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語文課堂是搭建學生與文本,與編者,與作者,與教師之間相互對話的平臺,本課的設計立足文本,從品詞析句中理解文章的語言藝術,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夠發展語言,理解語言,感悟語言,從而使課堂教學回歸語文教學的本色.
【教材理解】
文章主要介紹了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人類的生活狀況和20世紀以來科技的飛速發展以及科技發展給人類的生活所帶來的巨大變化.文章運用設問,引用等表達方式增強的文章語言表達的生動性,學生學習這片文章,能夠在感受科技發展的迅速以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的同時體會文章語言表達的生動性,并且學習作者表達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目標】
1,會認"賴,耕,潛,舶,哲"等5個生字,會寫"改,程,賴"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世紀,科學技術"等14個詞語,理解"呼風喚雨"以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詞句的含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生活實際,談談科學發展變化所帶來的感受.
3,通過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藝術,學習運用設問,引用等來表達的方法.
4,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對科學的熱愛,并且從小樹立起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呼風喚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含義,體會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巨大變化,聯系生活世紀,說說科技發展變化所產生的感受.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表達的藝術,學習作者運用學習運用設問,引用等表達的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賴,耕,潛,舶,哲"等5個生字,會寫"改,程,賴"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世紀,科學技術"等14個詞語,理解"呼風喚雨"以及"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詞句的含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生活實際,談談科學發展變化所帶來的感受.
3,通過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藝術,學習運用設問,引用等來表達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媒體激趣,聚焦"科技"
1,播放視頻:奧運會開幕式火炬點火片段,"神州七號"發射片段.讓學生自由說說感受.
2,師:是呀,真是太厲害了,太神奇了!這一切都得意于偉大的科學技術,這一切都科技呼風喚雨的結果.今天就讓我們一切走進《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課題.
二,初讀識字,感知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遇到之間喜歡的詞句或難理解詞句輕輕做上記號.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詞.
3,出示新詞,加強鞏固.
4,再次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三,品詞析句,激喜歡之意
1,誰能說說,你喜歡文中的哪些詞語或句子或者文中哪些詞句讓你覺得難以理解
(1)理解"呼風喚雨":讓學生先相互說說詞語的意思,再聯系課文理解.
出示句子:
誰來呼風喚雨呢 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 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指名學生朗讀句子,通過以讀帶講來理解:呼風喚雨在課文中的意思是科學技術的用處之大,本領之強.學習作者運用設問加強語氣的表達方法.
(2)理解句子:人們只能在神話故事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是什么意思 你能在現代的科學技術中找找他們的影子嗎 讓學生說說現代生活中哪些東西在農耕社會可以稱上是"千里眼","順風耳" 哪些東西又具有"騰云駕霧"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