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語》教案、反思、評課
一、揭題
1、“先請大家聽一段聲音。”播放鳥叫聲,問:“你們聽到了什么?“
2、聽到這樣的聲音,你想到了哪些詞語(婉轉動聽,悅耳…)老師想送給你們一個詞語,出示:呢喃軟語,這樣親切、溫柔的鳥叫聲我們就可以叫——讀“呢喃軟語”。
“呢喃軟語”除了形容鳥叫的聲音,還可用來描寫人們小聲說話,再讀這個詞,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
3、從前有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也像你們一樣喜歡聽鳥叫的聲音,他就寫下了這篇文章——讀課題。顧名思義,鳥語---是什么意思?(鳥的語言,鳥的叫聲)
二、初讀課文
1、他為什么會喜歡上聽鳥語的?又到底聽懂了沒有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學生自讀。標上小節。
三、檢查讀書
分節指讀課文,正音。
(1)概括節義。
(2)第二小節讀完后,在這一小節中,提到了一個通曉鳥語的專家——出示“公冶長”。注意“冶”的字形,與“治”比較。為什么用 呢?老師告訴大家,我們的漢字可講究了,古人用 代表冰,用冰的融化來代表金屬的融化。
(2)第四、五小節兩人分別讀完后,說:“我和布谷鳥你來我往,一問一答,多么有趣啊!在這里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字。”出示——“勤”。
①“看,‘勤’在古代是這樣寫的,
“勤”字請你右邊像一只手,左邊有一塊地,人們要拔這里的草,捉這里的蟲,干得可起勁啊,這就叫‘勤’。”
②“勤”字比較復雜,請同學們注意看,它是怎么寫的(動畫演示),練習書寫。
③你想到了哪些帶有“勤”字的詞語?
④是啊,我們做工要勤勞,學習要勤奮,可不能疏忽怠慢。讀“疏忽怠慢”。
⑶在這里,老師還有還有一個詞要考考大家。出示:無拘無束。文中講誰無拘無束?(我和鳥兒交談就像和好朋友似的,無拘無束。)
四、理清脈絡
1、讀完了課文,現在你能說說作者聽懂了鳥語了嗎?課文哪幾小節告訴了你?(爭論:聽懂、沒聽懂)板:聽懂鳥語
2、那么是什么激起了他對鳥語的興趣呢?
小結:是啊,從小就愛鳥的我,聽了爺爺講的傳說故事就更加——,特別愛——,(板:愛上鳥語),進而就聽懂了鳥語,和鳥兒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五、重點學習第二段(第二、三小節)
1、這是一個怎樣的傳說故事呢?你們讀一讀(學生說有趣)
2、誰來讀一讀。你們聽,讀出有趣了嗎?哪里讀出有趣來了?
讀小燕子的話,注意小燕子說的可是呢喃軟語,應該讀得……誰來試試?老師也想來讀讀。
(評價:真是一只可愛的燕子。這只燕子真機靈!)
3、這是多么有趣啊,難怪作者想做一個……(引讀第三小節:即使……能跟……也是…….于是…….)
4、就這樣,我和鳥兒成了好朋友,那么以后我和鳥兒又是怎樣傾心交談的?從中又有哪些收獲呢?下節課我們重點學習。
板:
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