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教案
2 聲音與錄像同步播放
課件2
媒體內容:
1 文本1——"剛進里院,一墻綠蔥蔥的爬山虎撲入眼簾,使得夏日的燥熱一下子減少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著,閃爍著迷離的光點."
2 文本2——"我一眼又望見院里那一墻爬山虎,黃昏中綠得沉郁,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著,顯得虎虎有生氣."
3 圖片——爬山虎(淡化)
4 聲音——配樂范讀
制作要求:
1 文本1與文本2出現的順序機動
2 文本1中的"夏日"與文本2中的"黃昏"設置若干次閃爍(顏色對比較強)
3 文本1中的"綠蔥蔥,溫柔的小精靈,跳躍,閃爍,迷離的光點",文本2中的"沉郁,濃濃的湖水,搖曳,虎虎有生氣"逐個點擊后逐個突出.
課件3
媒體內容:
1 與課件2中文本1內容匹配的場景
制作要求:
1 錄像能反映文字內容
2 配樂——稍微輕快
課件4
媒體內容:
1 與課件2中文本2內容匹配的場景
制作要求:
1 錄像與文字內容和諧
2 配樂——較舒緩,深沉
課件5
媒體內容:
課件2中的兩段文字配上課件3,4的場景
制作要求:
文本內容與場景對應
課件6
媒體內容:
1 文本——"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2 圖片——葉老伏案批改的鏡頭
制作要求:
1 動作按紐1——設置在"春風拂面"四個字上,先突出這四個字,再鏈接到課件8
2 動作按紐2——強調"認真,平和,溫暖"三個詞
課件7
媒體內容:
1 文本——"那樣隨便,和藹,作家頭頂上神秘的光環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來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爺爺一樣讓人感到親切."
2 圖片——葉老,"我",葉小沫的合影
制作要求:
1 動作按紐——強調"隨便,和藹,平易近人,親切"
課件8
媒體內容:
1 文本——"我們的交談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個他的老朋友.他親切之中蘊含的認真,質樸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黃昏什么時候到來,悄悄將落日的余暉染紅窗欞."
2 場景——葉老和"我"親切交談的畫面,落日余暉染紅窗欞的情景
制作要求:
1 動作按紐——由"親切之中蘊含的認真,質樸之中包容的期待"鏈接到課件10
課件9
媒體內容:
1 字幕——春風拂面(逐個出現)
2 場景——春天的氣象(楊柳隨風搖擺,水面微波粼粼等)
制作要求:
1 場景制作要能給人一種溫暖,舒服的感受
2 動作按紐——返回課件6
課件10
媒體內容:
1 文本1——"這樣好!愛好文學的人不要只讀文科的書,一定要多讀各科的書."
2 文本2——"我們中國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歷史,搞文學的人不搞清我們的歷史更不行."
3 場景——葉老的畫面
制作要求:
1 動作按紐——返回課件7
課件11
媒體內容:
1 爬山虎與葉老的動態畫面
制作要求:
1 爬山虎與葉老重疊出現,表現景色美與人品美的融合
課件12
媒體內容:
1 文本——我應該慶幸,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與作品都堪稱楷模的大作家.他對于一個孩子平等真誠又寬厚期待的談話,讓我十五歲那個夏天富有生命和活力.仿佛那個夏天變長了.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么寫的.同時,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2 場景——爬山虎,葉老,"我"的畫面(淡化)
制作要求:
1 動作按紐1——設置在"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么寫的"上,鏈接到課件13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