現?(討論為何有不同反應)體會吳王得勝后的驕傲。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指名讀,評讀,齊讀)
過渡:勾踐夫婦來到吳國,受到了哪些屈辱?用直線劃出相關的句子。
5、默讀第3小節,劃一劃。
穿:粗布衣;住:石頭房;生活:養馬駕車 舂米推磨(想象)吃:粗茶淡飯
6、“受盡了”一詞說明?(受辱程度之深、時間之長)結合課文理解,指名說
7、指導感情朗讀。板書:兵敗會稽 受盡屈辱
六、學習第5小節
1、過渡:勾踐在這段受盡屈辱的日子里,他會想些什么呢?
2、想一想,指名說。板書:轉弱為強 滅掉吳國
3、師小節:是啊,在這段日子讓勾踐刻骨銘心,發誓要報仇雪恨,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國終于轉弱為強,滅掉了吳國。
4、齊讀第5小節。
七、討論明理,復述故事
1、越王為什么會轉弱為強?吳國為什么會反敗為勝,最后被滅亡?
2、從故事的結果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勝不驕,敗不餒)
3、有感情朗讀課文
4、復述故事(自由練習,指名說。)
作業設計:
1、造句:建議、請求
2.查字典理解粗體字的正確解釋:免除后患 報仇雪恨
2、課外閱讀歷史故事
3、完成課后第四題
板書設計:
臥薪嘗膽
兵敗會稽 受盡屈辱
臥薪嘗膽 報仇雪恨 勝不驕,敗不餒
轉弱為強 滅掉吳國
教后記:
《臥薪嘗膽》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越王勾踐忍辱負重的艱辛 。
3、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并領悟“臥薪嘗膽”內含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難點:1、感悟越王勾踐忍辱負重的艱辛。
2、領悟“臥薪嘗膽”內含的偉大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臥薪嘗膽》。現在老師要來考考大家。這幾個詞語你們會讀了嗎?(出示)誰能大聲地把它們讀準確。
兵敗會稽 受盡屈辱
臥薪嘗膽 轉弱為強
2、指名讀,齊讀。
3、3、完成《補充習題》第三題
4、同學們,你能用上這些詞語來講一講《臥薪嘗膽》的主要內容嗎?
二、質疑導入新課,學習課文3、4自然段,逐步理解臥薪嘗膽
三、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會稽一戰,越國打了敗仗。要想東山再起,國家轉弱為強,越王勾踐除了向吳王求和當奴仆是別無他法了。這樣驕傲的吳王,勾踐夫婦到吳國當“奴仆”,必定會遭到各種各樣的磨難,你找到了嗎 。(用“——”畫出)
四、(二)感受“忍辱負重”的艱辛
五、出示: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穿上了粗布衣,住進了石頭房,給吳王養馬駕車,舂米推磨,受盡了屈辱。
(1)(舂米推磨,你見過嗎?舂米”呢?(圖片)你看,“舂”字下面的“臼”就表示舂米用的石臼, 在石臼里搗稻谷,搗成米。
(2)師:你再來比較一下:
(3) 出示課件
(4)師:作為曾今萬人之上的一國之君,現在落到這種境界,這就是屈辱。勾踐夫婦在吳國還受了哪些屈辱?你想象得出嗎?
(5)(3)是啊,這樣的恥辱太多太多,我們來看一個片段。(播放相關動畫)
(6)甚至有一次國王生病, 醫生要驗大便,國王竟然----------讓人來嘗,而這個人就是勾踐。勾踐在越國是萬人景仰的君王,他享盡了榮華富貴。而現在他在吳國受到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折磨 ,屈辱,更是對人格的侮辱啊!像這樣的事很多很多,文中并沒一一道來,但有5個字包容了一切。(受盡了屈辱)。這是飽含血淚的5個字,你讀。這是無盡無止的屈辱,你讀,這是滲進心靈最深處的屈辱。這些屈辱說不完,道不盡,但勾踐夫婦卻一一承受,這就叫——忍辱負重(板書),你心里一定有很多話想說,不要說出來,用你的朗讀來告訴大家。
(7)(4)過渡 :就這樣他們(引讀)
(8)(點擊出示3、 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整整干了三年。
比較句子:(出示)他們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 “他們在吳國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導讀:a、整整三年,他穿的是———————— b、整整三年,他住的是———————— c、整整三年,他為吳王————————
但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勾踐夫婦硬是堅持下來了,這就叫——(板書:堅持不懈)。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是勾踐,帶著內心的感觸一起來讀。(齊讀)盡管勾踐三年里受盡屈辱,度日如年,但他離轉弱為強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三)體會“臥薪嘗膽”的內涵
也正是三年中勾踐所做的一切,讓吳王放松了警惕,相信勾踐完全誠服于自己了,所以吳王就把勾踐放回了越國。 但是勾踐是否從忘記了所有的恥辱呢?(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1)師:哪個詞語能看出他報仇的決心大呢?
