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活動課:數據告訴我〉教學設計
教材內容:北師大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最后一個單元〈統計〉教學目標:1、知道收集數據的渠道有多種,上網搜索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途徑; 2、知道怎樣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并學會分析數據,從數據中看問題; 3、通過活動,感受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學和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學準備:網絡課室、網絡課件、表格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師:我們剛學了統計,今天在這里舉辦一個活動:數據告訴我。圍繞主題,猜一猜我們這節課的活動目的是什么?你想知道什么?(此環節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后從中歸納出本節課的重點:怎樣收集數據?為什么收集數據?收集哪方面的數據?數據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怎樣整理數據?等)二、活動1 激發興趣:活動開展之前,我請來了幾位神秘嘉賓,歡迎嗎? 廣播教學:播放一些多哈亞運會我國運動員劉翔、王楠等的精彩鏡頭,引起學生的歡呼。對話:這些都是我國優秀的運動員,為我國的體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問:1、你們在哪里看過他們出色的表現?2、多哈亞運會上,我國一共獲得多少塊金牌?多少塊銀牌和銅牌?3、你們是從哪些渠道獲得的數據?(學生的回答會很多,也很全面:電視、報紙、人們的談論、上網等等,老師都給予肯定,并表示上網是現在應用最廣泛、也最快捷、最方便的一種) 4、現在就請你們根據第一張表的內容上網收集數據。(生打開課件,模擬上網,收集數據。) 5、整理這些數據,從中你能知道什么? 2006年亞運會部分國家獲得獎牌情況統計表 金牌/枚銀牌/枚銅牌/枚合計中國 日本 韓國 6、再怎樣整理這些數據可以形象地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啟發學生制成條形統計圖)7、從圖中,你還能獲得什么信息?有什么感想?第一個活動,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過程,學會用數據說明問題。活動2:師:橫向比,我們是自豪的。縱向比,我們的成績如何?收集什么數據能說明問題?小組合作把收集的數據填入第二張表內,并互相交流你獲得的信息。 中國歷屆亞運會獲得金牌情況統計表年份19821986199019941998200220062010金牌(枚) 啟發:從這些數據中你有什么發現?怎樣能更好的反映出這些數據之間的增減變化?學生制作折線統計圖。分析:從圖中,你能看出什么?互相交流。預測:2010亞運會我國可能獲得多少枚金牌嗎?你的根據是什么?活動3: 師:你還想了解哪些方面的數據? 放手學生收集。 課件預備有:2010年亞運會的主會場——廣州最大的體育中心——奧林匹克體育場的資料;劉翔的歷次比賽成績與介紹;天氣預報;環保資料:白色污染、節約用水用電、廢物回收等資料; 把自己收集到的資料整理分析,說一說你的發現。如:奧林匹克體育場,有多大?能容納多少人?以班級人數為例,可以容納約多少個班?讓學生就自己搜集的數據自己提問題,自己來解答,小組交流。活動4:師:剛才同學們圍繞亞運會做了好多工作,我也從中知道了很多。不僅看到真實的數據,也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了解了更多,感受到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和不斷強大,讓我感到無比的自豪。但我國也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資源的浪費,環境的污染等等,急需治理,你們能不能就此收集、整理一些數據,寫一篇小文章,寄給政府相關部門或報社,引起人們的重視。并倡導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節約用水用電、不亂砍亂伐、不用塑料袋等,來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學生上網:學生收集必須節約用水用電的數據;白色污染嚴重的數據等等 {此環節老師已經把搜集到的資料經過篩選制成網頁} 三、指導學生課外繼續完成以上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充實,指導他們寫出一篇有數據有分析的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