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 教案(精選6篇)
角的度量 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8~19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操作、交流等活動,激發(fā)認識角的測量工具和講師單位的愿望,進而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講師單位,學會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讓學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度,知道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使其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一個120度的角,與同桌說說你對它的了解。
2.引想:你知道這個角有多大嗎?你能用三角尺上的角量出這個角有多大嗎?
3.學生測量:學生用自己的三角尺上的角量自己練習紙上120度的角。
4.反饋交流:你是怎樣量的?結果怎樣?學生邊操作邊交流各種不同的量法和結果。
5.設疑:為什么這幾位同學量得的結果不同叫經(jīng)?由此,你想到什么?
談話:為了準確測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統(tǒng)一的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
你知道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嗎?
二、觀察交流,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計量單位
1.觀察:學生取出量角器觀察,和同桌相互說一說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上邊有什么?
2.匯報交流:誰來談談你的收獲?結合學生回答,啟發(fā)認識:
(1)1°的角。
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這個半圓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讓學生說,教師作總結。
追問:計量角的單位是什么?1度的角有多大?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
(2)認識量角器的構造------中心、內(nèi)外刻度線等。
讓學生再次觀察量角器,說看到了什么。
學生觀察交流后指出:量角器中心的一點是量角器的中心點。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外圈刻度從左往右按順時針方向從0度~180度。
同桌相互指一指。
3.找一找。(教師或?qū)W生示范找與學生自己找相)
(1)在量角器上,從右往左,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線。
(2)在量角器上,從左往右,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線。
(3)同桌互相找一找:一位說刻度,一位找后由對方說找的對不對。
三、主動探索,掌握旦角的方法
1.組織探究。
出示書上量角的圖示,談話:你能照樣子用量角器量出課本上的那個角的度數(shù)嗎?與同桌商量一下量角的方法。
2.匯報交流。
學生嘗試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樣量角的?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引導學生理解量角時的正確做法。
3.鞏固操作。
(1)學生量練習紙上的∠1,并在小組中說一說是怎樣量的。
指名匯報。
(2)學生量練習紙上的∠2,并指名上臺操作演示。
提問:誰能給大家提醒一下,量角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強調(diào):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再看另一邊。即“兩重一看”。
(3)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
學生自主測量后相互校正,針對出現(xiàn)的錯誤,強調(diào)“兩重一看”的重要性。
四、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1.談話: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其實關于角的知識還有許多,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學生量角后填空。
(2)提問:每塊三角尺上的三個內(nèi)角的度數(shù)和是多少(180度)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提出假設:是否所有的三角形中三個內(nèi)角的度數(shù)和都是180度。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去研究研究。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1)猜一猜:三個角的大小一樣嗎?
(2)量一量:三個角各是多少度?
(3)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布置作業(yè)。
畫幾個三角形,量出每個角的度數(shù),算一算三個角的和是多少 ?
角的度量 教案 篇2
一、復習:
1、同學們,靜靜地閉上眼睛,想一想我們都認識了那些角?在頭腦中會浮現(xiàn)哪些角的樣子?
2、誰能把這些角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3、今天老師準備了幾組角,看誰能比較出題目的大小?〈出示課件〉
二、導入:
到底∠1比∠2大多少呢?為了使角度更準確,描述的更清楚,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同來研究“角的度量”。
三、1新課:測量線段的長短用長度單位,測量面積的大小用面積單位,那么測量角的大小你想知道什么?(1,計量角的大小用什么單位?2角的單位大小如何規(guī)定的?)
請同學帶著以上問題看書。
2、通過看書相信你們一定有了新的收獲,誰愿意把你的收獲和大家分享?
測角的大小有一個專門的工具——你們看這是什么?量角器
3、快快拿出你的量角器,認真觀察你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與同桌交流(演示課件)
4、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量角器上各部分名稱,你還有什么疑問嗎?(為什么有兩圈刻度?)
