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和升的認識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并通過具體的演示、操作幫助學生建立1升的容量觀念。
2、能比較容器容量的大小,會根據自己的認識描述對1升的理解,并能通過觀察、比較容器的容量是否大于1升。
教學重點、難點:
1、 使學生認識容量及容量單位升。
2、 能聯系生活實際準確判斷容器里的容量是否大于1升。
教學資源:杯子、實驗杯等各種容量的容器若干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 游戲:
同學們,老師知道平時你們都比較喜歡喝可樂?今天我們來場喝可樂比賽,看看誰喝可樂的速度最快,好嗎?(出示一大一小兩杯可樂)指名兩位學生參加比賽。
二、師生探究
1、比賽結束后提問:你覺得比賽公平嗎?為什么?
2、認識容量:不錯,杯子有大有小,大杯子里裝的水多,我們就說它的容量大一些,小杯子里裝的水少,我們就說它的容量小一些。(板書:容量)
3、體會容量的大小:那么,你現在知道為什么這位同學剛才比賽會輸了嗎?(引導學生說出大杯子的容量大,所以用的時間長。)
4、出示大小兩個冷水壺,讓學生比較,哪一個冷水壺的容量大一些?你除了用眼睛判斷以外,還有什么別的方法?(讓學生討論并上臺演示)
5、及時鞏固。
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看書,并指名學生上臺照著操作一遍,然后再說說三個杯子容量的大小。
想想做做第2題:也讓學生先看書,再指名學生上臺照著操作一遍,然后再說說三個杯子容量的大小。
6、引出容量單位:指著其中的一個冷水壺提問:剛才通過驗證,同學們已經知道這只冷水壺的容量大,(指著大的冷水壺)那你知道這只冷水壺的容量是多少嗎?如果我問你你的身高、體重是多少,你會回答嗎?
當學生無法回答時,教師及時說明:和身高、體重一樣,為了準確測量或容量的多少,我們必須要用統一的容量單位。(板書:單位)
7、認識升
計量水、飲料、油等液體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單位。(板書:升)同學們帶來的這些容器里所裝的水、飲料、油等液體各有多少升,和組內的同學互相說說,然后集體交流。(說明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三、活動嘗試
1、 建立1升的概念。
提問:1升究竟有多少?讓我們一起動來做一做。
2、先讓學生認識量杯和量杯上的刻度所表示的含義。
3、出示棱長10厘米的盒子,讓學生測量一下它的棱長,然后裝滿水,再倒入量杯看一看。提問:你現在能說一說1升究竟有多少了嗎?(使學生明確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盒子的容量正好是1升。)
4、及時鞏固。
想想做做第3題:讓學生打開書,分別說說下面的容器里可以裝多少水,再在全班交流。(說明燃器熱水器的10l是指的每分鐘的流水量是10l。
想想做做第4題:
先讓學生自己估計,然后在全班交流。(可以出示沙鍋、水壺讓學生用量杯試一試是否比1升大。)
四、應用質疑
1、這堂課你有哪些收獲?有什么疑問?
2、生活中還有哪些容器的容量是用升做單位的。
3、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一些容器,看看它們的容量大約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