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9、沙漠中的綠洲》
一、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會用“縱黃交錯”、“適宜”造句。
4、 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壯舉,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會用“縱橫交錯”、“適宜”造句。
2、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壯舉,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三、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二課時
一、讀題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沙漠中的綠洲》,認識了一個國家——阿聯酋。當你再讀課題時,你的腦海中會同時浮現哪兩幅畫面?(圈畫課題)
二、沙漠與綠洲的對比:
1、 看到沙漠,你會想到哪些詞語?(生回答)
2、 課文是怎么寫的?請你們打開書,在書上用橫線畫出描寫沙漠的詞語和句子來。(生匯報)
3、 從這些詞語和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4、 是啊,阿聯酋所處的沙漠是鹽堿地,跟我們這邊的酸性土壤完全不同,一般植物是無法生長的,那里幾乎不長任何莊稼,所以把那里稱作——(板書:不毛之地),可以說那里的自然環境很——惡劣(板書:環境惡劣)
5、 你們能通過朗讀表現出環境的惡劣來嗎?(齊讀)
過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阿聯酋人民不僅生存了下來,還建立了一座座綠洲。
6、 阿聯酋綠洲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看看書中是怎樣描述的(板書:綠樹成陰、鮮花遍地)
7、 孩子們想不想親眼去看一看改造后的阿聯酋是什么樣的呀?那就讓我們一起去一飽眼福吧!(看錄象)
過渡: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說的?到底阿聯酋人民是怎樣把沙漠建造成綠樹成陰、鮮花遍地的綠洲來的?就讓我們到其中的一個綠洲——迪拜去找找原因吧!請大家齊讀第3自然段。
三、探究原因:
1、 這段讀完之后,你讀懂了什么?
2、 為什么說培養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一個孩子?(阿聯酋人民付出了哪些巨大的代價?)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把它畫出來,并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
3、 出示一:他們從國外買來泥土,買來淡水,買來樹苗和花草。
(1)從哪里看出代價大?
(2)從三個“買來”體會到什么:可以看出他們投入了很大的財力。我們這邊種樹只需要買花草樹苗,而在迪拜,除了買花草樹苗,連泥土、灌溉用的淡水都需要買,要從國外進口這么多材料,費用是多么昂貴啊!
出示二:接著他們又把咸而板結的沙石挖去,填上適宜種植樹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來水管。由總水塔輸出的淡水,通過縱橫交錯的自來水管,源源不斷地送到樹木花草的根部。
(1)從哪里看出代價大?
(2)從“挖去”“填上”“埋下”這些動詞你體會到什么?體會到:培育花草樹木還需要很大的精力,難度比我們這里要大很多。
(3)理解“縱橫交錯”:
*縱橫交錯的水管是什么樣的?(老師板畫)
*從這個詞體會到埋在地底下的自來水管很多。我還體會到在沙漠里種樹木相當不容易,因為沙漠缺水,而樹木的生長又全靠水,所以為了讓樹木長得好,就需要鋪設許許多多的水管,從這可以看出人們花費了很大的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