5、出示不同方向的角。開口方向不同。
6、小組討論什么時候看內(nèi)刻度什么時候看外刻度?
7、判斷銳角,鈍角。
看來同學們真的和量角器交上了朋友。
8、練習25頁試一試。
9、與同學交流量角的方法。
10、教師總結量角方法并板書。
四、練習1,用量角器量一副三角板各角的度數(shù)。
2,數(shù)學游戲。
3,量破損角。
五、知識延伸: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三角形中有這么多知識,其實在三角板中還有更有趣的奧秘,今天回家后請同學們用一副三角板能拼出多少度的角。
角的度量 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
西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教材第64—65頁“角的度量”和“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建立角的概念,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角的符號以及讀、寫法。
(2).使學生認識量角器,知道角的計量單位,會用量角器正確地度量角。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對比的能力以及認真細致有序操作的良好習慣。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操作、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讓學生親身體會數(shù)學知識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特點。
(2). 讓學生充滿成就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角的意義,能正確的度量角。
教學難點:
內(nèi)、外圈讀角的度數(shù)以及角的兩邊不夠長的量法。
教具準備:
課件、量角器、活動角、每人一份量角資料。
學具準備:
量角器、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過角,誰能說說下面哪些圖形是角?(課件出示)
二、探索新知
1、教學角的意義。
(1)角的概念和各部分名稱。
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角是怎樣組成的呢?現(xiàn)在仔細看老師畫一個角,聯(lián)系學過的知識,想想角是怎樣組成的,引導學生理解角的意義。
這個點叫做角的什么?(板書:頂點)這兩條射線呢?(板書:邊 邊)
(2)角的符號和讀寫法。
教師說明角的符號“/”的寫法(注意與小于符號的區(qū)別),并舉例寫成/1,領學生讀“角一”。(板書)
提問:如果寫數(shù)字2,應該怎樣讀?
2.教學角的度量。
小游戲:“比眼力”。
出示兩個角,提問:哪個角大?是怎樣比出來的?你能具體說出大多少嗎? 你能具體說出這兩個角都是多大的角嗎?(不能)
剛才有的同學能直接比較出兩個角的大小,但不能說出它們具體有多大。如果能像量線段那樣,用一種單位去量一量一個角的大小,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個角的大小了。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結果用什么做單位呢?怎樣去量角呢?這些就是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角的度量。(板書課題)
(1)認識量角器
a.認識計量角的單位
說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這就是一個量角器。(出示量角器)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量角器。(投影出一個量角器)
提問: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半圓)
現(xiàn)在我們來看這個半圓,從0開始到180為止。想一想,這個半圓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說明: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叫做1度角。也就是說,計量角的單位是“度”。(板書:度)寫“度”可以用一個小圓圈來表示,此為“1度”,我們這樣寫。(板書1 )
領學生讀“1度”。
追問:計量角的單位是什么?1度的角有多大?
b.繼續(xù)認識量角器的結構。
學生同桌說一說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引導學生在大屏幕上認識。
a.量角器的中心。(師板書)
b.認識0刻度線。
c.認識內(nèi)外圈的刻度。
再仔細觀察,量角器上有幾圈刻度?內(nèi)圈的刻度0~180度是從左到右排列的還是從右到左?外圈呢?
指出: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內(nèi)圈刻度從右往左從0~180度,外圈刻度從左往右從0~180度。同學們看明白了嗎?
現(xiàn)在來觀察內(nèi)圈的刻度線,從右邊起看到0刻度線了嗎?
提問:誰能從右邊起找出內(nèi)圈50度的刻度線。
誰再來找出90度的刻度線?(指名演示)
再請哪位同學來找出內(nèi)圈56 刻度線?(指名演示)180度呢?
外圈的刻度會找嗎?
從左邊起,外圈的刻度怎樣找呢?哪位同學來找外圈的80度?90度呢?
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數(shù)。怎樣用量角器量一個角的度數(shù)呢?
