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樹
【教學內容】四年級上冊第11課
【設計理念】童話以其大膽的想象和真摯的情感為人們所喜愛,尤其是少年兒童。教學童話,既要培養學生童話思維的習慣,又要讓其在領悟真情的同時受到啟發,種下真善美的種子。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的意思。
2.理解童話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培養語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以情激情,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真情、誠心,并進行層次性想象的訓練。
4.通過多角度的對話,體會童話中所蘊含的“信守諾言、珍惜友情”的人文精神。
【重點難點】體會童話中所蘊含的“信守諾言、珍惜友情”的人文情懷。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聊天:1.教師自我介紹;2.同學們喜歡童話嗎?你都讀過哪些童話?你覺得童話都有哪些特點?
一、談話揭題,了解學情
1.直接揭題:今天,我們一同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去年的樹。
2.了解學情:你們都預習過了嗎?課文讀了幾遍?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童話是兒童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不必花過多精力激發興趣,直接揭題,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作為開學初就下發了的教材,學生十有八九先翻看過了,了解學生的已知情況,從學生的真實起點開始學習。】
二、再讀童話,了解大意
1.打開書再讀一讀。
要求:(1)讀準生字,讀通讀順童話;(2)找一找,課文中都有哪些人物?
2.學生放聲朗讀。
3.教師檢查反饋:
(1)課文中出現了哪些人物?主要寫了誰?
板書:去年的樹鳥
(2)誰能看著板書,用一句話告訴大家這個童話講了什么事?
板書:去年的樹 鳥(今年的鳥尋找去年的樹的故事)
(3)質疑:說到這里,你覺得接下去什么問題最值得我們研究?
(4)梳理:鳥兒為什么要尋找去年的樹?她找到了嗎?……
【中段學生要逐步學會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先拎出童話人物,再抓住人物關系進行概括。這正是以學生為本,降低難度,傳授方法。】
三、品味童話,感悟真情
(一)學習第一部分──臨別約定
1.指名讀第1──4自然段。
師:我們一個一個問題來研究。鳥兒為什么要尋找樹?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去年的事?(第1──4自然段)
2.交流:
原因一: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
導學預設:(1)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齊讀。
原因二:因為他們之間有個約定。
樹對鳥兒說:“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鳥兒說:“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導學預設:(1)樹為什么不挽留小鳥啊?(2)討論、交流。(3)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師:樹對鳥兒說──
男生接:“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師:鳥兒說──
女生接:“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師:看著鳥兒遠去的背影,樹大聲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