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寓言兩則(紀昌學射、扁鵲治病)
三、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邊讀邊思考: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說了什么?結果怎么樣?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3、把自己的疑問或寫下自己受到的啟示,準備與大家交流。
四、交流討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出示生詞,指名以學生領讀,全班跟讀。
2、指名讀課文。
3、誰能講一講課文的主要內容?
4、你還有什么疑問不能解決?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討論。
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扁鵲是有名神醫,蔡桓公怎么會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么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扁鵲為什么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5、結合學生的疑問,結合討論。相機指導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好。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
( 可結合語文作業本中的閱讀聯系提問:扁鵲第二次來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他心里會怎么想?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里會想什么?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恒公會怎么想,怎么說?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渾身疼痛的他,又會怎么想?)
6、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可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比如:不能像蔡桓公一樣諱疾忌醫;要學習扁鵲堅持真理的精神等等,只要與課文的題意有關,都可以給予肯定。
五、作業設計:小練筆
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什么?也用一兩句話寫出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板書
扁鵲治病
善于聽取正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