時刻:你能換種說法嗎?(每分每秒) 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2)從哪些地方具體寫出了他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白天,親自下田耕種。
*晚上,睡在柴草上。 睡在柴草上是什么感覺?
(硬、潮濕、有蟲子等等) (提示,這就是臥薪)
* (每頓飯前) (這就是嘗膽)
* 你嘗過的最苦的東西是什么?
膽的苦味可比你嘗過的( )還要苦上百倍。
現在誰能用課文中的話,把“臥薪嘗膽”的意思說一說呢?
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說的?(第一句)
教師總結(出示課件)
師: 勾踐為什么這樣對自己。(提醒 )是啊,常有人是好了傷疤忘了痛,而勾踐正是用這樣的方式不斷地激勵著自己、提醒著自己 。
20多年堅持不懈 5、師導讀:20年,他白天------------------------------- 20年他晚上--------------------------------------- 20年他時刻不忘------------------------------------------ 20年他時刻提醒自己不忘-------------------------------------------
小結:越王經過20多年的臥薪嘗膽,和努力使越國變弱為強,終于滅了吳國。
(3)、出示圖:這就是忙碌了一天的勾踐,他坐在柴草上,嘗著苦膽,此時的他會想些什么呢?
“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勾踐坐在柴草上,嘗著苦膽,他想:我不會忘了 ,一定要 。”
(4)這就是——發憤圖強 (板書:發憤圖強),讓我們一起用心來讀好這段話。
(5)(齊讀)勾踐所做的這一切使得他離轉弱為強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6) 三、 拓展“臥薪嘗膽”的深遠意義
(7)(1)師:而這一步步正是整整三年的忍辱負重,每天臥薪嘗膽后的發憤圖強,還有那長達二十年的堅持不懈,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的結果是同學們大聲的告知天下“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國終于轉弱為強,出奇兵滅掉了吳國。”
(8)(2)故事學到這里,大家對“臥薪嘗膽”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難道它僅僅指的是越王勾踐睡柴草嘗苦膽嗎?(不是,這只是字面上的含義)誰能說到文字的里面?(指名說)臥薪嘗膽,真正的意思就是指: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要——忍辱負重、堅持不懈、發奮圖強
(9)四、作業
1、老師建議你們回家閱讀《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中就有許多這樣的事例。
2、另外回家生動形象地給爸爸媽媽講述這個《臥薪嘗膽》的故事。
板書設計:
受盡屈辱
臥薪嘗膽(忍辱負重 發憤圖強 堅持不懈)
轉弱為強
【簡評】
1、對教材鉆研得很深。教師抓住了文章的主旨,編者的意圖,緊扣住越王忍辱負重,發奮圖強來組織課堂教學。教學中突出重點,對越王的恥辱做了很厚的鋪墊。越王復仇的原因講解明確,那越王的成功也就理所當然。發奮圖強的編者意圖在教學中凸現出來。
2、課堂設計緊湊,主線分明,重點突出。從越王兵敗求和后的忍辱負重,到臥薪嘗膽的解釋,再到報仇雪恨的成功,始終圍繞臥薪嘗膽來進行設計,整個課堂感覺很通,很順,沒有零碎感,并且重點突出。主要表現在對越王忍辱負重的教學上。這一部分的教學中,先進行完成填空,然后分別從粗布衣、石頭房子、養馬架車、舂米推磨等方面加以講解,讓學生很好地體會到越王的屈辱。從而讓學生領悟到越王報仇雪恨的必定成功,也就突出了勵志的結果。
3、充分的朗讀。課文是一個歷史故事,文字淺顯易懂,學生易于理解,重點是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如默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全班齊讀等,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感受越王勾踐所受的屈辱以及他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的堅定決心。
4、恰到好處地使用了多媒體,真正體現了對教學的輔助作用。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古代的馬車和舂米的石臼等遠離學生生活的物品,教師選擇了在多媒體上用圖片展示和說明,在了解這些東西的同時也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勾踐夫婦在吳國所受的屈辱。
臥薪嘗膽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這個故事。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臥薪嘗膽”真正的含義。
[教學重點]
1精讀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復習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臥薪嘗膽》,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薪”指的是什么?“膽”又指的是什么? “臥薪嘗膽”就是?
