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朗讀、理解新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讀通課文,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4、能說出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cai課件;學生搜集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成就的相關資料。
執教人: 周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題質疑
1、同學們一定都看過《西游記》吧?你最喜歡里面的哪個人物呢?為什么?
師小結:老師知道了,同學們之所以喜歡這些神仙,是因為他們法術高強、能上天入地。尤其是東海龍王,打一個噴嚏,狂風大作,掉幾滴眼淚,大雨滂沱,真是要風得風,要雨有雨。相機理解“呼風喚雨”。
2、今天,我們就跟隨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先生一起走進這“呼風喚雨的世紀”。
3、齊讀課題:看到課題,你心中有什么疑問?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看看:你能解開心中的什么疑問?還有什么不懂的?
要求:讀準生字新詞,不加字、不丟字,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課前自學情況,相機理解含義深刻的詞語。
(1)認讀新詞:奇跡(jì)依賴 (lài) 潛(qián)入
洞察 適(shì)用幻想哲學家因特網
農耕社會程控電話騰云駕霧 出乎意料
(2)理解“農耕社會、程控電話、因特網”
3、生回答前面提出的問題,解決簡單問題(呼風喚雨的世紀是哪個世紀?誰呼風喚雨?靠什么呼風喚雨?)
三、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為什么這樣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驗證一下吧!
1、齊讀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回顧20世紀的百年歷程,科學的確是在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神話,科學正在為人類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2、科學創造了怎樣的神話?創造了怎樣美好的生活?默讀課文2-4自然段,用“﹏﹏”劃出相關語句。
3、同桌討論后,全班集體交流:
句子①:“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
理解:a 讀一讀,說一說:你從“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體會到什么?
b “千里眼”“順風耳”就是指現在的_________________。
c 想一想:古代的人們還有著怎樣的幻想?如今,變成了現實沒有?
句子②“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人類生活的舒適、方便,是過去王公貴族想也不敢想的!
理解:a “等”字可以去掉嗎?為什么?
b 除了課文中提到的,你還知道20世紀還擁有哪些科技發展的成果?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學生展示、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師出示《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生談感受:你想說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