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凇》說課稿
三、知識內(nèi)化,技能生成。
我又趁熱打鐵,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做演示:看老師演示,說一句話,要用上“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這三個詞語中的一個。(我是這樣演示的:我輕輕地但很快地走路,我慢慢地寫了一個“我”字,我拍手聲由大漸漸變小。)在這里,走路的演示,我預設了學生會用“慢慢地”,所以在演示時,我必須走得快而輕。才能突出“輕輕地”這個詞語。到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更拉近了我與學生的感情,學生無拘無束地與教師進行交流,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情感共鳴。好像我已經(jīng)變成了他們的好朋友。學生在不經(jīng)意中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我再步步緊追,再出一道練習題進行鞏固提高:選詞填空: 課堂中有動有靜,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就是在這樣反復地學習中,把知識內(nèi)化了。
在上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貫穿了兩個教學理念:①“循序漸進,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 對“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的理解,從“讀 劃 議 品 練 用” 臺階式的幫扶學習,給學生減輕了負擔,掌握了學習方法,讓他們跳起來能摘到“桃子”,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實施學生、文本、教師的教學對話中,我依靠文本但又不依賴文本,超越文本又不脫離文本。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理念。在理解“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我引導學生總結出“比較”的學習方法。為體現(xiàn)這兩個教學理念,我精心設計了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的情感主線。
四、情感升華,延伸深化。
學生學到這里,肯定有點感覺“累”了,我又及時調(diào)控,再次把他們思想的火花點燃:你們還想再觀賞美麗的霧凇嗎?(學生肯定歡呼雀躍)好,我們再次走進吉林,(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霧凇美在哪兒呢?課文中哪些詞寫出了霧凇的美?此時此刻,學生靜靜地享受著:多動聽的音樂,多美的景啊!簡直令人陶醉。
觀賞完后,讓學生找找霧凇美的詞語。我再請學生把這些詞寫到黑板上,“千姿百態(tài)”是什么意思?老師進一步追問,那吉林霧凇有哪些姿態(tài)呢?老師再出示 ,引導學生分的說有的像什么,最后,再用“吉林霧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真是……”說一句話,這樣學生對“千姿百態(tài)”的理解更深了。說完了寫到作業(yè)本。老師把幾個學生的習作輸入到電腦展示出來,讓學生再次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這,我的設計再次體現(xiàn)了“循序漸進”的教學理念。
此時,學生的情感已達到高潮,我點撥:看到這么美的景,人們都有什么表現(xiàn)?對,情不自禁地贊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也請學生自己贊嘆一下。讓學生一吐為快。
最后,老師總結:吉林霧凇潔白晶瑩,千姿百態(tài),今天,你們的表現(xiàn)也不錯,我好象看到了教室里千樹萬樹梨花開,我希望這些花將來把我們祖國裝扮得象吉林霧凇那樣美麗動人。在由景引申到人的情感中結束了這節(jié)課。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老師。