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幾經輾轉 血脈親情 沉著
對生命決不放棄 靜靜
一次又一次
奔波、連夜
大地震作證——《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1999年9 月21日凌晨,中國臺灣發生里氏七點六級強烈地震,共有一千七百多人罹難。
大陸媒體迅速詳盡地報道了大地震的情況以及中國臺灣民眾抗震救災的情況,大陸民眾也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著對骨肉同胞的關切。
22日清晨7 點30分,看到中央電視臺早新聞有關大地震的新聞后,浙江醫科大學的黃河醫生匆匆趕到了浙江省第一醫院。無菌艙內,18歲的錢暢正在焦急地等待。最后一針化療打下去了,體內的骨髓已經全部殺死。如果不及時移植新的骨髓,后果不堪設想。然而輸送骨髓的中國臺灣慈濟骨髓捐贈中心,恰恰位于震中地區的花蓮。
那位中國臺灣供髓者是否安全?骨髓還能按時送達嗎?黃河醫生心急如焚。
就在同一時刻,慈濟中心醫院里一片繁忙,抽髓手術在五級余震中緊張地進行著。此時,徘徊在手術室門外的李政道博士也心緒難平,他想到了前一天發生的一幕幕:
21日上午,李博士剛剛送走一例捐往日本的骨髓回到辦公室,電話響了起來,黃河在向李博士表示了問候后,談起了明天即將進行的手術,他告訴李博士,錢暢已經進行了“骨髓清除性治療”。
李博士知道黃河醫生的意思,他明白,做過“清除性治療”對于錢暢來說意味著什么,因為他體內的所有骨髓細胞已經被殺死了,他自身已經不具有任何造血功能和免疫能力了,如果骨髓不能如期送到,錢暢必死無疑。
他安慰黃河說,慈濟中心醫院一切正常。
但李博士自己的心情并不輕松:那位捐髓者至今尚無法聯絡,他是否安然無恙?能否如期而來?這都是懸念。而最不愿意聽到的消息真的傳來了。下午,前往花蓮機場接趙先生的人打來電話:沒接到人!
即將為錢暢捐髓的趙先生今年22歲,住在澎湖,是一位體格健壯的退伍兵。為了能給受髓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骨髓,他改變了自己的起居作息,每天都要喝不少葡萄汁補充營養,并堅持鍛煉身體。為了能盡量為慈濟方面節省開支,他還謝絕了慈濟人員陪同他前往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