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案例分析
2、讓我們懷著感激之情給琳達讀一封來自遠方的信,齊讀7自然段。
3、誰能說說從這封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琳達是多么無私、多么偉大、多么令人驕傲啊!)
4、祖孫兩代對角膜捐獻的支持,使“我”在失去可愛的小溫迪后主動捐獻了女兒的角膜。
【板書:主動】
5、“我”再也看不到女兒那栩栩如生的畫兒,但“我”卻仿佛看到了(齊讀最后一自然段)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生命的延續、人已去世,精神永存)
四、解題延伸:
1、永生的僅僅是他們的角膜嗎?【板書:關愛他人 無私奉獻】所以說他們的眼睛就是——永生的眼睛。他們那種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將世代相傳,永不泯滅。
2、師:此時此刻,你為故事中的哪個人物而感到驕傲呢? 說說你的理由。
生1:我為父親感到驕傲,因為他用自己的言行和行動感動了一家人,他一心為他人著想,他也讓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女受到了感染。
生2:我為琳達感到驕傲,因為他先開始不理解父親為什么這樣去做,到后來他也同意父親的做法,并且親自捐獻了父親的眼睛角膜。
師:我們為琳達的巨大改變而驕傲。
生3:我為溫迪而驕傲,因為他在14歲的時候就能理解外公這樣去做,真的很了不起,她很善良,懂得去關心別人。
師:我為父親,琳達,溫迪而驕傲。他們一家三代為了幫助別人,捐獻眼睛角膜的善舉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使我們懂得了生命的價值,要有意義。讓我們再來深情地讀一讀這個課題。
總結:生命因短暫和僅有一次而顯得極為寶貴。遺體捐獻志愿者戰勝了短暫,使生命的價值又得以升華,獲得了永恒。這是愛的永生,是奉獻精神的永生。他們這樣是多么令人驕傲呀!讓我們也伸出友愛之手!使人與人之間因真情而溫暖,讓他人因有我們的存在而感到驕傲吧!
【板書設計】:
永生的眼睛
捐獻者 :母 親 父親 女兒
}關愛他人 無私奉獻
態 度 :不理解 遵從 主動
【案例反思】
《永生的眼睛》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我讓學生讀中感悟,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探究課文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去。以“情”為主線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在學習母親捐獻角膜部分,通過“我”的憤怒和父親的“平靜”形成鮮明的對比,初步感受父親的偉大;然后再學習父親捐獻角膜時,再次讀父親的話,深層次理解父親的話;最后“我”簽署了溫迪捐獻角膜的同意書,最后再一次讀父親的話,驗證父親所說的有意義。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層次清楚。從全文的前后照應中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在反復的誦讀中加深學生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朗讀、感悟能力,領悟了文章的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