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鵝
學習目標①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② 了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 能與前篇課文的描寫方法作些比較,學習作者的觀察與表達方法。
④ 讀記好詞好句,積累語言。
課前準備
①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② 課文插圖(或制作課件)。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① 出示課文插圖(或多媒體可見)
② 觀察、說話: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
③ 導入新課:葉?諾索夫是怎樣描寫這只白公鵝的?兩位作家的描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① 同桌或4人小組互教互查生字詞的讀音,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確。
② 指名分段試讀課文,注意正音,要求讀準,讀通順。
對比閱讀,領悟方法
① 設計表格(或課件),引導對比閱讀。
a、 先出示(點擊)舊課內容,再讀新課,劃出重點詞句,進行對比閱讀和交流。
白鵝白公鵝①姿態 ②叫聲 ③步態 ④吃相 ⑤玩相
b、 從表中你發現什么?(相同點、不同點)
② 抓片段,進行對比閱讀。同樣是寫“步態”,兩段的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同:傲慢、派頭;異:一個從容不迫、大模大樣;另一個慢條斯理,仔細掂量。一個通過對比,一個具體寫如何“落步”、過泥濘路、狗在身后追趕的步態。)
③ 抓重點段,進行對比閱讀。
a、 豐子愷怎樣寫鵝的吃相?(食料簡單、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b、 葉?諾索夫怎樣寫鵝的“玩相”?(戲水、搶占地盤、主宰一切)
c、 討論:兩位作者為什么要把這兩部分寫的這么詳細?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品讀詞句,體會感情
① 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讀一讀。
② 兩位作者對白鵝有什么樣的感情?
作業
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
課后小節:
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一下子讓孩子們對白公鵝產生了興趣,通過比較使孩子們體會到不同的人寫同一類型事物,語言各具特色,通過比較也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對文章的寫法也有所感悟。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作者在這篇課文中描寫了一只白公鵝的所作所為,表現了鵝的海軍上將派頭。課文是從白公鵝走路的姿態和平時的活動兩方面寫的。寫鵝走路的姿態,突出了“慢條斯理”的特點:不僅每一步都掂量著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舉步奔跑;寫鵝的活動,突出了“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特點:不僅聲勢大──翅膀有力、嗓門大,而且與人搶占水面、公然吞食魚餌,真是率性而為,毫無顧忌。擬人和夸張的寫法,風趣而幽默的語言,是本文寫作上的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通過與《白鵝》進行同題對比閱讀,使學生體會到,不同的人寫同一類型的事物,語言各具特色;二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比較,對文章的寫法有所感悟。
兩位作家對白鵝的描寫,主要有以下幾點相同和不同之處。
相同之處有以下三點。(1)行文結構上,都是先介紹鵝的特點,再具體描寫。《白鵝》的線索更加清晰一些,它以過渡段統領全文,再從叫聲、步態和吃相上敘述鵝高傲的特點;《白公鵝》則以“海軍上將”突出鵝的派頭,接著描寫這只白公鵝走路“慢條絲理、不慌不忙”和爭搶淺水灘的趣事。(2)在描寫方法上,兩篇課文都非常注意擬人手法的運用。作者并沒有僅僅把鵝當作動物來寫,而是更多地賦予了它們人的情感,鵝的形象變得可親了,鮮活了,使人讀起來感到非常親切。(3)都善于用反語來表達對鵝的喜愛之情。《白鵝》的作者雖然口口聲聲言其“架子十足”,是“鵝老爺”,言語間卻流露出無法掩飾的親昵,《白公鵝》中寫道:“有多少次,它徑直把我罐頭筒里的魚餌咽進了肚里,有時還拖走掛著魚餌的釣繩。干這種勾當它從不偷偷摸摸,總是從從容容、不緊不慢的,因為它自認為是這條河的主宰。”作者的無可奈何中同樣透出了對鵝滿心的喜愛。另外,作者的語言都風趣幽默,用詞也有許多相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