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圖》教學實錄
接讀課文,隨機處理生字
師:同學們讀得這么起勁,相信課文一定讀得不錯了,現在我們開火車來讀好嗎?
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在這一自然段中,我們遇到了一個新朋友,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它好嗎?
出示字卡――“膠東半島”,學生認讀。
師:膠東半島就在我們山東省,誰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呢?
生1:就是山東省地圖上那個伸出來的地方。
生2:就是山東省東部伸出來的那塊島嶼。
師:你們說得都對,寒流侵入后,膠東半島變得什么樣了?我們接著往下看。
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在這一自然段中我們也遇上了一個攔路虎,我們再來認識認識吧,出示字卡――“驟然”,學生認讀。
師:你是怎樣記住這個生字的?
生:左邊一個“馬”,右邊一個“聚集”的“聚”,就是“驟”。
師:對熟字加偏旁就是一個認字的好方法,“驟然”什么意思呢?
生:一起回答道:“突然!”
師:對,換個詞語我們就理解它了。
(設計意圖:課標中指出“識字是閱讀的基礎。”用多種方法識字,既能把枯燥的識字教學變得有趣,又能讓學生感到易記易學,同時為解決課文的閱讀夯實了基礎。)
師:短短的幾分鐘,同學們就把課文讀得這么好了,大家都是會讀書的孩子,在讀課文時,這場雪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生1:雪下得很大。
生2:下雪前,天空烏云密布。
生3:雪后樹木變白了。
生4:山川、河流、房屋也變白了。
生5:下雪時,能聽到雪下落的聲音。
生6:雪景太美了!……
師:同學們不光課文讀流利了,而且還有了這么多的收獲,就像同學們剛才說的一樣,課文既寫了下雪時的情景,雪后的情景,而且也寫了下雪前的情景,作者是以什么順序來寫的呢?
生1:我知道,是按雪前、下雪時、雪后的順序寫的。
(設計意圖:通過讀初步獲得情感體驗,激發閱讀興趣,感受語言的優美,獲得思想啟迪。提高和培養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 三)精讀探究,體驗情感
師:對,作者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來寫,所以同學們讀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剛才有個同學說樹木變白了,你是從課文的第幾自然段讀懂的?
生:從第四自然段。
師:雪還讓什么變白了,你們默讀第四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把表示白色的詞語畫出來。
生:學生默讀。
師:誰來說說雪還讓誰變白了?
生1:山川、河流、樹木、房屋
生2:所有的都變白了。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師:為什么從這句話能知道呢?
生:“粉妝玉砌”就是用白粉和玉石做成的,所以萬里江山用白粉玉石做成當然是白的了。
師:大家聽他說得多好呀,就像他說的一樣,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多美呀,你們小聲地讀一讀,把你們喜歡的句子劃下來,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畫自己喜歡的句子
師:現在我們一起交流交流,誰想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1:“看近處……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