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課堂教學大賽《霧凇》研討專帖研討主題四(費爾教育整理版)
第二屆課堂教學大賽《霧凇》研討專帖研討主題一(第一范文網整理版)
研討主題之四:
《霧凇》一文,如何引導學生掌握本課的知識要點——霧凇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案例之一:
抓重點詞語體會“霧氣之濃”,聯系生活實際感知“氣溫之寒”;
抓重點詞語體會“形成之慢”,通過朗讀體會霧凇“形成之美”。
疑問:是應該體會“氣溫之寒”還是體會“溫差之大”呢?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1、吉林的霧凇多美呀!你想不想知道它是怎樣形成的嗎?(想)其實它的形成也別有一番情趣的,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霧凇是怎樣形成的這一問題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你能從文中找出簡要描寫霧凇形成原因的一句話嗎?指名答(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里,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 (映示:)
自由輕聲讀第一句話,小組討論霧凇形成要具備哪些條件。
生答有三個條件:(1)過于飽和的水汽;(2)遇冷;(3)凝結。
板書: 霧 凇 (奇觀)
遇冷 凝結0
過于飽和的水汽
3、齊讀第一句話,注意讀好圈畫的詞語。
4、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知道霧凇的形成需要三個條件,那么這“過于飽和的水汽”又是從哪里來的?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描寫了霧氣的飽和,哪些詞語有描寫了霧氣的濃?
指名答(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的豐滿水庫里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樹木被霧氣淹沒了。)
彌漫 飄蕩 涌 籠罩 淹沒 (映示:2—5句)
理解重點詞語:彌漫 飄蕩 涌 籠罩 淹沒
這些詞語都是描寫霧氣濃的如果把這些詞語換成其他詞語好不好。比如:彌漫——充滿 飄蕩——飄揚 涌——撲 籠罩——覆蓋 淹沒——湮滅,為什么?(指名答)
齊讀2——5句。
5、霧凇的形成是不是只要有了飽和的水汽就可以了?(不)那么它還需要什么條件呢?(生答遇冷),那要冷到什么程度呢?(生答零下30攝氏度)零下30攝氏度可真冷啊!
我們這里最冷有多冷?(生答零下3——4度)零下3——4度水面剛好結了一層薄冰,而霧凇的形成氣溫要低到零下30攝氏度,真是滴水成冰呀!用我們課文里的一句話說這可真是:(三九嚴寒,大地冰封)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