(2)用量角器量角。
教師指出:我們可以把量角的方法簡單的歸納為“兩重合,一看數(shù)”。
兩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
一看數(shù):看角的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shù)。
請大家和老師一起來量這個角的度數(shù)。(投影一個50度的角) 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兩重合”。(邊說邊演示重合的方法,學生仔細觀察后,再跟著做。)
再看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shù)。現(xiàn)在知道這個角多少度嗎?你是怎樣看出來的?為什么要看內(nèi)圈?
指出:在量角時要特別注意,弄清看哪一圈的刻度。這里是用右邊起內(nèi)圈的o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的,要按逆時針方向找出另一條邊對著多少度。這條邊對著50,這個角就是50度,可以這樣寫。(板書:50度)再次反問,量角要注意什么?
現(xiàn)在,你們看看這個角又是多少度?(課件出示一個120度的角)并讓學生在資料上量。
三、鞏固練習
1、判斷。(課件出示3道量角的練習題,讓學生糾錯)
2、練習量角:“課堂活動”2題。(老師巡視指導,注意每個角的量法,強調(diào)量角器的放法,突破難點)
3、研究角的大小與邊的關系。(課件出示兩個大小一樣但邊長短不同的角)
提問:請你看一看屏幕上這兩個角,哪個角大?
現(xiàn)在請同學們量一量,這兩個角各是多少度,比一比它們的大小.
提問:左邊的角多少度?當角的邊不夠長時,怎么辦?右邊的角呢?
提問:這兩個角大小怎樣?為什么?
剛才比較時,我們看出這兩個一樣大的角,畫的時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邊的長短不一樣)角的大小跟這有沒有關系?
指出:角的兩條邊是兩條射線,可以無限延長。所以,角的大小和畫出的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追問:角的大小跟什么有關系?請拿出你們做的活動角同桌說一說。(用木條角再演示,說明跟兩邊*開的大小有關系)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學會了哪些知識?用量角器量角要注意什么?
五、作業(yè)
課本70頁練習十三第4題。
角的度量 教案 篇4
角的度量
課前談話:老師和同學進行身高的比較,誰高?高多少?多少厘米?多少米?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一)通過活動角的大小比較,滲透量角器的測量方法:兩重合
師:我這有個活動角?注意看,與剛才相比,有什么變化?
(變大了)
你做一個比再大一點的試試?
真的大嗎?誰跟我的比一比!
其它同學注意觀察他比較的過程,這里面的學問可大著呢!
你能說說他是怎樣比的嗎?
師小結:說得真好!兩個活動角進行比較,第一步要先頂點重合;第二步,兩個角的一邊要重合;最后,看另一條邊的位置關系!
用這種方法,和你同位比一比!看哪組比得既對又快還安靜!
哪組說說你們是怎樣比較的?
二、合作探究
從你的練習紙上找到∠1和∠2。這兩個角哪個大呢?
活動角我們可以自由地拿著直接進行比較,這兩個可不能直接進行比較了?聰明的你,能不能想個辦法間接的比比呢?
兩種方案:
第一種是用活動角;再次提醒學生注意兩重合;
師評價:想法不錯!先做一個和∠1同樣大的活動角,然后拿著它再和∠2進行比較,挺好!
第兩種:用三角板進行量。
師評價:也不錯,實際上就是和∠1和∠2都和三角板的這個角進行比較,也能比較出∠1和∠2的大小來!
教師小結、過渡:前面的操作,我們都能比較出兩個角的大小關系,但∠1比∠2到底大了多少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角的度量(板書課題)
我們知道長度有長度的計量單位;面積有面積的計量單位,角的計量單位又是什么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34頁的內(nèi)容。
教師: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0”來表示。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記作10。
這們的5份所對的角就是5度,記作50。
這們的90份所對的角就是5度,記作900。
這們的180份所對的角就是180度,記作1800。
計量單位了,用什么工具來測量呢?對!就是量角器,也叫半圓儀。
拿出你的量角器,要想使用好它,就必須先好好的認識它!
