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橋”教案設計
一、教材分析:
蘇教版第八冊第十七課《生命橋》全文有三段第一自然段寫一群羚羊被狩獵隊趕到懸崖邊,一只老羚羊跟著一只年輕羚羊向懸崖的對面躍過去;第二自然段寫老羚羊用身體做支撐點幫助年輕羚羊躍過了懸崖,自己卻墜落山澗;第三自然段寫試跳成功后,一對對羚羊照著樣子秩序井然地快速飛躍懸崖,以老羚羊的死亡換取了年輕羚羊的生命,悲壯神圣的場面驚得獵人們放下了獵槍。
二、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讀懂課文,感受羚羊團結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點:感受羚羊團結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準備:投影片、卡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讀了題目《“生命橋”》,你有什么疑問?
a為什么要加雙引號?
b生命怎么能搭橋呢?橋都是石頭、水泥、鋼筋建的。
c是誰搭起的呢?
2、過渡:你想見識一下嗎,但“生命橋”十分神奇,只有認真地,帶著情感去讀的同學才能看得見哦!
(二)、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師提問:見著生命橋了嗎?a是誰搭起的呢?b生命橋是用什么搭建的呢?是石頭、水泥還是鋼筋建的?
c現在知道為什么加雙引號了嗎?(有特殊的含意,是不平常的橋)
2、誰能把這故事說一說,并結合同學排列的卡片提示:羚羊遇險——老少分類——飛越山澗——老少配合——一死一生——唱響壯歌——獵人驚呆
3、根據卡片提示,同桌互相講述故事的大意。
(三)、細讀感人之處。
1你認為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動,能帶著你感動的心讀一讀嗎?
2組織學生交流感受,結合進行朗讀訓練。
a結合課件出示圖及文字:頓時,山澗上空劃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弧線,那弧線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橋墩的生命橋。
b這么壯麗的橋,你看到了嗎?沒有看到的再讀一遍,你看到了什么?(一道道弧線)看了你想說什么呢?(佩服、震驚、贊嘆)
c“那弧線”是怎樣劃出來的?(羚羊跳躍時所劃出的)那羚羊跳躍時所劃出的一道道弧線就是——“生命橋”(板書)
過渡:這“生命橋”是怎樣搭成的呢?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橋墩搭成
3再次出示課件:當年輕羚羊在空中向下墜時,奇跡出現了:老羚羊的身子剛好出現在年輕羚羊的蹄下,而年輕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墜的身體又突然升高并輕巧地落在了對面的懸崖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斷翅的鳥,筆直地墜入了山澗。
a你想說什么?(太悲壯了,老羚羊太英勇了、)
b這不是一般的配合,是用自己的生命去配合,用自己的身體去做橋墩,給自己的同類架起生命橋。
c誰能用手比一比,畫一畫“生命橋”?(提名上來畫)
(老師實物演示,畫弧線,理解弧線:年輕羚羊從這里起跳,它在空中飛躍的路線,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條無形的弧線,老羚羊隨即跟著跳得低一些,在年輕羚羊即將下墜時,老羚羊出現在年輕羚羊的蹄下,老羚羊的身體就是什么(橋墩)年輕羚羊蹬著這橋墩飛躍到對面山澗,又劃出一道弧線。年輕羚羊就是蹬著這橋墩躲過了獵人的追捕。每一道弧線,就有老羚羊的生命消亡。同時,就有一個年輕羚羊的生命得以延續,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架起了年輕羚羊從死亡走向新生的橋梁,這一道道弧線不就是一座座生命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