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c 體會愛
琳達想到的是母親,是自己的感受,那是一種——(小愛);父親想到的卻是他人,是他人的健康,他人的幸福,那就是一種—(大愛)呀!
3.出示補充資料
據衛生部統計,我國目前約有400萬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但由于供體角膜匱乏,我國每年僅實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術,數百萬的患者還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看了這一段資料,你有什么想法?(讓學生結合資料體會器官捐獻的意義。)
小結:是呀,原來有那么多患者急需器官捐獻移植,那么多人熱切地盼望著這份禮物,這份禮物也就顯得格外的珍貴。所以父親說——如果我們死后的身體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這個偉大的決定,你會為琳達的父親感到——(驕傲)敬佩 高興
是呀,難怪溫迪說(出示)“媽媽,我真為你、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溫迪為外公驕傲是因為——————————,
溫迪為媽媽驕傲是因為——————————。
難怪溫迪說:“我死后,也學外公將眼睛角膜送給失明的人,讓他重見天日。”
(齊讀,個別讀)
讀著,讀著,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溫迪?
有這么一位善良,可愛的女兒,琳達怎么能不感到驕傲呢?
(齊讀)“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句式訓練:琳達為溫迪的__________感到驕傲。
溫迪的___________, 怎能____________感到驕傲呢?
四 、課外延伸,升華主題
1.故事講到這兒,并沒有結束,就在琳達的父親去世的兩周后,傳來了一個讓人無法接受的噩耗(出示)
在一次意外交通事故中,琳達又失去了她那可愛的、才華橫溢的女兒小溫迪,這對于一個剛剛失去父親,舊痛未愈、新傷又起的琳達來說是多么大的打擊呀!她應該咒罵老天的不公,應該哭訴自己凄慘的命運,而博得別人的同情和安慰,可是她沒有,她是平靜地簽署了女兒的器官捐贈同意書。此時,溫迪的話還縈繞在她的耳邊:“你想過如果什么也看不見會有多么痛苦嗎!”此時此刻你為誰而驕傲?
這個時候這封信一定能夠撫慰這位偉大母親的心靈。(出示——)
“親愛的里弗斯先生和太太,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為令愛——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并有幸終生分享她的美麗。”
你怎么理解“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并有幸終生分享她的美麗。”這句話?
2.是呀,永生的眼睛是溫迪外婆的眼睛,是外公的眼睛,是溫迪的眼睛,也會是琳達的眼睛。出示____
①鄧小平爺爺逝世后,捐獻了自己的角膜,將生命的最后光輝獻給了愛戴他的中國人民。
②深圳大學生吳翼飛捐獻角膜,讓四位患者重見光明……
③深圳眼科醫院醫生姚曉明母親捐獻角膜,他親手為母親摘除角膜。
3.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你的理解。
4.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做標題?(小組討論,再指名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