自己先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邊看屏幕,邊在你的量角器上找到相應的位置!
首先找到量角器的中心點,在量角的時候,這個點就要和角的頂點重合!
左右兩端都有一個0,這條線就是量角器的0度刻度線。
再看這邊,這最小的一個格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量角器一共有這樣的180份,整個量角器就是由180個1度的小角拼起來的!也就是180度,從左往右是180度,這一圈是它的外刻度,從右往左也是180度,這一圈是它的內(nèi)刻度。
這條是它的中心線,也是90度刻度線。
認識完了,如何測量呢?
接著看屏幕!
量角器的正面朝上!……
基本練習:
課本36頁的第3題
先看第一個角,是哪種角?
能不能比90度大?
第二個角呢?與鈍角相比呢?
三、梳理建構
• 先看銳鈍估大小,
• 半圓中心對頂點,
• 零線重合角一邊,
• 記清起點定度數(shù)
你能說說這四句話的意思嗎?
四、應用練習
1、基本練習
會量了嗎?
現(xiàn)在就量一量∠1和∠2看看到底大了多少!
學生測量
誰到前面量給大家看看!
2、∠3和∠4
3、課本34頁第4題
五、檢測反饋
課本38頁第8題
機動:畫一個40度的角
角的度量
1度 10
重合:中心與角的頂點
0度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
角的度量 教案 篇5
數(shù)學目標:
1.知道計量角大小的常用單位是“度”,認識表示度的符號“0”
2.在觀察中,認識量角器的構造,知道量角器各部分名稱。(中心點、零度刻度線、內(nèi)圈刻度、外圈刻度)
3.在操作實踐中,了解和歸納測量角的正確方法,并會正確使用量角器測量角,且能正確讀出角的度數(shù)。
4.會測量實際生活中的一些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導入:
1、復習角的有關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角的大小與邊張開(*開)的大小有關。
師:同學們,一起來看,這是一個什么?(媒體出示活動角)
生:角。
師:對,仔細看,角怎么樣了?(課件活動角演示角變大)
生:兩邊*開了。
師:那角的大小有沒有變?
生:變大了。
師:現(xiàn)在角怎么樣了?(課件演示角變小)
生:變小了。
師: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呀?
生:與角的兩條邊張開(*開)的大小有關。
師:是啊.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這個角就大,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小這個角就小。(手勢演示)
2.用活動角比較兩個已知角(30°、40°)的大小。
(1)猜一猜哪個角大。
師:這兩個角:∠1和∠2,猜猜看,哪個角大呢?(方向相反∠1=30。,∠2=40。)
生1:我猜∠2大。
生2:我也猜∠2大。
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3:我猜∠1大。
(2)啟發(fā)學生想辦法驗證。(學生說不出就直接進入新授環(huán)節(jié))
師:同學們剛才的猜測都是憑眼睛看的,我們能不能想個辦法來比一比,檢驗一下呢?
生1:用活動角來比一比。
生2:用直尺來比。
生3:用量角器來量一量。
師:嗯,你已經(jīng)想到用專門的量角工具來比了。
師:同學們想到了這么多的辦法,真厲害!
(3)用活動角驗證。
師:大家說用活動角能比,這就是一個活動角,怎么比?(師出示活動角)哪個小朋友愿意到前面來比一比,給大家演示一下呢?(指名一生演示)
師:其他同學仔細觀察,看看他是怎樣比的?
師:他這樣比對嗎?(要注意頂點和頂點要怎么樣?)
生:對!
師:誰大?
生:∠2大。
師: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
生:這個活動角的大小和∠1是一樣大的,∠2的另一條邊在活動角的外面,∠2比∠1大。
師:真不錯.用活動角確實可以比出這兩個角的大小。那∠2此∠1大多少呢?這就要 用專門的量角工具來比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
(二)新授
1、認識量角器,介紹度量單位,認識10、300、1500的角
1)觀察量角器(投影出示一個量角器)
師:測量角的大小我們需要使用量角器。看看量角器,這么復雜,上面都有些什么?拿出紙量角器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反饋:生:有數(shù),有線
師:這線就是刻度線。有關數(shù),誰有補充?有哪些數(shù)?這些數(shù)有什么規(guī)律?
