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第一單元 教學設計及反思
觀察上面這些數據,位數多,數值大,當我們看這些數時,很難一眼就能讀出來或理解它的大小。有沒有更簡便的辦法,把這些數據表示出來,使我們順口就能讀出來,而且能很快地把握它們的大小呢?
2、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
為了記錄方便,我們可以把這些數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那怎么改寫呢?改寫后為何要加上萬字。
例如:全國陸地國土面積9600000 km2示范改寫方法
請將上面的數據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
小結改寫的方法:先分級,再去掉萬后面的零;寫上單位:萬。
3、改寫成億作單位的數
1000000000000,改寫成什么作單位簡便些?
體會改寫方法,最后總結出口訣:萬四億八。
4、閱讀“你知道嗎”,進一步體味改寫的優點。
(二)、多位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數據,你知道誰大誰小嗎?你是怎樣知道的的?
將上面的數由大到小排列起來。學生獨立嘗試。
小結比較方法:多位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比較大;位數相同的從高位開始比較
怎么快速比較,你有什么小竅門嗎?(分級比較方便)
3、比較大小練習
試一試第一題:先分級,再讀數,最后比較大小,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三)綜合運用
1、練一練第一題,開發大西部
西部大開發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大戰略,你知道西部的12個省、市、自治區嗎?西部有豐富的土地資源,讀一讀,并改寫成萬為單位的數
分級——讀數——改寫——評價
2、練一練第2題(方法同上)
3、練一練第3題
觀察數的特點(有讀出的數,寫出的數,改寫的數)
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統一標準、寫出數據、分級比較)
連線并評價
(四)課堂小結
反思:
1、本節課的教學中對于改寫的意義講解得透徹,學生非常同意改寫,對于億的改寫也自覺主動的進行了改寫。
2、學生們的語言還要訓練,同時要相信他們,給他們創造機會。有時他們說得很好,也很準確。
3、數比較大小也是由學生們說出來的。
4、覺得在教學中應該充分放開,讓學生自己來說,來做。這一點有時還是做得不好,不敢放,自己得加強改進!
第四課時 近似數
教學內容:教材第11頁至13頁,近似數的認識,從結繩計數說起。
教學目標:
1、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2、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3、了解計數方法的演變過程,體會其中所包含的數學思想。
教學過程:
(一)近似數的認識
1、說說下面的數據最接近幾十?
7,1,14,73,21,69,38,42,95,86
2、觀察這些數據,體會似數的意義。
華光小學約有2200名學生,全國小學生人數約為一億三千萬。
北京市人口約有1400萬,全國人總部數約為13億;
小明的身高約140厘米。胡夫金字塔高147米。南京長江大橋約6800米。
同學們來觀察一下這些話語,都有什么共同特點?
根據學生所說,引導發現:這里全用的是“約”。那為什么要用“約”呢?它表示什么意思呢?(有時無法統計丈量出具體準確的數據,這時就取近似數,為了讓別人也知道就用“約”)
每一個近似數保留到什么位?為什么保留的位數不一樣呢?
(二)保留近似數的方法
1、出示填一填,說一說
觀察第一個近似數與準確數的比較,你發現了什么?為何末尾為0?
再觀察第二個近似數,你有什么新發現?
2、根據你的發現,完成第三和第四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