二精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課文哪個自然段具體描寫勾踐臥薪嘗膽的呢? 2、交流反饋:出示文章第四自然段。
3大聲朗誦第四自然段,找準直接寫勾踐臥薪嘗膽的一句話。
指名讀一讀,齊讀。
那么同學們,貴為越國一國之君的勾踐回到越國之后,他為什么放著華麗舒適的皇宮不睡,放著豐盛可口的美味不吃,放著榮華富貴不享,而去臥薪嘗膽,折磨自己呢?請你再去讀讀第四自然段,找出原因。
②交流:
為了報仇/ 為了提醒自己的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你可真會讀書]
為了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 [你把書讀得更透了,真是說到勾踐心里去了!勾踐所做的這一切,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
③出示: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指名讀,(點紅“時刻”、“不忘”)教師評價:我從你的朗讀中聽出了……你在朗讀時注意了這個“ ”詞
(信念 / 決心 / 不忘仇恨 / 勾踐想要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的決心非常大……)
齊讀,同學們帶著你們的感受一起來讀好這句話。
三兵敗求和
過渡:兵敗會稽給勾踐帶來哪些恥辱呢?請同學們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1、 生交流:出示第二小節1、2兩句,請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待會兒告訴老師原因。
2、交流,板書:兵敗求和
3、是呀,會稽一戰中,勾踐打了敗仗,據老師所知,當時他身邊還有五千殘兵敗,他為什么不和吳王決一死戰?為什么不自殺呢?不是說“士可殺,不可辱”嗎?生交流
4、是的就是這樣勾踐什么辦法也沒有,有句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要保全性命和自己的國家,只有拋下尊貴的帝王身份,跪下來求吳王饒他一命,此外,別無選擇,真是萬般無奈啊!(詞卡:萬般無奈)
4、請大家把這個詞放到句子中去讀一讀,我想大家肯定能把勾踐的那份無奈讀出來。
5、對此,吳國的謀臣們有什么反應呢?(學生回答后,出示第二小節第3句)請同學們發揮想象說一說謀臣們會對吳王說什么。
6、哎呀,同學們,你們真是太厲害了,你們今天當了一回吳王的謀臣。剛才你們說的話就是謀臣們對吳王的建議。(點紅:建議)
7、讓我看誰更厲害,能把“建議”放到前面去說這句話,意思不變。出示句式訓練:吳國的謀臣們紛紛建議( )。
8、吳王呢,他聽取謀臣們的建議了嗎?
是呀,幾代吳國的君王都沒有能夠打敗越國,今天好不容易被我征服了,我何不趁此機會將勾踐好好地羞辱一番呢?此刻的吳王是非常驕傲,哪里聽得進謀臣們的建議啊!誰來驕傲地讀一讀最后一句話。
9、堂堂一國之君,不能帶領自己的士兵打一場精彩的勝仗,反而在會稽一敗涂地,對于越王這個一國之君來說,這就是他的恥辱。為了保全自己的國家和人民,表示愿意給吳王做奴仆,這對他來說更是恥辱呀!(齊讀)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受盡屈辱”
這些屈辱還算不了什么,越王勾踐來到吳國當奴仆的那些個日日夜夜才真的讓我們感受到了作為一國之君的勾踐受辱之深啊!請你仔細讀讀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勾踐他到底受到了哪些屈辱呢?
