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納》教學案例
教材解讀:
這是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愛的教育》。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后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的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個方面展開來寫。
案例背景:
在實際教學中,略讀課文常存在操作誤區:或像精讀一樣的精雕細琢,或像自讀課那樣放任自流。“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基于略讀課文的性質,我們要大刀闊斧,敢于取舍,善于取舍,要花大時間引導學生緊抓課文精要部分自主閱讀,進行感悟,老師僅僅是做精當的點撥和語言表達的示范。而且,略讀課文并不代表著對咬文嚼字說“不”,要引導學生在品詞析句中從感知文本到親近文本再到走入文本,在暢所欲言的和諧氛圍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案例呈現:
在學生感受到卡羅納的悲痛、脆弱之后,我順勢引導學生走進“關愛”這一板塊,感受大家對他的關愛之情,而這關愛主要是通過人物的言行神態來表現的,所以,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品詞析句,于文章精要處悟真情。
◆悟情
師:卡羅納是這樣的悲痛,這樣的脆弱,這時他最需要什么?(關心、關愛、安慰、同情、愛)
師:和你們一樣,卡羅納身邊的人都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痛苦。文中的老師、同學甚至同學家長,都用他們各自不同的方式,默默關愛著卡羅納。他們的愛隱藏在平凡的一句話中,一個動作中,甚至是一個眼神里。請同學們靜靜地讀讀課文,找找在卡羅納最悲痛的時刻,大家是怎么獻出一份份關愛的。有發現的時候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感受。
學生充分閱讀后,交流閱讀收獲,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品詞析句,感受這份愛。并在充分感悟的基礎上激情朗讀,表達這份愛。隨著學生的反饋,隨機出示課文相關句子。
(1)昨天上午,我們剛走進教室,老師就對大家說:“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這個可憐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來上課,孩子們,你們要莊重嚴肅,熱情地對待他。任何人都不許跟他開玩笑,不許在他面前放聲大笑!”
想一想,老師當時會懷著怎樣的心情說這些話呢?
如果不莊重嚴肅,熱情地對待他,如果跟他開玩笑,在他面前放聲大笑,那會怎么樣呢?
指導朗讀。
(2)放學的時候,大家圍在他身邊,誰都沒有說話,只用關切的目光默默地看著他。
師:這目光啊,真叫人感動,因為這一縷縷目光,這一個個眼神,都包含著千言萬語啊!如果你就是卡羅納的同學,你就站在這些孩子中,你會用這目光對卡羅納說什么?
生:……
師: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時候的愛呀,沒有千言萬語,有的只是一個關切的眼神。讓我們帶著對卡羅納無盡的關心和祝福再來讀讀這句話。
(3)我本想跟他說幾句話,但不知說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臉貼在他的耳朵上,對他說:“卡羅納,別哭了。”
找出兩個動作詞。(根據學生反饋,板書: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