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說課稿
一說教材角的度量這節課是人教版義務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部分底第一節課的內容 這節課是屬于空間與圖形測量中的一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測量教學中難度較大的一個知識點。教材把這部分按排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明確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礎上學習本節課的知識,學生學好這節課不僅能為他們后續學習角的分類和畫角打下基礎。同時也為學生今后學習幾何知識創造條件。基于我對教材的理解以及課標與教材的要求,我在這節課中定如下教學目標,1讓學生直觀認識量角器,掌握角的度量方法,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2。通過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培育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3。讓學生在主動學習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分享學習成功的樂趣。以上三點教學目標的確定較好體現新課標的對知識與技能,學習方法與過程,情感與態度的三者有機結合的具體全面要求,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正確度量角的技能。難點是怎樣讀量角器內。外圈的度數。
二說怎么教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有效降低難點。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1,用自主探索,同伴交流等方式來掌握測量角的技能。2。用動手操作,親身體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容易達到在學生頭腦建立各種角的表象。從而加快學生對度量角的操作技能的形成目標。3,用先估后量的方式。防范學生讀數錯誤,達到來化解教學難點。為了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把學生發展放在首位,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程序設計如下。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導歸納,三應用知識,解決問題。下面我把這節課的設計教學流程做如下說明。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1,出示圖直接比較兩個角的大小。2。用活動角比較角1與角2的大小,并說一說方法。導入課題:板書: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認識量角器2,引導觀察3。組織交流,匯報評價。4,介紹角的計量單位:度 并認識1度角,建立1度角的概念。5認識幾度角,初步建立角的大小表象如:用活動角指出10度 20度 90度 120度的角,組織學生在自己量角器上找出相對應的角45度 60度 90度 180度并進行賞試量角,6用合作交流組織評價方式歸納出量角方法: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度數。7指導練習量角。量一量,猜一猜。比一比從中發現規律。三應用知識,解決問題1量出角 2,判一判。四全課總結1,這節學些什么,還想知什么。布置作業。
為較好的完成本節教學任務,必須認真作好課前準備工作,要求學生帶好學具.量角器.三角板,以及特殊的角的圖形等.
三說為什么這樣教
本節課這種設計在于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同伴合作的方式來掌握測量角的技能,程序設計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指導時重在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方面培養,把量角與在學生頭腦建立角的表象結合起來,起了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同時達到學習的目標。教學設計體現教學基本原則,符合新課改的精神,故我認為是可行的合理。下面把我在新課部分的片段說一說。略。
二、自主探究,認識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
(1)師:量角用什么工具?(量角器)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現。(2)學生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里要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要說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線及內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內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學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啟發:根據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數,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多少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