生:有2圈數(shù),都是從0到180,10個10個數(shù)的。
師:外面的一圈稱為外圈刻度,里面的一圈稱為內(nèi)圈刻度,每一圈都是從0開始。0所對著的是0刻度線,看有幾條0刻度線?(教師一邊介紹一邊指大屏幕)
生:2條
師:誰能從0度刻度線開始,指一指外圈刻度?
一學生到大屏幕上指一指。
師:他指得對嗎?從0度刻度線開始,指一指內(nèi)圈刻度,指給同桌看看。
師:延長這些刻度線,他們相交于一點,這一點就是量角器的中心。請你找到紙量角器的中心,并作上記號。再和大屏幕上的對一對,你指得對不對。
操練:師:同學們也帶了量角器,拿出來同桌互相指一指、認一認、說一說,動作要快。
(根據(jù)回答,教師逐一電腦出示各部分名稱)
2)認識10角
師:我們再來看這個量角器,延長后的刻度線相交于中心,(靜態(tài)演示)把一個半圓分成了180等份,組成了180個小角,每一個小角就是1度角(媒體動態(tài)出示1度角)從0度刻度線開始的1小格就是其中的一個小角,就是1度,度是角的計量單位,它還有個簡單的寫法“0”,感覺這1度角怎么樣?(很小)那一共有多少個1度呢?這是多少?(出示不同的1度角)(2個)
生:180個1度
師:想一想10等份是幾度角?
師:從中心引出兩條射線,一條與0度刻度線重合,一條與10度刻度線重合,這個角就是10度的角。(課件出示10度角)你還能找到其他的10度角嗎?誰愿意來指一指?
師:量角器上的刻度是幫助我們讀角的,那有兩圈刻度,到底該讀哪圈刻度?你會讀嗎?
3)讀30度的角
媒體動態(tài)出示30度的角。
師:這個角是幾度,你會讀嗎?
生1:30度
生2:150度
師:對于這兩種讀法有什么意見?(為什么讀30度,它不也指著150嗎?)
師:是啊,讀角應該從0度刻度線開始讀,(媒體動畫從0開始到30變紅)0在內(nèi)圈就應該看內(nèi)圈刻度。(板書:0在內(nèi)看內(nèi))幾度?
4)讀150度角(一邊反過來)
師:這個又是幾度呢?誰來讀?
生1:150度
師:這條邊還是指著這,為什么是150了呢?
是啊,角的一邊指著外圈的0度刻度線,就應該讀外圈。
5)靜態(tài)出示90度(看內(nèi)圈)
師:這個角,幾度?
師:讀哪圈?為什么?
師:也就是這個角的一邊對著內(nèi)圈的0度刻度線,所以就讀內(nèi)刻度線,是嗎?
這個90度就是一個直角。
2.出示60度的角。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成點重合、邊重合、讀刻度,方便書寫,而且意思明確〕
1)、獨立量角
師:都會讀了嗎?同學們表現(xiàn)真棒!那現(xiàn)在你能用量角器量出一個角的度數(shù)嗎?
生:能!
師:行啊,待會量的時候,請你邊操作邊思考這樣兩個問題:(媒體出示)
①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怎樣的?
②用量角器量角要注意什么?
我們一起來試著量一量這個角的度數(shù)。(60度角,學生練習,媒體出示)
生:(獨立量角,師巡視指導)
師:用量角器來量角,應該怎么量?和你組內(nèi)的同學交流一。
2)、全班總結量角的方法和步驟。
師:說說你是怎么量的?
a先讓學生說完,教師或其他學生補充
b另一學生重復
師:很好!誰聽明白了,他是怎么量角的?