1、生讀
2、反饋交流。
穿:粗布衣;住:石頭房;做:養馬駕車舂米推磨;吃:粗茶淡飯(甚至是殘羹剩飯)
師:同學們,越王以前穿的是什么? 現在是——
以前住的是什么? 現在是——
以前吃的是什么? 現在是——
再看看他現在都做些什么?(養馬駕車,舂米推磨)
養馬駕車、舂米推磨,在那個時候,這都是什么人做的呀?
③有些小朋友說,當時的老百姓都要養馬駕車,舂米推磨,為什么勾踐做這些事就是屈辱呢?
④說得真好!(1、從國王到奴仆,他的身份有了巨大改變!)
(2、是呀,一個國家的王,他就代表了整個國家!國王受到了屈辱,就代表整個國家受到了屈辱)
大家說的真好,勾踐在越國是萬人景仰的君王,他享盡了榮華富貴,而現在他在吳國國受到的不僅僅是身體上色折磨,更多的是心靈上的屈辱啊!
課前同學們看了一些資料,誰來說說看勾踐還做了哪些事情?
交流:曾經有一次,吳王生病了,他居然讓越王嘗一嘗他的大便,判斷吳王得的是什么病。你們看看,這樣的日子叫什么?叫屈辱!
吳王外出上馬,誰當凳子?這樣的日子叫什么?叫恥辱!
⑤是呀,這樣的屈辱說不完,道不盡,是受到了極點,這就叫做“受盡屈辱”。
老師請一個同學來再讀讀這句話,相信你一定會有更深的感受。齊讀
(注意這個“盡”字,你的體會會更深刻!)
⑥這受盡屈辱的日子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整整干了三年。看,書上是這么寫的:
課件出示:他們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
誰來把這句話讀一讀。點評;你注意了“整整”這個詞,讀出了這三年真漫長啊!你注意了“才”這個詞,這三年過得真不容易啊!
讀好這句話。(整整 才)
3、是啊,三年那,一千多個辛苦勞累的日子,一千多個受盡屈辱的日子,一千多個血淚交織的日子,為了保全自己和自己的國家,被勾踐熬過來了,這就叫“忍辱負重”!(詞卡:忍辱負重)
4、齊讀第三自然段,體會越王在吳國所過的非人的日子,體會他所受的痛苦和磨難。
指導讀出他受盡了屈辱,度日如年的感覺。
指名讀,(2人)齊讀。
五、再讀第四五自然段,理解“發奮圖強”
1、三年后,勾踐終于取得了吳王的信任,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引讀第四自然段
2師:同學們,他要報仇雪恨,僅僅有堅定的信念,僅睡在柴草上,嘗苦膽就可以了嗎?他還要做些什么?
(想象:招兵買馬 獎勵生育 讓夫人織布鼓勵生產 研究兵書 深入群眾……)
3師:是呀,他做了許許多多的事情,都是為了——(引)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
4出示理解“發奮圖強”。
為了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勾踐和他的老百姓一起努力,他做了許許多多的事情
(課件出示)他白天 晚上 每頓飯前 ……
齊讀
(這就叫做“發奮圖強”)
六、學習第五自然段
他發奮圖強,引讀第五自然段
同學們勾踐發奮圖強,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這就叫做堅持不懈。一起讀。
2同學們,現在,你對“臥薪嘗膽”有新的理解了嗎?(指名5人說說。)
說得真好,臥薪嘗膽,真正的意思就是,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要——忍辱負重發奮圖強堅持不懈
3同學們,那么勾踐臥薪嘗膽的結果是什么?(轉弱為強,轉敗為勝)
4、讓我們含著對勾踐的敬佩之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四、五兩個自然段!
七、明理
1、吳王夫差呢,他被困在了姑蘇的一座山上,臨死前,他有幾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你能告訴他嗎?這樣吧,孫老師當夫差,同學們來回答,好嗎?
