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鵝
不同之處主要有兩點。(1)語言風格不同。由于國籍不同,民族不同,兩位作家的語言也帶有各自鮮明的特點。如,前者把鵝稱作“鵝老爺”,后者說鵝“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讀來給人以不同的形象感。(2)敘述的語氣不同。雖然兩位作者都是非常喜歡鵝的,但從敘述中,卻能感覺到不同的語氣。豐子愷更多的是善意的揶揄,如“我們的鵝老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的脾氣”;葉·諾索夫更多的是欣賞,并且語調輕松,頗有調侃的味道。這在課文很多地方都有體現,如,“要是可以把軍銜授給禽類的話,這只白公鵝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了。”“干這種勾當它從不偷偷摸摸,總是從從容容、不緊不慢的……”
教學本文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體會白公鵝的特點,比較兩篇課文寫法的異同,感受作者語言的特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要是可以把軍銜授給禽類的話,這只白公鵝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了。它板正的姿勢啦,步態啦,和別的公鵝攀談時的腔調啦,全是海軍上將的派頭。
“軍銜”是用來區別軍人等級的稱號,如元帥、將官、校官;“榮膺”指光榮地接受或承當,如,“榮膺戰斗英雄的稱號”;“攀談”的意思是拉扯閑談。作者用海軍上將來比白公鵝,突出了白公鵝的特點──有派頭。“板正的姿勢”“攀談的腔調”,都是擬人的寫法,這樣寫不僅形象,而且能使我們感受到作者對鵝的欣賞和喜愛。
②當白鵝在淺水灘里挺直身子、扇動起兩只長長的有力的翅膀時,水面上便泛起層層漣漪,岸邊的蘆葦也會沙沙作響。
“漣漪”指細小的波紋。這句話說明鵝的翅膀強健有力,有力到什么程度呢?水面上都泛起“層層漣漪”,岸邊的蘆葦都會“沙沙作響”。
③白鵝大概認為這個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屬于它。它要是知道了連它自己也屬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話,就可以把它抓起來,交給母親,用它和鮮白菜一起熬湯喝──那可就要大吃一驚了。
這是作者調侃的話。對近似“霸道”的鵝,作者雖然無可奈何,卻不憎恨它,之所以這樣說,是出于一種喜愛。因為喜愛,才留心鵝的一舉一動,做種種的遐想,用人的心理去推測鵝的心理,更突出了鵝的行為的放肆,增加了幽默的效果,使人覺得很好笑,很有趣。
在這句話中,出現了兩個破折號。破折號主要有三種作用:一是表示注釋說明,二是表示聲音延長,三是表示話題轉移。這句話中的兩個破折號都有突然轉移話題的作用:剛開始敘述的主體是“它”,后來突然改變了角度說“他”,接著又說“它”,因此用破折號。
(2)對詞語的理解。
慢條絲理:形容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掂量:斟酌。在課文中指白公鵝走路不緊不慢,好像每一步都要想好才落腳。
舉步:邁步。
官司:訴訟。這里指作者與鵝爭水面的事。
徑直:直接進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費周折。文中指白公鵝直接去吃魚餌,毫無顧忌。
勾當:讀gòu dàng,常指壞事情。文中指白公鵝吃魚餌的事情。
主宰:掌握、支配人或事物的力量。在文中指白公鵝認為自己掌握著整條河。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白公鵝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