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聶耳(浙教教案2篇+相關(guān)資料)
2.理解第3、4自然段的意思,,能說出第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完成(作業(yè)本)第2、4、6題。
(二)教學過程
1.指導學習第3自然段。
(1)“懇求”什么意思?聶耳懇求什么?“懇求”:誠懇地請求。“教教我”指他要學吹笛子,請木匠當老師。木匠師傅為什么會發(fā)出疑問“你也喜歡吹笛子”?(他想不到聶耳年紀那么小就那么喜歡音樂)這里的“徒弟”是什么徒弟?跟“木匠師傅”的師傅相對嗎?討論小結(jié):指學吹笛子的學生,跟教吹笛子的師傅《老師》相對,此時的“木匠師傅”變成了“教吹笛子的師傅”了。
(2》結(jié)合(作業(yè)本)第6題的第(2)題,劃出寫聶耳勤奮地學吹笛子的句子,說說哪些詞語特別能反映他的這種勤奮精神。討論小結(jié):“從此”指木匠師傅答應(yīng)聶耳的懇求,同意教他吹笛子這一天。“天天”學吹可同第2自然段聶耳“常常”去聽笛子相比較,說明聶耳已把學吹笛子當作每天必做的事了。
2.指導學習第4自然段。
(1)聶耳愛玩嗎?從哪兒看出來?為什么他不去“攀登龍門”?討論小結(jié):從與哥哥一起到“西山游玩”可看出聶耳也與其他小孩子一樣愛玩,很喜歡風景名勝。但他更愛音樂,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包括游玩中的點滴時間學吹笛子。
(2)簡介昆明西山及滇池風景名勝。
(3)指導朗讀第2句話的轉(zhuǎn)折語氣,理解“卻”字的轉(zhuǎn)折意思。
(4)結(jié)合(作業(yè)本)第7題,口頭概括本段的主要意思。提示學生可用“誰——聶耳”“干什么——不游龍門,而去學吹笛子”來概括。
3.完成<作業(yè)本)第2、4、6題。
第2題,參考答案:
調(diào)tiáo(調(diào)皮) 樂lè(快樂) 覺jué(覺察) 教jiāo(教書)
調(diào)diào(小調(diào)) 樂yuè(音樂) 覺jiào(睡覺) 教jiào(教師)
第3教時
(一)教學目標
1.能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2.理解第5自然段的內(nèi)容,能概括這一段的主要意思。
3.能背誦課文。
4.知道聶耳之所以成為“杰出的音樂家”是和他“少年時代就非常喜歡音樂”密切相關(guān)的,懂得勤學苦練是事業(yè)有成的重
要原因。
(二)教學過程
1.指導學習第5自然段。
(1)第1、2句之間,為什么用“可是”來連接? (太陽西沉,天暗了,下雨了,本該回家了,但聶耳對音樂的沉醉,使他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在什么地方。)第2句又為什么在“一點兒也沒有覺察到”前面,要加上“似乎”一訶呢?(不是真的沒有覺察,而是他吹笛子吹得太專注、太投入了,根本不把這“米粒大的雨點”當回事。)哥哥為什么不叫他回去,反而替他撐傘呢?(因為哥哥從平時得知,每當?shù)艿艽档炎拥臅r候,是誰也阻止不了的,非得讓他“盡情吹奏”不可。)
(2)讀第4句話,想想說說:聶耳是站在什么位置上吹笛子的?懷著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在吹笛子?你是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的?討論小結(jié):是懷著對家鄉(xiāng)的‘湖光山色”深深的愛戀在吹笛子的。這可從“迎著、點點歸帆、美妙、贊美”等詞語中看出。理解“歸帆”:歸,返回,指返回的船只;“湖光山色”:湖山的美麗景色。
(3)結(jié)合作業(yè)本第7題,口頭概括該段的主要意思。可引導學生得出:“誰——聶耳”,“干什么——不顧天暗下雨,用美妙的笛聲贊美家鄉(xiāng)的湖光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