2、現在,我們穿越了時空隧道,來到了XX年前的姑蘇山上。
a、小朋友,快來告訴我,當年勾踐失敗了怎么肯來做我的奴仆啊?
(我應該殺了他,現在真是后悔莫及呀!)
b、小朋友你告訴我,勾踐在吳國當牛做馬是不是心甘情愿的呀?
(都怪我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上了他的當,放他回家,真是放虎歸山哪。)
c、小朋友,你告訴我,這二十幾年來,勾踐都做了些什么,使國家變得如此強大?
d、同學們,你們可不要學我,有了一點成績舊驕傲自滿啊,要向越王學習(指板書:忍辱負重、發奮圖強、堅持不懈)
e、在以后的學習上,生活中,如果遇到了挫折和失敗,你知道該怎么做了嗎?我們要(不怕困難、發奮圖強、堅持不懈)。
拓展延伸
同學們,勾踐臥薪嘗膽,取得成功,他的兩個謀臣功不可沒,一個叫范蠡,一個叫文種,當年就是范蠡想出了求和的辦法,保全了越王的性命,在吳國三年,范蠡一直陪在吳王的身邊,而文種呢,就在家里幫越王治理國家,孫老師找到了關于他們的故事,想看嗎?請大家課外閱讀。
其實,吳國也有兩個好臣子,一個是非常著名的軍事家孫武,他寫了一本書叫《孫子兵法》,還有一個叫伍子胥,他可是一個忠臣,當年就是他主張一定要殺掉勾踐,免除后患的。可是,吳王整天和美女西施尋歡作樂,還聽信讒言,把伍子胥給殺了……更有意思的是,吳王失敗后,也叫人去向越王求和,越王答應沒有呢?欲知詳情,請同學們閱讀《上下五千年》。
課后作業
把臥薪嘗膽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要求:講得生動形象,有感情。
板書:
12、臥薪嘗膽
忍辱負重
兵敗求和 發奮圖強 轉弱為強
堅持不懈
《臥薪嘗膽》教案 篇12
(距離上課還有兩分鐘,師生共同討論)
師:據我知道,我們班級很多同學都是小書迷,不管是在閱讀課上還是在課外活動時間都讀了許多好的書籍,比如童話故事、寓言故事、動物百科、成語故事等,下面就把你讀到的成語故事方面的內容與大家交流一下吧!
生:我讀過《亡羊補牢》。
生:我讀過《三顧茅廬》。
生:我知道《小鷹學飛》。
生:那不是成語故事,那是寓言故事。
師:對,《小鷹學飛》是寓言故事。還有其他的成語故事嗎?
生:我還知道《自相矛盾》、《臥薪嘗膽》。
師:哦,他知道的真多。(已經到上課時間了)他提到了《臥薪嘗膽》,那么我們今天就繼續來學習這個成語故事,(多媒體出示課題)大家齊讀課題。
生:(合)臥薪嘗膽
師:讀了這個題目,我有一幅圖畫給同學們欣賞。(多媒體出示“臥薪嘗膽”的畫)你從圖上知道了什么呢?
生:我從圖上知道了這個人是越王勾踐。
生:我知道了是越王勾踐在品嘗苦膽。
生:老師,我有一個問題,那一個苦膽,勾踐吃了二十多年,不早就吃飯了嗎?
生:(不等師言)他是舔的,是品嘗的,不是吃的。
師:對,這位同學說的很對。(看到另一個學生舉手)
生:我從圖上知道了越王勾踐每天睡在柴草上,每次吃飯前還要品嘗一下苦膽。
師:這用一個成語來形容的話就是“臥薪嘗膽”。(成語有學生說出)
師:好的,那么現在同學們打開課本66頁,找一找書中的哪個自然段可以與這幅圖相匹配?
(話音剛落,學生們紛紛都舉起了手)
生:這幅圖與書中的第四自然段相匹配。
師: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師:那么哪個同學來告訴大家哪句話寫的是“臥薪嘗膽”?
