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昌學射》聽課反思
3月26日在中南韓學校聽了一節觀摩課《紀昌學射》。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四年級下期的一則寓言故事。內容短小精悍,是第八組課文的第一篇,按照本單元要求:能簡單復述課文主要內容,重點訓練學生的概括主要內容能力。就本節課談談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在自由讀課文之前老師就要求學生根據題目提問題,有的學生提出了課文內容的問題,我覺得這時候應該鼓勵學生,不應該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之后提出要求邊讀邊思考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什么內容。等學生讀完后,有學生舉手了,可是,他基本把短文讀了一遍,這時另外一位學生在笑,還高舉了他的手,大概他覺得前面的同學概括得太羅嗦,認為自己能概括好。他基本也是讀了一遍,稍微去掉了幾個字。,概括文章大意還存在一些困難。另外在理解課題后,讓學生結合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用“題目擴充法”讓學生初知課文大意,概括文章內容,讓學生又掌握了一種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在學生自讀課文后,讓學生找出課題中最能體現文章內容的那個字,以“學”字引出紀昌學射的句子。我覺得更好。
在引導學生整體把握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抓住文中重點語句,品詞品句,通過朗讀指導與評價感知人物形象,領悟故事中所闡明的道理。
例如在引導孩子感悟紀昌勤學苦練的品質,老師應該創設情景,利用各種方法帶領孩子多次品讀“紀昌練眼力”的語句。比如用生動的語言讓學生體會到紀昌在晨曦微露、繁星滿天、酷熱難耐的夏天、滴水成冰的冬天都躺在織布機下練眼力,直到練得“相當到家”。在引導學生理解“聚精會神”一詞時,讓學生盯住黑板上的一點,把自己當做紀昌,親自體會“聚精會神”的感覺。老師分別模仿紀昌的妻子、朋友、鄰居的口氣勸紀昌,諷刺嘲笑紀昌,紀昌都不為所動。學生在體驗的同時也體會到了紀昌是一個認真刻苦、勤學苦練、堅持不懈的人,正是因為紀昌擁有這些優秀的品質,才會練好眼力,才會練好射箭的基本功,才會成為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從而使學生明白這則寓言的寓意。教學中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形象,從“兩年以后,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扎一下”這句話里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形象,感到寓言夸張的描寫,使學生充分領略到寓言故事的語言魅力。
從《紀昌學射》一文教學聯系到自己的課堂,我覺得今后在指導學生概括文章大意方面下大工夫,多教給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中段正是學習概括文章大意的重要時期,如果現在不對學生進行訓練,到五六年級學生就會遇到更大的困難。另外,要想讓孩子對課文有深入的理解,抓住重點詞句,給孩子創設一個情景顯得非常重要。只有學生進入情境,根據重點詞句讀讀議議,想象人物當時的心理、動作、語言,學生才會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和體會。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多聽課,吸收別人的優點,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反思,爭取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