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幣》教學設計
一、 整體感知用較快的速度把課文瀏覽一遍,想想課文圍繞“一枚金幣”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大家說說,父親幾次把金幣扔進火爐里?
師:誰能說說每次都是怎樣的?(可引導學生按兒子是怎樣做的說一說)
(板書:逛 跑 掙 )
師:父親三次把金幣扔進火爐里,每次兒子的表現有什么不同?
(板書:笑 笑 抓 )
二、自讀質疑
師:下面請同學們細細把課文默讀一遍,注意用心讀用心想,如果能讀出問題來,那就更棒了。
(學生默讀,有問題的可在旁邊注上“?” )
師:怎么樣,有誰讀出問題來了嗎?
(學生質疑)
三、引導釋疑
1、父親為什么每次都把兒子拿給他的金幣扔進火爐呢?
(請同學一起把1——8自然段讀一讀)
師:誰來告訴大家,這部分主要寫什么?
(相機板書:受不了)
師:父親再也受不了了,從哪看出?
師:母親聽了忙為兒子辯解,最后父親堅決地說(齊讀父親的話)
師:從老人堅決的態度和話語中,你們能揣透他當時內心是怎樣的嗎?
2、父親前兩次把金幣扔進火爐時,兒子只是笑了笑,而第三次兒子卻怎樣?為什么?
師:兒子受不了了,從哪看出?
師:從“抓”這一舉動,你們是不是有所感悟?
師:是啊,這位父親真是用心良苦。他三次都把金幣扔進火爐,目的就是要試試金幣是不是兒子親自掙來的;他要讓兒子親身體驗掙錢的不易,讓兒子知道,要珍惜財富。
四、 朗讀感悟
1、體會“受不了”
師:課文中兩個地方寫到“受不了”,你能體會到當時他們各自的心情嗎?你想用哪些詞語來形容他們當時的內心感受呢,請拿起筆注上。
(請同學說一說,并把它寫到黑板上)
2、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分角色朗讀
五、 人物評析
師:《一枚金幣》是格魯吉亞的一篇童話故事。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確實也有這樣的爸爸,這樣的媽媽,這樣的兒子。下面,老師讓你們當一回小小評論家,對文中的爸爸、媽媽、兒子進行一番評論,怎么樣?
六、 課外延伸
a) 初顯身手
b)片斷描寫——想象兒子一星期是怎樣掙錢的。
板書設計
一枚金幣
逛 跑 掙
受不了 受不了
(失望)(痛苦)(無奈)扔 (傷心)(氣憤)(委屈)
笑 笑 抓
只有親手創造財富,才會珍惜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