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At a party(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今天在四(6)班上了unit 2 at a party(第一課時)b、c 部分單詞和句型的新授課。在備課的時候,我的總體出發點是針對中年級學生特點和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力求以愉快式教學為主,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以多樣化教學手段為方法,通過游戲、比賽、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把比較簡單的英語歌曲帶入課堂,活躍課堂氣氛等。
我的整體教學思路是這樣設計的,通過unit1中的歌曲《who’s that girl?》預熱,把學生帶入英語課堂,并以此引出who’s this girl?出示helen的圖片,以她為主線,一方面滲透c部分句型的相關內容the … with …以降低以c部分的教學難度,另一方面通過helen在唱歌(用兩只老虎的音調編出)這一環節引出其他家庭成員類的單詞教學,然后通過簡筆畫介紹自己的弟弟進行身體器官方面的單詞教學,并通過游戲who has a quick mind?進行鞏固練習。完成單詞教學后再進行句子的教學和實踐聯系并通過一些筆頭作業進行鞏固。
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并沒有預設的那樣順利,也反應了我課堂教學能力的不成熟,我對這節課進行了以下反思:
第一,對教材的分析不夠精細確切,重難點的把握不夠到位,不能很好的將學情與教材以及教學進度充分結合。教材是連接學生和教師的橋梁,一位成熟的老師應該對教材有很透徹的理解和把握。在這一點上我顯然是不夠的,我只是在思考如何利用教材上的知識備好課,有一點閉門造車的感覺,像心急的設計師那樣,把圖紙設計好以后就急著去造房子,而沒有很仔細的去考慮怎樣更科學更具價值,正如周老師所說,我應該以更科學的態度鉆研教材和教法。四年級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期,也是老師教學的一個重要時期,如果在這一階段打下良好基礎的話對以后的英語學習和教學都是獲益匪淺的。拿單詞教學來說今天的課上我對單詞的難易程度和呈現順序等方面的處理都缺乏科學性。我們經常說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音標拼讀、將形似或音似的單詞以組的方式聯合教學等途徑將單詞靈活多變的呈現給學生,教會學生科學得記單詞遠比我一個個拼讀有意義和效果。
第二,教學環節的思路不夠清晰,沒有注意課堂上的有效生成。我的心理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緊張的心情影響了我原由的教學思路,比如設想在家庭成員類單詞的新授過程中滲透c部分句型的相關內容the … with …以降低以c部分的教學難度,但是只在helen出現的時候提到了一次,再后來的呈現過程中就忽視了。還有課前準備的歌曲中的歌詞也比課上呈現得要多。在c部分對話操練的時候給雖然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注意了給學生一些鋪墊,但是沒有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圖三、圖四完全放手讓學生操練確實有點為難四(6)班的學生了。
第三,在練習的設計上還應多鉆研,設計出更能起到實際鍛煉作用的練習。補充習題中family tree的題目雖然能鍛煉到學生對家庭成員類單詞的掌握,但一下子讓學生寫出一些比較長的單詞如grandfather等比較不科學。由于時間的關系,關于句子的一個練習還沒有來得及完成。
第四,聲調輕重緩急掌握得不好,課堂顯的過于平淡,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真正情感參與到課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