生:(朗讀)“白天,他親自下田耕種;……兵敗會稽的恥辱。”(師多媒體出示這段話)
師:找的真準,讀的真好。我相信找出“臥薪”和“嘗膽”的意思對同學們來說也不會是一件難事。(很快有學生舉手)
生:“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
師:你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好的,那“臥薪”就是?(生齊答“睡在柴草上)“嘗膽”就是?(生齊答“每頓飯前,總要嘗嘗苦膽的苦味”)同學們說的真好。
師:大家來想一想,勾踐是誰呀?
生:是越國的國王。
生:是越國的皇帝。
師:這位同學說是皇帝,皇帝呢,是從秦始皇以后才稱一國的國君為“皇帝”的,之前都是稱國王的。(生點點頭)
師:作為一國之君,可謂是九五之尊,他為什么放著華麗舒適的皇宮不睡,放著豐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嘗苦膽,折磨自己呢?
生:他是在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師:你說的非常準確。他是在提醒自己,雖然是一國的國王,卻也可以睡柴草,嘗苦膽。那你們對勾踐的印象如何?
生:他很厲害。
生:他很了不起。
師:好,那我們就帶著對勾踐的這種印象來讀一讀這段話。誰來讀?
(很多同學舉起了手)
生:“白天,他親自……兵敗會稽的恥辱。”
師:有點對勾踐的佩服之情。誰再來讀一讀?
生:“白天,他親自……兵敗會稽的恥辱。”
師:(一個讀的特別好的同學)你的朗讀水平可以與播音員進行媲美了。好,那我們一起來帶著你對勾踐的那種深刻的印象一起來讀一讀,通過你的朗讀讓大家感覺一下的體會。
(生齊讀)
師:我還發現越王勾踐他這樣做,不僅是在提醒自己不忘這種恥辱,而且還有其他的原因?
(學生讀文思考,引出“時刻不忘報仇雪恨”這一句。多媒體出示這一句)
師:對,是這些方面在激勵他如此做的。那么哪些地方能體現他是在“時刻”提醒自己呢?
生:是這些地方:白天……晚上……
生:我有補充,是“白天……晚上……每頓飯前……”
師:你真了不起。這里有一個知識點,第一句先說出這一段內容總的意思,下面就圍繞這一句話來寫,這在寫作上就叫做“總分結構”,大家齊讀這個詞語。(生齊讀)
師:越王勾踐真是不簡單,作為一國的國王,卻能如此堅持不懈地嚴格要求自己,我們來一起讀一讀。(生齊讀)
師:老師有一個疑惑:究竟是什么樣的仇恨和恥辱讓勾踐這樣一個國家的國王放棄所有的榮華富貴而每天睡在柴草上,每頓飯前品嘗苦膽呢?在書中找一找。
(稍做思考)
生:是勾踐和他的夫人到吳國當奴仆。
生:是越國和吳國打仗而失敗,他沒有辦法派人到吳國求和,才與夫人一起到吳國當奴仆。并且還穿上粗布衣,住的石頭房,養馬架車,舂米推磨。
生:(直接讀出來)“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穿上了粗布衣……才回到自己的國家。”
師:同學們真是善于發現呀,作老師的有時候真的有種自愧不如的感覺。
(多媒體出示課文第三自然段)
師:大家來看一看,他們所受的恥辱是什么?
生:穿:粗布衣 住:石頭房 做:養馬架車,舂米推磨
師:同學們大家來看幾幅圖片,(出示穿粗布衣的老百姓舂米推磨的圖片)這些事情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為什么對于勾踐來說卻是“受盡了屈辱”呢?
生:因為他是一個國家的國王。
生:對,因為他是一個國家的國王,他本來是可以“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現在卻做一些下人做的活,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恥辱。
師:每當聽到同學們回答出精彩的問題,感覺真是一種享受。那同學們來想一想,既然是“受盡了恥辱”,除了書上這幾種,勾踐還會受什么恥辱呢?
生:他會被很多人看不起,越國人會嘲笑他,堂堂一個國家的國王來做這些下人的活。
生:吳王還會給他吃他們剩下來的飯菜。
生:每天讓他們干很多的活,又不給他們好飯吃。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看來越王在吳國真是不容易呀。誰來讀一讀?
(指名讀,師作出評價)
師: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多長時間呢?
生:持續了三年。
師:書上是如何來說的?
