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昌學射》教案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妻子、虱子、拜見、紀昌學射、相當到家、百發百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和方法
1.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感悟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2.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懂得本領的習得離不開好老師的指導,要學會尊敬老師,聽老師的教導。
2.懂得本領的習得需要自己的刻苦訓練。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結合重點語句,體會人物品質。
學情分析
分析教材:《紀昌學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課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講的是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例闡明了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的道理。
分析學生:四年級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學過幾則寓言故事,對寓言并不陌生,加上寓言故事本身篇幅短小,老師在教學中應著重引導學生從小故事中見出大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課題
師:孩子們喜歡聽故事嗎?引導傾聽:古時候,有一個叫紀昌的人,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獵人。但還不是天下最好的射箭能手。(大家知道什么叫“射箭能手”嗎?)當時堪稱天下第一的射箭能手是飛衛。紀昌決定和他比試一下箭法。紀昌先射中了空中一只鳥,飛衛大笑。紀昌又射了一箭,射中了水中一條魚。飛衛還是笑著搖頭。世人都說天上的飛鳥和水中的游魚是最難射中的,然而在飛衛眼里,這只不過是雕蟲小技,只見飛衛提起弓,不經意地射了一箭,射穿了一片正在飄落的樹葉。那片樹葉卻沒有改變它飄落的軌跡,只是在空中停了一秒鐘,仿佛猶豫了一下,然后又慢慢落下來,紀昌的心中一陣刺痛。這一射樸實無華,然而卻讓紀昌徹底折服了,于是他決定向飛衛學習射術。
講到這里,就有了今天我們要學的這個寓言故事,請孩子們拿出你的右手,用手指跟著老師來寫題目。這個“昌”字上面是個“日”要寫小一些,下面是個扁扁的“日”,我們可以念yuē,要寫大一些。(寫完后)這個字在表示姓氏時念三聲jĭ,當然近幾年也有一些人念四聲jì,不過我在查閱資料時發現:這個字在表示姓氏時正確的讀法是三聲jĭ。好,讀讀題吧!(抽生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堂上最美的風景是瑯瑯的讀書聲,請同學們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一讀課文。想一想這則寓言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生讀文)(課件)剛才大家在自由讀書,教室里只聽見瑯瑯書聲,大家專注的神情讓我感動。請大家按照老師的提示來概括一下這則寓言的主要內容。(學生回答)以后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能夠使我們的表達更有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