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教學設計
把你的感情帶到句子中 讀:“小錢是幸運的,……”
2. 可是就在這時的中國臺灣,一天前發生了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此刻, 大地仍在余震中搖晃。(影像)房屋倒塌,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傷心、恐懼、絕望彌漫了整個城市。地震肆虐的時候,感人的一幕發生了。同學們,對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們要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尤其是讓我們心中一動的詞語和句子,我們最好畫下來,再聯系課文的其他內容去思考,我們就會發現,感動我們的不僅僅是詞語表面的意思。反復讀一讀,你能體會到什么,用一兩個關鍵詞簡單地寫在旁邊。一會兒我們交流。默讀3—6段
a. 交流表現中國臺灣青年高尚品質的語句。
好,同學們讀得這樣認真,讓老師很感動。誰愿意先來交流。
師:杭州的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是無奈,是等待。那中國臺灣青年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生:在大地的余震中,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在地震后不知家人是否平按無事的情況下,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師:還有補充嗎? 生:在突如其來的余震,使針頭從肌膚里脫落的時候,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生:在大家都跑到空曠地方尋求安全的時候,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師:誰能把同學們講的連起來說說呢?先試試。
師:我先開個頭,在杭州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請一位同學給我們再現當時的情景。
生:在杭州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地余震的時候,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的時候,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在突如其來的余震,使針頭從肌膚里脫落的時候,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家都跑到空曠地方尋求安全的時候,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出示變色)
師:說的真好。如果最后兩句,各加上“仍”、“還是”,就更有味了。誰還愿意試試?讀
師:在這樣的復雜的情況下,他卻能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捐獻骨髓,但是他的內心一定是極不平靜的,他會想些什么呢?讓我們用心去貼近這位中國臺灣青年的心,聽一聽他會想些什么,我們再認真讀讀3、4自然段,穿過字里行間,努力走進中國臺灣青年的心里。
師:你們讀懂了中國臺灣青年的心嗎?你們真正了解他嗎?
師:如果你就是那位青年,就你當時心里所想,你愿意接受我的采訪嗎?
師(模仿記者):你的事跡感動了我,也感動著所有的中國人。請問:在當時大地余震啊,房屋隨時都可能倒下來,你的生命也隨時會受到威脅,你躺在病床上,你害怕過嗎?
生(模仿中國臺灣青年):說實話,我也害怕,生命給我的也只有一次啊。但我想到還有一個人需要我的骨髓去救命的時候,我就不害怕了。
師:你之所以這樣做,那是因為你知道—— 生:拯救生命更重要。
師(模仿記者):你很勇敢。你知道嗎?這次地震,造成了2400多人死亡,幾萬人受傷。地震過后,大家都忙著尋找親人,搶救親人。可你并沒有這么做。有人說,你根本不愛自己的家人。是這樣嗎?
生(模仿中國臺灣青年,有些激動):不是,我愛自己的家人。有誰不愛自己的親人呢?我躺在病床上一直擔心著他們,所以我一下病床就去尋找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