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第五單元:除法教案
五、課后小結(略)
第二課時 買文具(二)
教學內容:
課本第61頁買文具(二) 練習課
教學目的:
1、結合實際情境,正確地計算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
2、利用上節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結合實際情境,正確地計算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
解決一些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視頻展示儀
教學方法:
嘗試運用法。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我能算得又對有快
150÷30= 30÷13= 342÷40= 600÷20=
想一想:“600÷20”商的個位為什么要補“0”?
2、引導學生回憶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算理。
二、綜合練習
1、括號里最大填幾?
30×( )<220 50×( )<85 40×( )<140
60×( )<306 60×( )<200 80×( )<314
學生可口算、估算或豎式計算解答。
2、600÷20商的個位為什么要補“0”?
(1)學生讀算式
(2)在練習本上練習
(3)學生在全班范圍內匯報、交流。
根據學生討論小結:商的末尾必須補0,它起著占位的作用。
3、試一試:
800÷40= 900÷30= 500÷50=
三、課堂作業設計
1、完成課本61頁“練一練”第1題。
2、解決實際問題
課本61頁“練一練”第2題。
3、完成“練一練”第3題。
四、拓展練習
學生完成數學自主學習相關內容。
第二節 路程、時間與速度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課本第62、63頁路程、時間與速度
教學目的:
1、在實際情境中,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2、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3、樹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4、使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視頻展示儀主題圖。
教學方法:
談話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1、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數學問題,這些問題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主題圖)
2、電腦出示兩輛汽車進行拉力賽的情境,學生猜哪輛車會取勝呢?
接著出示條件:
第一輛2時行駛了120千米,第二輛3時行駛了210千米。
到底哪輛車跑得快呢?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如何解答?
二、探究新知識
1、探索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1)學生獨立審題。
(2)讓學生說一說題目中都有哪些信息
小組交流,明確:學生思考:要想知道誰跑得快,要比較什么?有什么辦法?
要想知道誰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時間里誰跑得遠,誰就快。這個同一時間在這里就是1小時,那么拖拉機1小時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車1小時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車跑得快。
2、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單位時間即為:
速度:1時、1分、1秒。在單位時間內所行駛的路程。(一天 一月 一年)
這道題中,拖拉機的速度是每小時60千米,而面包車的速度為每小時70千米。因此,面包車的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