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換律與結合律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七單元運算律 第56――58頁例題,“想想做做”的第1――5題。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會運用加法交換律進行加法驗算,初步感受到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2.在探索運算律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3.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探究的樂趣、成功的喜悅,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發現規律,理解和掌握運算律。
教學難點:概括運算律并用字母表示。
教學過程:
一. 師生合作,探索加法交換律
1. 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1)談話:隨著學校開展冬鍛活動以來,課間同學們的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出示掛圖) 提問:從這張圖片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2)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指名口答。
(3)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其中的這兩個問題 (出示問題)
(4).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參加跳繩的一共有多少人?
① 應怎樣列式計算?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28+17=45(人)
② 追問:還可以寫成什么?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17+28=45(人)
2. 觀察、比較、發現規律
(1).這兩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數?結果都是多少?
(2).你能用一個符號把它們連接起來嗎?
板書:28+17=17+28
(3)仔細地觀察這個算式,在等號的兩邊,什么變了?什么不變?你有什么發現?
同桌交流
(4)你們能夠自己模仿寫出幾個這樣的算式嗎?試試看。
追問:這樣的算式能寫幾個?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5)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我們發現的規律簡單明了地表示出來嗎?可以用符號、字母、文字等。
學生試著寫一寫。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6)談話:剛才同學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了我們發現的規律,這些規律叫運算律。但是自己創造的符號只有自己明白,還要學習數學界公認的表示方法,那就是用字母a、b分別表示兩個加數,我們發現的規律就可以寫成a+b=b+a,這個規律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加法交換律。
(7)誰來說說加法交換律用字母怎樣表示?用語言怎樣表達?
齊讀。
(8)其實加法交換律我們早就會用了,想想看,什么時候我們用過?
指出:在驗算加法時用的就是加法交換律。
3..練習:
96+35=35+( )
204+57=( )+204
a+45=45+( )
二. 學法遷移,探索加法結合律
1. 解答例題,發現規律
(1)剛才通過解決第一個問題,我們得到了加法交換律,現在我們再來研究第二個問題,看看有沒有新的發現?
(2)齊讀問題。你會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
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28+17)+23=68(人)
28+(17+23)=68(人)
……
(3)比較一下這兩道算式,他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4)這兩道算式結果相同,我們可把它寫成怎樣的算式?
板書(28+17)+23=28+(17+23)
(5)練習:
下面的○里能填上等號嗎?
(45+25)+23 ○ 45+(25+23)
(36+18)+22 ○ 36+(18+22)
(6)觀察這三個等式,每組的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從這些等式中能發現怎樣的規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 呈現運算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