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最強音(小學語文四年級)
重點結合“長城內(nèi)外,大江南北……這首歌成為鼓舞人民的戰(zhàn)斗號角”來理解。
什么叫“戰(zhàn)斗號角”?為什么說這首歌成為鼓舞人民的戰(zhàn)斗號角?
②還能從哪些句子里看出這首歌的“戰(zhàn)斗號角”作用?
教師相機板書:戰(zhàn)斗號角
(3)從定為國歌中體會
①默讀第六自然段,思考:當有人對國歌詞中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提出異議時,周總理是怎么說的?你有什么看法?
②齊讀周總理的話,談自己對這句歌詞的看法。
“警鐘長鳴”是什么意思?事實證明它起到警鐘長鳴的作用了嗎?
③引讀最后一段,指導學生認識定為國歌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師板書:警鐘長鳴
(二)領悟聶耳及每一個中國人對國歌的感情
1.你喜歡國歌嗎?為什么?
2.文中的人物對國歌懷有一種什么感情?
①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聶耳譜曲過程的句子,抓住四個“一會兒”體會聶耳譜曲時的心情及曲子中包含的他對祖國、對人民的愛,對敵人的恨,這是譜出了他的“心”曲。
②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認識周總理、徐悲鴻、梁思成等對國歌的深厚感情,通過談周圍的人對國歌的感情,感悟我們整個中華民族、每一個中國人對國歌所特有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熱愛國歌、熱愛祖國,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斗的感情。
(三)整合信息,深入感悟
1.引導學生介紹田漢、聶耳的相關資料及當時的社會背景。
2.老師講關于國歌被傳唱、定為國歌的故事,學生講有關資料。
3.了解了這么多資料,你對《義勇軍進行曲》有什么新的認識?
4.當你高唱著國歌時,想到了什么?齊讀最后一段,領悟國歌的現(xiàn)實意義。
(四)品味賞讀,背誦積累
1.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并談談讀后的體會。
2.和小組內(nèi)的同學比一比,看誰讀得有感情。
3.背一背自己認為精彩的詞句。
(五)鞏固生字,指導書寫(重點指導“陋、催、薦”的寫法)
(六)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學生談學習本課的收獲。
2.全體起立,配樂齊唱國歌,再次感受中華民族最強音。
(七)布置作業(yè),課后延伸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請把你在升旗儀式上聽到國歌,唱起國歌時的內(nèi)心感受寫下來。
(八)板書設計:
中華民族最強音
《義勇軍進行曲》
高昂激越 催人奮進
警鐘長鳴 居安思危
課后反思:生對“抗日戰(zhàn)爭”這個概念不明晰,上好這一刻的前提是讓學生了解“抗戰(zhàn)”這段歷史,有助學生理解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進而理解“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