學生說,教師板書
生:先把量角器的中心點和角的頂點重合。(板書:點重合)
師:然后呢?
生:角的一條邊和量角器的零刻度線重合。
師:也就是要邊重合(板書:邊重合)。不錯!
生:我們只要看角的另一條邊指著刻度幾,把它讀出來就行了。(板書:讀刻度)
c同桌互相說一說
d學生個別說一說
師:量得的60。我們可以記在角的這個位置。(媒體指)
師:一開始就量對的同學舉起你的大拇指給老師瞧瞧!真了不起!會按照同學們自己總結出來的方法來量角了嗎?
生:會!
3、獨立量角練習。
(量角的時候如果邊畫得不夠長,可以延長需讀刻度的那條邊)
師:這三個角你能量嗎?,動手量一量,邊量邊說一說量法。
反饋:出示學生作業(yè)
師:他量得對不對
教師紙上寫度數(shù)。
在量角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老師在量角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邊太短,
學生說可以把邊畫得更長一些時,教師用教具再一次演示。
師:延長以后角的大小有沒有變?
通過剛才的測量,我們又一次證明了,角的大小和什么是無關的?
生:又一次證明了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三)鞏固
1.估計三角尺中各個角的度數(shù),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各是多少度。
出示一塊三角板
師:三角板上的三個角,你最熟悉哪個,幾度呢?那這個角呢?誰來估一估?(把學生估的寫在黑板上)
師:誰估得準呢?動手量一量。誰愿意到上面來量一量,有困難的同學可以看上面的同學,也可以求助同學、求助老師。
出示另一塊三角板。
師:這塊三角板上的角呢?這是幾度?(操作同上)
估得準不準,也動手量一量。
2、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哪些度數(shù)的角?
3、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學到了什么?你覺得哪些地方是要注意的?
4、猜一猜:出示一個一條邊被擋住,一條邊指著20的角。
師:這個角的一邊被擋住了,猜一猜,它是幾度角呢?為什么?
《角的度量》是在學生認識了銳角、鈍角和直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第一次試教到最后上課,我進行了三次大的修改,每一次修改都得到了老師的制指導和幫助,同時也讓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許多的不足和欠缺,通過這一次的上課經(jīng)歷,我有幾點較大的收獲和啟示,也對新課程實施中的一些問題有了更多的認識。
1:尊重學生的認知起點
在第一次試教中,在認識完量角器后,我直接讓學生自己拿量角器試量,雖然,并不是要求每個學生都會量,但由于學生對量角器還比較陌生,幾乎四分之三的學生是一點都不會量,當反饋的時候,學生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量的方法。第二次試教的時候,我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找角、描角,希望通過描角讓學生體驗量角的時候也應該頂點對中心,設想是很好,但是由于量角器上最直觀的直角,卻在學生讀角的時候起了誤導作用,而且描角也花費了許多時間,效果也并不理想。在第三次試教的時候,把這一環(huán)節(jié)改成了讀角,不但教會學生讀角,并在讀角的過程中蘊涵量角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量角的時候也應點重合、邊重合。這樣的設計,學生不但基本上都會量角,而且把量角的方法也歸納得非常好,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2、充分預設,把握生成
第一次試教,由于準備匆忙,只考慮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對于我這樣的設計,學生會出現(xiàn)怎樣的回應,會有怎樣的生成都沒有預設,臨時的語言引導肯定比不上事先預設的效果。在后來的幾次試教中,在老師們的幫助下,較充分地預設了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致使學生的回答基本都落入了老師的“圈套”,看似生成,實為預設,充分提高了課堂效率。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磨課的過程是痛苦的,付出是艱辛的,但回過頭來,就知道自己收獲的是什么……
角的度量 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理解角的意義,認識量角器,并能正確使用量角器。
能力目標: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表達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數(shù)學學習活動,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生學數(shù)學,愛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量角器,正確使用量角器。
難點:量開口向上、向下和邊不夠長的角
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的配合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我準備的教學工具有:
多媒體課件、紅領巾、量角器、三角板、要量的角圖片、活動角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談話導入:周末,海爾兄弟決定去郊外爬山,當他們達到山腳時:(課件出示海爾兄弟的對話),此時,擺在海爾兄弟面前的兩座山坡都可以到達山頂,但是一個平緩,一個陡峭。
2、師問:如果你是他們,你們會怎么選擇?引出坡度的問題,在我們數(shù)學里研究的實際就是角度的問題。我們說第一個山坡比第二個山坡大,實際就是第一個角比第二個角大。
3、質(zhì)疑:你知道第一個角比第二角大多少嗎?
