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冊語文園地一作文指導
仿古長城
校園里西墻邊,綠樹掩映下,有一座仿古長城。它以烽火臺為中心向西、北兩個方向延伸,大約有30來米。烽火臺上也有垛口和射口,頂上有4平方米,高約三米。城墻邊上寫著“愛我中華”四個鮮紅的大字。少先隊大隊部多次在這兒舉行“為貧困山區同學獻愛心”、“為母親河添綠”等捐款活動。達到了教師們設計仿古長城時的預期效果。
當時,學校后一幢教學大樓建成后,留下好些大石塊,一時無處堆放。大家就想到了用這些石頭,砌一座無硝煙的長城。長城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用這長城作為校園里思想教育的基地,就這樣校園里的仿古長城就誕生了。
彩虹
去年夏天的一個傍晚,天空突然濃云密布,遮住了太陽,不一會兒刮起了一陣狂風,緊接著風雨交加,電閃雷鳴。暴風雨過后,天空放晴了。天空顯得非常的清新,給人一種舒爽的感覺。我來得院子里張開雙臂伸了個懶腰。忽然發現天空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彩虹,赤橙黃綠青藍紫,一點不假,好看極了。它如同一座七彩顏色的拱橋架在天上,又像一架大大的彩色滑梯,讓每個小朋友都上去玩滑滑梯,我也想去玩玩。
雷雨過后,天空為什么會有彩虹這樣美麗的景色呢?我很奇怪地去問姑姑。姑姑說:“夏天雷雨過后,天空里的小水珠還沒落完,經過太陽光的照射,往往會出現這種現象。”經過姑姑這一解釋,我懂得了彩虹形成的道理。難怪人們說:“不經風雨,怎見彩虹?”
九峰公園
九峰公園素有一石,二潭,三井和八亭之說;一石指“朗公石”,二井是指“鐵篩甘井”和“社篩古井”,其泉水清澈甘甜,內含豐富的礦物質元素,古為黃城居民的用水之地;三潭即為桃花潭,響泉潭和云崖潭,八亭是鏡心亭,留春亭,仰高亭,望峰亭,夕照亭之說;各景歷歷在目。整個公園綠樹掩映,風景秀麗,盛夏更是消暑的好去處。
梅園是九峰公園內的主景之一。梅屬薔薇科,原產我國西南山區。九峰梅樁景已發展到1200多盆,30多個品種,十分齊全。取材于自然界中處長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梅樁,再在梅樁上進行嫁接而形成千姿百態的梅花盆景。我國其它各派盆景大多數以“扎”為主,用鉛絲把梅花繚繞成鳥獸蟲形,帶有強烈的人工造作痕跡。而九峰梅園梅樁卻以“剪”為主,把梅花的花枝嫁接到得自深山老林中的果梅,花梅上,在每年花開后進行修剪,呈現其特有風格,體現出梅花的精神風貌。那些梅樁在梅樁比賽中屢獲殊榮,有“黃巖梅樁驚天下”之美譽。
九峰公園歷史悠久,文化氣息濃厚。公園內有歷史悠久的古亭,古塔。其中瑞隆感應塔最為古老,竣于宋開寶年間,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內藏有許多的文物,現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園內還有九峰書院,陳叔亮書院館等人文景點,為九峰公園增添了許多的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