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古詩兩首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
2.想象詩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并搜集相關資料。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昨天我們學習了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大家把它朗誦一遍吧。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關于朋友相送的古詩——讀詩題《送元二使安西》
3、解題:誰送誰從哪兒出發去哪里?“使”:出使的意思。指導學生讀題。(師板書)
4、了解作者:關于詩人王維,你知道些什么?
5、師生交流:安西在哪兒呢?
二、初知詩意,質疑梳疑
1、自由練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讀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或注釋了解詩的大意,并激勵學生質疑。
4.集體交流。
(1)結合板畫弄懂“朝雨、輕塵、客舍、更盡、陽關”的意思。
(2)提出疑問,并梳理出需要重點探討的問題。
5、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每行詩的意思。
三、體會意境,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1、老師與學生交流學習體會。
老師也學習了這首古詩,邊聽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的老朋友元二今天跟我告別從渭城出發,去千里之外的西域當差。恰巧這天公作美,今日清晨下起了綿綿細雨,滋潤了道路兩旁的青青柳樹。平日里,這條人來人往的大道上車水馬龍,塵土飛揚,而現在一場小雨剛停,天氣清朗,仿佛是上天特意為朋友安排的一樣。也不枉我特意趕來為君送行呀。來,再干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此行一去,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見,這份情怎能讓人割舍得下呢?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從詩中的哪些字詞中最能看出王維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呢?
3、想象自己與親人朋友分別時的場面,加上你從詩中體會到的情感,再讀這首詩。生自由練讀。
4、指名讀,師生評議,再指名讀。
5、生練習加上動作朗誦這首詩。
6、指名讀背,生評議,再指名背,齊背。
四、拓展賞析
1、同學們還收集到了很多關于朋友相送的古詩,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再好好讀一讀,然后把它工工整整地抄下來,咱們一會來個書法及誦讀比賽,好嗎?(別董大、贈汪倫、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2、生上臺展示書法,朗誦古詩。
3、師小結:生活中美麗風景和難忘的心情都可以用詩表達出來。(試著即興創作詩歌)
五、布置作業
今天你想做什么作業?鼓勵學生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