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會認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動彈,欲望,不屈,茁壯,聽診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下來,積累好詞佳句.
3,能找出課文中有很深含義的句子并能說出自己的體會;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三個事例的內容,深刻理解三個事例所引發出的側重點不同的三點思考,以及三點思考分別提出的三個要求.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第一課時
一,交流格言,揭示課題
1,師生交流:
同學們,課前我們搜集了有關生命的格言,現在讓我們先來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聽了剛才的交流,你對"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老師也搜集了兩段有關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切分享,你們愿意聽聽嗎
(屏幕出示)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師生齊讀,能讀懂嗎 這段話究竟怎樣理解,讓我們一起隨著作者到19課中去尋找答案.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
1,自主學習:
輕聲讀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想讀幾遍就讀幾遍,達到目標為止.
2,小組合作學習,搶讀生字生詞卡片,比一比誰認識的生字又快又多,請優勝者介紹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輪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3,全班交流:
請一個小組向全班同學介紹識字成果,再請一個小組朗讀課文,其他小組評議.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指讀:
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出示思考題:
①,題目中"生命"一詞,為什么連續用兩次 去掉一個行不行 為什么
②,作者列舉了哪三個事例,試用一句話概括每個事例的內容.
③,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分別側重哪一方面 對人生的三點思考分別側重哪一方面
2,聽讀之后,學生自由朗讀,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①,是一種修辭方法——反復:
去掉一個不可以.因為連用表示強調,表達了對生命的強烈的呼喚,表達了強烈的生命意識,去掉就沒有這種表達作用了.
②,小飛蛾在險境中,生命面臨著嚴重的威脅下,極力掙扎著——強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視的.香瓜子在墻角磚縫中長出小苗——從生命誕生這個角度說明,生命力之強大."我"靜心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識,就會嚴肅地思考人生.
③,三點思考:
第一點思考: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
第二點思考:回答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怎樣對待生老病死.
第三點思考:將目標,信念付諸于行動.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四,教師小結
正是由于為生命而奮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歲就患了類風濕關節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雖然病情惡化了,仍然忍著病痛,強烈地呼喊著:"生命,生命".
第二課時
一,溫故導入
1,朗讀課文.
2,自主品讀:
輕聲吟讀,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地方,反復讀.
二,研讀與賞析
1,師: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們,是因為它的思想內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的.下面我們再細細研讀文章,看看三個事例分別抓住哪一個關鍵詞,側重哪一個方面,三點思考分別提出了哪三個要求.
2,學生討論明確:
飛蛾生之欲望——生命意義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價值
心跳生命——珍視奮斗
3,討論加點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