生:他們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
師:對呀,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大家想一想他在吳國日子過的怎么樣?
生:過的不好。
生:他想早些回到自己的國家。
師:對,在吳國的勾踐可真是度日如年呀!你們聽,這句話老師這樣說行不行:他們在吳國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生:這樣說不行。感覺他們還挺愿意在吳國生活一樣。
生:不行,他們在吳國生活的不好,這樣說的話好象他們在吳國很快樂一樣,感覺三年時間過的很快。
師:對,把“整整”“才”的位置調換一下,雖然僅僅是幾個字的區別,意思卻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同學們要多注意句子中的重要字詞。來,我們讀一讀這句話。
師:究竟是什么原因,勾踐好好的國王不當,卻與夫人來到吳國干這些下人的活呢?
生:是因為他們打了敗仗。
生:越國打了敗仗,他萬般無奈,才派人求和的。(另一學生小聲嘀咕:干脆跳河死了算了。)
師:對,他是萬般無奈的。我剛才聽一個同學說:勾踐打了敗仗,為什么不跳河呢?
生:他還不能死,他的國家還有很多的親人呢。
生:他家里不僅有親人,還有很多老百姓。
生:如果他跳河了,他的國家就滅亡了,他的親人和老百姓就被吳國控制了。
師:對,他雖然打了敗仗,但在他的國家還有他的親人們在等著他,他不能跳河。所以他是在什么情況之下才去求和的。
生:萬般無奈之下。
師:是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派人去吳國求和,愿意與夫人一起給吳王當奴仆。(紅體字出示“萬般無奈”“只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出勾踐的那種無奈來。(指名學生朗讀并作出評價。)
師:大家來看一下,奴仆是什么樣子的。(圖片出示奴仆穿戴破舊,給主任下跪等)
師:對于這一舉動,吳王和他的大臣們是都是什么態度呢?
生:謀臣們紛紛要求殺掉勾踐。
生:謀臣們都建議殺掉勾踐,免除后患。
生:吳王夫差非常驕傲,答應了勾踐的請求。
師:老師有個建議,建議大家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多增長一些知識,這是老師的一個小小的建議。剛才老師那段話中有一個詞出現了好幾次?
生:是“建議”。
師:對,誰能用它來說一句話。
生:我建議同學們多多關照我。
師:他需要同學們的幫忙哦。
生:老師建議同學們把鋼筆字寫好。
師:哦,這是建議嗎?這不是建議哦,這是同學們一定要養成的好習慣。
……
師:老師還有個請求,請求同學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這是老師的一個小小的請求。
生:請求,請求……
師:誰能用它來說句話。
生:我沒有答應媽媽的請求。
生:我請求媽媽給我買一個玩具。
師:買玩具可以,但要通過你的勞動來換取哦。
……
師:好的,我們在回到課文中,對于謀臣們的建議,吳國沒有采納,驕傲的吳王答應了勾踐的請求。所以,才會有勾踐在吳國做下人的一幕。
師:經過勾踐的這種努力,他回國后如何?
生:回國后睡在柴草上,每次吃飯前品嘗苦膽提醒自己。
師:勾踐這樣一直持續了?
生:持續了二十多年。
師:最后終于轉弱為強,滅掉了吳國。大家來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好的,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成語故事“臥薪嘗膽”。“臥薪”就是睡在柴草上;“嘗膽”就是每次吃飯前品嘗苦膽。僅僅是這樣的話,我們同學們也可以做到,我們也叫“臥薪嘗膽”嗎?
生:我們不叫,因為我們沒有仇恨。
生:勾踐堅持了二十多年,我們還不知道怎樣呢?
師:是的,他的意思不僅僅是每天睡在柴草上,每次吃飯,品嘗苦膽。而是讓大家明白勾踐的一種精神,一種什么精神呢?
生:堅持不懈
生:勇往直前
師:老師也想出了幾個詞語,大家來看:(大屏幕出示:忍辱負重發憤圖強 堅持不懈 勇往直前)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詞語。)(下課時間到了)
師:好的,這節課就上到這里。class is over,goodbye boys and girls.
生:goodbye,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