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教學設計
1、 偵察兵幼龜被嘲鶇啄食時,看著焦急的我們,向導為什么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2、 在我和“同伴”的呼喊聲中,向導救了偵察兵幼龜,是做了好事嗎?
3、 偵察兵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這意味著什么? 4、 救了偵察兵幼龜,為什么反而害了整個龜群? 過程(教學或學習過程)
一、預習。(第一課時完成)
以小組學習的方式,認真預習《自然之道》
1、標出自然段、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在我要求認識的生字上面注上拼音。
2、找出文章中的多音字,并組字。
3、把難記的生字,找出來,寫在預習里。
4、把課文讀通順。家長檢查評價,把孩子的表現填在評價表上。(要求:家長簽名。)
5、各小組分工合作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與本組課文相關的內容。收集揭示大自然規律的資料。閱讀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等單位聯合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知識普及讀物《大自然的啟示》;查閱《科學發展觀──大自然的警示和啟示》并上存本班論壇展覽共享資料。查閱更多的以人類對自然的探索、認識、感悟、利用為主題,以科學進步和技術發明的有趣故事及人類違反自然規律辦事受到懲罰的故事。
(用評估學生需求的評價表了解學生預習中對與本課相關資料收集的情況)
二、檢查預習情況。(第一課時完成)
(一)讀通課文,把握本組課文的內容。
透徹地把課文讀熟,通過范讀、齊讀、糾正讀,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這樣對課文的理解才能深入,對文本的把握才能準確到位,對文章的感悟才能有個性。讓學生讀得正確,讀得流利,讀得有感情,層層提高要求,階梯上升,循序漸進。
(二)小組同學交流預習成果,概括出學習本組課文的閱讀方法和要求。
第一步:自主讀書,先好好的將課文讀幾遍,然后再讀掃清障礙,具體要求:
(1)你發現了哪些生字,你會讀會寫了嗎?
(2)你發現了哪些難懂和不好讀的句子,你讀順、讀懂了嗎?
(3)你還有哪些新的發現(包括問題)請批注在書上。
第二步:同桌間、師生間進行交流。
(1)兩人一組,相互將課文讀一遍,相互指出對方在朗讀中存在的問題。
(2)交流自讀時的收獲:認識了哪些生字?有什么其他的發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