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角的度量 (第2課時)
課前反思:
角的測量向來是老師覺得很簡單,學生有時困難重重。
本課從復習角的分類開始,讓學生估計角有多大,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認識測量角的量角器是本課的重點之一,教學時要讓每個學生都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知道量角器上的形狀是半圓,圓上的內外刻度,分別數一數,內圈和外圈的刻度和數時的順序。半圓的中心點、半圓上的那條水平直線。測量角是本課的難點,由于角的大小,邊的長短,角的方向都不盡相同,所以教學時除了講解一般的角的量法,還要采用變式,測量不同樣子的角。個別學生必須采用“手把手”的方法教。
教后反思:
本課主要是教授學生怎樣來用量角器來測量角的度數。我想讓學生觀察量角器,了解量角器的基本構造。讓學生先自己試著來測量角的度數,出現了許多問題,之后再針對問題講解用量角器測量角的步驟。但,從作業中還是反映出學生還有一部分人未真正掌握方法,特別是測量的度數不是整度數。
教后反思:
量角器的認識對學生來說比較容易而運用量角器來測量角的度數確實難度不小,教學中我在黑板上畫出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角讓學生到黑板上測量,著重訓練量角四步曲:(1)頂點和中心點重合,(2)角的一條邊和0刻度線重合,(3)從0度開始數一數,看另一邊在什么刻度上。(4)確認自己所量出的角是否符合實際(看一看屬于直角、銳角、還是鈍角)
本課問題出在:測量書本上的角,學生有時無法將量角器放平;測量三角形等圖形上的角,由于不是水平位置,部分學生顯得不知所措。(3)我們使用學具盒中量角器,刻度較模糊尤其不是整刻度的角,學生不知如何判斷。
教后反思:
角的度量看似簡單,其實學生并不容易掌握,一是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差,二是學生缺乏耐心。量角的三步,學生往往顧此失彼。注意了中心點又望記0刻度,個別學生量角器在所量角的外面。總之第一教時不懂的學生有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