引入:為了準確測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統(tǒng)一的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接著問:用什么去量?從而引出量角器。(板書:量角器)
【設計意圖】興趣是的老師。魯迅先生說: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老師引用了同學們熟悉的動畫片海爾兄弟的形象,來引起學生積極探究的學習欲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導”(師生互動,合作交流的過程)
1、觀察:先讓學生取出量角器觀察,和同桌相互說一說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上邊有什么。
2、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有的說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線;有的說有數(shù)字,不管從左至右,還是從右至左,都是從0到180;還有同學發(fā)現(xiàn)在量角器下方的中間有一個點……
3、課件自動播放的形式,讓同學們認識量角器的中心、1度角的大小,內(nèi)刻度及外刻度。(課件出示)
4、讀寫:用符號表示角的度數(shù)。
5、練習:寫出下列各角的度數(shù)的練習,同時強調(diào)在書寫角的度數(shù)時應注意的問題。
【設計意圖】利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效地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為學生理解和掌握量角的方法作鋪墊。
(二)“探”(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角圖片(50度),先讓學生猜這個角的度數(shù),再照樣子量出這個角的度數(shù)。
2、讓學生匯報量出的結果,同時引導學生:嘗試用“首先……然后……再……”的陳述方法把量角的過程說完整。
3、指名展示自己量角的過程。
4、用課件出示50度角的另一種畫法,讓同桌相互匯報自己量出的結果。總結:我們讀角時要注意分清內(nèi)圈和外圈的刻度。”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發(fā)展他們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初步思維的能力。在學習角的度量時,先讓學生嘗試動手度量,選擇有一定難度,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度量的角,讓學生示范,并進行討論交流。學生收集到多方面信息后,自己總結歸納出度量方法。讓學生在嘗試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探究新知,體驗成功。
(三)“收”(學生接受,概括的過程)
課件形象演示,引導學生總結出量角的一般步驟:量角的時候量角器的中心對著角的頂點,量角器的一條0刻度線對著角的一條邊,看角的另一條邊對著刻度幾,這個角就是幾度。(板書:量角的過程)
【設計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探索規(guī)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就放手讓學生自己獲得;凡是能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的問題,就通過師生交流取得共識。力求使數(shù)學知識化、情趣化,讓學生體驗“快樂數(shù)學”、“實用數(shù)學”。教師始終扮演學生學習活動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也體現(xiàn)出了“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應用提高、鞏固深化
1、用量角器量出下面角的度數(shù)
2、要求學生拿出紅領巾圖片,量出三個角的度數(shù)并作好記錄。
3、量一量
4、出示兩種角,先讓學生自己觀察,然后在小組里討論交流,說一說它們哪個大?很多同學采用平移的方法得出兩個角一樣大。
通過活動,學生發(fā)現(xiàn): 角的大小跟邊的長短無關
角的大小跟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四、質(zhì)疑反饋,全課總結
1.看書質(zhì)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全課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通過充足的時間、空間以及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活動、體驗、總結、提煉,在經(jīng)歷探究過程中,學生的知識得以掌握,能力得以提高,情感得以熏陶,思想得以升華,從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構建屬于每個學生自己的數(shù)學。
五、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
量角器
中心 重合 頂點
方法:0刻度 對齊 一邊
度數(shù) 讀 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